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改“斜”归正,成就小伙自信的人生
详细内容

改“斜”归正,成就小伙自信的人生

时间:2025-04-29     人气:80     来源:企业投稿     作者:
概述:小卢自幼出现本地人所说的“斗鸡眼”的症状,“斗鸡眼”其实就是内斜视,因斜视度数较大,小卢右眼视力明显下降......

今年19岁的小卢,终于在顺德爱尔眼科医院完成斜视手术,开启正视的人生。

 

小卢自幼出现本地人所说的“斗鸡眼”的症状,“斗鸡眼”其实就是内斜视,因斜视度数较大,小卢右眼视力明显下降,导致双眼视功能受损。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予戴框架镜矫正视力,但斜视未曾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卢斜视的问题逐渐严重,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家长诉,长久以来,因斜视的问题,导致孩子有点内向,不愿意与人多沟通,造成孤僻、自卑的心理。

 

小卢曾经在多家医院就诊,也想进行手术治疗,但因先天性的斜视机制较复杂,手术难度大,而且斜视度也非常大,多家医院都告知患者有可能术后效果不好等情况,所以一直未进行手术治疗。2025年1月,小卢父母听朋友介绍,来到顺德爱尔眼科医院。小卢接受了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刘巧萍的详细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内斜视”。刘巧萍主任指出:斜视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对视觉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斜视较大,眼球运动受限,右眼不能外转,对小卢的外观及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刘主任综合评估后,建议手术治疗。

 

针对小卢的情况,刘主任为其制定了斜视手术的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内直肌大部分纤维化及粘连,但术程顺利,术后效果立竿见影,小卢的眼位迅速恢复到正位。如今,小卢拥有了全新的样貌来拥抱生活,变得自信起来了。


术前眼位:


1745891298799975.png

 

术后眼位:


1745891318892070.png

 

斜视的原因


先天性内斜视一般是指出生后或婴幼儿时期就出现的内斜视,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眼部肌肉结构异常、视觉系统发育不全以及神经支配异常有关。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先天性内斜视,则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会相对较高。此外,还与基因突变有关;

 

2.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眼球和眼外肌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导致眼球运动受限,从而引起先天性内斜视;

 

3.眼部肌肉结构异常:如果患者的眼部肌肉存在解剖学缺陷,如垂直纤维过短等,也可能导致先天性内斜视的发生;

 

4.视觉系统发育不全:由于新生儿的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看东西时会出现偏头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如果视觉系统的发育受到阻碍,可能会导致先天性内斜视。

 

如何治疗斜视


有的儿童斜视合并明显屈光不正,如远视,首先应配镜矫正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如果斜视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已经形成弱视,应首先矫正弱视,待双眼视力基本平衡后,再运用手术或非手术的方法矫正斜视。

 

斜视手术的最佳时机


斜视的手术时机,要根据斜视类型来具体区分:

 

大角度的先天性内斜视或外斜视


如果是大角度的先天性内斜视或外斜视,患儿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建立双眼视的机会,建议尽早手术;

 

间歇性斜视


患儿早期能控制眼位正位,手术时间可以适当延后,一般4-7岁配合程度好或者斜视症状明显加重影响双眼视功能时手术;

 

后天获得性斜视


如外伤、手术、血管性疾病等引起的斜视,首先应当针对病因治疗,然后在斜视稳定3个月-半年左右进行手术。

 

很多家长在医生建议手术后总想再等等,觉得孩子长大慢慢就好了。其实,除少部分斜视可以通过戴眼镜矫正外,其余大部分斜视则需要手术治疗。

 

斜视手术是一项眼科常规手术,方法成熟。斜视手术不动眼球内部,而是在“眼白”的位置做切口,通过调整眼球表面肌肉的松紧,加强或者减弱某条肌肉的力量,使肌肉再平衡,保持孩子的双眼能“一起看”,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斜视手术不仅是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手术年龄越小治疗越好,以7岁前为最佳,当儿童视觉发育终止后,双眼视功能很难再提高。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