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推动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8月6日下午,高明区召开城市“畅通工程”动员部署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的工作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市交通治理工作,部署实施“畅通工程”项目。区领导苏仕超、石耀昌参加会议并讲话。
高明区城市“畅通工程”工作计划为期两年,通过完善交通科技设施、优化信号灯配时、综合治理交通拥堵点等措施,推进“交通管控现代化、交通技术智能化、交通服务品质化、道路建设网络化、交通治理精细化”五大系统工程。
按照正在送审的《佛山市高明区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方案》安排,高明两年内共细化推进74项具体任务。高明区城市“畅通工程”工作的推进落实,将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域拥堵问题,提高重点路段交通通行能力,实现“人便利、路畅通、管控佳”的综合交通服务能力,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高峰期中心城区交通保持平稳、畅通。
会议指出,开展城市“畅通工程”、破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高明城市通行整体环境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各相关单位要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从现在开始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以强有力的执行力确保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按照高明区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任务分工计划,今年年底,高明将完成新建、提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总体目标(110公里)的40%,并建成1条示范路。会议要求,该项工作一定要注重最终专用道的实用性,要以建成市民能用、好用的专用道以及降低高明区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
会议强调,“畅通工程”事关每个老百姓切身利益,事关高明“三新”城市建设,各相关单位要主动担当作为,不折不扣落实方案各项工作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实际成效,交出一份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为在新起点上奋力谱写高明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更合镇小洞村环境优美。/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坟典村一处步行栈道两边种满紫色小花。/(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谢文骏摄
盛夏时节,走进高明区明城镇坟典村湿地公园,酷暑天气似乎都被隔绝在外:这里流水潺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田园风光。任谁也想不到,仅仅几年前,这片湿地还是一处杂草丛生、水质浑浊的鱼塘。 坟典村的面貌改变,与高明区一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制度探索密不可分。由该探索衍生出的一种全新职业——乡村规划师,为高明区村庄建设填补了规划不够科学甚至缺位的空白。 从2019年首批乡村规划师驻村至今,高明已有12条乡村在乡村规划师的指导下实现了面貌更新。这项由高明区自主开展的制度探索,将为佛山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更多经验借鉴。
村庄规划缺位,探索引进乡村规划师
“你一个外人,凭什么插手我们村的事。”今年4月,乡村规划师梁嘉杰正式开启在高明的驻村规划工作。刚进乡村,他迎来的不是欢迎,而是村民的质疑。
村民的质疑一度显得理直气壮。在高明,绝大部分农村是没有“规划”这个概念的。人们说起专业的地域规划,往往特指城市规划。偏居一隅的乡村,似乎与规划没太多联系。
缺乏了规划引领,高明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现象:一些村把乡村振兴与打造景观简单划等号,争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导致乡土味缺失,留不住乡愁;临时客串的城市规划师既不熟悉农村生产方式,也忽略村民长久以来养成的生活方式,设计的样板虽然漂亮,但对牲畜安置、农具放置等考虑不足,出来的效果不甚理想。
能不能找到一批既懂农村,又懂规划的专业人才,以弥补高明乡村建设规划不够科学甚至缺位的空白?2019年,以坟典村纳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为契机,高明区与广州匠城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委派规划师黄如波等人驻村指导规划。
黄如波有着多年乡村规划建设经验,曾在东莞、韶关、雷州参与上千个乡村规划项目,也为高明200多条村庄做过乡村规划,熟悉高明地域文化。在他看来,高明村落形态保留较为完整,这些年各村、各镇街也积极寻求专业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已有较好的基础,接下来只要增强“蓝图落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千村一面”,便是成功。
当年10月,随着黄如波等人陆续到岗,以坟典村为试点,高明驻村规划师制度开始了探索。
多方沟通协调,让规划“上下结合”
明城镇坟典村位于云勇山脚,山水相依,农田丰沃,是高明首批4条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黄如波担任坟典村驻村规划师后,在高明租房住了三个月。他仔细走访,认真调研,与坟典村村干部一起把关设计规划方案,跟进建设施工过程。
走访中,他发现,乡村规划经过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多重评审批复,方案一般没问题,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图纸和具体施工就容易产生偏差。
比如,看到老旧墙壁就刷新刷平,看到空地就铺上水泥,这种做法在农村建设中并不少见,如此往往也会抹掉农村乡土味,使乡村失去乡愁。不让乡村建设“跑偏”,成了黄如波驻村期间最重要的工作。
纠正“偏差”,首先要实现宏观规划与民生诉求的有机统一。驻村规划师要深入了解村民群众真实诉求,对政府规划提出基层合理反馈,增强上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比如,规划师们带着自己的审美进入乡村,在村居周围规划种植花花草草,但村民可能更想在庭院里开辟出种菜的地方,而且他们也没有经费和精力维护花草景观。黄如波便与村民们一起开辟出更加规整的种植空间,并为他们做上美观实用的篱笆。
还有花池的修建,规划时是用砖头、石块等乡土材料,以此保存“村味”,但村民却希望贴瓷片或者刷白漆,认为这“更城市”。尽管这种做法放到农村有些不伦不类,黄如波还是想方设法进行了平衡。
黄如波说,乡村规划师不仅是乡村规划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基层规划矛盾的协调员,是不同利益主体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乡村规划由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向“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模式转变,由按规范的“标准规划”向“沟通时规划”转变。
“231”模式,让高明乡村“乡味更浓”
乡村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必须在审美上突出乡土美学,彰显乡村绿色生态之美,才能保证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符合国家宏观战略、城市发展定位。
黄如波摸索总结出“两衔接”“三核查”“一核实”的“231”模式,增强乡村振兴“蓝图落地”的科学性。
“两衔接”,是指设计方案要衔接规划方案,施工图方案要衔接设计方案;“三核查”,即平面放线环节核查、材料选择环节核查、景观实施效果环节核查;“一核实”,是建立竣工核实制度,参与多部门并联验收,对项目布局、配套、形态、风貌、质量进行规划核实验收。
透过这套机制,黄如波成功为多项工程“纠偏”,帮助高明乡村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已经成为坟典村网红打卡点的瀑布水坝,就是其中一例。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这段水坝只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没有进行乡土美学的考量。黄如波认为,这里只要简单收拾一下,即能成为乡村亮点,于是向村里提出“水坝不仅要发挥水利设施作用,还要兼顾乡土景观、留住乡愁”的建议。经过反复协商,并对村里8处景观节点进行修改,黄如波成功使水坝融入坟典乡村景观,并成为该村的标志。
得到纠偏的,还有村里的青砖瓦房。这些瓦房使用的青砖虽然表面毛糙,看上去却有一种古朴的韵味,施工方原计划为它们刷上黄漆,这种做法不仅与岭南传统乡村风貌不符,也显得突兀。黄如波核查发现后,马上制止,终于为坟典村保留下古典韵味。
从村美到村富,为乡村产业发展打基础
乡村规划师的到来,为高明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强劲的专业力量。从2019年至今,全区已有12条乡村在乡村规划师的指导下实现了面貌更新,相关的农旅产业也渐渐兴旺起来。
最早试点的坟典村,如今已是生态宜人、远近知名的网红村。湿地公园还未完工,就已吸引不少游客周末到访。接下来,该村还将导入项目、导入客流,增加村民收入,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同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更合镇小洞村,利用村中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按照乡村规划师的建议,重修革命烈士纪念堂时大胆翻新外观布置,增强建筑和周边的融入感,成为高明区内有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今年以来,到这里瞻仰先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靠近云浮市新兴县的更合镇吉田村,借力六祖禅文化,在乡村规划师帮助下腾出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好产业布点,着力打造香油产业园、动物实验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等经济龙头,农民致富有盼头。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度,乡村规划师为霄陵村、塘下村、坟典村等12条村庄提出优化建议30多份,现场指导80多次。乡村规划师参与规划审查与行政文件将近144项,参加协调会40多个。
市自然资源局高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提升后,下一步就要引凤来巢。目前高明大部分农业产业项目都没有取得建设用地配套,接下来,该局将借力乡村规划师,做好农产新产业新业态的选址布局,为今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保障。
8月7日,“佛山市首届开发者大赛”暨“2021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开发者技能竞赛”在佛山如火如荼进行,以顺德企业为核心的“顺德军团”在比赛中展示出数字化硬核实力,成为摘金夺银的主力军之一。
大会当天经过现场激烈的项目路演比拼,通过现场大众评委和专家评委的投票,最终评选出了“佛山市首届开发者大赛”各专题金银铜奖以及优胜奖。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杰获得“架构设计”专题金奖,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霍健淳获得“后端开发”专题金奖,美的集团孙智宇获得“应用”专题金奖。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霍健淳还获得2021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开发者技能竞赛——“佛山市职工技能竞赛技术状元”奖项。
42名选手展开角逐 顺企占据半壁江山
由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佛山市总工会主办,佛山市信息协会、佛山市CIO联盟承办的“佛山市首届开发者大赛”暨“2021年佛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开发者技能竞赛”,云集了全市各家数字化企业的高手。大赛以“技术、创新、交流、分享”为主题,分为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架构设计、应用等四个专题共42名选手展开角逐。
记者发现,在四个专题比赛中,顺德企业特别踊跃,参赛数量占据半壁江山。如在“后端开发”专题中,12名选手中有6名选手来自顺德企业,分别是新宝电器、联塑科技、碧桂园和德尔玛。在“架构设计”专题中,10名选手中同样有6名选手来自顺德,分别是大自然、美的、科顺防水、德尔玛科技。顺企选手参加比赛的主题鲜明,如涉及开关的智能化、数据缓存的应用、微服务在企业中的应用、银联在线支付集成企业订单系统实战分析等。现场评委表示,“顺德军团”参赛的主题鲜明,直接解决制造业存在痛点,具有行业技术共性,又能引领行业升级,可操作性和引领性较强,具有数字化浪潮的鲜明特征。
碧桂园两位女将双双获得银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顺德军团”中,碧桂园的女将同样展示了非凡的技术。在“前端开发”专题中,碧桂园派出两位女将蚁秀燕和陈焕乾,她们分别在碧桂园收楼一站式和全国直营购房平台上展示了独一无二的数字化技术,不仅领跑业界,在疫情期间更是成为消费者与房企之间重要的沟通平台,受到好评,双双获得银牌。
碧桂园的选手在参赛中。
获奖者蚁秀燕告诉记者,在疫情催生下,技术团队加快了研发进程,把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数字化的模式展示出来,大大节省了购房者收楼的各种繁琐时间,助力行业规范科学发展。陈焕乾也告诉记者,技术背后除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硬核实力之外,也将充分考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因素。
助力制造业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迈进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7月27日,佛山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正式发布《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未来三年,佛山市、区两级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降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成本,着力解决数字化智能化人才队伍紧缺等转型发展难题,为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营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生态。
佛山市信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赛,使各企业在开发技术和项目管理模式上取得进步,从而促进企业开发技术向业务创新的方向规划。展现企业IT开发团队的规模化、专业性和技术多样性,同时促进各企业间技术沟通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广泛的共享资源与合作模式,最终建立人才、资源合作机制,为佛山市传统企业发展赋能,推动佛山市的制造业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迈进。
现场举行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App创新大赛启动仪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