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2021年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出炉
10日,高明区2021年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正式出炉,全区共对8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信用评价,其中获评“优秀”等级共6家。
根据评价结果,高明区人民医院、明城华立医院、雅友口腔门诊部、微笑南井口腔门诊部、利永均口腔门诊部、爵醒口腔门诊部6家医疗机构获评优秀等级。
据悉,该信用评价面向全区范围内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评价内容涵盖医疗机构设置条件、医疗执业管理、母婴保健、临床用血、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等方面,信用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以及合格。
区卫健部门对医疗机构实施行政许可管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抽检、双随机抽查、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投诉查处,对医疗机构进行信用初评,经反馈医疗机构和拟评结果公示后,最终核定医疗机构信用等级。医疗机构信用等级每年评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医疗机构如管理质量滑坡或存在重大医疗违法行为等情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给予降级。
市民就医前可登录佛山市医疗服务信息平台查询医疗机构信用等级或现场查看医疗机构信用等级,合理选择就医机构。
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高明区将不断健全医疗机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形成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全区的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近年来,因心脏骤停猝死而引起的悲剧时有发生。作为严重危害人生命健康的疾病,预防猝死意外的发生,加强紧急情况下急救的成功率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其中,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作为救治猝死患者简单、有效的工具,其使用、普及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时刻可救命,急救培训需求大
7月31日,在禅城区永安路,一名年约20岁的小伙子骑电动车时不慎摔倒,导致头部流血,更因此出现癫痫发作。刚好路过的王文川见状后,马上上前查看伤者的情况,并与现场其他市民合力为其处理伤口,拨打120。随后,伤者的脸色开始发紫,更停止了呼吸。王文川立即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随着持续心肺复苏按压的进行,伤者逐渐恢复了呼吸和意识。不久后,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伤者被送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王文川才放心离开。目前,伤者经治疗已无大碍。
“第一次用上课程上学到的急救技能救人,经历更深感学好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候的重要性。”王文川表示,虽然第一次面对这种场景,心理有点慌,但很快就回过神,按照自己从急救技能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熟练运用起来。
据了解,王文川早前曾多次在设立于佛山市中医院的佛山市志愿者学院医疗保健学院学习和练习多项急救技能。除了王文川,该学院近年已有多名学员学以致用,在关键时刻见义勇为,通过急救技能救助他人。
佛山市中医院团委书记、佛山市志愿者学院医疗保健学院副秘书长邹祎楠介绍,从2016年学院成立至2020年,已累计培训志愿者超过23000人次。目前,志愿者接受的急救技能课程包括心脏骤停的相关知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院外AED的使用及学员急救技能实操训练等。
“心肺复苏和使用AED作为两种最常见、有效的急救方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对来说心肺复苏,通过AED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几率要小得多。”邹祎楠认为,一方面与AED装置的普及率仍然偏低有很大关系,最快的救援方式仍是心肺复苏、拨打120,进一步加强AED的普及,将为紧急情况下开展急救,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广大市民对于AED的认识和使用意识,也应进一步提高。值得庆幸的是,佛山地区大多数志愿者、学院经过培训后,急救意识和水平都有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单位、企业等对急救知识培训、急救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持续加强AED覆盖,实现统一管理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发时,患者心跳会变得特别快、特别乱,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大脑供血、全身供血不够或者中断而死亡,常常来不及救治。”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黄景文主任医师介绍,引发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由心脏问题引起的猝死率达到60%以上。据流行病学研究,其死亡率达到99%,其中只有约1%的人能抢救过来。
黄景文表示,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后的数分钟,是否能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患者的成功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第一时间开展CPR心肺复苏及使用AED帮助患者恢复心跳是最常见,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AED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更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帮助患者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获得救治,避免猝死的发生。由于AED还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因此值得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记者近日从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佛山120)了解到,截至目前掌握,佛山共布置AED装置约166台,分布于各区多家学校、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办公楼、企业园区、公共场所等地点。
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数量和覆盖范围而言,目前佛山已放置的AED数量相对较少,且存在缺乏统一管理、维护等问题。今年起,随着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并启用,市内AED设备的放置、管理也将进一步加强。按照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规划,年内将新增AED设备120台,重点放置于市内各地铁站点、公交枢纽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
值得关注的是, AED除了具备电击除颤等急救功能,还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连接120调度系统平台。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为现场提供更及时、全面的帮助。该负责人还表示,除了由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购置、管理的AED,市内各单位、企业自行购置的AED装置,也可通过报备接入120调度系统平台,获得应急、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也鼓励和呼吁各单位、企业及不同类型场所,自行购置AED设备,加强急救知识培训,为员工及市民大众提供更全面的健康安全保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出要完善生育服务体系,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孕产妇足不出户就能线上预建档、提前预约挂号和疫苗接种从而减少排队……记者日前从佛山市卫生健康局获悉,近年来,佛山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妇幼医疗健康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缓解孕产妇、婴幼儿人群遇到的多种就医问题,可为三孩政策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保障。
“指尖”服务改善妇幼人群就医体验
“孕检建档、孩子出生证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办理的,不用去医院,又快又方便。”今年4月,家住禅城区的刘女士诞下第二个孩子,在这一次生育过程中,她体验到高效、便捷的“互联网+”妇幼医疗健康服务。“怀大宝时,我要到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就诊,凭医生开的单才能到护士站建档,挤在人员密密麻麻的产科门诊里手写了一堆表格。”
刘女士介绍,大宝小时候有好几次在流感高发期感冒发烧,当时总是很难挂到号,有时甚至要跑几家医院、排队数个小时才能看上病。而佛山市近几年推出的多种“互联网+”妇幼医疗健康服务为她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产检、孩子看病和接种疫苗等都可以提前预约、线上缴费,孩子就医难的问题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生二孩增加了动力。”
刘女士的经历证明,佛山市儿科、产科一号难求、反复排队、扎堆就医等妇幼人群就医难问题正逐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得到缓解。
据悉,佛山市卫健局所搭建的“佛山卫生健康”微信服务号接入了全市47家公立医院,提供线上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诊间消息推送等便捷的“指尖”诊疗服务,同时还提供疫苗供应情况查询和分时段线上预约服务,便于家长结合实际需求选择疫苗和时间安排接种,减少妇幼人群在医院内聚集和排队候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佛山市“互联网+”妇幼医疗健康服务加速优化提升,推出了孕产妇线上预建档服务,孕妇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上预先建档,大大降低线下到医院建档所面临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线上”健康管理保障优生优育
三孩生育政策及日前召开的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均强调,要完善生育服务体系,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升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
据悉,在这一方面,佛山市已有所探索:医生为孕产妇孕检、产检时,如果发现其妊娠、分娩期存在高危因素,会在佛山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进行记录,纳入高危随访对象进行管理;存在出生缺陷风险的,也会被纳入重点防控对象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的健康安全则得到“移动访视”功能的护航。佛山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端查看辖区内产妇和新生儿的出院信息,既能在线联系产妇,对产妇、新生儿进行线上访视,也能通过定位导航上门访视,并将访视记录实时同步录入系统。
事实上,上述服务功能均搭建在佛山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之上。该系统为计划怀孕妇女、孕产妇、0~6岁儿童建立母子健康手册(移动端版),实现了妇幼保健信息在妇幼保健机构、产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内共享交换,为全市妇幼人群提供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妇女档案140多万份,儿童档案90多万份,生成30多万份“电子母子健康手册”,市民可自行查询体检记录、筛查记录、分娩记录以及新生儿健康管理记录等。
市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市是人口流入大市,近年来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群众的妇幼健康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该局将进一步完善提升佛山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优化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危急重症救治等板块,并全面推广预约挂号、孕产妇预建档、移动访视、远程访视等便民服务,继续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缓解孕产妇、婴幼儿遇到的各类就医问题,持续提升佛山市孕产妇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妇幼人群的健康安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