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芝麻糯米糕心太软,补气又养颜
红枣芝麻糯米糕
食材
红枣、糯米粉、温水、黑芝麻
步骤
1红枣放到温水中浸泡15分钟洗净,捞出沥干水
2红枣一边纵向切开去核,去核的时候留边不要切断
3糯米粉倒入碗中加入温水揉成不粘手的面团,再搓成小长条夹在红枣中间,再撒上些黑芝麻装入盘中
4蒸锅中烧水,水开后将红枣心太软放到锅中隔水蒸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小贴士
喜欢吃甜一点的可以在糯米粉加一-些白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水乡泽国,养育了富庶的古镇佛山,造就了灵动而自由的生存空间,使佛山经济社会得以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粤剧,正是依托丰饶的民风民俗、深厚的地域文化所成就的艺术精华。
从杂扮表演,到蔚为大观的一个地方剧种,粤剧始终紧贴着民众的喜怒哀乐,与佛山民间社会水乳相融,在相互影响和渗透中,潜入这一方民众的艺术创造、精神世界,乃至日常生活之中。
赛会演戏人神同庆
佛山的民俗活动历来都很丰富。明清时期,佛山就有民间自发组织庆祝丰收的秋色表演活动,在庄稼成熟的季节,百姓相约出动,按照统一的路线巡游。史料记载,“明正统间,黄萧养犯佛山。守御既备,值中秋节,乡内扮故事,名曰‘秋色’,所以疑贼安人心也”。秋色“扮演故事”的习俗就此沿袭下来,成了百姓自娱自乐的节目。
秋色“扮演故事”的形式可视为早期戏曲的萌芽,在后来的发展中,秋色活动也一直带有戏剧的影子。到了乾隆年间,秋色赛会已发展成为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游艺习俗。
穿插在秋色巡游队伍中的表演,有神话、传说,还有不少针砭时弊、妙趣横生的活报剧。传说,当年佛山乡绅曾邀林则徐前来观看秋色,参加表演的观音堂编排了一出活报剧《鸦片害人精》,表达百姓对鸦片侵害的不满。据说林则徐看完后,仰天长叹:“以小观大,问心可恃!”
这些接地气的活报剧,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本地戏班,他们将民间故事搬上舞台,编排剧目,诸如《梁天来告御状》《呆佬拜寿》等。
除了秋色表演,佛山大大小小的民间信仰也为戏曲表演提供了舞台。据民国时期《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佛山全镇有各种庙宇153座、寺观29座、宗祠376座,祭祀对象丰富,从孔子、观音、盘古等神明,到各个行业会馆的行业神,乃至某个社区内部共同的神灵。可以想象,一年四季古镇上下有多少场神诞和庙会?
早期戏班乘坐红船,赶往四乡八里,从一个神诞的台期到下一个神诞的台期,从一条村赶往另一条村。演戏之普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酬神、演戏乃是佛山传统民俗的基本面貌,其中处处充满戏曲的因子,粤剧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得以成长、壮大。
民俗搭台经济唱戏
作为四大古镇之一,佛山工商业向来繁荣,聚集了大量商贾以及普通劳动者,可谓百业兴旺。
正是繁荣的市场为粤剧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资,从道光十年(1830年)的《佛山街略》中可看出,佛山商品贸易市场非常完备,市场细化到无所不包,文娱用品也有丰富的种类,琴瑟、箫笙、鼓乐、戏盔、胭脂等,应有尽有。
例如,粤剧以服饰美著称,这有赖于佛山丝织、广绣、戏服行头等诸行业的发达。当年琼花会馆所在的大基尾附近,就有专门租售戏服的店铺。
此外,红船子弟们的活动,离不开水上交通,而佛山发达的水上交通和造船业便为粤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古代造船的质量取决于船板入钉的疏密,而佛山则是铁钉的重要产地。
当然,各行各业之间更重要的是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粤剧表演需要搭棚,便催生了一个专门负责搭戏棚的行业,每次演戏都要搭棚,演完再拆除,材料循环使用。
实际上,各种酬神演戏、节庆民俗活动,除了爱看戏的普通百姓积极参与,商家们更是活动的重要推手。以秋色巡游为例,其经费完全来自民间自筹,各类商店,尤其是绸布、百货、旅店、饮食业等行业都是最积极的赞助者。
如此热衷赞助民俗活动,自然是因为精明的商人能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活动中嗅到无穷商机。每逢这种活动,大量人流积聚,市面更为繁荣,商家们可捞回一大笔,祀神用品就不用说了,各种商品百货、旅店饮食服务业,无不应接不暇,赚个盆满钵满。普通劳动者也从中得到了生计。
载歌载舞的情景,满街欢腾的群众,精心编排的表演,赚得不亦乐乎的商家,此种“民相资相养事”,可谓皆大欢喜。此种佛山延续几百年的风俗,借着共同价值的塑造,盘活社会、经济、文化资源,让古镇的繁荣成为有源之水。
融武入戏缔造荣光
佛山被誉为武术之乡,民间习武之风甚炽。繁荣的武术也融入到民俗生活中,并派生出娱乐的功能,佛山人喜爱的大戏,自然少不了武术的影子。
武林中有“南拳北腿”之说,戏曲舞台上的武打也有南北之分,“北派”以京剧为代表,“南派”以粤剧为代表。粤剧舞台上的南派武功,普遍认为宗法于少林武技。与北派武技追求身段美、舞蹈性、舞台风格轻盈飘逸相比,粤剧南派武功讲究真功夫和实用的技击性,以雄浑有力、威武豪放、逼真刺激而著称,是粤剧艺术最值得骄傲的独家功夫。
在尚武的佛山,真实、火爆、激烈、刺激的武打场面,颇受民众欢迎,也适合露天野外的演出环境,很有群众基础。粤剧著名的武打剧目,如《武松杀嫂》《鲁智深出家》《三英战吕布》等,在舞台上盛行一时,塑造了一大批梁山、三国的英雄形象,表现出南派武打的挑、打、扑、杀等精湛功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艺人主动学习“北派把子”,用轻盈、优美的舞蹈化身段表演代替刺激性的表演,这种转变很好地适应了城市观众的欣赏需求。渐渐地,南派武功在粤剧舞台上开始弱化。
早期的粤剧,好比血气方刚的青年,浑身粗犷豪迈的气质,而进入稳重的中年之后,也开始展现出内敛温雅。粤剧在进入城市,进入现代之后,开始有了重文轻武的倾向,“北派把子”更适合这种文雅化的倾向,南派武功于是在粤剧舞台上逐渐式微,最终消失。
南派武功的舞台荣光,如今也只剩下传说。
得失之间
探索前行
明清时期,佛山的各种神诞、迎神赛会十分频繁,每次神诞、节庆等活动,歌舞百戏、民谣八音、舞狮、龙舟等热闹上演,古镇及其附近乡里,犹如狂欢节日。
佛山人有多爱看戏?石湾《太原霍氏崇本堂族谱》所收录的写于康熙年间的《商有百物之当货》 记载:“各处近圩之横水渡,每遇圩期以及演戏,俱多赶快,争先下渡,致重沉亡,在在皆然,岁岁俱有。”可见,对戏曲的热爱,已深入到古镇人民的骨子里了。
随着城市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扩大,带来了文化娱乐方面的市场需求。城市戏院的兴起,开拓了粤剧的商业空间,粤剧作为一门成熟艺术,有了独立于民俗而存在的商业价值。
进入城市戏院,粤剧开始重视文戏,大锣大鼓的武将之风渐受冷落。这个阶段的剧目,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时代变迁,有些剧作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但在商品化冲击下,也存在大量荒诞离奇、粗制滥造的作品。
如果说粤剧的原初面貌,尚保留在“落乡班”的演出中,那么城市粤剧舞台则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转型以来,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的诸多变化,有得有失,一些成功的变革,为粤剧开拓新空间,境界、气象为之一新,而有些变化则流失了传统的特质和遗产。诚如粤剧前辈麦啸霞所言:“粤剧之优点在善变,而其危机亦在多变。盖粤剧有史以来,无日无时不在转变中……”
(史料提供: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
有一段记忆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
有一种精神
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
8月15日
这是每个中国人
必须铭记的日子
75年前的今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中国人民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终于胜利了!
当年延安人民召开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群众大会的情景。
山河破碎
生灵涂炭
同仇敌忾
硝烟终散
这一天交织着
悲壮的血泪
与喜悦的欢呼
我们悲痛3500万 伤亡同胞
我们喜悦民族独立来之不易
今天
我们始终铭记
战火纷飞的年代
是这些民族英雄们
视死如归、气壮山河
写下《告民众书》的续范亭
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
愿以一死唤醒国人
精诚团结、奋起杀敌
31岁的赵一曼
为掩护部队突出重围
身负重伤、不幸被捕
面对敌人屠刀
未曾吐露一字
没有丝毫畏惧
东北抗日联军军长赵尚志
最早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武装
震慑敌军
他被日本特务诱捕
腹部中弹血尽而死
遗体被日寇残忍肢解
抛入松花江中
中华大地上
像他们这样的抗战英雄
还有千千万万
……
14年抗战
5000多个日夜
他们
义无反顾、 前仆后继
20位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老兵的拼版图片。 新华社发(田卫涛 摄)
英雄受人敬仰
奋斗自有来人
落后就要挨打
发展才能自强
不忘过去的历史
是为了更加珍惜今日盛世
铭记曾经的苦痛
是为了更加奋发砥砺前行
世易时移
山河巨变
今日之中国
已在风雨洗礼中脱胎换骨
苦难的岁月
将永远停留在记忆之中
今日之中国
不仅是中国之中国
更是世界之中国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珍爱和平、共创未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