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农+三产融合 打造佛山特色乡村振兴模式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乡村振兴取得突破,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呈现崭新面貌,城乡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的目标,在农业公园建设、鱼塘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微农业”项目、“预制菜”产业等工作上作出部署。
如何发挥“三农”工作压舱石作用?如何发力乡村振兴?现代都市农业怎样创新发展?佛山农业以什么姿态走出国门?
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战日前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党代会提出的“515”战略目标指明了佛山“三农”工作前进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科技赋农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贡献“三农”力量。
市农业农村局将以科技赋农为主线,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机,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图为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里展示的智慧农机。/佛山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工业强市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佛山始终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强市乡村蝶变之路。
“目前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已取得一批成果,接下来要向党代会提出的目标继续挺进。”何战表示,科技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佛山要坚持科技赋农,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维,发展出更为精准的种养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有限的资源里实现更高质量的农业产出。
何战介绍,近年来,佛山在白羽肉鸡、生猪、水稻、玉米、加州鲈等种业培育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共拥有4家种业相关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种业创新体系。下一步,佛山将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支持相关种业企业加大种业研发投入,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良种示范推广等,推动科研院校与佛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以种兴产”。
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提质是一个重要环节。何战说,佛山将加快美丽乡村连片建设的力度,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现美丽乡村“由点到面”。佛山将通过“数字云图”“村务一门通”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集体物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在乡村治理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佛山模式。
丰富农业内涵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近年来,佛山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水产、花卉、畜牧业等现代农业发展迅猛;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368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截至2021年底,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公园30个,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何战认为,佛山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关键在于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产业创新。
科技赋能方面,佛山将把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机,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落户三水为契机,支持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探索现代都市农业解决方案,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绿色发展方面,佛山将全面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全域分类推进52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工作,大力发展各类绿色养殖模式。佛山要跳出原有的农业思维,颠覆“地里种菜、池塘养鱼、猪圈养猪”的传统农业模式,探索高效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零排放水产养殖、楼房智能养殖、温室标准化花卉种植等新模式。
产业创新方面,佛山将积极丰富现代都市农业内涵,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探索发展城市“微农业”项目;凭借世界美食之都的优势条件和“佛味鲜生”优质粤菜食材建设工程,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
强化农产品溯源推动佛山农产品“走出去”
市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实现肉品、水果、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全过程溯源,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何战表示,“菜篮子”是与人民群众最为贴近的民生工程之一,市农业农村局将在保证农产品稳供给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农产品全溯源工作。以水产养殖业为例,通过设置塘头小站,每条鱼出塘前都要进行安全检测、标识二维码溯源,并对鱼塘水质、尾水排放等指标进行监控。市农业农村局已联动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做好食品安全溯源工作,做到“食材精准溯源,市民心中有数”。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佛山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出去”?何战认为,发展“预制菜”产业为佛山优质食材走出国门提供契机。
何战认为,“预制菜”产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既需要精准种养食材,也需要第二、第三产业的加工、销售等配套服务。佛山要充分发挥加工、设计等方面优势,充分利用好“粤菜师傅”工程、“佛味鲜生”优质粤菜食材建设工程,以顺德名厨配方为基础,做好食材加工和出品,将佛山美食推向全世界。
谈及如何拓展农产品出口渠道时,何战说,佛山将抢抓RCEP农产品贸易新机遇,大力建设“广东(里水)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以优秀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完善的检验检疫和通关贸易等优势,积极探索农产品跨境电商销售模式,带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元旦假期,季华实验室先进遥感研究室研究员徐冲依然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与团队研发的有人机载高集成度遥感时空谱信息同步获取设备(下称“航空遥感载荷设备”),于2021年12月27日至30日在阳江合山机场成功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这是季华实验室团队研制的第一台航空遥感载荷设备,可以最高每小时300公里、最宽幅宽2公里、最高飞行3000米的参数,在同等的空间与时间系统里,采集形态、状态、光谱等不同方面的地物信息。
此次在阳江飞行试验为期4天,总共飞行三个架次,飞行高度包含500米、600米、1500米和3000米,累计飞行时间超过8小时,视场覆盖超过500平方公里,飞行区域覆盖城市、海洋、植被、山体等多种类型,获取了超过2.5TB时空谱同步的航空遥感数据。
“这个设备安装在飞机外部,能够随着飞机以每小时最快飞行300公里的速度连续工作6至8小时,相当于能拍1800公里航线,在幅宽两公里的情况下,一天就能飞完3600平方公里,一次飞行就能采集所有信息。”徐冲说,设备可以广泛应用在环保、资源管理等领域,以及有地物信息收集需求的单位。
徐冲透露,目前团队已经建立了一个数据运用平台,团队收到需求后便可安排飞行,然后将数据处理分析后交给客户。该平台预计在今年4月验收,通过验收后即可对社会开放。
徐冲说,在首飞中团队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人在飞机上操控设备比较难,下一步将提高操控的便利性。此外,团队还将进行无人机载高集成度遥感时空谱信息同步获取设备的试飞,争取在小的区域灵活采集到更多精确数据。
业内首创!
这个设备强在哪?
季华实验室徐冲团队研发的航空遥感载荷设备中,包含了在两三千米高度测量精度达到十毫米左右的高精度激光雷达,光谱波段从400纳米延伸到1000纳米、光谱分辨率达到1.5纳米的高分辨率高光谱相机,以及高分辨率组合面阵相机和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能够用于大面积、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遥感时、空、谱信息获取。
在航空遥感领域,要在同样的时空坐标下采集多种类型的信息,包括几何形态、地物状态等是很难的,若要多次飞行分别获取这些信息,其时间、空间是无法同步的,在这之前还没有人能将全部功能运用到一个设备上。徐冲介绍,“我们设计了一个中控系统来协同工作,利用卫星的时钟系统产生严格的时间参考信号,每个设备和部件都工作在同一个时间体系里面,这样获得的信息时间、空间都是同步的。”
1月3日,记者从佛山市公安局获悉,元旦期间,佛山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及重大交通消防安全事故,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去年元旦假期下降3.2%,全市各主干公路交通总体顺畅,各项活动安全有序举行。
为确保元旦假期佛山市社会治安平稳,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部署,投入防控力量3万多人次,全力以赴加强节日各项安保工作。
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市局机关支援中心城区、分局机关支援基层一线的工作机制,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动态用警,始终确保警力跟着警情走、跟着人流走,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加强重点路段来往车辆、人员检查,切实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控制力。元旦期间,全市共接报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同比持平、下降4.46%。
结合全市公安机关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交警部门深入开展夜查酒驾、整治“百吨王”和摩电大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的执法管控力度,严查严处“两客一危一货一面”“营转非”大客车、摩托车等8类重点车辆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深入分析预判低温和寒潮天气对假期道路交通可能产生的影响,增派警力到路面一线指挥疏导交通、处置事故,全力保障佛山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同时,佛山公安持续加强危爆物品岁末大检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元旦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在各景区累计投入安保力量3000余人次,全市17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秩序良好;交警部门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2599宗,其中酒驾醉驾131宗;全市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79.3%。
此外,元旦期间,佛山公安接到不少市民求助。
元旦当日上午,禅城分局巡警大队梁生带队巡逻时,遇到一开小车群众求助。事主称车上有一名脑梗患者急需马上送医院救治。梁生与警辅人员马上驾车在前面开路,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带至就近的第二人民医院为抢救患者争取黄金时间。元旦当晚,南海分局治安防控中队民警高遵贵正带领两名辅警在樵岭国际一带进行巡逻。一名热心群众向他们求助,称发现一名年约三岁男童独自冲出马路,没有大人陪同。高遵贵眼看马路上很多车辆十分危险,立即抱起小孩,耐心的询问小孩情况。这时,马路对面有一对夫妇正在大喊小孩。经过核实,夫妇是男童的父母,在逛街的时候大意疏忽,男童不在身旁走丢了也不知道。高遵贵再三叮嘱夫妇一定要看紧孩子。父母对民警的热心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