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事关中小学生!广东发布最新方案!
详细内容

事关中小学生!广东发布最新方案!

时间:2025-04-14     人气:297     来源:高明发布     作者:
概述:近日,广东省新闻办与省教育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两素养1纲要”方案(以下简称“2+1”方案)......

全国率先!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明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


人工智能教育课时目标


一起来看看👇


近日,广东省新闻办与省教育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两素养1纲要”方案(以下简称“2+1”方案),明确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要求。


原则上:


•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


•小学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


•初中7—8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


•高中阶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基础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


其中“2+1”方案,分别是:


•“两大素养框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


•“1”个课程纲要——《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


中小学师生AI素养框架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表示,“2+1”方案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小学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尤其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简称《教师素养框架》),从意识理念、技术能力、教育应用、专业发展以及社会责任五大维度分别回答了智能时代教师的职业使命、必备能力与责任担当,为广东中小学教师系统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提供了指引。


“通过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我们期望从中小学阶段夯实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基础,培养未来‘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撑。”林如鹏说。


小学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


初中7—8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


林如鹏透露,广东省的课程纲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明确了学段目标,注重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比如课时方面要求原则上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小学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初中7—8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高中阶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基础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创新等。


AI教育不是“编程课”


或“工具操作课”


会上,暨南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子韬介绍,中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人工智能教育对中小学生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不仅关乎个人未来发展,也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


同时,《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简称《学生素养框架》)的制定是为AI教育规范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目标引领教育,教育实现目标。人工智能素养目标能够定位学生应掌握的人工智能知识、技能和态度,为课程开发和资源建设提供依据。如果没有明确的素养框架,AI教育易沦为“编程课”或“工具操作课”,忽视核心思维与伦理培养,忽略AI时代完整人格的培养。


此外,制定《学生素养框架》,也是广东具备先行先试的现实要求。


全省中小学宽带接入率100%


广东对教育数字化需求迫切。广东在校生超2870万,是在校生最多的省份,有各级各类学校超3.7万所,城乡之间、各个区域、不同学段学生教育需求差异较大,迫切需要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


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广东全省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率100%,超100M(兆)宽带速率100%;课室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超99%。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升级,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打牢基础。


此外,广东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实力,拥有全国领先的5G、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和众多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