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番
佛山十番是民间器乐曲种,属锣鼓音乐,主要分布于佛山市旧城区(佛山古镇)及其周边地区。据老艺人口传,佛山十番约于200年前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原有锣鼓合奏的“素十番”和丝竹锣鼓合奏的“混十番”两种形式,现仅存“素十番”,与苏南十番锣鼓关系密切。苏南十番锣鼓保留有元代南北曲曲牌,故就历史渊源来说,佛山十番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佛山十番吸收了流传线路上的飞钹演奏方式和本地八音锣鼓的常用乐器,并与民俗活动相融合,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
佛山十番的乐器有常规和特殊两类。大钹、高边锣、翘心锣、沙鼓、群鼓、响螺等属常规乐器,十番鼓、飞钹、二锣等是特殊乐器,不同番会个别乐器略有不同。目前有完整录音和记谱的曲牌有两套:一是大基尾村的“明星影映”的【挂牌】、【长锣】、【碎锦】,一是茶基村何广义堂的【耍金钱】、【合鼓引】、【套鼓起】(又名【挂牌】)、【长锣】。行进演奏时队伍的排列与曲牌相适应。佛山十番的最大特色,是轻薄小钹不按常规碰击,而是一手执钹冠,一手甩动穿上绳子的另一钹擦击,一、二十人同时表演“阳钹”、“阴钹”、“单飞”、“双飞”、“反手飞”、“头上飞”等各种花式,令人叹为观止,故名“飞钹”。 目前在国内独一无二,属稀有项目,已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山十番作为喜庆锣鼓乐,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间节日,以及神诞、“出秋色”(又叫秋景)时表演,民间更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以茶基村为代表的十番会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状声念谱法”,作为心传口授的依据,是民间锣鼓曲传承方法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应用功效和学术研究价值。
佛山十番最为兴盛时,有二、三十个番会。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佛山,各十番会均停止了活动。抗战胜利后,只有茶基村、庆云村和夏教村恢复。此后的几十年,虽然大基尾村的“明星影映”有传人,但无固定组织;庆云村已后继无人;夏教村“苏镲锣鼓”的老艺人相继辞世,现在的演奏者仅凭记忆一边演奏一边摸索,很不完整。唯一坚持至今,有一批老艺人健在并先后培养传承人的是茶基村“何广义堂”,但远未恢复原有水准,急需抢救和保护
正月初二,一通电话打断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云东海分局副局长罗启贤的春节休假计划。正在肇庆老家与家人吃午饭的他放下碗筷,与家人匆匆道别后即刻启程返回三水,带领分局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到防控疫情工作中。
昨日下午,市长朱伟来到高明区,深入富龙西江特大桥、云勇公路、高明环保项目施工现场调研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朱伟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推动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富龙西江特大桥是佛山在建跨径最大的桥梁,创新性地运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塔桥以白鹭湖为设计灵感来源,建成后将犹如一对引项对歌的白鹭。项目已于2月10日复工,目前有近400名工人返岗。朱伟表示,富龙西江特大桥建成后将实现高明与佛山中心城区及三水区的快速对接,对我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全力保障项目按时按质完工。
其间,朱伟还详细了解佛山一环西拓工程南环项目复工复产情况。截至2月底,项目复工人数超过940人,实现了全面复工。其中,NHS-01标段中山路、跃华路两座隧道完成了主体工程的80%,三洲桥桩基完成94%。
朱伟随后来到云勇公路施工现场进行调研。云勇公路全长12.95公里,起点与高明大道平交,与广明高速明城出口顺接,直达云勇森林公园。项目施工周期为2年,已于2月19日复工,当前主要开展制度建设和前期的临建建设。朱伟表示,云勇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丰富,云勇公路要进一步提升绿化水平,展现人文景观,全力打造成我市旅游公路示范工程。
在位于苗村的高明环保项目施工现场,朱伟听取了施工方关于复工复产工作的汇报。项目自2月18日逐步复工,主要开展场地护坡、水土保持及桩基础施工,工地现有人员232人,到岗率100%;进驻大型设备、车辆12台,到场率100%。朱伟表示,项目主体建筑造型引入的高明花灯、山中梯田等元素很好地展现佛山特色,下阶段要进一步优化设计,突出环保生态核心理念,全力打造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环保示范项目。针对施工方提出的上游管桩供应紧缺等问题,朱伟现场叮嘱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市领导葛承书参加调研。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