“食在广州,厨出凤城” 顺德菜让吃货们一去再去味尝
顺德被人们熟知,很大程度来源于反复重播的央视美食纪录片。《寻味顺德》,让顺德成了中国的美食地标,仿佛每一个食客,都应该去顺德“朝拜”。
这几年,身边的朋友总是想要去顺德旅行,虽说是旅行,但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去吃水牛奶做的双皮奶,去吃顺德的粥底火锅,去吃顺德鱼生,在顺德,吃才是最重要的事。
美食家蔡澜曾说:“如果内地有吸引我一去再去的地方,那应该是顺德吧,所谓食在广州,味在顺德。如说拍摄美食节目,就不能不来顺德。”
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过几次在顺德吃菜的经历,有一次他吃了一桌鲮鱼宴,全桌20道菜全都以鲮鱼为主材料。就只是这一种食材,没想到顺德人就能变化出各种形态的菜肴。
而这,也只是顺德菜的冰山一角。据说,顺德人吃鱼的花样已达到200多种。
所以,今天想来和各位聊聊顺德菜。
1.
顺德菜,是什么神仙菜?
顺德,粤菜重要的发源地,中国三大厨师之乡之一,这里不仅是中国的美食名城,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真正的美食之乡。
“精细入微,火候精准,鲜猛清新”是顺德家常菜的标志特色。
在美食届有一句话,叫做“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前半句我们都知道,而后半句的意思,就是顺德的厨师很厉害。他们擅长使用普通的食材,烹饪讲究原汁原味,清淡鲜甜。
粥水火锅
烹饪的基础,都是厨师对食材本身特质的了解和尊重,食出本味,他们不会过度的烹饪,用太多的调料去破坏食材本身的味道,他们希望尽量使食物贴近自然。
顺德菜的千变万化,很大程度取决于这里的厨师有一种料理精神。
烹鱼是顺德人的拿手绝活,一条鲮鱼他们就找到了180种做法。其中,“酿鲮鱼”是顺德一款地道的乡土菜,鲮鱼,很普通的食材,而鱼的烹饪很多地方的做法无非就是煮,煎,蒸,就完事了。
但顺德的厨师非常会花心思,他们将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再将鱼肉剁烂加配料酿回皮囊内,再恢复原状。而将新鲜鲮鱼起肉、去骨、手剁、摔成鱼胶,然后酿回鱼身再煎香的复杂工序,没有料理精神的厨师,可不会去尝试。太麻烦,太细致了,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这是真正的手上功夫啊。
而这一切的源泉,其实非常暖心,就是母亲为了让孩子和家人不被鱼骨扎,想到的做法。最后广为流传,成为顺德名菜。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做菜也太复杂了吧。而顺德厨师的厉害,不是在于能创造复杂的烹饪方法,而是即便蒸鱼,只用油盐蒸,都能把这做成店里的招牌。
这其实有什么秘诀呢?他们的厨师就是会花心思想,他们将鱼背朝天站立蒸,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技巧,就让蒸鱼别样鲜美,鱼味十足。
顺德厨师的厉害,在于他们知道如何在细节上下功夫,让鲜美最大程度的被提炼出来。
因此说,在顺德菜诞生发展的这些年里,人比食材更重要,起了关键的推动因素。即便离开顺德,顺德的厨师依旧能在其他的城市料理出美味的菜肴。
除了酒楼的正式厨师外,顺德的居民楼里也都藏了不少的大师,高手总是在民间。仿佛这里天生都有出厨师的基因,生活在顺德的人,上至八十,下至十八,很多都烹饪都会有兴趣。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顺德人,程序员,在之前的经历中都没有做菜,但他的妈妈做菜非常厉害。后来,他谈恋爱了,想要学做菜,我去他家吃过几次,他才跟母亲学过几次,做的菜味道就了得,非常有天赋。
后来姑娘就因为他的厨艺,嫁给了他。
2.
不断创新的顺德菜
在顺德,厨师们总能用新的招数,来推翻你对食材烹饪的想象。这其实,就是说他们非常能创新,而创新就是顺德菜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而这种动力,源于上世纪初,在那时候,顺德菜就已经在广州风靡。
顺德素来农商并重。男子或躬耕田畴,或行商天下,或为官南北,家中一日三餐,上下三代,多由女子打理。尤其是珠三角,人们身处炎热湿毒水乡,较少讲究衣衫打扮,相反,倒更注重饮食质量。
顺德的鱼生很有名,明清时期,不少诗人都描绘顺德女子棹艇卖鱼,飞刀切脍的场景,如“尺半鲥鱼五月肥。
顺德的生鱼片,几乎能代表中国生鱼片的最高境界。制作顺德鱼生会用到许多鲤科鱼类,除了脊骨之外,还有100多根肌间刺,要知道它们的位置和分布方式,将它们一一剔除,厨师必须要有十年八年的功力。
除了做鱼外,过去顺德的女子摘菜切瓜,烹鱼焖鸡,煲汤煮饭都不在话下。
绿豆扣田鸡
“大良野鸡卷”、“酿鲮鱼”、“均安蒸猪”等经典名菜都是诞生在顺德,并传至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进而成为粤菜经典。
改革开放之后,顺德菜又有了很多全新的创意菜,丰富了粤菜的种类,比如“牛奶炒龙虾球”,这个后来也成为了粤菜的代表作,而粤菜的顶峰,就是顺德菜。
而顺德菜对于粤菜的贡献,也不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些创意菜,丰富了菜样。而是说他们创造了很多食物烹饪的工艺,方法。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2年,顺德已出现了烹制水产品、烤乳猪等菜品,东汉时已掌握“煀”这种技术。
而我们今天吃到的“炒牛奶”,这种炒法也源于顺德。
顺德人发明了软炒法,而软炒专门针对液体食材,通过均匀的受热,材料水分缓慢蒸发,而其中的经典之作,就是大良炒牛奶。
顺德人将鸡蛋清与牛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少许澄面,让牛奶融入蛋清,在炒蛋中将牛奶炒熟。炒牛奶非常考验厨师功力,未熟则牛奶化水,过熟则会起蜂窝眼,炒牛奶需厨师无比的耐心和对火候精准的把握。
除了炒牛肉,做鱼生之外,顺德最有名的还有烧鹅和桑拿鸡。
其实广东人非常爱吃鸡,我之前也写过,在广州有各式各样鸡的做法,比如白切鸡,豉油鸡。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顺德的桑拿鸡。
吃桑拿鸡的场面非常享受。
餐馆将炉灶直接搬到餐桌上,厨师先将鸡肉切成薄片,与虫草花、陈皮等简单调味,在蒸锅上铺上腌制好的虫草鸡片。虫草花吸收鸡汁后鲜润可口,鸡肉在蒸的过程同时吸收虫草花的香味。只需两分钟,紧锁肉汁,肉质分外鲜嫩。
先吃蒸锅上的鸡,再吃渗入鸡汁的靓汤,这滋味,吃过一次此生都难以忘记。
而在《寻味顺德》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场面则是看到顺德人做鹅肉。江浙这边的人,很少烧鹅,因为鹅肉真的很难处理,吃到口中总是柴柴的肉味。
但顺德人烧鹅,很有自己的方法。在顺德有一家只有六平米的烧鹅小店,家中却是四代制作烧鹅。古法瓦缸烧鹅,由20岁的烧鹅祥(烧鹅沃的二儿子)独创,他坚持使用父亲瓦缸烧制烧鹅的制法,结合伦教本地制作烧鹅技艺特色,把古井软皮烧鹅与广式脆皮烧鹅的优点融于一炉。
他们使用烧鹅淮盐、烧鹅酱、脆皮糖浆腌制烧鹅,瓦缸烤制的优点在于保温性强,热辐射快,可以增加烤制食物的香味,也可以让鹅受热更加均匀。
最后做好的烧鹅,金黄油亮,呈现诱人的枣红色,鹅肉的清香阵阵扑鼻。而在顺德,每一家烧鹅店,都能拿出自己烹饪的诀窍和腌制秘方。
而纪录片《鳗鱼的故事》也将目的地锁定在顺德,片中有顺德勒流稔海村鳗鱼养殖的水乡风情,也有聚福山庄名厨制作吊烧鳗鱼的诱人画面,与国内外鳗鱼产业链的各种场景相融相生。
而当我们今天在感慨日本厨师对于寿司,对于食材极致的探索。“没有任何部分会被丢弃,一条鳗鱼的美味,被发挥到极致”,这是日本厨师的料理精神。
而顺德,其实厨师也有相似的情节。清甜无骨鲫鱼加浓香豉汁鱼骨、鱼头、鱼尾,制法讲究的酿鲮鱼、煎鱼饼配清香拆鱼羹、豉香鲮鱼鼻,鱼片粥、鱼膘粥搭爽脆凉拌鱼皮、酥脆煎炸鱼骨……
这一份份菜单背后,是顺德人对美食的坚持。甚至于在顺德人的极致追求之下,他们也影响了美食产业链中的很多环节,鱼塘产业链,养鸡产业链条等因此有了相应的标准,升级,让每一环都紧紧相扣。
广东食风与整体水准,大部分时光里被视为粗砺甚至野蛮,这是事实。
而顺德菜则是依附文明的沉淀,在明清兴起、民国成名、当代繁荣,是以一代代厨师为先锋,在文化交融之中,他们用精致化,极致化的精神,让顺德菜从中国美食起步,往世界料理的巅峰进军。
难怪网上有很多的文章写到,鸡,鹅,鳗鱼……最好的归宿就是留在顺德,借由顺德厨师的手,成为世界的顶级风味。
13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分别是:
一、增加学前及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新(改、扩)建幼儿园68所,新增学位2.5万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9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3万个。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组织各类技能人才培训15万人次以上;组织“粤菜师傅”培训3000人次以上;建成南粤家政学院,组织“南粤家政”培训1万人次以上。
三、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启动10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涉及改造户数3.28万户、改造楼栋3514栋、改造面积近500万平方米。
四、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城市市政公厕24座、旅游厕所33座、农村公厕763座。
五、建设和完善污水管网。新(改)建接通污水管网1000公里。
六、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完成40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节点、路段及片区治理。
七、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增辅助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实现100%新能源化。
八、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汾江河佛山大道至汾江桥段北岸提升工程、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等23项民生水利重点工程建设。
九、强化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实现校园食堂及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十、建设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实现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十一、提升基层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市、区、镇(街)三级传染病监测哨点建设,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20间以上。
十二、提升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水平。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临界对象门诊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至不低于90%。
十三、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培训养老护理、康复、管理等从业人员1000人次以上;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重点对象每周至少上门巡访一次,一般对象每月至少上门巡访一次。
附件:2020年佛山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表
6月17日上午,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佛山市市长朱伟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这一特殊背景下,今年佛山“两会”引人关注。朱伟指出,当前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依然很大,对佛山市发展的影响难以预料,因此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样有利于更加集中精力抓好“六稳”、落实“六保”,切实把“六稳”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六保”上。
谈成绩:GDP破万亿大关迈入万亿城市行列
《报告》首先回顾了佛山2019年取得的成绩。经济方面,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751.02亿元,增长6.9%,扎实迈进国内经济总量超万亿城市行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859.48亿元,增长7%,居全国城市第6位,其中民营工业增长8.3%,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1.47亿元,增长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6.33亿元,增长7%,消费持续发挥重要拉动作用。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去年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9.9%、31.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61.4%。企业发展提质增效,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2家,四类规模以上企业达1.59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02家。
朱伟表示,去年佛山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财政科技投入98.16亿元,增长79.6%,带动全社会创新活力迸发。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834家,仙湖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落户,季华实验室建设居省实验室前列,实现引进全职院士零的突破。新签约投资超亿元项目478个,计划投资3370.6亿元,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东丽无纺布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新登记市场主体18.5万户,增长17.8%,总数达82.1万户。
谈疫情:支援湖北医疗队人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与以往不同,今年《报告》在疫情防控上内容用了很大篇幅。朱伟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佛山因时因势推进常态化防控,争分夺秒做好医疗救治。坚持“四早”“四集中”原则,设置定点医院无条件收治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例,11天内完成市四医院临时应急救治医院建设,实现全市确诊病例动态清零、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期间,佛山派出支援湖北医疗队共五批352人,人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复工复产后,佛山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迅速转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产量大幅提升,有力支持了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
佛山全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营,水电气讯保持稳定,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政府及时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十条指导意见等近20份政策文件,安排3000多名联络员挂点联系2万多家企业,1-4月新增减税降费79.9亿元,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发行4亿元消费券,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分期分批引导学生返学复课。
目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回稳向好,工业引领生产复苏,需求市场逐渐回暖,发展信心持续凝聚,佛山经济表现出强劲韧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全市人民团结协作、坚韧奉献、守望相助,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佛山人民的伟大力量,凝聚起具有佛山特色的伟大抗疫精神。”朱伟还特别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谈目标:稳企业保就业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朱伟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佛山市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佛山同时拥有产业实力雄厚、民营经济发达、营商环境良好等优势,面临“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总量过万亿的新起点上一定能取得新成绩。以往,当年的经济发展指标都会引人关注,但今年佛山没有给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报告指出,经过综合研判,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只要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夯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朱伟指出,今年时间已经过半,接下来首要任务是聚焦稳企业保就业和扩大有效需求,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包括千方百计稳企业保就业、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推动消费回升和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制造业是佛山发展的根与魂,要扎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佛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区域合作也是下一阶段的重点,佛山要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
其中,加快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仍然摆在很高的位置。《报告》表示,要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广州共同谋划编制全域同城化实施方案,规划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重点加快试验区启动区建设,打造广佛荟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产业协作共建,共同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等。在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要积极主动对接深圳、香港和澳门的资源,加快形成佛深“1小时经济圈”。
民生方面,针对此次疫情,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要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佛山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