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是广东第一村
详细内容

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是广东第一村

时间:2020-06-05     人气:3337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早已蜚声岭南,它以保存完整而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而闻名。在大旗头古村中,保留着数座祠堂——裕礼郑公祠、郑氏宗祠、振威将军家庙、郑大夫家庙等,祠堂群犹如一座祠堂文化大观园。......

      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早已蜚声岭南,它以保存完整而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而闻名。在大旗头古村中,保留着数座祠堂——裕礼郑公祠、郑氏宗祠、振威将军家庙、郑大夫家庙等,祠堂群犹如一座祠堂文化大观园。

       大旗头宗祠还被赋予红色内涵,郑氏后人郑子桂利用郑大夫家庙作为掩护,将大量抗日战略物资从这里中转,进入抗日前线,郑大夫家庙也成为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

       广东第一村里的祠堂群

       大旗头村古建筑群聚集、小巷纵横,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这里的古建筑群是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我国古代农业聚落文化和广东文化地理的实例,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2004年,大旗头村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大旗头村占地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共有40多栋建筑200多间房。其中最为显著的建筑当为排列在古村前列的祠堂和家庙——裕礼郑公祠、郑氏宗祠、振威将军家庙、郑大夫家庙。

       振威将军家庙坐西向东,“三间两进”式单层砖木石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540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墙、灰塑博古脊、辘筒瓦屋面,穿斗和抬梁混合梁结构,青砖墙麻条石勒脚,室内大阶砖铺地。正门麻石额楷书阴刻“振威将军家庙”。家庙即为祖先立的庙,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上古叫宗庙,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振威将军家庙就是为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的父亲立的。

        在大旗头古村中,保留着数座祠堂——裕礼郑公祠、郑氏宗祠、振威将军家庙、郑大夫家庙等祠堂群。

       裕礼郑公祠也是两进三间式,北侧带一偏厅,前是晒坪,后是民居,面积262平方米。而郑氏宗祠三间三进,北侧带青云巷,建筑面积730平方米。郑绍忠是大旗头的建造者,位高权重,为什么大旗头的郑氏宗祠不叫郑氏大宗祠呢?“大旗头郑氏是从不远处的蚺蛇迁过来的,蚺蛇的祠堂可以叫大宗祠,但大旗头的郑氏族人并没有迁往他处,所以即便郑绍忠位高权重,仍然不能称大宗祠。”三水文史专家植伟森解释道。

       走进大旗头村,不仅可以欣赏明清建筑等,还犹如走进了一个岭南祠堂文化大观园,可以观赏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体味岭南传统祠堂文化。

       祠堂背后的戎马生涯

       大旗头村郑氏族人名人辈出,最为出名的当然是郑绍忠(1834~1896)。他曾任湖南提督,封建威将军;两年后,他被调回广东,又封为光禄大夫,赏戴花翎红头顶戴,任广东水师提督,加兵部尚书官衔,正一品官阶。郑绍忠组建近代化的广东海军,他率军平定过太平军,战绩显赫,后又参加过中法战争,设法避开法舰的封锁,将饷银数十万两和大批洋枪洋炮运抵台湾。

       “郑绍忠对于三水的贡献,除了建设了大旗头古村,影响最大的是在兴修水利方面。”植伟森说。

       光绪三年(1877年),郑绍忠亲督兵勇修筑三水水利,联围筑闸,联大良、大塱、高丰、鲶涌、上石版、下石版、丰岗围统称高丰围,沿堤建有高丰窦、鲶谷窦。

       光绪十年(1884年),郑绍忠奏请拨国币2万两,并亲督部卒重修三水榕塞堤围。同时,特意重修了魁岗堤,并立一块刻有“金堤巩固”的石碑于堤上。

       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年大水,三水灶岗围邓岗基段溃决,围内一片汪洋。郑绍忠请旨亲赴三水督修水利工程。工程竣工后,立石碑于灶岗围,曰“郑公堤”。

       是年冬,郑绍忠与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协助张之洞邀集广东文武官绅和各地盐商,要求分年捐款八十万两建造新型的铁甲船舰,组成近代化的广东海军。郑绍忠扩建、增建炮台船坞和海军基地,购造新型船舰,招募水师,组织团练。其间,他测量珠江入海口,探测了海流、风速、海雾、海浪,编绘了详细的海图。同时,他还扩建了一些军事工厂和海军基地,以保卫3000余里的海堤。

       郑绍忠的后辈继承了他的勇猛基因。郑润材(1856—1904年)是郑绍忠的义子,在郑绍忠的戎马生涯中,郑润材一直追随其左右,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深得郑绍忠的赏识。

       郑润琦自小随伯父郑绍忠从军历练。以后,由班、排、连、团、旅直到师长,历经讨袁护国、护法、援桂、北伐、讨逆、东征和南征等多次战役。1923年,郑润琦接任国民党粤军第三师师长,率部与同驻四邑的第一师李济深部一起攻克清远,并于5月6日会合友军向肇庆发起总攻,即日占领狮岗炮台,发炮向城内轰击。18日,粤军挖掘地道,以地雷炸开东门城墙,攻入肇庆城,沈军守将黄振邦被俘,西江下游的沈军纷纷向梧州溃败,郑润琦率部进驻四会、广宁。

       大旗头郑氏家族还诞生了抗美援越烈士郑绍杭、二级战斗英雄郑志安等人。

       祠堂成为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

       大旗头郑大夫家庙被挂上了“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的红色牌匾。牌匾背后有一段曾鲜为人知又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曾担任三水区政协常委的郑庆怀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尘封的往事:大旗头郑子桂曾任国民党军官,抗战时期为中共地下联络员。1942年,郑子桂在韶关经商,结识了当时中共粤北省北江前线特别区委员会副特派员邓楚白,在其影响下,郑子桂决意再度投身抗日洪流。

       此后,他们利用梁培基制药厂名下的樟脑社作掩护,以采购员身份在曲江、官窑、乐平、广州等沦陷区往来采购各种药物和生活用品,并且利用郑子桂家(即郑大夫家庙)作为抢运战略物资的中转站。据郑庆怀考证,自郑子桂将自己家作为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他还为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作出重要贡献。

       郑庆怀说,郑氏在当时是本地大族,乐平墟最初是郑绍忠所建,大旗头村步行到乐平墟不过20分钟路程。把联络点定在自己家,一方面容易获得物资和情报,另一方面也容易隐蔽。


        大旗头村郑氏族人名人辈出,最为出名的是郑绍忠,图为其雕像。

       “凡是持有邓楚白介绍字条的人,郑子桂都以朋友的身份迎来送往,负责一切接待,包括食宿、金钱救助,物资补给。”郑庆怀说。

       据悉,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1945年2月,邓楚白被任命为东江纵队西北支队政委,离开乐平大旗头古村前往粤桂湘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由于地下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时代相隔久远,目前没有确切资料可以显示二人后来曾有联系或曾见面。

       但是,2003年10月,乐平大旗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欣闻喜讯的邓楚白不顾88岁高龄,次年1月在亲人的陪同下回来昔日战斗过的地方缅怀战友。“当时邓楚白一直拉着村中长辈说,要把郑子桂的事迹挖掘出来。”新旗村党委书记钟志行说。

       如今,该联络点还被打造成为乐平镇红色驿站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10月30日,三水区首处红色地标在大旗头村揭牌。同日,包括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中共南三番工委旧址、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旧址三馆在内的郑大夫家庙红色文化基地重新对外开放。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