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苞长岐村卢氏大宗祠“祠堂+文化”项目已投入使用
6月8日,长岐村卢氏大宗祠,灯火通明,一派喜气洋洋。历经三个月的精雕细琢,卢氏大宗祠“祠堂+文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为芦苞乡村振兴建设再填浓墨重彩的一笔。至此,芦苞镇“祠堂+文化”项目全部完工。
在农耕时代,祠堂不仅仅象征着祖先崇拜,更象征着一个宗族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祠堂是村民中永不磨灭的情怀。芦苞的自然村几乎村村有祠堂。去年以来,芦苞镇积极落实三水区“祠堂+文化”示范点建设目标,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通过升级祠堂载体硬件,植入多元文化服务,让旧建筑焕发新功能,将祠堂打造成为基层善治阵地、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先进文化传播阵地,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彰显村落特色,祠堂兼具历史情怀与实用功能
芦苞镇“祠堂+文化”建设历时一年。在去年建成西河村委会丰湖村李氏宗祠、村头村岑氏宗祠,四合把岗冼氏宗祠的基础上,芦苞镇2020年自我加压,在独树岗村新添璞轩蔡公祠建设项目,与蔡氏大宗祠、长岐卢氏大宗祠一道,作为芦苞乡村振兴工作的示范性项目,共同唱响芦苞声音,讲好古村故事。
为了彰显祠堂的村落特色,芦苞祠堂“祠堂+文化”项目注重于顶层设计及对“一村一品牌”的挖掘。如蔡氏大宗祠的“孝善世族,文化名村”、卢氏大宗祠的“温泉温情,长寿长岐”、璞轩蔡公祠的“孝善新风,家国情浓”、李氏宗祠的“生态丰湖,乡村蝶变”、岑氏宗祠的“乡梓情浓,翰墨流芳”、冼氏宗祠的“守望相助,龙腾狮舞”等。独特的文化定位,让空间荡漾着熟悉的乡村味,祠堂更有亲切感,故事更加打动人。
为了发挥祠堂场所的效能,每间祠堂设置了理事议事、阅读、儿童活动空间,并兼具了诸多功能。“乡村党课、值理议事、村民活动、旅游参观”都可以一站搞定,这对于芦苞乡村当下人员较少的格局不啬于是一个好消息,不仅能够集中资源,降低管理成本,而且最大程度集聚人气。
孵化文化动能,祠堂引领古村文明新格局
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除了场地之外,更在于缺乏资金、缺人、缺活动。为破解了农村公益文体事业资源不足的难题,芦苞镇以蔡氏大宗祠为孵化基地,大力培养镇龙舟、象棋、书法、舞蹈、武术、乒乓球等文体协会。芦苞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奖励的方式,引导协会入驻,带动形成文化氛围,带动更多的村民“向文化”、“乐文化”。
镇文化部门还购置了一批文化活动道具,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年初,镇文化站以“送文化进村居”活动启幕,在冼氏宗祠、岑氏宗祠、李氏宗祠等开展写春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我们的节日”为抓手,镇文化站更是通过镇村合办节日文化活动,推动传统文化植根于群众心中
项目建成后,如何落实好“祠堂+文化”的长效营运机制,确保祠堂常用常新成为摆在镇文化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镇相关负责人与村民代表举行座谈会,会议提出,要完善长效机制,发挥村民的力量与乡贤的示范作用,集思广益,做好祠堂维护,让祠堂成为村民的精神文化基地。同时,芦苞镇将把“祠堂+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秉持“以文引人、以文化人、以文促产”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人才引导培育,利用村居文化阵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祠堂打造成为聚民、悦民、惠民的精神基地。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的重要一环。记者昨日获悉,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牵头已对此前推荐的生态振兴示范村(居)进行了实地调研,荷城街道榴村陆家(照明社区)有望成为生态振兴示范村(居)。
开阔的村道,干净的巷道,整洁的公厕,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经历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一系列建设的榴村陆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牵头,联同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水利局、区城管执法局以及市自然资源局高明分局组成的现场调研队伍,对榴村陆家的环境印象深刻。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在高明生态振兴领域推选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村(居),有关镇街、部门推举候选村(居)后,交由现场调研组打分评选。荷城街道照明社区居委会榴村陆家经济合作社、荷城街道范洲村委会坑边村、杨和河西社区黄丽堂村、更合镇白洞村委会旧白洞村成为备选村。
“现场调研打分主要关注各个备选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包括三线落地、污水收集处理、卫生公厕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等,重点关注村容村貌给人的直观感受。 ”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污染控制股相关负责人表示,备选村各有亮点,总体而言榴村陆家的生态环境较为突出,因此现场评分环节它得分最高。
记者获悉,目前生态振兴示范村(居)的评选结果已报至区乡村振兴办,不过暂时仍处于审核状态未正式通过。与此同时,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其余振兴领域的示范村(居)仍在评选或审核当中,最终结果尚未出炉。据介绍,“五大振兴”示范村(居)评选主要着眼可复制推广、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等方面。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