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召开2021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展示及交流会
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化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佛山制造企业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佛山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5月27日,佛山市2021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展示及交流会举行,佛山制造企业、服务商等代表齐聚一堂,见证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共商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计,同时围绕数字化转型的观念、思路、技术方法等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企业迎风而上 佛山制造积极触网上云
2019年8月以来,维尚家具携手联通公司,以维尚五厂的智能产线为试点推进数字化转型。随着“5G+设备互联数据采集”“5G+MEC+视觉检测”“5G+高清直播”等“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场景在车间落地应用,订单生产周期从15天缩短到10天,主要设备故障率下降到0.26%。
2019年7月以来,联塑集团和移动公司合作,打造了“无人看管”的现代化工厂,实现了多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传统管材和管件生产的多个工序不再依赖人工,突破了人工生产效率低、易出错、易疲劳等问题,制造、质检、物流、安全管理等生产环节高效安全运行。
交流会上,维尚家具、联塑集团现场分享了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的经验。在佛山,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共识。
近年来,佛山以“政策杠杆”叠加标杆示范、抱团升级等引导举措,撬动制造企业不断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奋力弄潮。
2020年6月,佛山市发布《佛山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等八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近一年来,全市累计有31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徐工汉云、美云智数等一批国内优秀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齐聚佛山,佛山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初具规模,已有40家企业83个产品“入池”。全市累计遴选威特真空、伊之密、奔朗新材等4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奖补资金累计超1亿元。2020年底,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成为佛山首个全球灯塔网络成员,装备制造和日用五金成为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佛山制造触网上云,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助力美的集团打造“灯塔工厂”,实现11项5G 智慧工厂应用,劳动效率提高20%,单位成本降低14%,每年节省800万元运营成本。为实现这些目标,双方前后用了两年时间。
加大政策扶持 剑指“十百千万”工程
“以更强力有效的政策和服务支持企业转型,势在必行。”“拿出40年积累下来的家底,来支持数字化。”“宁可放缓一些工程项目,也要下大决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今年来,市领导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展示佛山加码推动制造业转型的决心。
交流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未来三年佛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对外亮出佛山制造数字化转型的近景目标,也预告了这份市级新政的扶持方向和内容。
对照初定目标,到2023年,佛山要通过更精准有效的政策扶持,力争完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十百千万”工程,即打造50个数字化示范工厂、10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推动3000家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各类企业“上云用云”等。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是主力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钟端章介绍,未来三年,全市将落实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行动,从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企业软硬一体数字化改造、企业内设数字化机构等方面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方面,针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头雁效应”突出的特点,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推动产业链整体数字化转型升级。
佛山制造企业要做深做透数字化转型这篇文章,要以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为重点。针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佛山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抱团转型,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痛点难点问题,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输出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通用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集群整体数字化转型升级。
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佛山还计划对入选国家或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或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的主体进行一次性补助。
强化政企合力 优化转型服务和供给
数量庞大的制造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要求佛山进一步优化供给、强化保障。
未来三年,佛山市将着力强化数字化供给能力和数字化公共服务,通过实行推动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工业软件、培育公共服务机构等举措,加快增强数字化供给和服务能力,优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生态,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提供更高质量、普惠性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按照计划,到2023年,佛山市要引进和培育150家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重点打造30个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点推动打造工业互联网企业、行业及“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扶持更多数字化公共服务机构,助力制造业企业打通设计、生产、流通、消费与服务各环节。
为此,佛山将对开展数字化改造的规划咨询、信息安全、人才培训、推广活动等服务的机构进行事后奖补,加大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产业检测及诊断服务的财政投入。
产业集群众多、竞争力强是佛山制造业的最大优势。推进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与行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有效的政企互动。”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经理王兴旺分享说,由政府、行业协会或产业骨干企业共同发起打造产业集群平台,以“雁阵模式”带动区域产业集群整体转型升级,可以成为助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佛山特色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也将通过更强的政企合力,增强服务供给。在昨日的交流会上,佛山南海有色金属(铝)产业集群、佛山童装产业集群、顺德钢贸加工产业集群等项目分别和各区政府签约。其中,国家“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海尔卡奥斯将依托自身优势,携手三水区推进泛家居(陶瓷)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
佛山市铁军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其前身是“五四”进步青年郭鉴冰等人于1920年创办的季华两等女子学校。1921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等12位知名人士发起募捐筹建新校——季华小学。1958年,季华小学与佛山市第二小学合并,沿用佛山市第二小学校名,被定为广东省重点小学。1991年7月1日,为纪念革命烈士陈铁军,佛山市人民政府决定更佛山市第二小学为佛山市铁军小学,由著名作家魏巍题写校名。历经了90多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底蕴深厚、文化厚重,先后培养了民族英雄陈铁军、工程院院士陆启铿、外交参赞黄家骙等知名人士。
师资力量
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1401人,教职工68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3名,省骨干校长培养对象1人,市区名班主任2名,市区学科骨干教师5人,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
环境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3088.42㎡平方米,建筑面积13741㎡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100%,是佛山市绿色学校;标准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馆、游泳池、生物园及科学、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配套专用教室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物质资源;图书室、阅览室、陈铁军烈士陈列室、校史展览室等室场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覆盖各教学室场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平台和校园网使学校教育教学步入信息化的快车道。
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传承“五四”精神和铁军风骨,形成了勤奋好学、勇敢诚实的优良校风,凝聚了一支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德艺双馨、和谐奋进的教师团队;以少先队工作为特色的学校德育在广东地区独具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深受佛山市区民众称赞。
获奖与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取得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省诗歌教育示范校、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艺术特色教育示范校、省足球教育点校、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等12项省级荣誉;被评为市德育示范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红领巾示范校、市写字特色教育示范校、市文艺家教育培训基地、市文艺展演银奖、佛山市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等13项市级荣誉;获得禅城区国学经典示范校、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禅城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26项区级荣誉,形成了作为佛山市精品科研成果推广的《趣味多体套格写字法》校本课程。《陈铁军事迹展览室》被作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多次接受中央、省市电视台的采访和报道。
加强隐患排查 确保安全度汛
在下泰和电排站,高明区消防大队队员在坡面铺压土工布和沙袋。/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受连续降雨和西江水位顶托影响,沧江水利枢纽新旧闸结合部围堰即将漫顶,区住建水利局紧急向区三防指挥部请求援助。随后,区人武部防汛抗洪连立即赶到现场,快速投入抢险作业。
这一幕,是昨日上午的模拟演练情景。围绕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为高明带来的防汛抗洪重大风险,昨日上午,市、区、镇、村四级联动,演练巡堤查险、堤围抢险、在建工程排险、人员转移等科目,为应对汛期洪水做好准备。高明区区长梁耀斌表示,全区要继续压实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和预警监测,确保安全度汛。
作为佛山市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沧江水利枢纽重建工程施工期横跨两个汛期。虽然一期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但整个工程仍未具备完整防洪功能。在遭遇汛期洪水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工程安全,防止西江水倒灌高明城区,是今天演练的重点内容。
现场,随着“洪水”到来,区三防指挥部一声令下,防汛抗洪连立即用错缝方式向封堵处堆垒编织袋,增强新旧闸结合部围堰的挡水能力。与此同时,区水投公司派出的抢险突击队也立即对老旧水闸进行检修。
这次演练指挥得当,参与各方协同有序,忙而不乱。梁耀斌表示,当前正值主汛期,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思想,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常抓不懈、有备无患。
梁耀斌要求,高明区三防各成员单位和责任人要以演练为契机,全面落实“三个联系”制度。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做好应急力量和物资下沉基层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把三防各项工作做实做细,随时做好迎战准备。
梁耀斌强调,各镇街、各部门要把风险隐患排查作为常态化工作,突出做好山边、水边、村边及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泥砖房、易过水桥梁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工作;区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临灾转移对接责任人要落实“四个一”机制,确保灾害来临前能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第一时间转移受困人员。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