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广东特许经营发展大会在南海举行
近日,第十二届广东特许经营发展大会在南海区西樵镇樵山文化中心举办,业内大咖共同探讨特许经营发展之道。会上,“广东千店榜”首发仪式和佛山市餐创发展中心同步启动。
特许经营有广阔空间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牵引力。
广东省商务厅一级调研员欧阳要明表示,居民消费发展迅速,给部分实体商业带来挑战。但随着科技和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变化,这两股力量推动了实体商业加快创新升级,从而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许经营品牌,成为广东省商业和消费发展的一大亮点。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已成立28年。这28年来,中国连锁经营快速发展,从引导零售为主,到逐步渗透到超市、百货、便利店及各类专卖店,目前已全面覆盖酒店、餐饮、教育企业等领域。
现场,广东千店榜暨广东商业特许经营品牌TOP30发布。这30个品牌整体门店总数达到13.3万家。由此可见,特许经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消费升级的趋势,数据化的浪潮和城镇化的经济,持续地促进了大环境,商业特许经营依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廖皓炜表示,在新形势下,需要凝聚品牌力量,快速改变过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渠道,从项目引导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的品牌价值转变。
大会以“应势谋变韧性增长”为主题,邀请省内外特许经营大师级专家学者及知名品牌业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连锁加盟趋势商机发展和投资经营策略,促进特许经营产业和现代流通业的健康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邀商贸企业到南海发展
会上,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健推介南海,诚邀广东商贸企业来南海感受一流的营商环境,享受一流的消费体验,在南海这片商贸热土开拓新天地,共同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发展商业特许经营,南海区有“新商业”与“好环境”。
作为国内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南海拥有广阔的消费空间,可构建高质量的消费聚集地。连续三年,南海全区社消零总额稳居佛山五区第一。
目前,南海正追求“新商业”,出台了促进南海商贸行业发展扶持政策,每年将拿出近1000万元对连锁总部发展、知名品牌首店引进、载体和协会引进孵化、商业体改造提升及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等方面进行奖励扶持,以此优化南海商业结构,提升南海区商业圈层能级。
南海正打造“好环境”。南海区委区政府牵头建立了区级消费升级工作联席制度,统筹协调消费扩大升级工作,打造“政府+协会+企业”共同议事模式,发挥成员单位合力,协同解决促消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此外,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南海于2023年举办了南海新春嘉年华、汽车美食嘉年华、“南海好物”等超50场区级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做到全年可持续、季季有重点、月月有看头。接下来,南海将继续探索多方消费资源融合互促,为新型消费业态和消费模式创造优秀的发展环境。
日前,全国14个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名单出炉,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项目,这是继获得2022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后,顺德质量工作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顺德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强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集聚区建设两年半以来,围绕顺德“4+5”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区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中心、镇(街道)NQI综合服务站、园区NQI基层服务站三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制造业当家“台柱子”作用,将顺德建设成全国县域领先的质量标杆。
协同发展,推动质量资源集约化
为解决产业发展“燃眉之急”,顺德区发挥制造业根基深厚、产业链相对完整、大型检验检测机构集中等重要优势,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模式变革,推动服务资源整合,重点解决质量资源分散化、不集中的问题。
2021年6月,顺德区规划建设占地近万亩的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集工业设计集聚、质量标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应用开发、创新研发服务、湾区创新协作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园区,服务顺德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集聚区内共有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国家级检测实验室4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质检站3个,为区域提供计量、标准、质量、品牌、实验室能力、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每年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
以顺德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例,广东质检院国家机器人中心积极与顺德机器人产业协同协作,孵化打造北滘陈村机器人谷产业带,以“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理念,汇聚起机器人产业链,多家机器人及机器人零部件企业入驻园区。产业链主库卡携手大族机器人、隆深机器人、毕要科技、德里森等机器人相关企业,探讨共同制订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升行业话语权。
截至目前,已有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顺德机器人产业集群,集群企业总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6.6%,顺德区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
搭建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企业
推动区域内标准、认证认可、标准制修订、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顺德区着力健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区-镇-园区(企业)三级服务体系,围绕顺德“4+5”产业集群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其中,点面结合建立“镇街-园区”服务站模式,基层服务站已进驻全区40个园区。统筹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三级服务体系:区一级依托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设立区级服务中心;在镇街一级,设立综合服务站,统筹辖区内产业园区基层服务站点的设立推广、服务事宜综合协调;在各重点产业园区,统一设立基层服务站(点),落实各项服务制度,执行服务流程,开展服务评价。目前已设置1个区级服务中心,10个镇街市场监管所综合服务站,40个园区基层服务站,配备专兼职NQI服务专员116名。
此外,实行“线上平台+线下服务站”模式,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74项、减少生产性成本5843万元。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NQI需求征集与处理平台,以数字化手段为企业提供不打烊NQI服务,实现指尖办事零距离。平台现有3017家企业登记注册、83家技术机构入驻,完成各类业务服务宗数29834宗。
随着NQI“一站式”服务机制的健全完善,顺德区产业呈梯队良性发展,涌现出一批品牌优势企业,其中美的集团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联塑、伊之密2家企业进入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名单,全区198项标准入选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国家标准累计达到1147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达237家,顺德经济深耕制造业发展,展现出十足的经济韧性和发展空间。
拓展NQI建设内涵,推动质量基础服务公共化
顺德把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作为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基础服务有效供给。在NQI“一站式”运行过程中,根据服务中心及基层站点平时收集到行业质量堵点、难点,梳理出其中的共性质量问题,针对重点产业开展质量提升工作。
2023年以来,顺德区陆续开展了燃气具、厨卫家电、涂料及家具、机器人、机械装备等行业的质量提升工作,综合运用计量、标准、质量管理、检测认证等综合手段指导帮扶企业质量提升。顺德区政府投入500多万元经费在全产业链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集聚区建设启动以来,累计对辖区186家企业开展计量、检测等方面工作专题调研,摸清了企业在研发设计、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成品测试、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放管服”政策解读,推出16项涉及计量行政审批、强制检定以及公共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便企惠企举措。
截至2023年底,共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培训62场次,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累计263场次,辅导企业超178家次。通过开展问诊把脉和实地帮扶,找出问题和不足,为企业提出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的具体意见和建议126条,帮助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围绕产业集群共性瓶颈问题,出台团体标准6项,其中家用燃气灶用旋塞阀总成和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2项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加大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强化技术协同,探索个性服务市场化
对于单一企业遇到的问题,顺德区采取个性需求市场化的方式,设置技术协同攻关栏目,尝试推动市场化运作。譬如,广东村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线上发布求助信息,希望专业机构帮助企业加强质量标准、产品研发的结构性、安全性技术服务包,很快与专业技术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最新开发的煤质快速检测装置应用开发技术,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后,很快有一家大型国企找上门来与该院达成合作协议。
2023年,经顺德NQI牵线,各技术机构共为196家企业解决265项技术难题。由NQI引领的个性化质量服务市场化运作,为本地企业带来了有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
放眼顺德,部分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数字化影响范围还从企业自身向供应商、销售商及售后服务商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拓展,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以数据驱动质量管理策划、控制和改进,提供更为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例如,松柏(广东)电池工业有限公司在数字化改造实施过程中发现质量管理问题,影响产品项目实施进度。NQI服务中心经深度调研后,建议企业将不同客户的品质测试要求以及产品质量要求进行数字化设计,并为其对接华南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专家。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及质量工艺进行深度调研,技术专家对公司提出了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优化工作逻辑,从体系上解决了企业的问题。
接下来,顺德区将以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通过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统筹建设与协同服务,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质量技术问题,助力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显著提升,为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1月10日,高明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姜岳新在作全会报告时提出,要切实防范自我信心不足和自我认知过高两种不良倾向,要在认识上再提升、责任上再压实、行动上再加力,进一步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深入落实市委“十大行动”,实施区委“十项重点工作”。
高明区委“十项重点工作”具体是:产业重塑、平台再造、低效出清、镇村示范、城镇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绿化美化、民生提质和基层治理。为进一步部署落实“十项重点工作”,高明提出提能级、强镇域、兴农村、美环境、聚合力五大工作方向。
高位谋划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彰显出高明对于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决心和信心。“‘百千万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头号工程,是工作的总抓手。”在此部署下,高明已然吹响了补齐城乡发展不平衡短板、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做强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对高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从全市统筹的角度看,佛山五区虽然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区行列,但内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较为突出,地处佛山西部的高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兄弟区存在一定差距。从高明内部看,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各镇街发展差距明显已经成为高明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路上的短板。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恰恰是省委“百千万工程”锚定的工作方向。县域经济是“百千万工程”主抓的工作之一,高明振兴县域经济,产业必定先行。在区委“十项重点工作”中,产业重塑、平台再造、低效出清等举措,均与打造产业密切相关。姜岳新表示,高明区要做好产业载体整理,加快推进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专精特新湾和总部经济湾,推动产业重塑。
2023年,高明已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围绕“2+4+N”产业集群,加速布局新一轮产业变阵,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战新产业“春苗计划”。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健康食品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值均实现稳定增长。
2023年以来,与高明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内部硬件设施持续得到完善。例如作为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先行区”的佛山市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就完成新建道路约4000米,污水管网、道路照明等设施短板得到补齐。
镇街是经济发展主战场。具体分工上,2024年荷城街道要锚定“千亿镇街”建设不放松,杨和镇要加快冲刺千亿工业总产值目标,明城镇要在全省首批典型镇建设上走在前列,更合镇要加快建设临空产业新城。
振兴乡村 补齐发展短板
在高明“百千万工程”施工图中,乡村振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高明提出,要学好用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一村一策、靶向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高明区“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经成效初显,97%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今年,高明将继续加快推进“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高标准打造“金色丰收”综合示范片,尤其将集中资源全力推进10条首批典型村建设。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项重点工作,分别将方向指向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3年,高明根据“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重点围绕“三洲黑鹅”、“合水粉葛”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新实施“2252”工程,全力打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2个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做好高明“土特产”增值增效大文章。
同时,高明大力实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将农村“三资”交易晒在阳光下、放进平台里,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水平,全区已经建成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农村资产价值不断攀升。
站在落实“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高度上,在全省、全市聚力“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高明的乡村振兴事业大有可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