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州多彩活动迎接国际博物馆日 让博物馆成为最好的课堂
详细内容

广州多彩活动迎接国际博物馆日 让博物馆成为最好的课堂

时间:2024-05-19     人气:55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广州地区各家博物馆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展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广州地区各家博物馆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展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而在今年博物馆日到来前夕,广东省文旅厅发布了《广东省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广东的博物馆数居全国第二,而广州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多家博物馆升级为4A景区。


 “博物馆小镇”点亮广州主会场

  博物馆日当天,“观往知来·润物无声”——5·18国际博物馆日广州主会场活动亮相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市内各博物馆及文化单位也联合推出系列活动,为观众开启一场文博盛会。


  主会场利用广州艺术博物院阔大的中庭,搭建了一个创意十足的“博物馆小镇”。浓浓古风的陈设布置、8个主题沉浸式场景,40+博物馆与文化创意单位齐聚“出摊”,“05后”青少年艺术市集也炫彩亮相。现场有大量精彩文博项目,观众既可在此遍赏多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复制品),体验文物墨拓、滚章等传统工艺,也能在琳琅满目的商贸产品中,趣味探寻古今商贸的历史,还能穿梭于各种好玩的主题桌游、手工体验、知识问答、有奖打卡活动之中,更有精美的专属印章和文创产品等你带回家。小镇中的“穿越隧道”更是融合文博与科技,一方屏幕遍观博物知识图谱,古风与数字图像技术碰撞,带观众“一秒穿越”。

  文博爱好者期待的广州“文化寻宝地图”——6条全新博物馆研学路线也首次发布,为大家提供全新的“广州打开方式”。

  当日下午,文博、旅游界的大咖们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主题开展演讲,随后还将进行“数字化时代:博物馆教育与研究的融合与创新”圆桌对话,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发展方向。晚上,在艺术家的引导下,大家可以一同夜游艺博院,畅谈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探寻画作中隐藏的细节与深意,还能按线索在画中“探险”,完成任务手册上的挑战。

  主会场活动的重头戏还包括全国金融博物馆联盟成立仪式,以及广州市博物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依托这些全新的平台,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再上新台阶。

  一批重磅新展接踵登场

  博物馆日期间,会有一批全新展览联袂登场。

  广州博物馆“岭海同风——广州合浦历史文化联展”通过120多件(套)文物,展现两地文化的共融共生和交流互鉴。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的“中国智慧——影响中国的外销瓷”展展出108件/套明清时期漂洋过海的中国瓷器,以及瑞典、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国所生产的各种瓷器。

  南汉二陵博物馆连续推出“长洲要塞史迹展”“寻迹羊城——2023年广州考古新发现”两大新展。

  五年一次的“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拉开序幕,参展作品充分展现了广东近年来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实力和岭南画坛的精神气象。院内另一大展《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第三期)》则集金陵画派、扬州画派、丹徒画派和海上画派之精华,汇聚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59件,首秀画作29件。“马思聪的音乐艺术”“欧初捐赠文物展”“赵泰来捐赠文物展”三个常设展厅也以崭新面貌与观众见面。

  广州华侨博物馆展出“侨行万里 一脉岐黄”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广州好普艺术馆上线新展“墨韵天成·肖洒视界”。广州东方博物馆则将图文展和讲座一并搬到了番禺图书馆,实现馆际协作。

  “帝国南疆——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和他的时代”“天下同一——秦汉文明展”……博物馆日期间,众多“广州出品”的展览和馆藏文物“出差”大连、西安、中山等地,将广州故事传播四方。

  公教活动带观众沉浸式领略文化之美

  多样的活动可令观众在博物馆中获得丰富而新颖的体验,沉浸式领略文化之美,一直备受青睐。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在5月18日、19日向公众免费开放(请提前预约门票),并在馆内举办博物馆寻宝与展品创意绘画活动,品牌活动“灰塑探索营”今年的第一场活动也将与大家相约。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将在博物馆日当天开放夜场,并举办4场剧本杀活动。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日举办馆校“大思政课”教育实践成果展示及分享会。

  农讲所纪念馆推出“毛泽东诗词互动”活动。“农讲所·醒春集”则是集美食、非遗、亲子互动、教育于一体的创意文化集市,在农讲所广场的榕荫下给大家带来夏日的浪漫。

  南越王博物院推出汉风文化节之5·18特别活动“仲夏越韵”以及“考古体验半日亲子营”研学,可感受岭南文化魅力。

  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主推“画笔游园——博物馆十大精品绘画创作”和“探索玩具书的无限可能”——“Hey,地球探秘者”系列分享会。

  此外,广州海事博物馆推出“南海丝路”微笑艺术工作坊和创意陶彩坊;天河区博物馆将灰塑与中华书法相结合;广州市赵氏天水堂博物馆举办拓片活动;广州市南华珠宝矿物博物馆推出“熠熠生辉——彩色宝石的切工琢型”系列活动。

  “打破围墙”让博物馆资源链接社会

  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广州各博物馆活动的一大亮点,是纷纷“打破围墙”,深入到城市、社区之中,将博物馆资源与当代城市生活无缝对接。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推出“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生平展”青少年主题研学和“勠力同心开新局”青少年主题研学,以红色大巴串联广州市内各红色史迹点。

  荔湾区博物馆策划推出“岭南民居建筑的瑰宝——西关大屋”“百年前的广州明信片——通草画”“粉墨春秋展芳华——粤剧脸谱艺术”等10项岭南文化特色教育课程,把博物馆送到同学们身边。

  博物馆日前夕,南越王博物院“南越王·行”房车主题流动博物馆正式出发,巡展线路以粤西、广西为重心。

  博物馆日上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首次联动广州地铁开展线上与线下活动。同日,南汉二陵博物馆推出“长洲要塞史迹展”的首场研学活动——白鹤岗炮台文物径研学。

  近年来,广州在提升面向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博物馆日期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一起来 更精彩”2024融合音乐会暨志愿服务集市活动,为残障人士的生活添彩。馆方还将上线首个粤语导览作品,并计划将馆内“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孙中山早年的奋斗历程”等展览内容制作成盲文书,赠送给相关机构和图书馆。南越王博物院将开展“追梦·星梦童画”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融入爱心义卖、互动课堂及大型绘画等形式。

  去年近8000万人次走进博物馆

  “大文创”“学术+科技”亮点多

  博物馆日到来前夕,广东省文旅厅发布了《广东省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省备案博物馆有385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有82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广州、深圳分别有博物馆70家、61家,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全省82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分布在21个地级市,其中,广州有21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全省博物馆藏品有266.30万件/套,珍贵文物88376件/套。2023年全省博物馆修复文物共1057件,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广州市小谷围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获评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广州多家博物馆升级为4A景区

  2023年,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比例达95.6%,全年接待观众达7955.47万人次。广州市天河区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小榄镇民俗博物馆全年夜间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在节假日、寒暑假等特定时段实行夜间开放。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夜间主题活动“2022年暑期博物馆之夜”入选“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2023年,全省博物馆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达2.87万场次,参与人数达3092.03万人次,全年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全年共1368场次。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入围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的202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推介。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被新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947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额为7276.67万元。在第二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中,广东省博物馆“南海I号”水下考古盲盒等获评“十佳文创产品”,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葫芦香薰机套装等4家博物馆文创系列获评“优胜文创产品”。

  研究型平台趋势渐显

  2023年,全省博物馆承接科研项目183个,同比增长23.7%,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2个。

  广东省博物馆推进“学术粤博”建设,设立外销艺术品研究中心、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图像人类学研究中心三个研究平台。2023年6月,广东省博物馆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6月,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正式揭牌。广东省博物馆聚焦中子成像和中子衍射在文物中应用创新研究,成功立项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发展面向文物科技保护的中子散射技术”。南越王博物院成立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河源市博物馆(河源恐龙博物馆)依托河源恐龙研究所建立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选址在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旁。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牵头编纂出版《中共三大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主编出版《中山文献》(第三辑50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两项省级科研项目结项,破解“水晶宫”保护现场环境空气净化及控制难题。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文物预防性保护智能监测平台”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