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中小学校内不得设置小卖部、超市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对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规范学校营养与健康相关管理行为作出要求。
《指南》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建设,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可参照执行。
《指南》规定了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健康教育。包括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明确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等内容。
二是食品安全。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要实施“明厨亮灶”和分餐制度,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家长陪餐制度等内容。
三是膳食营养保障。对学生餐的食物种类、烹调方法,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作出要求。
四是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包括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反馈体检结果,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等内容。
五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主要包括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规程,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控知识及技能宣传和培训等内容。
六是运动保障。对学生运动理念和方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体育课设置、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和考核等作出规定。
七是卫生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卫生,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免费、充足、符合卫生标准的白开水或直饮水,配备洗手、消毒设施或用品,建设无烟校园等内容。
《指南》明确规定
中小学校内不得设置小卖部、超市具体情况如下▼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南》的制定是为了将促进营养与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其目的和意义在于:
一、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食品安全、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口腔健康、视力保护和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提出规范化要求,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二、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以中小学校为突破口,通过建设和推广,营造校园健康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营养与健康意识;三是通过“营养与健康学校”这一窗口,搭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传递链,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行为,加快全社会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今天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顺德的村居变得这么美丽,环境干净整洁,乡村文化也是别具特色,城乡品质提升成效十分显著!今后我们也要积极参加社区的城乡品质提升行动,出一份力!”7月18日,参加“游美丽顺德 享品质生活”走进北滘镇活动的市民黄国伟说。
本次活动由顺德区城乡品质提升攻坚队办公室联合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顺德区委员会等部门共同举办。20多对亲子家庭“小手拉大手”亲身感受顺德城乡品质提升带来的乡村美景,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要支持、参与城乡品质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活动当天,孩子和家长们首站来到桃村祠堂古建筑群与报功祠,游览古色古香的美丽乡村,感受村改给古村带来的蓬勃生机。北滘镇以村改腾出的空间打造特色美丽乡村,推进桃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同时深入挖掘桃村深厚的人文历史,推动桃村向“现代国际岭南人文乡村”前进。
感受古村新貌后,亲子家庭来到了北滘社区。蓝天白云下,北滘居委会简岸南北塘小花园里的“花仙子”绽开笑脸,吸引了许多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引得大小朋友们纷纷拍照留念。
可谁能想到,在2个月之前,这片小花园所在的区域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杂物乱堆放的自留地。北滘居委会抓住城乡品质提升契机,与社区居民、施工队充分沟通,在多方合力下,建成了4个“小花园”,切实改善了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乡人居品质。
在黄龙村,亲子家庭走进“实景课堂”,开展了一场深度的红色文化体验学习。近年来,黄龙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设立了黄龙书院,建成了顺德区党员培训基地,探索出“党建引领、文化自信”黑皮冬瓜文化社区营造行动路径。体验红色文化之余,亲子家庭还大饱口福,品尝了由黑皮冬瓜为基础食材做成的美味佳肴。
半天活动,主办方精心设计的体验线路可谓有古风可鉴、有美景可赏、有美食可品,既展示了顺德乡村特色,更展示了城乡品质提升攻坚的阶段成果。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其中最让他们感慨的是城乡品质提升带来的乡村巨变。“城乡品质提升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连村里的边角地也能打理得这么漂亮!”顺德市民涂女士带着6岁的女儿一起参加本次活动,她说通过这次活动开阔了孩子的视野,自己也涨了见识,有机会还要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到家乡环境的品质提升中去。
群众热烈的反响和高涨的参与愿望就是对城乡品质提升阶段成果的充分肯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城乡品质提升“进家庭”“进村居”,让群众切身感受乡村之美,体验城乡品质提升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从而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城乡品质提升的积极性。据了解,今年以来,区城乡品质提升攻坚队办公室联合区教育局已开展了一千多场“小手拉大手”城乡品质提升体验活动,针对不同学龄段设置不同主题,已经覆盖全区过半师生,带动近30万家长参与,后续还将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小手拉大手”城乡品质提升体验活动,努力画出城乡品质提升的最大“同心圆”,共同书写村改“后半篇”文章。
7月16日上午,“‘拾光剪影 美丽三山’2021三龙湾南海片区影像展”在三山文翰湖畔文化展馆拉开帷幕,全景展现片区过去一年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见证“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环境蝶变,以及作为广佛门户、湾区客厅的典范与担当。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品质。而《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三龙湾将建设成为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创新高地、珠江西岸开放合作标杆、广佛融合发展引领区和高品质岭南水乡之城。为此,三龙湾南海片区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美丽三山”建设,明确以区域生态格局为城市建设的“底盘”,形成城绿交融、城水交辉的生态格局。“‘千顷生态’蓝图逐步实现的背后,是我们的施工单位、业主单位三山公司、片区建设局的全体同仁努力的成果。”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副局长薛佩华坦言。
影像展评委、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授和匀生现场点评获奖摄影作品。
建设成效显著 交出漂亮答卷
去年7月2日,“美丽三山”三年行动计划出炉,计划建设项目总数34个。过去一年,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大力推进“塑山、治水、理脉、增绿”的建设,超额完成12个,完成量170%,释放绿量空间总量约167.5万平方米。
其中,建成三山森林公园(一期),释放绿量空间约16.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滨水碧道项目4个,包括黄猄涌(三龙湾大道北侧)、关涌至红灯涌、陈村水道(林岳段)景观廊道,以及橹尾撬水道花海景观公园,共计释放绿量空间约9.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高铁公园、三龙湾大道、三山大道景观段、长江路景观段、季华实验室配套道路景观空间等慢行系统项目,共计释放绿量空间约84.7万平方米;超额增建完成文翰湖公园(二期)、对江沙岛公园2个增绿项目,释放绿量空间约56.5万平方米。
近悦远来,三山游客量暴增。2021年上半年,游客量达69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7.7倍,更超过去年全年客流总量23.3万人次。
预期至2023年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达成之时,三山将构建出由超50公里滨水碧道、超100个公园绿地空间组成的城市生态版图,实现50%蓝绿空间占比、5分钟公园生活圈。
镜头聚焦三山 记录生态之美
恰逢“美丽三山”三年行动计划一周年之际,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局联合佛山日报社举办主题影像展。活动共计收到2000余件投稿作品,经省摄影家协会、省青年摄影协会、佛山市新闻摄影学会等机构的专家专业评审,最终108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随着“‘拾光剪影 美丽三山’2021三龙湾南海片区影像展”拉开帷幕,108件获奖作品将分别在三山文瀚湖畔文化展馆、三山森林公园阳光草坪连廊集结展陈约2个月,向市民游客全方位展现三山的生态活力与人文城市风情。“创作内涵十分丰富,作品构图由近至远,整体色调由冷至暖,寓意三龙湾的建设发展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影像展评委之一、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授和匀生在点评一等奖作品《青山舞银龙》时表示。
摄影是一种纪实,有美丽的生态风貌,才有美轮美奂的作品。正如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廖宁眼中“大城市,小花园”的三山之美,蓝天白云、滨河廊道、文瀚湖畔、山顶栈道、高铁公园等标识符号,正随着建设蓝图的推进不断涌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