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铜凿刻纸艺术
详细内容

佛山铜凿刻纸艺术

时间:2020-04-26     人气:4210     来源:佛山博物馆     作者:admin
概述:我国金属箔片镂刻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战国时期,人们便将黄金、白银捶打成金、银箔片,镂刻成装饰物镶嵌在一些器物上,从而产生了与剪纸相类的艺术效果。 镂刻透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在没有广泛使用纸张、剪刀以前,人们广泛地使用金属箔片、皮革、树皮或织物通过镂空透雕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装饰美化物品。......
      我国金属箔片镂刻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战国时期,人们便将黄金、白银捶打成金、银箔片,镂刻成装饰物镶嵌在一些器物上,从而产生了与剪纸相类的艺术效果。 镂刻透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在没有广泛使用纸张、剪刀以前,人们广泛地使用金属箔片、皮革、树皮或织物通过镂空透雕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装饰美化物品。汉代以后才真正有了民间剪纸。佛山铜凿刻纸艺术是对我国民间金属箔镂刻与剪纸的继承与创造,是岭南民间民俗艺术瑰宝。 
  铜凿刻纸艺术采用铜箔凿刻而成,俗称“铜凿”。铜凿刻纸与佛山传统的“金花”艺术是一对孪生姊妹。佛山铜箔、金箔、锡箔、银箔统称“四箔”。据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金箔行,为本乡有名出品,有青、赤二种,由本乡或省城购买足金,隔以乌纸,用锤击成箔,销行内地各乡各埠及港、澳、石叻、新旧金山,岁出五六十万圆。” 又载:“铜箔行,本乡制品特佳,箔有厚薄,俱用一字铜制。”而“锡箔行,多兼造银箔者。”铜箔与金花手工业,在明代已成行业,为佛山著名手工艺之一,至清代鼎盛时期产品行销海内外,远达美洲各地。铜凿刻纸是随着金花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最初是用以点缀、装饰金花,后发展为装饰观赏品。佛山市博物馆就收藏了一批清代用作炮竹、烟花和礼品盒的招贴装饰。 
  铜凿刻纸是以较厚的铜箔(俗称青片)为纸,以一种称为“珠刀”的圆珠凿为笔,将铜箔片垫在硬木板上,以木槌拷击,轻敲细凿出珠点,这样以凿代笔“画”出物体形象。珠刀呈锥形,尖端为珠,带一粒珠者为一凿,也有多珠并排的( 12 粒或 15 粒者)。珠刀尖端珠粒的排列有弧形、圆形等不同形状,以表现不同纹饰,操作时艺人要有娴熟的技法,使凿出来的珠点,点距均匀,线条流畅,块面平整。画面边缘或剪或刻饰以波纹、齿纹、直线等。再填上粉彩或油彩颜色,就成为一件色彩艳丽、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品。佛山铜凿刻纸艺术,用于金花上的纹饰,其图案以卷草纹为主,较大朵金花则在叶片主要部位图案上点缀色彩;用作招贴或观赏品的,则以特定故事为题材,用凿珠刻画形象,填上色彩,这是此类工艺中之精品。佛山市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铜凿刻纸,其题材以历史、神话、戏曲故事为主,如《天妃送子》、《元春省亲》、《木兰从军》、《万世师表》、《福禄寿全》、《渭水访贤》等,其共同主题是祈求吉祥纳福,驱凶避邪。这些内容和题材也是我国民间美术的本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操,因而获得广大民众的喜爱。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