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故居:探寻岭南文化之源,感受南国风华之韵
黄飞鸿故居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别墅”,其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故居以“三进四天井一后花园”的传统建筑格局阐述着南方文化的传统,故居内还展示了黄飞鸿和黄沾的许多私人物品,包括锦衣、画作、音乐作品、家书等等,更充分展现了黄家的世家风范和南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影响力方面,黄飞鸿故居的存在为佛山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南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
叶问(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广东佛山南海桑园人,原名叶继问,曾用名叶溢,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曾就读于中国香港地区圣士堤反书院。师承陈华顺、梁璧。叶问幼年体弱多病,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问家宗祠设馆授徒,叶问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术。陈华顺中风病逝后,叶问随师兄吴仲素苦练三年。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期间,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璧,并随梁璧修练咏春拳术。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叶问出任佛山警察局刑侦队队长、督察长、代理局长。1949年,叶问离开佛山赴中国香港地区定居,出任广州市卫戍司令部南区巡逻队上校队长。此后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在港九饭店职工总工会、九龙汝州街、李郑屋村、通菜街等地设馆授徒。跟其习武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
1972年12月1日,叶问在中国香港地区病逝,享年79岁。
叶问的故居位于佛山莲花路,被誉为“桑园”。在叶问于佛山沦陷前居住的地方,家境富裕,大宅必须华丽堂皇,故美术特意搭建了一座豪宅,道具、家俬都仿照30年代再造,连花瓶的花纹都是请专人缯画。
打斗场是令叶问改变其一生的重要地方。日本人以切磋武术为名,实质想偷学中国功夫。美术组特别找来一座过百年历史,被列为是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并铺上大量日式塌塌米,再加上灯光组的灯光设计配合,成功营造出一个既庄严又有战斗格调的地下格斗场。
由于叶问位于莲花路的祖居早已拆建,罗村镇为纪念这位咏春拳的“一代宗师”,于2012年新建叶问纪念馆,占地800多平方米,耗资800万元,传统的三进式祠堂,两层高,为开放式建筑,采用灰雕砖雕木雕等传统工艺作内外装饰。 叶问祖居于佛山莲花路,号称“桑园”,为佛山一大家,桑园内占地甚广,大门左侧为佛山著名的茶楼“桃园居”,隔邻为全佛山最著名的饼食店“公兴隆”。 新建的叶问纪念馆占地800平方,分为祠堂和民居两组建筑,民居部分仿照叶问位于莲花路的大宅“桑园”所建。 典型的民末建筑:灰墙、满洲窗、山花,陶塑、壁画色彩焕然一新,独具中西合璧的岭南风味。
佛山祖庙,又名“北帝庙”“灵应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21号。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中原人南迁到岭南时所带来的北帝崇拜的产物。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
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祖庙整座建筑多用木石材料,斗拱梁架全用坚实的木料接榫构成,殿堂屋脊以石湾陶塑(瓦脊公仔)装饰,四周墙壁镶有大量砖雕、灰雕,殿内摆设有木雕、石雕、铁铸、铜铸、锡铸艺术品,堪称一座艺术殿堂。1996年11月20日,佛山祖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佛山祖庙被评为佛山新八景之一。
现代城市经济才在车水马龙中滚滚向前…… 无怪乎禅城人将祖庙视为自己的根,自己的源,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有位禅城的朋友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文革”时期全国上下掀起一阵又一阵破“四旧”的浪潮,许多庙宇和庙宇内的珍贵文物在这次浩劫中毁于一旦。 那时候外地红卫兵将禅城祖庙定为摧毁的目标。在一天上午,突然有大批人马手持棍棒冲向祖庙,禅城的红卫兵和老百姓事先得到消息,早早来到祖庙门口,手挽手,万众一心,用身体组成了一道人墙,誓死保住了祖庙。当年参加祖庙保卫战的人一提到这件事都忍不住热泪横流…… 生气与活力立刻在祖庙的院子中弥漫开来…… 晚上,老人们又聚集到祖庙的万福台观看粤剧表演,随着八音锣鼓摇头晃脑,悦耳的音符将手中茶杯里的茶冲得酽酽的,让时间凝固,让生命延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