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桂城严抓安全生产 “净岸”行动不停歇
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污染整治工作,7月6日上午,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带领相关班子成员、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应急管理办、消防办、综合行政执法办、河长办、桂城供电所、平东社区、林岳社区、南海区红木协会等组成检查队伍,对佛山市潘仕有一手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富永发红木家私厂、平东社区新石工业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检查有限空间作业规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检查队首先来到佛山市潘仕有一手食品有限公司,重点检查了该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情况。在企业的污水处理池旁,检查队仔细查看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标识牌和操作规程,并让企业人员演示了正压式呼吸器等应急物资的使用。
“这家企业的有限空间管理有相应的制度并上墙展示,也按要求配备了一系列应急物资和有害气体的检测仪器,日常也有做相应的培训演练,是达标的。”检查队注册安全工程师梁辉说,食品公司的有限空间主要以沼气积聚风险为主,所以日常应保持有限空间的通风和加强气体浓度检测,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爆炸。同时,有限空间内作业一定要按照“审批——通风——检测——作业”这个铁律执行,保证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随后,检查队认真查看了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等方案和台账资料,并叮嘱企业切忌流于形式,一定要把所有制度落实到位。
“没有安全的发展,不是高质量的发展。有相关制度后,关键在于落实,一定要通过演练和培训,把安全生产意识灌输给每一位员工,提升他们的安全生产技能,让他们掌握应急救援和消防逃生等相关知识。”麦绍强现场强调,企业必须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能疏忽大意和盲目乐观松懈,日常落实好“一线三排”工作,让安全生产管理形成“闭环”,消除隐患。
回头看整改效果铁腕整治污染问题
当日,检查队还来到佛山市南海区富永发红木家私厂,回头看近段时间持续开展的红木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据悉,该厂前期存在因粉尘治理设施数量不足、制度不完善、工人自觉性差等问题,经整改后,检查现场可见,该厂已经在每台生产机器旁都配备了粉尘治理设施,并把相关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和标识贴在墙上显眼位置,加强了对员工使用粉尘治理设施的操作培训等。在消防安全方面,该厂消防设施没有定期更新维护,检查组也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继续整改。
桂城街道自5月召开红木家具污染防治会议后,以“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对红木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无牌无证红木家具企业及违规喷漆企业,共出动144人次,检查红木企业59家,停产整改34家,限时整改14家。目前整个红木行业的环保整治工作初见成效,红木协会也积极参与行业的提升整治工作,已有6家企业经整改后通过验收,部分非协会企业也提交入会申请,积极落实整治要求。
紧接着,检查队来到平东社区新石工业区,查看新石至沙园段河涌水质情况。检查发现,河涌水体偏白,在较为隐蔽的位置还有偷排口。检查队当即巡查附近的玉石加工厂,发现部分厂主把生产废水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悬浮在水中的石粉未经过有效沉淀就直排河涌,导致河涌水体颜色变白。麦绍强现场严肃问责,要求新石工业区所有玉石加工厂停业整顿,平东社区必须履行好属地责任。
“今天主要围绕安全生产和环保整治专项行动进行检查,有整改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发现、整改措施的落实,增强企业、社区、部门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麦绍强说。
全面开展河涌整治推进“净岸”行动
自4月29日召开全街道生态环境工作会议以来,桂城街道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为着力点,制定每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环委会统筹作用,统一部署,积极落实一系列污染防治工作。
在河涌治理方面,4月份以来,在平西马基涌流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8次,出动人员50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余家次,取缔以洗水、印花厂为主的无证照污染企业65家,由工商部门立案两家,处罚金额30余万元。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办理重金属超标排放刑事案件一宗,已移送公安部门,抓捕一人。
同时,全面梳理辖区内临河农贸市场名单,职能部门与11家临河农贸市场及属地社区召开农贸市场污水直排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按照“一场一策”原则提出具体整改方案,落实清理拆除、升级改造、沿河路面重建并增设拦水带、沿河排污口封堵、新建沉淀池后接入市政管网、更换排水口格栅、清理沉淀池和化粪池等措施。
在《桂城街道“净岸”实施方案》推出后,有关职能部门从6月开始已连续数周开展“净岸”攻坚行动。截至目前,桂城街道共清理四乱650处,清理河涌37077米,清理面积54352平方米,共出动工作人员1405人。通过“净岸”行动有效消除影响行洪、水生态、景观的问题和隐患,切实提升河涌沿岸人居环境。
企业工作人员在演示正压式呼吸器等应急物资的使用。
时隔32天,南海的电影院终于在7月3日恢复营业。过去3天,南海影业逐渐复苏,累计票房超17万元,超4700人次观影。其中,南海5家电影院跻身佛山分账票房前10。
“去年疫情后,达到同等票房用了一个星期。”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南、西南大区总经理龙俊预测,周五即将上映的《中国医生》对票房有较好的拉动作用,观众的观影热情和信心有望被唤醒,“这一波疫情带来的影响,算是告一段落了。”
市民进入影城前要配合测温和出示粤康码。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停业不停工
时刻准备只为早日开业
5月28日,南海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看到这个新闻,中影国际影城南海万科店总经理黎霞不淡定了:好不容易回暖的电影市场又要停摆?
5月31日,佛山市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工作的通告》,明确要求,6月1日起,全市电影院暂停营业。
6月1日一早,她召集所有员工对电影院进行全面消杀,撤下六月观影指南,落下影城出入口的门闸。
电影院停业,员工却没闲着。在中影国际影城的六月值班表里,每天都安排值班员工对影城进行消毒、设备维护。
“我们相信党和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和决心,这一次的暂停营业不会太久。”黎霞说,正因如此,在恢复开放前的每一天,她和同事都时刻做好准备。
停业空档,黎霞积极组织员工接种疫苗。“员工打了疫苗,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观众。”黎霞说,那段时间,只要看到社区发布疫苗接种预约信息,她就转到工作群。6月10日,电影院的全部员工完成两针疫苗接种。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南海的其他影城,大地影院(鸿大广场店)就是其中之一。疫情期间,该电影院相关负责人按照要求做好人员信息登记,提醒员工非必要不外出。
做好万全准备,为的就是迎接重新开放之日。
重新开业
南海电影市场逐渐回暖
前些天,黎霞终于盼来了南海区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的好消息。原本还在家里休息的她连夜赶回影院,和同事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场地消毒、影片宣传、调取片源、影片排片等映前工作。
“用了半天时间,我们就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黎霞笑着说,为了这一天,大家早就铆足了劲。
7月4日,中影国际影城南海万科店一连推出5部电影,包括“七一”上线的《1921》《革命者》等。一天19场电影收获1.2万票房,吸引456人次观看。
佛山的观影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恢复开放后的头两天,佛山的票房超过70万。这在去年,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龙俊说,这说明佛山观众的观影信心和热情都比去年更高一些。
据猫眼专业版APP数据显示,7月4日,佛山票房前十的电影院有3家来自南海;7月5日,由3家增加至5家,脉铂影城(黄岐金铂天地店)连续两天排名第一。
本周五,讲述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抗击新冠疫情为核心故事的《中国医生》就要上映了。“刚刚经历了疫情,影片更能引起大家共鸣。”龙俊看好影片能帮助南海电影市场回温。
“真心希望回温速度越快越好。坦白讲,电影院难以承受一次又一次的疫情冲击。”黎霞说,在最强春节档的带动下,中影国际影城南海万科店2021年前五个月营收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疫情再次发生,又一次放缓了影院回归正常水平的速度,“但是不管怎么说,恢复营业总是好的,这是电影院撑过疫情、顺利‘回血’关键中的关键。”
变革转型
打破唯票房论收益模式
停业期间,如何克服暂停营业带来的生存压力,是每个影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没有收入,那就省。”黎霞说,影城的运营成本主要是员工薪酬和场地租金。员工薪酬方面,影城从去年疫情开始,非核心职务岗位多由全职改为兼职,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租金方面,则是计划恢复营业后向物业申请减免租金,“如果停业太久的话,会考虑像去年一样,售卖电影周边、影城零食和预售套票。”
疫情放缓了南海影业发展的脚步,却也为从业者转型升级腾出思考的空间。2008年前后,国内影片放映模式由胶片向数字激光升级,数字电影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年轻人的观影热情。
近年来,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大票仓,佛山市则是全省第三大票仓,良好的群众基础带动了佛山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佛山电影院总数超过130家。然而,在电影院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运营成本高企、影院增长速度快于观众增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影院间竞争愈发激烈。
“受疫情影响,这一问题被进一步放大。”龙俊说,影城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审视经营模式的发展阶段,“这当中,摆脱传统经营模式,并向多元化转型必将成为影院的发展趋势。”
在龙俊看来,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电子竞技、赛事直播等新型文娱活动或许是不错的突破口。
“在拥有一定基数爱好者的一二线城市,影城可以与之结合形成双向输血。”龙俊解释,以电竞为例,影城可以发挥屏幕优势,为特定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观影服务;也可以作为电竞爱好者的基地,为爱好者们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求变,是大势所趋。”黎霞说,去年恢复营业后,南海的3家中影国际影城尝试拓展常规票房以外的收入渠道,包括主题影城、特定影片推送、会员求婚等个性化服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又一次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接下来,是我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近日,商务部新认定105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中,顺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备制造)入选。这是继家电、家具、五金基地后,顺德被认定的第4家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商务部表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作为产业和贸易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推动地方外贸创新发展、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商务部新认定105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此次,广东省仅有6家基地入选,顺德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备制造)是佛山唯一入选的基地。
据悉,认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主要考察基地产业规模(或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基地出口规模和水平、基地出口转型升级主要进展、地方政府基地发展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等指标。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578家。
作为外贸大区,在疫情之下,顺德外贸依然韧劲十足、实现逆势增长。据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统计,今年1—5月顺德外贸进出口总值1020.1亿元,同比增长31.1%。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稳外贸、促发展,区经促局一直在想方设法与企业共克时艰。其中,区经促局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多方对接,全力解决重点外贸企业的国际运力困境,今年还联合中远海运为顺德外贸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纾困方案。下一步,顺德将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同时支持企业通过“线上”与“线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