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政:申领优粤佛山卡须提供社保或个税证明
6月15日,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优粤佛山卡T卡申领服务工作操作指南(修订版),自2020年6月16日起实施。
据悉,去年11月29日,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补充通知》。《通知》显示,认定为优粤佛山卡A卡、B卡、C卡、T卡的人才,享受市户籍人口购房政策;在我市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
今年3月18日,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优化优粤佛山卡T卡申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提及,具有中专学历或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证书的人才可申领优粤佛山卡T卡,其他人才按照《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粤佛山卡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申领优粤佛山卡A卡、B卡、C卡。
此次最新修订版文件则提出,化优粤佛山卡T卡服务对象为与注册地在佛山市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产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在佛山市缴纳社保或者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且满足具有中专学历、具有大专学历、具有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证书、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证书其中一项条件。
即是说,除了在佛山工作且拥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要在佛山限购区购买首套房,还需要在佛山缴纳社保或者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小长假了,很多人对端午的印象只有香香糯糯的粽子,事实上,端午节的日子里,营养又美味的美食可不仅仅只是粽子。
在俗信中,农历五月是恶月,民间又称“毒月”。用现代观点来解释,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最容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洁身、服用之外,还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辟毒祛邪,防病健身。下面就来见识一下端午的这些有妙用的美食吧。
红豆粽子:利水湿,解热毒
在粽子的诸多花样品种中,最常见的是用糯米与红豆共同包制的粽子。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夏日气候炎热且多雨,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
咸鸭蛋:补充盐分和营养物质
吃咸鸭蛋为端午节又一食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因而也是一味夏季食补与佐餐佳品。
蒸馍馍和米糕:驱虫杀菌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或做成米糕(又称打糕)。艾草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草均必不可少。
大蒜炒苋菜:防治痢疾
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大蒜蛋:避“五毒”
有些地方端午要吃大蒜蛋,即将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以供食用。有的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鸡蛋除有滋补强壮作用之外,还有滋阴润燥、补心宁神、养血安胎、解毒止痒的功效,与大蒜、艾叶合用,民间谓可以避“五毒”,益健康。
五月五吃“五黄”
端午江南一些地方有吃“五黄”的习俗,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
黄瓜:黄瓜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尤其作为盛夏主蔬,治疗多种夏日时病,应时顺季,内食外用,老少咸宜。
黄鳝:端午的黄鳝体壮肥美,肉质细嫩,正是择食的佳季,故民间素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鳝性味甘温,具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功效,常用于劳伤气血、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等症。黄鳝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适用于进入毒月体虚之人食用,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而大蒜烧鳝鱼则兼具解毒功能。
咸蛋黄:咸蛋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味极佳,因为有个“黄”字,于是也进入了“五黄”的行列。端午吃咸蛋黄,除前述作用之外,还寓意着健康平安。
雄黄酒:我国民间在端午节素有喝雄黄酒的习俗。然而雄黄是一味含砷的有毒中药,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该物质遇热后,可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砒霜对人体有强烈毒性,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后,可致急性中毒而死亡。因此这一习俗已基本被摒弃,取其“黄”字,一般用糯米酿成的黄酒替代。毒月开始进入黄梅季节,湿气加重,饮用少量黄酒,能温经活血,除湿通络。
“中国有哪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今天(6月16日),佛山市博物馆在东平小学教育集团路洲校区举办博物论坛和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四位博物馆专家现场为小学生科普佛山传统民俗文化。
现场,佛山市博物馆向东平小学路洲校区赠送了佛山传统民俗文化相关书籍,并作课程讲解。本次课程分为四个内容,分别为《我们的传统节俗》《木版年画中的佛山习俗》《飞棹凌波擂鼓催 龙舟迟疾去还来 ——佛山龙舟文化》《佛山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与题材》。
为了让提高孩子们的兴致,四位博物馆专家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向在场两百多名小学生传授知识,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举手答题,答对的同学可获得佛山市博物馆提供的文创产品一份。
“中秋节在每年的几月几号呀?”佛山市博物馆陈列宣教部副主任刘燕芳首先为同学们科普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她通过图片和讲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知识;随后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委会委员程宜向同学们讲解了木版年画中的佛山习俗,她围绕着木版年画的概念 、木版年画与佛山习俗等方面展开讲述;“佛山龙舟习俗的程序与礼仪主要有起龙、采青、招景、探亲、迎龙、龙船盛会……”端午在即,武汉大学宗教学博士、文博副研究员李小艳为同学们送上佛山龙舟文化课程;最后,中山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何咏诗为同学们带来佛山传统建筑装饰技艺课程。她介绍,佛山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以“三雕两塑”为主,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有戏剧人物、祥禽瑞兽、博古器物等,通过展示实物照片,让学生领略佛山传统建筑的精妙所在。
“博物馆具有对公众服务的功能,公众不能走进馆里,我们就把展览送出去,如去到佛山五区很多大型的工厂、社区、乡村、学校。在这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佛山市博物馆一直做各种展览及科普活动。”程宜表示,展览主要以佛山传统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展览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此外,佛山市博物馆与非遗传承人对接,让非遗传承人带着技艺进校园。“每年要做很多场非遗活动,让小朋友亲手制作民间工艺,了解和热爱家乡传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情怀。”
东平小学路洲校区教导主任王李萍表示,本次活动是该校与佛山市博物馆的第二次合作。他认为,活动能够增加学生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让学生通过接触家乡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