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粤剧:岭南戏曲文化的瑰宝
佛山粤剧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中国香港地区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地区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粤剧在佛山发源并发展壮大,它以粤方言演唱,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粤剧不断吸收各种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如今,粤剧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保护。
佛山狮舞,又称广东醒狮,是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也是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
在佛山,醒狮以狮头为先,传统醒狮狮头的油彩以三国英雄人物刘关张赵马黄六位人物的粤剧脸谱为基础,按照粤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设计,不同颜色的脸谱配以不同的装饰物。同时,按照粤剧角色分为文武两种狮形,文狮以刘备狮为代表,武狮则以张飞狮、关羽狮为代表。
历史上佛山狮会曾分为两派:一是“义”字派,即洪拳派,以舞红狮和三星舞法为主,举三星旗;一是“社”字派,即蔡李佛拳派,以舞黑狮和七星舞法为主,举七星旗。在清末民初,三星狮和七星狮都极为活跃,时至今日,三星狮传人仍然沿用了“义”字组建醒狮团。
三星狮的表演有一定的讲究,舞台的布置、醒狮神态身型表现都有一定的要求。要做到人如其狮,人狮合一,要通过技艺表现出狮子的动、静、惊、疑、探,喜、怒、哀、乐、醒,要完成一场传统的三星狮表演,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八九十分钟。
佛山石湾陶塑技艺是一种具有人文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几代传承,石湾陶工在钧窑窑变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本土陶土资源创造出出窑万彩的窑变釉。石湾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
石湾陶塑的造型生动传神,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化,对物象的剖划细致入微,因此形象构相如生。
石湾陶塑的胎釉浑厚朴实,具有古雅厚重的特色。目前传统的釉色有70多种,加上1963年在国内首创的12种结晶釉,共有90多种釉色。这近百种釉色为石湾陶塑艺术增添了五彩斑斓的艺术美感。石湾的名釉品种繁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成就,如《石榴红》、《翠毛釉》、《天目》和《东瓜皮》等,在国内享有名望。
石湾陶塑的技法多姿多彩。在产品的施釉技术方面,也是多法并用,经常采用的上釉方法有:搽、挂、挡、泼、填、刮、雕等十多种方法,各种单色釉和复色釉都要求有艺术效果的大统一和小变化,因此,窑变也是石湾美术陶瓷工艺产品的一个主要特色。
此外,石湾陶塑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适应祠堂、庙宇和一些建筑的装饰需要,花盆、鱼缸、花座、花窗、影壁等制作艺术得以发展。为了满足宗教活动需要,石湾大量制作了偶像、门神。石湾后来的观赏、玩赏类陶塑艺术是从实用性很强的准艺术脱胎而来的,所以也带有实用性的痕迹。
总的来说,佛山石湾陶塑技艺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技艺使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