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鲮鱼的传说赏析
酿鲮鱼是顺德传统名菜。这道名菜的来源,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古时有一个叫万让的人,其父喜食鲮鱼,但鲮鱼刺多,万父常为鱼刺卡喉所苦。万让就开始琢磨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他想出一个办法,把鱼肉和鱼皮小心地分离,鱼皮保持着鲮鱼的外形,剔除鱼肉里的大骨,然后将鱼肉连同肉里的细骨剁烂成鱼茸,再加入冬菇、马蹄和腊味等搅拌均匀,塞回鱼皮内,以生粉封口,慢火煎熟,淋上酱汁。这样,鱼身饱满、有头有尾,既保持了鲮鱼的形与味,又免除鱼刺卡喉之忧。这个做法很快就在顺德传开了,人们还将万让之“让”谐音为“酿”,称这道菜为“酿鲮鱼”,以示对万让的称赞。
这个传说看似普通,但仔细咂摸,还是很有味道的。世间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鱼之味美者,鱼刺大都多而细,餐饮界很早就有“肉因骨而香,鱼缘刺才鲜”的说法。万父常被鱼刺卡喉,说明他愿意为美食付出代价,虽为鱼刺所苦,却从不畏惧。这道菜很快传开以及人们对万让的称赞,则说明像万父这样的人,在顺德有很多。正是因为有这些执着追求美味的“吃货”,顺德美食才能不断创新,才有现在的江湖地位。
将鱼的细刺剁碎以便食用,这种做法很早就有。《会稽石刻》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山,对当地河鱼的鲜美赞不绝口,但也为细而多的鱼刺所困扰,遂令厨师烹制无刺鱼肴,好几个厨师因做不到而被杀。后面一个厨师自知难免,在恐惧和悲愤之中,将鱼剁得粉碎,随便汆汤一烧交差,不料秦始皇食用后甚觉满意,给予奖赏。
比较而言,万让也想到了这个方法,却不是迫于权力的淫威,而是出于孝亲的动机。很多顺德菜的创制动机,都来自家庭成员之间的慈爱或孝顺,这是顺德美食文化伦理的一大特点。
最后,“酿”来自“让”,也值得一说。“酿”有包裹或包容他物的意思,从烹饪的角度看,客家话里“酿”的意义更明确——植入馅料。作为一种烹饪方法,“酿”古已有之,而且做法也不止一种。例如,唐代名菜蒸酿馅鸭,先将鸭子煺毛、净腹,再将稍蒸过的米饭加姜、花椒拌匀,填入鸭腹中,缝严开口蒸熟。元代名菜蜜酿蝤蛑(梭子蟹)做法则不同,先打开蟹壳取出蟹肉剁成小块,再将其码入蟹壳内,接着浇上用蜂蜜搅匀的鸡蛋液、铺上猪油,蒸熟即成。前者是填入外物,后者是回填本物。
和上述两道名菜不同,酿鲮鱼不仅填入外物(马蹄等),也回填本物(鱼肉),而且本物和外物融为一体。此外,酿鲮鱼不用蒸而用煎,是为了让已经剁碎的鱼刺变得酥脆,彻底免除鱼刺之忧。这种“酿”法,的确是万让的创新,所以传说里所说的“酿”来自“让”,不能仅仅理解为谐音,也要看到其所蕴含的顺德美食创新精神。
挖掘新冠疫情背景下,一个岭南古村的世道人心广播剧《新房》,即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首播。
首播时间:5月5日 0:00-1: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之声收听方式:
1、播出频率:中波747千赫(AM747KH)
2、云听(下载云听APP)
3、蜻蜓FM
(其中1是直播,2、3可以点播收听)
作品简介
岭南水乡沥冲村,党支书区甜水的前夫黎有财从疫区偷跑回村,收购本村特产明前新茶,导致村里人心惶惶,矛盾爆发。区甜水不计前嫌,大局为重,把未婚夫柳子壮准备的结婚新房临时用于隔离黎有财,由此引发与柳子壮、黎有财之间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区甜水沉着冷静,机智聪明,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说服了倔强的柳子壮,感化了刁钻的黎有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唤醒和团结几乎“崩盘”的村民,将沥冲村领上了防疫抗疫的正确轨道。
本剧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曲折,地域特征鲜明,时代气息浓郁,情感纠葛细腻,喜剧风格突出,富有风趣幽默的现实生活情趣。
编剧感言
新冠疫情爆发是人类的一次灾难,疫情期间的社会处于一种非常状态,这样的社会环境特别有利于挖掘和表现人性的复杂、人情的冷暖、人生的无常,有利于表现剧作家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理解、对生灵的感悟。本剧通过挖掘新冠疫情背景下一个岭南古村的世道人心,塑造非常环境中干部群众抗击疫情的典型形象,激发人们团结一致战胜灾难的信心,表现珠三角新一代农民面对大灾大难的精神风貌,这里面有信念的坚守,有情感的净化,也有人性的沉沦与升华。
主创人员
尹洪波(编剧)
国家一级编剧。曾任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现为佛山市文联名誉主席。有《天地人心》《十三行》等四十余部戏剧由各级剧团演出,《西楚霸王》《三审奇石》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电影由中央电视台等机构摄制播映。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省级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杨凡周(编剧)
曾任佛山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二级编剧;现任佛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有专著、小说、剧本出版、发表或演出。曾获中国戏剧文学奖、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优秀节目奖、广东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王波(导演)
国家一级导演、演员(正高二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专职编委;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政府专家特殊津贴。曾获首届中国广播剧导演(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全国受听众喜爱的十大小说演播艺术家等称号。
钟 扬(饰区甜水)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受听众喜爱的小说演播艺术家,两届中国广播剧最佳女演员奖获得者。主演的广播剧等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最佳女主角奖。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苏有强(饰柳子壮)
优秀青年演员。主演的广播剧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
王 禹(饰黎有财)
优秀青年演员。演播的广播剧等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
邓钱百合(饰兰花花)
优秀青年演员。演播的广播剧等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
总策划:甘绮霞
策 划:杨凡周
监 制:夏法忠、平玉娜、邹建辉
编 剧:尹洪波、杨凡周
导 演:王波
音 乐:炎凉
音响效果:形声
录音合成:武兴
剧中人:
区甜水由钟扬演播
柳子壮由苏有强演播
黎有财由王禹演播
兰花花由邓钱百合演播
其他参加演播人员:张启明、形声、炎凉、高桂杰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昔日旧村“换新颜”,变为美丽新农村。田园城市打造离不开乡村振兴,高明正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村建设,打造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2020年2月,高明区第一批乡村振兴重点村名单出炉。高明发布【乡村振兴】将持续跟进高明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为大家展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
高明坑边村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短短两年成功摘掉“脏乱差”的帽子翻身逆袭成“示范村”
颜值提升,成功逆袭
从村口走到村尾,道路开阔,干净整洁,与之相随的还有路旁盛开的鲜花。缓缓走进,整齐划一的村屋在村中巷道排开,地面上完全看不到垃圾。这样优美的村居环境,谁能想到两年前,它还是一个猪舍遍布、污水横流的“脏乱差”村庄呢?
开阔整洁的村道
村中巷道同样整洁干净
入眼之处,赏心悦目
“2018年开始,坑边村积极响应政府“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清拆132间破破烂烂的草屋、猪棚、牛棚等,清拆后的400方土地交由村民自己打理,可以种玉米、蔬菜等。为了避免长杂草,路旁这些土地都种上花。”坑边村76岁的村民谭汉雄说道。
原来的猪舍牛棚已改成种植地
为了摘掉“脏乱差”的帽子,坑边村村民齐心协力,自筹资金100多万,进行了村前路、村环路、村后排水沟、后山公园绿化、入户污水支管网及巷道硬底化工程的建设,村容村貌、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走访过程中,村标六角亭还在快马加鞭赶工中,预计5月中旬能完成建设。
仍在建设的村标
不断努力,坑边村成功逆袭为“示范村”,还登上广东省电视台作典型。2019年年底,坑边村获得人居环境整治干净整洁先进村称号;今年2月底,坑边村位列高明区第一批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
环境越来越优美的坑边村
坑边村村民小组组长谭国辉:
村庄环境变美,家乡越来越漂亮,村民喜欢回村居住,享受村的建设成果。乡村振兴真正让坑边村村民获得幸福感,村民感情与日俱增。
产业先行,增强造血
环境变美了,为村中产业兴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坑边村造血能力不断强化。村集体土地出租给村民发展花卉种植、水产养殖产业,村集体获得租金收入,村民又可以投资致富,同时增加就业机会。花卉种植与水产养殖两大产业并驾齐驱,实现集体、村民双赢。
据悉,坑边村收入较为可观的是兰花种植产业,兰花种植规模已达150亩,以批发形式供货给企业。除此之外,养殖桂花鱼的收入也较为可观。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回归村庄,共同建设。
兰花种植产业如火如荼开展中
下阶段,坑边村借助广明高速,一环西拓等交通便利的优势,以及毗邻盈香生态园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宜农,宜游,宜商,宜居,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多管齐下,共为村民及集体创收,富民富村。
3月份鲜花盛开的路旁
乡村振兴,关键看老乡
“坑边藏美丽,田野展国兰”,坑边村的口号简洁又有力。短短的一句口号,却蕴藏着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乡的美丽,是建设最大的动力。近两年,借着乡村振兴等政策的东风,在坑边村村民小组组长谭国辉带动下,村民齐心整治,让全村容貌来了个大变样。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老乡!坑边村村民团结一致,出钱出力,纷纷为乡村振兴出一分力。每月至少组织两次村民代表回坑边村参与人居环境提升义务劳动,共建美好家园。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