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晒出实施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半年“成绩单”
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温茗斌报道:佛山市组织9726人完成“粤菜师傅”餐饮人才技能培训;佛山(顺德)美食文化周吸引了50万名游客寻味、游玩;顺德区华侨城餐饮集聚区已建设完毕,36家门店已开业……12月5日,佛山市实施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建设推进会在顺德召开,会议及时总结了系列工程建设工作经验,研讨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副市长乔羽,市相关部门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各区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了推进会。
佛山市实施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建设推进会
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发言
在推进会上,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充分肯定了全市前一阶段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他强调,实施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是佛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拉动消费增长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需要各区各部门认真对待,抓紧落实,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督导及总结汇报。同时,朱伟也指出了美食集聚区的建设推进较为缓慢、宣传攻势有待加强、知名餐饮企业少规模不大、食材监管要加强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区各部门要提高认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牵头单位具体抓,多级联动,层层抓落实,形成整体推动的强大合力。另外,市里各级各部门除了要凝聚合力以外,还需要加强与省的对接。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抓好工作落实。各区各部门需要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情抓,一个时间节点接着一个时间节点抓。各区要紧紧围绕前期确认的集聚区建设项目,紧盯项目前期谋划、施工建设和运营宣传三大环节,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倒排时间、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
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高标准、高质量的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1+5”系列工程的建设,为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粤菜粤厨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佛山市商务局局长苏岩发言
会上,佛山市商务局局长苏岩汇报了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的前期建设情况。
全市餐饮收入取得一定提升
1-10月佛山市社消零总额为2936.94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餐饮收入313.84亿元,增长6.7%;与1-6月6.1%的增速相比,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厨师培训人数再创新高
全市共组织9726人完成“粤菜师傅”餐饮人才技能培训,先后为近350名来自湛江、云浮和四川省凉山州等对口帮扶地区的贫困学员提供厨艺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帮助,累计发放补贴1572万元。
成功举办佛山(顺德)美食文化周
本次美食活动周以“世界美食之都”为主题,以佛山(顺德)美食为依托,融合港、澳美食元素,以此为基础广纳世界美食精品,共吸引了本地及周边的50万名市民和游客前来寻味、游玩。
推动佛山市美食集聚区建设取得突破
禅城区南风古灶美食集聚区正式揭牌;
南海区积极推动保利公司投入近3000万元对保利MALL餐饮美食街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500米特色美食长廊;
顺德区华侨城餐饮集聚区已经建设完毕,总计81家门店已基本完成商家入驻,目前开业的已有36家;
北滘碧江金楼美食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将结合“碧江金楼”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成为佛山粤菜美食地标性集聚街区;
高明区西江新城粤菜美食集聚区依托新亨广场打造的核心美食圈基本形成,目前该广场出租率达96%、经营品牌达60余家,引入了21家特色美食企业进驻;
三水区百年车站--美食创意走廊”餐饮集聚区拟在西南街道河口百年火车站东侧约7000平方米的商服用地,建设一条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富有民国商业风情的、以河鲜为主题的美食街,带动河口百年火车站主题公园保护性开发。
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大良炒牛奶》、《均安烧猪》等20项首批“广府粤菜”特色菜品标准,并在广东省2019年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上以“标准擦亮粤菜师傅品牌”的主题进行推广。
会议当天,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顺德华侨城餐饮集聚区、世界美食之都国际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和顺德美食文化博物馆。
活动考察现场
为确保佛山市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取得更大成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粤菜粤厨名城”。下一步,佛山市将增强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的行动自觉,健全工作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加快系列重点工作,如:
开展建设美食集聚区、创新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培育餐饮龙头企业、推动城市美食文旅载体建设、建设一批乡村粤菜美食旅游景点和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抓好食材品牌战略实施、推动厨师走出去、引导景区发展粤菜餐饮、加强宣传工作等。
市民小娟带着爱犬在小区楼下的商店里选购商品。小娟每次出门都会给自己的边境牧羊犬拴上犬绳戴上嘴套。/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备受市民关注的《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又有新动向。记者近日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自今年8月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草案》的送审稿以来,《草案》 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两次审议,目前处于二审后的公开征求意见和调研考察阶段。
与送审稿相比,《草案》二审稿有较大改动,在创设一般管理区犬只备案制度、简化严格管理区内的养犬条件和登记要求、取消养犬管理费用、电子芯片“根据自愿申请原则”植入、携犬外出未有效制止犬只伤人等违法行为的罚则等七方面进行了修改。《草案》拟于12月进行三审,预计最快于2020年下半年实施。
取消养犬管理费实行免费登记备案
根据二审稿,养犬管理按照严格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实行分区域管理。本市街道办事处辖区为养犬严格管理区,实行养犬登记制度; 镇辖区为养犬一般管理区,实行养犬备案制度。
“相比于城区饲养普通犬只,农村地区饲养中华田园犬等烈性犬的情况普遍存在,防疫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因此二审稿根据基层管理人员和群众建议,创设了一般管理区犬只备案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二审稿规定,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农村地区可以调整为养犬一般管理区,镇辖区内的工业园区、人口聚居区等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可以调整为养犬严格管理区,上述区域的调整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区人民政府决定并公布。严格管理区内居民饲养普通犬只的,每户限养1只。条例实施前已饲养的,养犬人应当向城管部门进行登记后可以继续饲养,但数量不得超过3只。
养犬条例起草至今,养犬管理费条款一直是各方争论焦点,曾两次作出调整。从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养犬人每只每年征收500元,到送审稿中下调为每只犬只第一年300元,从第二年起每年为200元。
此次二审稿根据省发改委的意见和《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规定,删除了关于缴纳养犬管理费用的内容,实行养犬免费登记备案。同时规定养犬登记证、犬牌由市城管部门统一免费制发。养犬登记证、犬牌损毁或者遗失的,养犬人应当申请补发,并缴纳相关成本费用。
电子识别标识由强制植入改为自愿申请
采取植入电子芯片的方式,可以快速识别犬只和养犬人信息,也有助于养犬人找回走失的犬只。此前《草案》送审稿提出犬只要强制植入电子识别标识,希望借此缓解涉犬案件执法难问题。二审稿对此项规定作出修改,将电子识别标识由强制植入改为自愿申请。
“通过对其他城市实行情况的研究发现,部分犬只对植入电子识别标识存在过敏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出于尊重养犬人意愿的目的,二审稿取消强制电子识别标识认证,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犬只的身份识别不再是强制执行。除了电子识别标识,二审稿也规定犬只必须佩戴狗牌等物理识别标识。
为了提高养犬人办理养犬登记的积极性,避免因规定过于严格出现执行难、可操作性不高,导致养犬人不愿办理登记手续的现象,二审稿简化了养犬条件和登记要求。将居民、单位申请养犬需具备的条件中关于“经过政府部门或其认可单位组织的养犬基本知识免费培训”等条件删除。
此外,考虑到严格管理区的犬只每年都需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并将免疫情况录入养犬管理系统,足以让城管执法部门掌握犬只动态数据变化,二审稿同时取消了“养犬人每年都需要办理养犬续期登记”的有关规定,养犬人只需办理一次登记即可。
拒不办理养犬登记最高处5000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二审稿还对违法养犬行为的处罚按照单位、个人进行了区分,对携犬外出时未有效制止犬只攻击行为,以及对犬只经营活动中犬吠扰民、乱倒犬只粪便等违法行为加重了罚则。
根据规定,在严格管理区超过规定数量养犬的,由城管部门没收超养普通犬只,每超养一只处1000元罚款。未经登记养犬的,由城管部门责令现场办理登记;拒不配合办理的,没收犬只,对单位并处每只5000元罚款,对个人并处每只2000元罚款。
考虑到烈性犬的攻击性强,《草案》规定烈性犬在严格管理区禁养,在一般管理区也要求实行圈养。二审稿规定,在严格管理区内饲养烈性犬,或者在一般管理区内未对烈性犬实行圈养的,由城管部门没收犬只,对单位并处每只5000元罚款,对个人并处每只2000元罚款。
携犬外出时未有效制止犬只攻击行为、导致犬只伤害他人的,由公安机关对养犬人处5000元罚款。养犬人或者管理人未立即将被伤害人送至医疗机构诊治的,由城管部门没收犬只,吊销养犬登记证,收回犬牌,并处2000元罚款。携带近三年内有伤人行为记录的犬只外出或者携带一般管理区内的犬只进入严格管理区的,由城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5000元罚款,对个人处500元罚款。
二审稿还增加了虐待犬只的法律责任,规定养犬人虐待所饲养犬只的,由城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5000元罚款,对个人处2000元罚款; 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没收犬只,吊销养犬登记证,收回犬牌。虐待非本人饲养犬只情节严重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12月4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的赛迪顾问发布《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在本年度百强城区前十当中,广东独揽九席,南海区成功进入前十名,位列第十。这是继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上连续6年位列第二后,南海再一次闪耀全国性榜单。
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覆盖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外的共计889个地级市市辖区。重点研究包括综合质效、营商环境、发展潜力、民生幸福等方面的城区综合竞争力情况。
整体来看,百强区的经济资源集聚态势更加明显,仅用全国0.5%的国土面积和7.45%的人口实现了全国17%的生产总值。
报告指出,2019年百强区平均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从个体来看,2019年百强区发展水平整体得到了提升。
此次榜单,广东省表现尤为亮眼,前二十名中,广东省独揽十二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制造业强区南海杀入前十,顶替了去年的第十名杭州萧山区。
之所以能够进入前十,与南海区近年来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密切相关。2019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9.59亿元,增长6.9%,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成功引入了一汽-大众MEB电动汽车、日本东丽、上海重塑等一大批行业龙头项目。
近年来,南海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机遇,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招大商、重创新、转动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展现蓬勃生机,全区“上云上平台”企业超过300家,超80家企业拿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两高四新”产业加速崛起,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氢能产业大会、2019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2019中国安全产业大会等顶级行业盛会的连续举办彰显南海产业吸引力。
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近年来南海持续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品质;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在审批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数字政府改革、放管服改革等改革重点领域持续深挖,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南海区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共30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7%,每10个南海人里,就有一名“老板”。
围绕民生福祉,近年来南海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基层治理、生态环境,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
除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二,全国百强城区第十外,今年南海区还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9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县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