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锻造技艺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路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名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味,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龙窑的上中下有高中低三种火,分别用于移动烧制物品的不同部位,技艺娴熟的工匠才能把握。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器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4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当代石湾陶塑名家中,以刘佳、庄家、刘泽棉、廖雄标等为代表。
石湾陶塑技艺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现实的生存环境令年轻人难以把这门技艺当成终身职业。在此情势下,石湾陶塑技艺中注入了大量外来元素,传统技艺难以保存,急需保护。
石湾陶塑技艺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明花鼓调是佛山市高明地区特有的传统音乐形式。过去,当地农村遇有红白二事,盛行演奏喜丧吹打乐,多由六种乐曲组成,称为“六音”,而“高明花鼓调”是“六音”中的迎亲组曲,因用鼓来指挥演奏,故称为“花鼓调”。
高明花鼓调依次由“行街”、“大过场”、“岗雕上山”、“下山虎”、“十番”、“南风云”、“小开门”七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有特定的功用或寓意。这七个乐段,除“岗雕上山”外,其余皆借用粤剧曲牌。而“岗雕上山”是本地民间艺人创作的独特乐曲,是以唢呐模仿“岗雕”(岗雕是当地常见的一种小鸟,比麻雀略小,叫声“吱吱”,非常悦耳,是喜气、吉祥的象征)鸟叫声的乐曲,是高明花鼓调的核心乐段。后经过不断加工,发展为独立演奏的乐曲,并改名为“岗雕上岭”,比原曲演奏需要的技巧更高,表现力更丰富,多用七个调,当地俗称“七盘指”。
关于“岗雕上岭”这段乐曲的由来,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财主嫁女,新娘上轿后,由迎亲队伍簇拥着,一路鼓乐喧天。不料来到一个山岗,新娘竟耍起小姐脾气,硬要下轿透气,再也不肯上轿。人们连哄带劝,新娘就是不瞅不睬,眼看迎亲吉时将至,大家十分着急。这时,其中一位唢呐手抬头望见远处飞来一只岗雕雀,灵机一动,吹起活泼、欢快的旋律,一会模仿岗雕叫,一会描绘岗雕飞。新娘越听越高兴,就乖乖上了轿,从此便有了这首首“岗雕上岭”。
高明花鼓调的乐队由运鼓、铜鼓(翘心锣)、小锣、小中钹和两支唢呐组成,共六件乐器。演奏时,一人同时演奏运鼓和铜鼓,其左臂提起,前臂内弯成90°夹住运鼓,铜鼓挂在手掌和前臂之间,左手执锣槌,转动手腕打铜鼓,右手拿一支鼓竹打运鼓,走在前面,充当指挥作用。后面接着是小锣、小中钹和两支唢呐。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民间喜丧乐演奏形式已很少见,高明花鼓调完整保留了迎亲吹打乐的六音形式和乐曲结构,成为广府地区迎亲吹打乐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对了解和研究岭南地区庆典音乐等的发展、衍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作为传统婚庆迎亲音乐形式的高明花鼓调,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核心曲目“岗雕上岭”以唢呐吹奏,演奏技巧较难,培养一个新的乐手绝非易事,现有艺人大都年事已高,而年轻人对其不感兴趣,不愿学习,这一古老艺术濒临人亡曲消的危机。
陈启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绮亭陈公祠内。绮亭陈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2002年维修,坐东南向西北。广三路,中路三间二进。头门为集会议事之用,后堂供奉先人,中间置一雕花灰色云石神楼,雕工精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纪念馆内设有《陈启沅生平史迹展览》,展现了陈启沅爱国爱乡、造福乡梓的一生。2002年绮亭陈公祠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陈启沅纪念馆列为佛山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共交通:(樵17、樵06路)或佛山城巴广佛路口站-高明客运站(樵高路简村站)。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幼儿园东侧
咨询电话:0757— 81080100 81080101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