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医西迁狮山背后的战略部署
总投资超过30亿元打造的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狮山)自6月30日完成首批科室搬迁后,7月20日又将迎来喜庆的日子,举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揭牌仪式。
作为南海区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以下简称“新院区”)自建设以来一直牵动着南海人民的心。经历10年磨砺,即将在今年底完成全部搬迁工作。
这所在南海城区扎根70多年的大型龙头综合性三甲医院,为何在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要搬迁至狮山镇?
近日,珠江时报记者专访了南海区人民医院负责人,解读南医搬迁背后的战略部署:这是南海区域优质高效医疗资源的新布局,有利于推动全区东西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打造大健康产业链,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能级,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战略部署
布局更高能级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南海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历经70多年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
这所立足南海70余年的龙头医院,一直践行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成为南海的医疗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南海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为最大民生福祉的卫生医疗资源,如何实现区域均衡性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纳入了南海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
2010年,南海区政府高瞻远瞩谋划,在距离佛山西站5公里处规划建设南海人民医院新院区,计划将其打造成一所立足珠江西岸,辐射三水、肇庆、清远,具有区域优势和专科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型龙头综合性医院。
2013年2月26日佛山西站开建,紧随着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建设也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2019年1月,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全面启动建设;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9年7月,南海区获批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一系列重大规划政策的出台、重大工程的启动,更加迫切需要加速完善健康、教育等优质民生资源的配置,新院区的建设也空前加快。
作为南海区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新院区经历10年的建设,已于去年底完工,即将在今年底完成全部搬迁工作。
2021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能级,突出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加快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其中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要重点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南国桃园、南海大学城、北江流域滨水片区等区域建设。
根据南海区委区政府部署,未来将在佛山西站周边打造规划面积8.58平方公里的枢纽新城,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骤安排,构筑一个100万人口、100平方公里的广佛副中心。
千亿大镇狮山是佛山乃至珠三角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镇街代表之一。在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枢纽、佛山科创新城的定位下,狮山这艘制造业“航母”扬帆启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心区、佛山副中心。
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狮山早已在教育上提前进行布局,薄弱的医疗资源就成为发展的重要缺口,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的落地,正补齐了这项不足,未来将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南海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巫祖强表示,其实南海的医疗发展是比较强的,只是相比更有影响力的经济版图发展,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南海在东部片区如桂城、大沥、里水的医疗资源都较为充足,而处于中西部的狮山、九江、丹灶、西樵的医疗资源就较为薄弱,因此为了区域的发展,医疗的配套发展势在必行。而南医就是充当这个“龙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整体搬迁狮山,以新南医的面貌启航新征程,顺应发展战略,绽放于广佛副中心,冠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致力探索“南海医疗新模式”,开创“南海医疗新格局”是新南医的新使命。
深度融合
产学研用一体构建大健康产业链
产学研用一体,指的是科研、教育、生产、市场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高度协同与集成化,是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南医与华工的合作办医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发展。
在5月6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华南理工大学是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双一流高校,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而且多年来与佛山、与南海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地方改革发展输出了大量人才和科教资源。近年来,华工与南海开展一系列产学研合作项目,在技术、人才等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互动。
在产学研合作上,华工与南海一直有着坚实的基础。本次合作办医,肿瘤专业是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和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高度契合共谋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未来的肿瘤专业将会是设备的竞争、药品的竞争。新院区所在的狮山镇以装备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其中聚集了不少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将为日后“产学研用”的高效高质结合提供支撑和便利。医院与医学院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探讨更多在装备制造、生物医学、中医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
当前,南海区正大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经过多年培育,目前南海拥有生物医药企业700多家,涵盖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器械、新型药物制剂三大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之势。作为南海医药健康产业的集聚地之一,狮山镇2019年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预计同比增长25%。
事实上,很多项目侧重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还是很不够。研究转化需要有地方承载,双方将以合作办医为契机,加强科技项目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对接,促进创新创业团队落地,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南海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华工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强强联合,助力南海区“两高四新”产业发展。
回看南海10年前的医疗发展布局,令人倍感可贵。在做强大健康产业链上,南海10年前就布局将龙头医疗机构南海区人民医院落子狮山,随着政策与时机的到来,天时地利人和,南医与华工的深度融合发展恰到时候,将助力南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迈进一个新时代。
发展蓝图
做强五大中心打造华南医疗高地
新院区的战略选择,究其缘由,对医院而言,这是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对南海而言,这是区域优质高效医疗资源的新布局,是打破南海东西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抓手;对新兴产业发展而言,是打造“产学研用”大健康产业链的重大平台,将更好地为南海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奠定重要发展条件,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6月30日,新院区首批科室已完成搬迁,其他科室的搬迁工作也正在加速推进中,未来新院区将能够承载更多的门诊量、手术量和住院量,有更多空间引入最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全方位提高医院服务和医疗质量水平,为南海创造一个更强大的医疗保障体系。
展望发展愿景,南海区人民医院院长关紫云表示,短期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今年底完成新院区的整体搬迁,在最快的速度内让医院进入正常工作秩序;长期来看,将与华工共同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综合三甲医院和国际知名的综合癌症示范中心,力争在五年内将癌症中心整体实力提升到位列华南地区前5名;十年内癌症中心整体实力进入华南地区前2名,建成肿瘤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二十年内癌症中心肿瘤防治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5名,综合癌症中心成为国家防癌抗癌南方基地,成功申请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同等层次研究机构。
“我们将以急诊急救和癌症中心为切入点,重点做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满足老百姓就诊需求,扮演好在南海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领航者角色,包括诊疗水平、质量管理等都要发挥龙头作用。”关紫云说。
展望新蓝图,踏上新征程,攀登新高峰。南海人民医院搬迁新院区后,南海城市发展中的医疗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东西部医疗资源将更为平衡。为了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辐射到南海更多区域,医院计划与各镇街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紧密型的医疗联盟,扎实组建特色专科联盟,规范分级诊疗,彻底打通急危重症患者的绿色通道,实现医疗服务功能错位、有序发展。
另外,通过提升互联网医院服务内容,突破“地域限制”,连通基层医疗网底末梢,提供远程专家门诊、线上健康指导等服务,实现医疗资源下沉,扩大医疗资源供给。
南海卫生强区建设呼唤着与其内涵相匹配的“新阵地”。在“十四五”规划开启之际,南海区人民医院将承担起打造区域医疗龙头的重任,致力打造成为华南医疗高地,奋力开创“健康南海”建设新局面。
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 新院区布局图。
2020年12月10日,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启动搬迁。这是新院区护士站。
近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首批纳入超2200家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其中来自南海的电力企业有3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通俗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来进行买卖,需要减排的企业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开市首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10.39万吨,成交额2.10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较开盘价上涨6.73%。
据悉,首批有2225家发电行业企业参与碳交易。其中,南海共有3家企业被纳入全国首批碳交易市场,包括南海发电一厂有限公司、南海长海发电有限公司以及佛山市南海京能发电有限公司。
碳市场开市也让不少南海尚未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备受鼓舞。“碳市场开市对我们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东港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皮秋如表示,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成立,产业升级的速度也将加快,公司将抓住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相关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编程机器人、无人机、篮球、街舞……7月17日,佛山市南海区加美实验学校举行首个校园开放日活动,吸引千余名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
科技领航教育加美课堂玩转创新思维
在加美实验学校体育馆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家长演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氢能H20”空中侦察无人机课程,不仅让学生近距离认识和接触无人机,也激发了他们探索航空未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除了动手实践,加美实验学校还专门在综合楼布置了一场机甲大师科技展。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理论知识与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进阶。
另一边,家长和同学们的目光被会跳舞的无人机所吸引,无人机不断变换着队列,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秀。“这些之前都只在电视上看到,没想到小孩子在课堂上都可以学了。”一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看着自家孩子操纵着无人机发出感叹。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学领军人物、加美实验学校校长杨鹏表示,现代教育离不开科技这一底色,为推动教学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加美实验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上下足了功夫。从开设课堂到模式创新,不断推出各种丰富的创新课程,为的就是让创客课程与时俱进,张开双臂让课堂教育拥抱科技潮流。
特色融合实践形成全面协同育人格局
此次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加美实验学校特设棒球垒球体验课,配有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除了篮球、游泳等常见的体育课程外,加美实验学校还引入了棒球、垒球、高尔夫等新项目,通过训练和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判断力、专注力、记忆力,不断塑形学生的个性品质。
在“创意美术”体验课上,每个学生都拿着一个白色的团扇,用彩笔进行自由创作,不仅要鼓励学生的张扬个性,还要懂得尊重学生,要相信学生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体验课上,老师让学生们自由创作,大胆尝试不同的风格,帮助学生建立对美的认识。
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加美实验学校在体育和美育教学方面不断深耕,分别开设了高尔夫、游泳、篮球、街舞、茶艺等十几种特色课程,不断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还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教育向美而行做面向未来的特色教育
活动当天,杨鹏校长还给家长们带来了题为“加美:让生命更加美好”的宣讲会,带大家深入了解“让教育有加,让生命更美”的加美教育理念和学校课程设置。
“我们想做什么,别人做了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杨鹏表示,加美教育必须立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在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必须各有侧重。因此,加美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化、高标准的教育课堂。加美还独创了“6s”课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实现教育教学的双循环、双螺旋。
加美实验学校围绕信息科技教育不断发力。在杨鹏看来,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并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加持教育,向美而行。加美实验学校要打造成为一所生命教育、艺术教育、科创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学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