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农村抢抓村改机遇,集体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周期
村改就像一个扁担,一头挑着高质量发展,一头挑着乡村振兴。2018年,顺德把村改列为“头号工程”,为乡村振兴装上了强有力的推动“引擎”。
顺德区现有村(社区)205个,其中行政村108个,社区97个;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56个,其中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198个,股份合作经济社258个。村改前,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12.3亿元,集体经济收入33.5亿元,人均分红2490元。村改后,2020年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83.5亿元,增长63.4%,集体经济收入43.9亿元,增长31%,人均分红2811元,增长12.9%。
数据背后,是顺德抢抓村改窗口期,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一揽子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并建立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行动。各村(社区)更是抢抓发展机遇,“八仙过海”发展集体经济,让农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当好项目联审“把关人”,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作为村改办成员单位之一,立足部门职能,在参与村改项目实施方案联审工作的过程中,重点针对集体资产处置、民主议事程序、集体收益分配等环节进行审核,把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关。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村改项目实施方案的联审“把关人”,首要确保的是村改不能将集体资产改少了、改没了,一个村改项目实施方案需要具备三个肯定答案才能通过联审:项目涉及的集体资产处置程序是否规范,是否保障集体应有收益,是否保障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群众尤为关注的集体经济收益问题上,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借助村改契机,根据推动村改“放管服”相关文件精神:“立足长远,完善村改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将村改项目集体收益及权益(以及历史征地留用地处置收入)提留部分占比统一提高至50%(含)以上,想方设法壮大农村集体资产,加强运营管理,带动产业振兴,保障农村集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兼顾眼前收益和长远收益的集体收益分配方案,改变以往农村集体收益“分光”“吃光”的困局,以确保集体收益的可持续性。
抢抓村改机遇,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攻坚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难点,一揽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从制度上保障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改推开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中农村集体资产租赁管控的工作指引》,保障农村集体利益,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破瓶颈。
村(社区)抢抓村改机遇,集体经济开启“倍增模式”
在区农业农村局积极优化农村集体经济顶层设计的同时,顺德各村(社区)也在村改浪潮中踏浪前行,抢抓村改机遇,开启集体经济的“倍增模式”。
大良红岗创造了11个村改项目表决“双百”(100%投票率,100%通过率)的村改奇迹。最直接促使奇迹发生的是集体经济的倍增效应。红岗村改项目征收(收回)的工业用地面积将调换成相应建筑面积的标准厂房,并确定调换标准厂房的位置、厂房建设标准配置等,还由政府承担相关办证税费,减轻集体改造负担,全面保障集体长远收益,为村民安居乐业提供了物质基础——预计红岗村集体物业收益将得到极大增幅,例如金斗一小组以前每股分红大概一万,村改后预计是七万;金斗二小组的股东分红每股翻了约四倍。集体经济的倍增效应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红岗借力村改,总结出统筹解决工业地改造、农用地征收、农村两地安置的“三地”统筹改造模式,不仅有力促进了村级工业区改造,还借机一并解决农村留用地、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实施连片整理改造,有效保障了集体长远利益,大大改善了社区环境,打开了乡村振兴突破口。
龙江仙塘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村。顺德区第一个村改示范项目——万洋众创城项目就位于仙塘村。万洋众创城项目还是全省首个以“集体转国有+挂账收储公开出让”方式实现改造的村改项目。村改为仙塘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长远收益。仙塘工业区一期为仙塘村民带来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分红,每股约1.4万元。村民的回报远不止这一笔分红,仙塘股份社将获得3万平方米新厂房,估算租金收入约540万元/年。仙塘工业区二期将建成2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仙塘股份社再次获得每股1.3万元的分红和3万平方米的配建物业。随着仙塘工业区三期的推进,仙塘村股份社将分期收回8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作为村集体物业,收回的56.6亩土地将建成公园、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或留作日后发展使用。“这批厂房是我们村民的‘聚宝盆’,将为村民带来持续的收益,村民今后每年都能收到一笔可观的分红,让村民的生活品质再上一个台阶。”仙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赖珠兴说。
乐从上华村也借力村改从“后进村”变成了“后劲村”。和顺德很多村居一样,上华村上世纪90年代就建起了村级工业区。上华村党委书记曾剑雄介绍,在城市升级转型发展背景之下,上华村很早就感受到了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些困境,上华村从10年前就开始谋划,决定将企业的租地合同由以往的10年一签调整为3年一签,逐步清退低端污染企业。然而,旧工业区改造十分棘手,用地手续不完善、土地和物业权属分离、管理空白无序等问题暴露了出来。由于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最初并不能得到村民、业主的理解,改造阻力很大。2018年,顺德吹响了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的号角,上华村全面推进村改工作,通过公开流转的形式,引入社会资源共同打造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随着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投入使用,原来每年仅仅能够为村集体带来900万元租金的老式工业厂房,蜕变成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预计年总产值可达100亿元、年税收超过30万元/亩。
随着村改“应改尽改”的捷报频传,大良红岗、龙江仙塘、乐从上华这样的村(社区)也越来越多,顺德农村集体经济已然进入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周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5月18日下午,市总工会启动全市劳模精神巡回宣讲暨党史学习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邀请劳模代表走进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宣讲。
“只要我们精神不灭、动力不泄,就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启动仪式上,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全国劳动模范程祖彬作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并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如何实现“读书梦”和学习目标的故事。2021年佛山市劳动模范、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戴永刚分享了自己研发“发泡陶瓷”的过程和心得。
“听了他们的事迹,我很受鼓舞,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高一学生梁鑫是江西人,目前在学校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他告诉记者,此次宣讲活动,戴永刚研发团队申请多项专利的事迹让他印象深刻,他表示今后学习中要多做一些研究,对不了解的内容,要去探究背后的专业知识。
市总工会四级调研员袁斌表示,希望通过组织开展劳模精神巡回宣讲和党史学习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积极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激发全市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做好员工培训 定期检查设备
昨日上午,高明区区长梁耀斌带队到明城镇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有安全才有发展”理念。
梁耀斌一行首先前往首邦化工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油漆生产的工厂,有火险等级最高的甲类仓库。梁耀斌重点询问了企业的用工情况,以及检查了工厂的甲类仓库和储罐区。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生产车间员工都很有经验,甲类仓库内防爆灯、防静电装置和仓储限高标识等安全设施齐全,工厂近年来没有被应急管理部门处罚。
梁耀斌表示,以往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人违规操作,或者是企业设备出现问题。他强调,企业负责人一定要做好员工培训,确保所有工人持证上岗,同时做好日常的岗前教育和定期的设备检查,杜绝工人操作疏忽等问题,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永琦化工有限公司内,每天都有大量硫酸、硝酸等危险化合物分装后发往下游工厂。梁耀斌详细了解了工厂的货物装卸、运输和工人分装操作的相关情况。他要求,企业一定要培训好工人,确保所有操作流程规范安全。
同样位于该片区的唐采涂料公司是一家老牌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家具漆。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接触危险化学品,因此梁耀斌特别关注企业的生产操作。
检查发现,该企业管理较为规范,工人正式上岗前会有相关考试,试卷内容定期更新,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检测设备运行情况,且企业最近5年都没有被应急管理部门处罚。
梁耀斌表示,去年全区因为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关停了7家化工企业。全区的20家化工企业一定要把安全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位,将员工安全培训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有安全才有发展”理念,做细做实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来,高明区已连续开展多次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高明将进一步强化科技监管手段,通过在区内各化工企业的重点岗位、重点场所设置视频系统,随时抽查企业作业流程是否符合规范,确保化工企业生产安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