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头盔要戴好 围巾切勿随风飘
共建平安文明佛山
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与佛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联手
制作“文明交通每日谈”系列海报
请大家自觉养成安全出行
文明出行的习惯
共创文明交通环境
下面一起来看看最近一周的
文明出行温馨提醒
12月30日,广州市发改委公布《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佛两市要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和更加昂扬的姿态推动全域同城化工作。
《征求意见稿》从同城化空间格局、基础设施网络、创新驱动发展、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提出根据授权对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实行真正意义的同城化管理,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并持续加强优质品牌学校在金沙洲、广州南站等重点交界地区的资源投放和设施建设。
2009年:广佛两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同城化进程;
2020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已达3.6万亿元,常住人口之和超2800万;
到2025年:
面向未来,根据《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广佛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明显提升,全域同城化实现新跨越,继续在全国同城化实践中走在最前列,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作为广州都市圈主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极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实现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全域1小时通达。
“一区、三轴、一环”
广佛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
立足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现状和最新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推动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区”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包括“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先导区和“荔湾-南海”“白云-南海”“花都-三水”“南沙-顺德”四个试验区片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在试验区内,广佛拟根据授权对试验区实行真正意义的同城化管理,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同时结合各片区发展条件,以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为重点,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支撑广佛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
“三轴”着力打造起三条功能定位清晰、要素流动顺畅,内接外联、各有侧重的东西向同城化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自西向东串联佛山禅城、南海,广州荔湾、白云、越秀、海珠、天河、黄埔。该轴线将聚焦总部、商贸、文化、金融、医药健康等核心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广佛国际都会区。
南部新兴发展轴基本走向为佛山三龙湾(包括南海、顺德)-番禺、南沙,将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包括总部、消费、专业服务业等),打造广佛科技合作高地。
北部绿色发展轴基本走向为三水-花都-从化-增城,将着力构建广佛北部生态屏障,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集聚区,有序发展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广佛北部制造业基地。
根据《征求意见稿》,“一环”则串联起南沙港、南沙站、鱼珠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和南沙自贸片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空港经济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新城、佛山副中心等重大发展平台,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广佛地区服务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功能区。
加强人才合作共享
打造“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
面对广州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而佛山制造业发达、创新需求巨大的互补优势,《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有效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其中重点提及,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加强人才合作共享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共建“广佛制造业人才走廊”,推动成立制造业人才创新联盟,支持广佛企业在两市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互认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共享“海交会”、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招才引智平台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博士后流动站。
为促进各大创新功能区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支持自贸区、全创区和自创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在合作专区落地实施;吸引一批海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在广佛共建高端国际创新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参与本地科技项目,有效对接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与此同时,为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运用,广佛两地将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加强两地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共建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佛山搭建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体系,构建广佛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广佛两地还拟探索设立广佛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推进两地共同设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创新型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创新券、创业券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推动创新券、创业券在广佛区域内通用。
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打破地域分割、清除市场壁垒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广佛同城的重点。接下来,广佛将加快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征求意见稿》提出,以广州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引领广佛地区营商环境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在构建竞争有序大市场方面,广佛瓯江共同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动广佛市场主体获得平等待遇,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同时,两市将消除商事主体异地迁址变更登记隐形阻碍,探索“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企业开办经营模式。
围绕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广佛将进一步推动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深化南沙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并适当拓展至广佛相关重点区域。定期举办广佛全域同城化全球招商大会,形成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新机制。
为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此外,广佛将推进人力资源要素在两市间无障碍流动,消除就业歧视和制度性约束,推动科研资源共享和技术市场一体化,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衔接贯通的市场环境。
在健全金融协作机制方面,两市还将探索取消银行机构跨市设立异地支行的指标等限制,强化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实现区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跨市布局一批高水平学校
统筹广佛交界地区中小学资源布局
在公共服务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以均衡普惠、整体提升、区域共享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强化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更好满足广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佛将积极引入省属和高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广佛两地举办基础教育学校、在金沙洲、广州南站等重点交界地区,统筹中小学资源布局,持续加强优质品牌学校的资源投放和设施建设。同时,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培育一批优质特色教育集团,跨市布局一批高水平学校。
在高校建设方面,依托广州高等教育发达优势,支持佛山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广州美院佛山校区等项目建设,推动两地高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聚焦医疗合作,《征求意见稿》提出发挥广州优质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加强对佛山的辐射和服务,加快推动区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医疗卫生合作。其中包括推动两市医疗单位通过托管、远程协作、技术合作等模式开展共建,鼓励佛山医疗机构加入广州高水平医院组建的专科联盟,促进广佛医疗服务设施平衡供给。
广佛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大,按省统一部署逐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异地门诊即时结算合作。深化两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实现预约挂号互通。
在打造轨道交通一张网上,广佛将深化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探索建立城际铁路与地铁系统制式兼容、互联互通换乘体系。同时,深化道路交通无缝衔接。增强佛山与广州华南公路主枢纽的联系,新增两市高速公路通道,大力推进佛清从高速、增佛高速等项目建设;预留两市规划道路过江通道,加快实施广佛大桥系统工程、沉香大桥等项目,改善金沙洲地区等广佛重点交界区域与中心城区的通勤;优化广佛公交线网,增开相关线路,实现公交乘车码互认互通。
目前,广佛全域同城化全力加速中
武术被誉为国术,绵延数千年,深深植根于广大民间。南海自古习武成风,孕育了百花齐放的武林,是世代书香、求学尚道之所,也是武师荟萃、卧虎藏龙之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2年1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武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大湾区武术交流中心”)揭牌,落户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该中心将作为展现南海功夫形象的新阵地,助力佛山建设“世界功夫之城”,让武术文化再次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新潮流,打响南中国武术中心品牌,全方位扩大佛山武术影响力。
从南国武林到世界湾区
佛山武术再添阵地
作为向外推广的先导与窗口,大湾区武术交流中心将进一步带领南海群众性武术活动、武术事业发展。该中心除了可利用飞鸿馆功夫博物馆组织开展各类武术展演、武术研究交流等活动,还将举办大湾区高端电竞比赛,带动文体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依托西樵山文化中心、有为馆(在建)等周边场馆配套,大湾区武术交流中心还将举办国际武术大会、各类高端武术赛事会议及高端论坛,并打造集武术培训、展演、武术体验、武术寻根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武术文化体验区,大力宣传推广黄飞鸿武术学校、武术村等文化资源,推广武术文化游径,不断提高南国武术文化影响力,发力高品质文化产业及高端旅游产业。
地处大湾区腹地,南海突出的区域交通优势和高品质的公共配套设施,让粤港澳三地文化水乳交融、同根同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而大湾区武术交流中心落户南海西樵镇,更离不开南海武术底蕴的深厚与邃远。
南海武林名人辈出,武馆林立,黄飞鸿、叶问享誉全球。据初步统计,目前南海武术人口超过6万人,武馆233家,包括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太极拳、龙形拳、白眉拳等54个代表性拳种。
南海是南狮的发源地,西樵镇素有“龙狮源地、飞鸿故里”之美誉。目前,全区共有武术醒狮队2700多支,有65所中小学设有武术醒狮队。2021年西樵镇因醒狮文化获命名为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西樵山“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和“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狮艺赛事。
深厚的群众基础,完善的组织机构,为南海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从传统挖掘到文化输出
行家出手高招不断
武术与杂技、舞蹈、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有着亲缘和互相滋养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厚的人文资源为推动文艺创新、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如今,自2001起举办的“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已成为世界狮艺比赛的顶尖赛事。赛事从传统到高桩、从南狮到北狮、从陆上飞桩到水上飞狮,创意精彩不断,对弘扬中华狮艺、打造交流平台、传播中华龙狮名镇和黄飞鸿故里品牌起到积极作用,这项赛事还多次登上央视。因该赛事实现了民俗与体育、文化与旅游、竞技与艺术和人文赛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曾入选“2016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也因此获评“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
在文艺创作上,随着中国影视产业兴起,时代赋予南海文化输出的神圣使命。民间武林传奇黄飞鸿、叶问及其徒弟李小龙在全球掀起一轮武术浪潮。西樵山国艺影视城每年接待各类剧组落地拍摄制作影视作品超过100个,进一步验证了南海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在文旅宣传上,南海坚持把武术文化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南海与腾讯电竞“王者荣耀”“QQ炫舞”合作,分别推出“鲁班七号”的醒狮皮肤和全新国潮服饰、国风音乐和舞蹈,并集合武术大赛、舞狮邀请赛,开发出在粤港澳旅游市场形成品牌效应的“黄飞鸿功夫文化之旅”游学产品,推动“南海好功夫”城市IP的融合,促进武术赛事、武术文化、武术表演、武术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中外武术文化交流。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除了与流行文化相结合,南海还对传统技艺进行挖掘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着眼长远修炼内功。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梁惠颜透露,下一步南海还计划与国内知名卫视综艺节目合作,推广南海醒狮文化,同时还要开始南海“狮口”普查,进一步深挖南海醒狮文化。不难预计,随着一批武术专著、教材问世,将推动南海武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层次。
南海相关镇街也正着力推广功夫文化。例如,西樵将通过功夫赛事竞演工程、功夫产业繁荣工程、功夫传承普及工程、功夫固本提振工程、功夫文化旅游工程、功夫铸魂立德工程“六大工程”,让武术成为推动西樵文旅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粤港澳大湾区武术文化交流中心为切入点,南海将全区武术发展规划与参与大湾区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南海武术品牌,推动体育事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旅游运动生态圈,将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强健筋脉,也为佛山建设“世界功夫之城”熔铸武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武术文化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