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几道消暑汤,请收藏好
小暑至,盛夏始,小暑过后一年中最高温,高热,高湿的三伏就要来袭,因为暑气和湿热许多人会出现烦躁不安等,胃口也会受影响,所以补充体力,解热消暑是小暑后要注意的健康关键。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食上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多吃时令瓜果蔬菜,多喝汤或粥,给大家分享六道清热消暑的汤水,简单易做又不失营养,特别适合三伏天,让你和家人一起清凉过夏天。
一、蛤蜊冬瓜汤
冬瓜性寒,能清热解暑,而且冬瓜不含脂肪,和天下第一鲜的蛤蜊一起煮汤,鲜美低脂又不失营养。
【材料】:冬瓜600克,蛤蜊150克,咸肉一小块,盐少许,料酒适量
【做法】:1、准备好材料,蛤蜊买回来后用盐水静养些时间,后清洗干净,咸肉洗净后切小块。
2、冬瓜去掉外皮和瓜瓤,清洗干净后切成厚薄均匀的片。
3、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后放入适量料酒,然后把蛤蜊放入锅中,等蛤蜊的口全部张开捞出。
4、煮蛤蜊的水不用倒掉,过滤后放入锅中,然后把咸肉和冬瓜一起放入锅中。
5、煮开后加少许的盐调下味,然后把蛤蜊放入锅中,再次煮开后即可熄火。
二、菌菇鸡蛋丝瓜汤
丝瓜是夏天常吃的蔬菜,色泽青绿、瓜肉清嫩、味道清香,丝瓜的水分含量高,热量较低,有去暑清心的作用。
【材料】:丝瓜500克,白玉菇65克,鸡蛋2个,盐适量,油少许
【做法】:1、准备好材料,白玉菇切去根部,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焯下水后捞出待用。
2、2个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料酒和少许盐打匀后放入油锅中成型后快速划散,盛出。
3、丝瓜刨去外皮,清洗干净后滚刀切成块。
4、锅中倒入适量油,把切好的丝瓜放入锅中,煸炒一下后加入少许盐翻炒均匀。
5、加入没过丝瓜的水,再把焯过水的白玉菇一起放入锅中。
6、煮开后再把炒好的鸡蛋放入锅中一起翻炒均匀后即可熄火。
三、三豆汤
三豆汤,就是用黑豆,赤小豆,绿豆一起煮成的汤,加入冰糖或者红糖一起喝,即是一道糖水,也是药茶,是夏季里一款经济又实用的清暑祛湿饮品。
【材料】: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黑豆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1、准备好材料,先分别把这三样豆清洗干净,然后再加清水浸泡30分钟,特别是黑豆和赤小豆,不易煮烂。
2、锅中加入适量水,把赤小豆和黑豆先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煮15分钟左右转中小火焖煮。
3、至赤小豆和黑豆开始软加入绿豆一起煮开。
4、煮开后转小火焖煮至三样豆都酥烂,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后即可熄火。
四、莲藕排骨汤
莲藕有降燥润肺,开胃清热的作用且老少皆宜,用来煲汤鲜美营养。
【材料】:子排500克,莲藕1节,甜玉米1个,胡萝卜1根,盐适量,料酒适量
【做法】:1、准备好材料,莲藕去皮切片,甜玉米清洗干净后切成小段,胡萝卜去皮后切块。
2、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子排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料酒焯水。
3、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30分钟后放入莲藕和玉米段。
4、继续焖煮30分钟后加入胡萝卜一起煮。
5、煮至排骨酥烂后加适量盐调味后煮开即可。
五、菌菇鸡蛋豆腐汤
蟹味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菌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用来煲汤特别鲜美。
【材料】:内脂豆腐一盒,鸡蛋1个,蟹味菇1把,火腿肠1根,盐适量,油少许,料酒少许。
【做法】:1、准备好材料,蟹味菇清洗干净后放锅中焯下水后捞出过凉水。
2、鸡蛋撒入碗中,加入少许料酒和盐搅打散,火腿肠切成小粒。
3、锅中倒入适量油,把打散的鸡蛋放入锅中,稍凝固后快速划散炒匀即可盛出。
4、锅中倒入适量水,放入焯过水的蟹味菇和火腿肠一起煮开。
5、豆腐冲洗下后用刀划成小块后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加入适量盐调下味。
6、再把炒好的鸡蛋放入一起煮开后熄火,出锅前撒上香葱即可。
六、绿豆百合汤
绿豆有清热解暑,安神润肺的作用,百合能清心安神,这两样食材一起煮,夏天能消暑清热。
【材料】:绿豆100克,百合500克,冰糖 适量
【做法】:1、绿豆提前30分钟用清水浸泡一下,百合掰去外面的老片,清洗干净,再把清洗干净的百合撕去叶片上的一层衣,这样可以让百合减少苦味。
2、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把绿豆先放进去煮,等绿豆的皮煮至起皱,放入清洗好的百合一起煮。
3、煮至百合片呈透明色的时候加入冰糖即可熄火。(by心在乌云上2013)
一、“塔坡牧唱”,明初塔坡寺被毁后,僧人四散,以至冈上青草遍地,附近乡村牧童,遂以此放牛,间时吹笛高歌,声闻远近,因此而得名。
二、“冈心烟市”,在三穴冈(黄伞冈)上平坦地方,人们在此设市,每晚在五更开市贸易,因市场照明的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远望成奇景,故名。遗址在福贤路尾冈心街。
三、“南浦客舟”位于南浦乡边大桥(头)地方,当时汾江河流水辽阔,富商巨贾,王孙公子,文人雅士,日夕多在此雇舟游河,尽兴乘凉,此往彼来,络绎不绝,故名。遗址在大福路尾公路处。
四、“村尾垂呀”,因通济(石拱)桥建成后,每届黄昏,太阳西斜,日光照桥影于河中,如天垂长虹,彩色荡漾于水面,故名。遗址在普澜路口。
五、“孤村铸炼”位于表冈附近,四周无人居住,是孤零一座小村(村名佚传),因村人多以冶炼为业,日夜火光冲天,浓烟蜿蜒若龙,故名。遗址在沙塘坊一带地方。
六、“东林拥翠”,是明代佛山最早著名的园林,为明知州冼效所建,以后代有增筑。园林广约里许,林外柳堤夹岸,堤名“试马”,傍建射圃,内有小溪(栅溪),引水为湖,湖植荷花,湖心为榭,横跨虹桥,湖傍桃、荔,老松参天,古榆蔽日,翠竹丛生,枫树成林,怪石四布,亭、台、楼、阁、大院、书斋、棋坪,分列左右,湖之南上集雅堂,为文人吟咏挥毫宴饮之处。至清代日渐荒芜,民国时无存。遗址在东头坊,园林已成农作物之地。
七、“汾流古渡”,在汾江河正埠码头之处(现南堤永安路口)岸上建有“忠义乡亭”(俗称接官亭),接官亭,古榕多株,分列岸边。当时因中处客商到佛山采购货物,船渡来往不绝,小舟也如过江之鲫,川流不息,故名。遗址仍存,但无当日的繁盛。
八、“庆真楼观”,即祖庙后楼,是古佛山八景之一,当时人们登楼远眺,佛山全镇景物,尽入眼中。现仍巍立于庙中,如硕果独存,以供中外旅游者参观。
近年来,在南海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中,发现南海丹灶赤坎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语言——“盲公话”,500多人的小村,有过百人懂得用“盲公话”交流。走出这个村子,附近几个村庄却没人懂得这种语言。
所谓“盲公话”实为一种自古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反切语”,是一种隐语。多在一些特定人群中流行,以便于保密。但遗憾的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赤坎村村民都极少用“盲公话”来交谈,渐渐地“盲公话”淡出了村民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盲公话”在当地已逐渐失去了传承,“盲公话”这种独特的语言,将来可能就会在赤坎村永远消失。
为加强对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保护,2007年3月,“赤坎盲公话”被列入南海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