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口岸“进出”忙 外贸展现勃勃生机
在航线密集的南沙海港,一辆辆国产汽车登轮而上发往海外;在喧嚣忙碌的广州国际港,一列列特色中欧班列加速驶出;在飞行繁忙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批批消费品跨境而来装点更美好生活……粤港澳大湾区热土上,海陆空口岸涌现出勃勃生机。
5月上旬,一艘载有320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外贸滚装船,驶离广州南沙汽车口岸,前往南美洲。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业务经理陈琼瑶说:“今年前4个月,我们在南沙汽车口岸的出口业务同比增长约25%,稳步上升。”
今年一季度,广州市汽车、汽配出口额分别增长1.6倍和14.4%;“新三样”整体释放强劲动能,相关出口额同比增长90.6%。高端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正逐渐成为广州外贸转型的强力引擎。
得益于南沙丰富的物流资源和便利的通关环境,珠三角新动能不断迸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5月13日,一艘轮船停靠南沙港,装载约1500吨泰国新鲜榴莲的近百个冷鲜集装箱被快速卸船。经此进口的水果种类日益丰富、源源不断,让国内消费者实现更多“舌尖自由”。
目前,南沙港通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外贸航线多达130余条,与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水果主要产地的航次更是频繁密集。今年前4个月,南沙口岸进口生鲜水果超16万吨。
从海港到内陆,汽笛声阵阵。前不久,首列广汽传祺汽车出口班列开往欧洲,“广东制造”国产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通信设备专列、液晶电视专列、白色家电特色专列……今年前4个月,广州车站海关监管开行广州国际港出口班列141列,发运标箱1.5万个,货值37.38亿元,发运标箱数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5.94%和7.85%。
广州车站海关监管科科长谢婉琳说:“今年以来,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出口的电子产品等珠三角优质制造业产品占比明显增加,班列运营质增量稳,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空港的繁荣同样见证着珠三角外贸高质量发展,展示着进一步对外开放下,国内外消费者更好“买全球”“卖全球”的互惠共享美好图景。
5月15日一早,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监管仓内5条分拣线同时启动,忙碌的分拣线一头连着场内卸货口,一头连着国内配送车辆。一批批装着日韩化妆品、欧美箱包服饰的小包裹,将被送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为做好今年‘618’大促准备工作,我们提前了解电商平台的促销策略和预计数据,评估通关高峰,提前与海关对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海淘’体验。”广州中远海运电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孙云波介绍,目前公司跨境电商进口量逐步上升,每日订单量约1.3万单,比平时增长约15%。
目前,广州市吸引多个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开展业务,各类型跨境电商企业超1000家,形成了一个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的完整跨境电商生态圈。今年前4个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已累计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清单1.43亿票,同比增长超6成。
物畅其流百业兴。广州海关支持建设“大湾区航空货站”,有机链接南沙海港与机场空港两大枢纽港,助推广州中欧班列以“铁-公-水”的跨境联运方式打通“中亚-广州-东南亚”物流通道,加快推动在南沙形成辐射内陆、覆盖湾区、联通全球的立体物流枢纽网络。
广州海关副关长李宇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发展呈现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动能十足、对外开放平台动力强劲、新业态集聚发展等趋势。下一步,广州海关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推行16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近期,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公布,我区辛亥革命纪念馆上榜,成为我区首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区属国家一级博物馆。
近三年,在我区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下,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厚积薄发,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开拓为民服务的渠道,大力打造精品化展览,建立精彩丰富的社教活动品牌,办馆质量稳步提升。一是聚焦核心业务,业务出新出彩。三年来共举办专题展览15项,巡展21场次,组织策划214个主题特色教育活动,开展活动670多场,接待海内外观众达500万人次,影响力不断扩大,获市级及以上荣誉和表彰28项,金牌讲解员、优秀讲解员、百姓宣讲员和广州市最美文旅志愿服务工作者等频频诞生,“积健为雄——近代广州的卫生治理展”获第三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新时代残健融合教育体验培训项目》获评2024年广东省“博物馆特色教育品牌,与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合作开展“双师”沉浸式教育课程入选国家级优质资源精品项目,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多次入选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发布的“十大热搜纪念馆及革命类博物馆”榜单,成为广州著名名片和人文旅游热门景点。馆藏文物不断充实,藏品总量突破1.5万件(套),珍贵文物316件套,辛亥革命纪念馆敢为人先,首次公开6994件套馆藏文物高清图片、数据,供学者、游客等社会各界群体查阅研究,在全市博物馆中率先迈出了新的一步。二是推进文旅融合,实现同频共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全力推进景区建设,实施校本部荷花池水生态质量提升,改善馆容馆貌,2023年初被评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成为全市为数不多4A景区兼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单位。辛亥革命纪念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也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三是推进绿色博物馆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辛亥革命纪念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广东电网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合作,建成31支电动汽车充电桩投入运营使用,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引入市场运营第一步尝试,使辛亥革命纪念馆成为市内最先配备新能源充电桩的博物馆,为远道而来的新能源车主参观博物馆解决了后顾之忧。辛亥革命纪念馆还通过政策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在博物馆建筑屋顶加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满足用电的基础上,出售多余的绿色电量。此举既有效提升了太阳能和公共建筑综合利用效率,为减碳节能作出了贡献,也标志着辛亥革命纪念馆在事业性收入探索方面业已取得一定成效。
现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全力进行整体环境提升和文物修缮工程,最新基本陈列“国共合作的不朽丰碑——大革命中的黄埔军校(1924-1927)”正进入布展冲刺阶段,辛亥革命纪念馆将以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为契机,在我区的坚强领导下,继续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成绩。
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辆)是“广东造”,全国30%以上的无人机企业聚集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全国每6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制造业当家的广东,在去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再造一个新广东”。连日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多个城市探访发现,岭南大地上新质生产力勃发,“广东制造”向“新”而行,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的新广东跃然眼前。
面对全球产业的激烈竞争,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在广州,新型储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抓住“新风口”,“千年商都”正全速换道超车。
在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记者看到了一辆正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器。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介绍,这款名为旅航者X2的双人智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由他们自主研发制造,按照既定航线就可实现自动飞行,坐飞机上下班或将成为现实。
低空经济为何能腾飞?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处长张军明表示,低空制造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相似度达60%至70%,广州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壤。广东今年明确提出,要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深圳、广州、珠海也相继出台低空经济产业扶持政策,竞相布局建设“天空之城”。
低空经济丰富了未来出行方式,商业航天则让太空旅行不再是梦。中科宇航是一家造火箭的企业。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郭亮表示,中科宇航已建成广东省首个火箭制造基地,其生产的“力箭一号”固体火箭已顺利完成3次发射,成功运载超过30颗商业卫星入轨,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商业火箭上市企业。
广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四级调研员杨欣卉介绍,中科宇航坚持创新策略,打通了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和产业资本化的路径。企业所在的南沙区已出台商业航天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探天九条”,深入布局火箭、卫星和应用上下游全产业链,努力打造大湾区商业航天产业高地。
新产业竞速新赛道,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样成为构筑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新一代电子信息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首。记者来到诞生了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品牌的东莞市长安镇,进入东莞万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腹地,一股“新”风扑面而来。
记者在OPPO全球总装示范车间内看到,一部手机,28个零件,54道工序“丝滑”完成,在智能装备加持下,装配过程仅需40分钟。据了解,OPPO在全球拥有8个智能制造工厂,产线85%实现自动化生产。
OPPO中国区总裁助理岳文涛告诉记者,手机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耐用,消费者换机周期已从过去的15个月变成现在近40个月。
面对“发展的烦恼”,OPPO坚信解题要靠企业自身。岳文涛表示,公司推出一系列AI功能手机,创造新的用户体验,激发消费者换机动力。为更好洞察并响应消费者需求,OPPO已在全球布局六大研究机构探索前沿科技、六大研发中心专注技术商业化,聚集研发人员超过1万名。
与企业相向而行的是广东各级政府。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政府持续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在松山湖科学城聚集起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顶尖人才,助产业爬坡过坎,助企业把握未来发展主导权。
发展高新技术,关键在人。如何在“世界工厂”聚集一批顶尖科研人才,是广东面临的一大挑战。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介绍,实验室探索出“创新样板工厂”模式,从中国科学院及各大高校引进了25个科学家团队,将精心挑选的实验室成果在样板工厂内进行小、中试孵化,推动成果快速转移转化。
这一创新模式对科学家的吸引力巨大:在这里,不用费心“找钱”,积极主动的财政投入和嗅觉敏感的风险资本投资足以保障成果早期创新转化;在这里,激励方式有效,80%的收益权奖励给科学家团队,实验室只保留20%。陈东敏介绍,目前实验室项目都成功拿到了风险资本投资,25个团队已直接孵化36家产业化公司,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成立5年多来,实验室已聚集起了7位院士领衔的1200多人的高端科研队伍。
“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一座铁索桥!”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展厅,这行大字非常醒目。陈东敏表示,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是最艰难的,大部分科研早期成果都很难穿越“死亡谷”进入市场。作为广东省首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的使命就是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赋能大湾区制造业升级。实验室采用全新模式,从广阔应用市场上提炼新课题进行基础应用研究,推动从样品、产品再到商品的“三级跳”。
轻元素材料团队是首批落地材料实验室的研发团队之一。研究员刘科海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用于高端耳机、手机元器件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各类轻元素材料和产品。刘科海介绍,依托实验室的灵活体制,团队能快速为客户做产品迭代开发,原来在高校一天只能迭代一个样品,如今一年可以迭代几万个样品,来找他们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
在跨越成果转化“死亡谷”的征程上,松山湖的科研人员斗志昂扬。刘科海说,科创的成功概率很低,但产业有需求,实验室有好机制,政府有大力扶持,团队不怕失败,不断试错、始终向前,让创新成果能真正发挥出产业价值。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