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佛山援汉医疗队322人回家了!
春雨洗尘迎英雄!
4月6日,第二批322人返回佛山的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结束14天集中休整,可以离开定点酒店,与家人团聚。从2月13日出征至今,已经快2个月。
早上8点多,天空下着雨,还有阵阵春雷。结束休整的佛山医疗队队员陆续收市后行李装车。9:30,一场简短的总结仪式后,他们陆续登上了回家的大巴,回到各自的医院和家中。
让我们跟随一组图集,看看他们回家情景。
队员们在“欢迎英雄回家”的横幅上,签上名字
队员们在“欢迎英雄回家”的横幅上,签上名字
拿起横幅,挥舞着国旗
队员拿着援汉医疗队佛山市医疗一队的队牌合影留念。
看到前来迎接的医院同事,医疗队队员都忍不住感动落泪。
队服——冲锋衣,画满了图画,签满了战友的名字,记录了这次难忘的经历。
队服——冲锋衣,画满了图画,签满了战友的名字,记录了这次难忘的经历。
市、区领导以及各家医院领导到酒店迎接队员,举行简短总结会
总结会上,看到3分钟的回顾视频,队员们热泪盈眶
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医护们拉起横幅等待同事们回家。
西酒情怀,不仅代表着民间美味,更代表着街坊情义。凭借色泽金黄、香脆可口的口感,西酒蛋散王、西酒萨琪玛成功被评选为“三水十大手信”、“三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三水人乃至佛山人钟爱的点心小吃。
西酒生产多种传统糕点,蛋散、萨琪玛、核桃酥、油子棕……后来,蛋散和马仔(萨琪玛)成为了西酒的明星产品,来西酒外卖部购买“孖宝”(蛋散、萨琪玛)的食客络绎不绝。
在多位前辈的悉心教导下,西酒非遗传承人钱桂生从一名学徒转变成为厨艺精湛的师傅。他坚持传统制法,不添加防腐剂,通过了解消费者喜好和市场的需求,对蛋散王、萨琪玛不断改良,直至成品至此。
龙潭龙母诞是指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九,以杏坛龙潭龙母庙为核心的龙母信仰活动。龙母信仰在龙潭的繁衍,可追溯至南宋咸淳年间。宋咸淳元年(1265)即已建成龙母庙,明清年间重修、重建活动不绝,明嘉靖年间、乾隆四十四年(1779)、道光五年(1825)、光绪二十四年(1898)均有重修,龙母信仰经宋、明、清、民国流传至今。
龙潭龙母诞主要包括信众祈福、龙船朝拜、彩龙竞渡三部分。信众拜祭以寿金、元宝、鲜花、水果等在殿前焚香祝祷;龙船朝拜指各地龙船汇集龙母庙前,卸下龙头、龙尾,抬到龙母像前的神案参拜,并抬着龙头、龙尾在神像前走一圈,点头参拜,感谢龙母一年照应,祈祷来年顺风顺水;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三四点,前来参拜的百余艘龙船汇聚于龙母庙前水道。龙船负载着罗伞、旗标、神楼、刻有村名或坊名的龙牌等极具民俗信息的装饰,游弋于水道之上。
作为顺德多地及附近地区龙母信仰中心的龙潭龙母诞,具有重要的民俗学、文学、精神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拜祭龙母、拆卸安装龙头龙尾、龙牌、姓氏旗、神楼的制作与安放,锣鼓唢呐粵韵助兴、龙母帅印、龙船符、龙船水、龙船饭等仪式与行为,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俗学信息;围绕龙母诞、彩龙竞渡、龙舟水、龙船饭等活动衍生发展出的诗词歌谣、神话传说、俗话谚语、趣闻佚事等文学价值丰厚;龙母诞活动含着的和善为怀、得恩记报的文化心理,彩龙竞渡等活动形成的同舟共济、奋发向上的氛围是社会正能量。
2014年,龙潭龙母诞被列入顺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