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再添一个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
1月15日,为继续加强里水特色垃圾分类宣教阵地建设,南海区里水镇在鲁岗村骑行驿站举行“垃圾分类,里更美丽”垃圾分类系列主题活动暨里水镇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鲁岗村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下称鲁岗村教育示范基地)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对外开放,并开展了第一期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从好逛、好学、好玩、好动四个角度,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当地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在骑行驿站二楼的读书室里,鲁岗村教育示范基地围绕培育儿童垃圾分类意识设立了教育示范点,配备了环保图书、科普教具、教育宣传片等物资,创作了一批环保旧物再生作品陈列在书架上,有居民正拿着图书为小孩讲解环保知识,氛围非常融洽。本地居民和游客在游览贤鲁岛时,可以前往骑行驿站通过讲环保故事、观看垃圾分类教育卡通片等方式,帮助小孩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希望鲁岗村示范基地能够将旅游资源和绿色环保理念相结合,充分利用贤鲁岛人流量大的优势,发挥好孵化培育、示范带动作用,针对各年龄人群补充示范教育点的资源,挖掘更好的垃圾分类推广模式,增强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
授牌仪式结束后,当地居民陪同小孩参与了Plogging环保运动,所有人员分成了多个队伍,随着一声跑令响起,他们在慢跑的过程中仔细搜寻着地面,将废纸巾、矿泉水瓶、香烟盒等垃圾塞进了逐渐鼓囊的垃圾袋。在志愿者的提问下,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将垃圾按照可回收、有害等进行分类处理。
佛山市梦里乡伴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冯艳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民生实事,因此开展垃圾分类系列主题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居民能够实际体验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引导居民把学习成果投入到日常生活中使用,养成垃圾分类行为自觉。
2021年,里水镇市政办在新联社区梅冲经济社设立了垃圾分类宣教基地,通过在经济社配置垃圾分类定投桶点位硬件设备,扩大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减少了垃圾生产黑点。鲁岗村示范基地接下来也将紧密围绕文旅环保相结合的新思路,积极建设示范教育点,定期开展“垃圾分类,里更美丽”垃圾分类系列主题活动,鼓励居民和游客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建设绿色环保的美丽乡村。
唱跳弹诵、绘写剪摄、魔术陶艺……
1月16日
佛山市三水区淼城夜校举行开放日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市民的周末过得更丰盈
在文化艺术体验中享受花样生活
感受城市美好
自2021年8月启动至今,近5个月的淼城夜校活动已推出8期课程,开设陶艺课、航模课、吉他课、爵士鼓、即兴钢琴、古筝、手机摄影等20多门特色艺术公益课,为三水居民提供多元、多彩、多样的城市文化服务,吸引1万多人次参与。新的一年,“淼城夜校”将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服务空间,打造“城市三水”文化品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超万人受惠,淼城夜校好评如潮
一次次受益匪浅的感受、一句句肯定的话语、一片片热忱的初心……来自开放日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家长、老师的真实体验。他们的评价也为“淼城夜校”这个初创的公共文化品牌写下了精彩注脚,为新一年活动的提质扩面开了好头。
“淼城夜校”活动由三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水区委宣传部、三水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三水区文化馆承办。三水区文化馆馆长曾春水介绍,“淼城夜校”是三水区文化馆依托去年启用的新文化馆全新推出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以用好新阵地提供新服务为目标,去年8月以来,每周开展超20门课程,已推出8期课程,共62门次,受益群众超万人次,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高质量文化供给,有力推动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5个月来,“淼城夜校”项目通过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以“2+5”“白+黑”的方式尽可能覆盖不同群体,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主要开设成人课,周末主要开设少儿课程,课程包含陶艺课、航模课、魔术课、创意美术、中国舞、合唱、戏剧、手机摄影等,面向区内6-60岁市民,年龄跨度大、群体覆盖广,“淼城夜校”为市民享受花样生活打造了美好平台。
三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晓燕表示,“淼城夜校”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高质量文化供给,进一步激活了三水文化中心作为城市新文化地标的服务功能,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为三水市民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拓展服务空间,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自从孩子参加了语言艺术这门课程后,克服了上台讲话的紧张心理,表达也比以前更清晰有条理了,希望下一年还有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随着“淼城夜校”课程进入尾声,不少家长、学员都对课程延续充满期待。
“淼城夜校”自启动以来便受到市民的强烈欢迎,每次开启抢课通道后,五分钟内所有课程名额都被抢空,后期随着知名度提升,群众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为了让更多市民受惠,三水区文化馆抢课系统设置了每个手机号一年只能抢课一次。
为进一步丰富“淼城夜校”公益课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普惠益民,推动文化馆高品质运行,曾春水表示,新的一年将持续更新课程设置,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服务空间,其中课程设置上将在保留上年度市民受欢迎程度较高的课程基础上,增设更多市民需要的有新意的课程,并将专门开设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公益课程。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淼城夜校”在以文化馆为大本营的基础上,将进行服务空间的拓展延伸,计划将部分“淼城夜校”公益课程送到企业、学校、社区,把优质课程送到市民身边。
何晓燕表示,“淼城夜校”采用了公益性普及艺术教育的模式,响应了社会不同年龄层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激活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让三水区文化馆实现高频运转,让文化服务走进市民生活,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新颖特别的文化艺术盛宴,全力打造三水文化“朋友圈”,有力推动三水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水区文化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平台和理论宣讲阵地、以德育人阵地、文化惠民阵地,淼城夜校在满足市民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的同时,更是让市民朋友在课堂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价值、建设精神文明。
接下来,三水区文化馆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促进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推动社会文明新风尚的传播,真正实现市民活动有去处、服务有保障、精神有寄托,做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开创新时代文明建设新局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用好基层微权力,防止基层微腐败是近年来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点关注的议题。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湾华村始终把纪委监督放在前面,不断延伸村纪委的审查监督职能,用强有力的监督护航村域经济健康发展,保障集体和村民权益,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新路径。
强化大小事项监督
用制度管好人和事
近年来,湾华村开发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拆除过程中一些废旧资产如何处置一直没有标准。如果不加以监督,就可能存在微腐败的问题,最终导致集体资产流失。针对这一情况,湾华村纪委迅速制定出废旧资产处理方案,并上报村两委讨论后实施,堵住了这一漏洞。“一方面通过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集体资产因人为原因贬值、流失;另一方面也能保护基层干部,防止授人以柄,在群众身边树立好的形象。”湾华村纪委书记何铭勇说道。
而针对如何监督基层微权力,湾华村更是活用制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不给权力寻租空间。
2019年,该村行政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利用长期从事国土办证小权,不断收受村民好处,后来被查处。鲜活的案例给村两委敲响了警钟——如果监督不到位,腐败很有可能就在身边。
在村纪委的提议下,湾华村迅速出台方案,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年限加以筛选,制定标准。同时,村纪委还广开门路征集村民办事意见,对超过办事事项规定办理时间、效率低下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约谈。多措并举,不仅服务的效率大大提高,村民的满意度认可度也不断提升。
既是监督者也是践行者
多举措推进基层善治
湾华村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地铁2号线的运营和3号线的即将开通,很多开发商慕名而来,有的开发商为了拉近关系套取好处,拜码头、给意思、请吃喝、邀游玩,拉拢手段层出不穷。
面对各方打来的糖衣炮弹,如何守住廉洁底线,成为摆在村干部面前最大、最难、也必须面对的挑战。对此,湾华村两委始终坚守一条原则——一切按照规矩来。为了督促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守好廉洁底线,村纪委在项目动工之初都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廉政谈话,实行“约法三章”,打好预防针。
心中有底线,发展无闭翳。有了纪律护航,湾华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而除了做好项目开发过程的监督,近年来,湾华村纪委还在事关村民福祉的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2021年,该村对迟迟没有解决的乱搭建问题进行彻底清理。为了确保清拆顺利进行,村纪委提前下发通知,要求公职人员正人先正己,带头拆除自建违建,为村民树立好的榜样。拆除不及时不到位的,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同时,在拆除过程中,村纪委还牵头组织热心村民,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并做好清拆过程的全程监督,既保障拆除过程顺利,又注意保护村民合法权益。多措并举下,湾华硬是啃下了这块多年解决不了的“硬骨头”。
“村纪委不仅要发挥好监督护航的职能,也要积极参与基层各项事务治理,为推进基层善治贡献纪检监察力量。”何铭勇说道,如今纪委在湾华村不仅扮演者监督员的角色,还承担着践行者的职能,为推动湾华发展,增进村民福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既做铁面无私的黑面包公
又是群众身边暖心的纪检人
何铭勇的办公室在湾华村委会二楼,正对着大门口,人员进进出出一目了然。为了抓好作风建设、整治慵懒之风,他从细节处着手,选择不定期在上班前到走廊前“看看远处养养神”。一双火眼金睛下,谁来早来迟心中清。对迟到者,他还会及时提醒、约谈。在何铭勇的高度关注下,该村工作人员上班鲜有迟到现象,办事出勤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何铭勇也因此成为了村里不怒自威的“黑面包公”。
对公职人员严厉,对待村民却十分随和。一年365天,他的手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群众的信息,有的是咨询政策,有的是反馈诉求和问题。对此,何铭勇总是积极解答,做到事事有反馈。“村纪委目前有三名工作人员,我们就在村民身边,经常走街串巷。群众有反馈,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监督,让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谈起纪委在基层的作用,何铭勇说,最直接的就是延伸了监督的触角,群众不用大费周章去向上级反馈,而是可以就近找信任的人说说,并得到及时处理。这样大大提升了监督效率,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也让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更高,凝聚力向心力更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目前,石湾镇街道已经在37个村居建立了纪委,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让大家就近就能找到问题反馈渠道。村纪委已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大小诉求、防止小权微腐、推进基层善治的重要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