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文旅等待苏醒:世界这么大,我们很快会见
详细内容

文旅等待苏醒:世界这么大,我们很快会见

时间:2020-03-06     人气:19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概述:“惊蛰已至,春花等你。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去林芝吧,那里有中国最美的春天!”3月5日晚,广州的旅游业从业者小文,经过一个多小时精心编辑,发出一条图文并茂的朋友圈,尝试以这种方式维系客户对旅游的热情。......

      “惊蛰已至,春花等你。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去林芝吧,那里有中国最美的春天!”3月5日晚,广州的旅游业从业者小文,经过一个多小时精心编辑,发出一条图文并茂的朋友圈,尝试以这种方式维系客户对旅游的热情。

      作为某旅游品牌的线下门店销售,小文以为自己春节前后会在签单的喜悦中度过。没成想,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全部计划。由于门店营业无限期推迟,在家处理退团流程、参加公司线上培训,以及陪妈妈做手工,成为了她这一个多月来的“主业”。

      战“疫”走向下半程,在家“宅”了一个多月的人们,满心期待着疫情结束、出门透气的那一天。而旅游业者们有的已摩拳擦掌,着手筹备开工事宜,有的则暗中蓄力,静候行业市场复苏。

      谈及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专家和从业者表示,疫情在给旅游行业带来“极限施压”的同时,也为业态升级带来机遇,可能会倒逼行业在大洗牌、大变革中寻求创新突破。

      疫情余波未散 旅游业乍暖还寒

      3月1日天气晴朗,又恰逢周末,记者在广州华南植物园看到,不少家庭都阖家戴口罩在园内赏花。据园区工作人员估计,来园游客量已达到平时的三分之一。近来,随着白云山、越秀公园、海珠湿地等景区恢复开放,广州市旅游业客流逐渐增长,并在双休日迎来出行“小高潮”。

      随着疫情风险的下降,在全国范围内恢复营业的旅游景区、民宿、酒店也在逐渐增多。尽管如此,在旅游业专家看来,要说旅游行业“春天已至”,还为时过早。

      为抗击疫情,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紧急通知,暂停相关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业一度陷入停摆。

      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美云的话说,此次疫情对旅游行业是一次“降维打击”:“春节假期本该是旅游行业的黄金周。结果疫情来了,黄金不仅没有等到,还变成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旅游企业的头上。”

      李美云用“乍暖还寒”来形容目前旅游业的状态。“目前旅游业还没有完全运转起来。传统的春节节后旅游淡季与疫情影响相叠加,更是让这个行业感到阵阵寒意。”

      这种说法也得到广州地区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李协居的赞同。“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旅游行业还不能动起来。目前,我们各大旅行社,以及一些重点景区,还有一些酒店,基本还处于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的状态。”

      李协居坦陈,目前防控还是第一要务,而旅游业的重要基础是安全和健康。“大家担心,如果旅游业硬做起来,万一有客人在哪里受到感染,那对旅游业而言是‘二次伤害’,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下一步运作。”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江金波教授指出,此次疫情对旅游等行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不仅波及到旅游业一线要素,连带旅游预订、交通、购物、娱乐和会展等配套服务也受影响,影响是全产业链的。此外,新冠肺炎极强的传播性,使得从业人员和游客都心有余悸。”

      在他看来,广大文旅企业面临的“内外交困”处境,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国际疫情影响,各级政府的输入性防疫措施依然不会松懈;另一方面,游客对聚集性感染的‘心理阴影’短期内不会消散。”他判断,即便疫情能如钟南山院士所推测的那样在4月底得到控制,到“五一”小长假,最多也只能迎来旅游小高峰。

      跨界合作自救 新业态催生变革

      卖消毒酒精、卖畜禽蛋肉、卖山珍特产……这个“超长假期”,不少旅游从业者的朋友圈启动“微商带货模式”,纷纷开展副业销售各类商品。

      同时,有不少旅游企业快速上线“微店”,依托多年来累积的客户资源,快速进军在线社群电商市场,还有旅游企业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以求提升收入,帮补疫情带来的主业损失。

      尽管很多业务被迫暂停,“等、靠、要”也不是办法。为求自救,旅游行业跨界创新出诸多“新业态”。

      “云旅游”亦是其一。携程、途牛、去哪儿旅行等线上旅行网站,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文旅部门、旅游协会,都推出“云旅游”相关专题。线上听景点语音解说、景点VR“云旅游”,24小时线上观展……种种方式让“宅”不出户的用户保持黏度,让景区景点保持关注度。

      游客少了,酒店住宿少人问津,但也有许多酒店看好返工回流的隔离需求,开展“酒店隔离房”业务,为医务人员、隔离人员提供食宿服务。还有旅游企业发掘出一系列“无接触”需求,提供无接触外币兑换服务、无接触智能住宿服务等,减少传统沟通方式带来的风险。

      “云旅游、卖特产,都是旅游业产业寻求升级的措施。”江金波认为,此次疫情,让企业经历如对外应急管理能力、对内柔性生产能力、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多方面挑战,但也为企业创新经营理念、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他预测,在未来,诸如旅游大数据手机终端应用、虚拟旅游、线路穿越、游览机器人服务等新业态必将加快发展,成为文旅企业“战疫”甚至“免疫”的标配。

      “疫情下这一系列业态创新,可能会催生商业模式的变革。”李美云表示,几十年来,中国旅游业一直走的是粗放式经营的发展模式,提供的大都是大众化、同质化的旅游产品,而此次疫情可能会成为推动旅游行业大变革、大洗牌的一次机会。

      例如,疫情对传统“聚集型经济”模式造成巨大冲击,这让一些旅游行业者思索,如何将旅游与线上经济、社群经济结合,并在未来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康养旅游、小众旅游等高品质产品;“酒店隔离房”等举措,也可能给酒店行业带来融入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新思路。

      “总而言之,这次疫情会倒逼旅游行业进行变革。那些善于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精准把握和应对客户需求、灵活创新变革的企业可以留下来,而那些不能应对变革的企业,可能会遭到淘汰。”李美云说。

      等待市场苏醒 “井喷式增长”可期

      “等疫情结束了,我想去广州,吃吃吃永远第一位;为武汉加油,看樱花盛开;我想去马尔代夫,悠闲地度假……”疫情期间,各大线上旅游平台及旅游景区公众号,不约而同上线许愿功能,尝试调动“宅”着的用户回顾旅途中的美好时光、讨论疫情结束后的旅游心愿,以提前激发用户的旅行欲望。

      全网推广旅游资讯的背后,暗藏着从业者对疫情过后行业“井喷式增长”的热切期盼。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在2月底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的相关指南,以及各地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措施的推进,让许多旅游业者对行业回暖饱含期待,有不少商家已经开始预售疫情结束后可启用的旅游产品。

      同时,也有位于低风险级别地市景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诉苦,当地政府出于防疫安全考虑,仍然封闭通往景区的道路卡口。“几百号员工等着吃饭,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推进文旅行业的“复工复产”?江金波预测,目前旅游行业还处于“试探性恢复”状态,如果国际疫情能够尽快结束,而且没有促使中国疫情反弹,那么5月至9月可能成为旅游业的“加速恢复期”,到“十一”黄金周可能会迎来真正的旅游消费反弹高峰。

      江金波建议,旅游企业和文旅部门应积极筹备渡过这两个“恢复期”。企业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规划,制订应急方案,做好人才培训和数据库建设,增强危机时期的“免疫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应做好应对新一轮大发展的产品和线路准备,加速推动生态旅游、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未来“高质量潜力股”发展。文旅部门也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旅游大数据应用推广、整合各类信息,确保游客路上畅通、要素供给充分,在难得的旅游高峰期获得服务体验的高满意度。

      “旅游业下那么多细分行业,它们的运营特点是不一样的。”李美云建议,各级政府有必要针对性地根据疫情的风险程度,逐步放开市场管制,对于低风险地区的室外空旷景区,可以逐步放开运营,对餐饮堂食服务,应当适度放开。

      李协居也对疫情后旅游“报复式增长”深信不疑。“此前的非典、汶川地震,对旅游业都是接近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每次过后,旅游业还是可以迅速发展和恢复起来。”

      不过李协居也指出,旅游业的恢复需要时间,可能有一个从周边游恢复到省内游、国内游,再到境外游的过程。“不管怎么样,等疫情结束了,市场一定会逐步苏醒。就像我朋友圈里写的——‘世界那么大,我们很快会见面’。”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