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森林门户、公园城区!规划来了,绿美天河将这样建
近日,天河区召开“百千万工程”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专项规划主题新闻通气会。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总规划师张苒介绍《“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专项规划》的编制背景和总体情况。
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决扛起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属地责任,天河力争在绿美生态建设中走前列、挑大梁。为了提升绿美天河生态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计划性,强化规划引领,天河区编制了《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专项规划》,并大力推进实施。
城园融合“绿”禀赋:
集聚绿美资源规模约49.3平方公里
“从区域看,天河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点。”张苒表示,天河是广州“三脉”(城脉、文脉、商脉)、“三轴”(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三核”(历史文化核、现代活力核、未来发展核)的枢纽点,处于链接新、老广州与未来广州的中枢;天河南临珠江,北靠九连山脉,自然禀赋的“一江三山五水”布局(南临珠江、北火龙凤三山、沙河猎德棠下车陂深涌五水贯穿),与传统广州“云山珠水”格局呼应;天河集聚了商务总部、高新园区、大院大所等独特的生态产业势能,具备由高GDP土地效益转向高GEP生态价值的潜力。
从格局看,天河“北山-中城-南水”,生态发展要素集聚。天河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低山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三级地形,北部火龙凤三座山环绕融入城市,南面珠江通过沙河涌、猎德涌、棠下涌、车陂涌、深涌等向北延伸进入珠江新城、金融城等城市中心区,尤其是车陂涌贯穿天河南北,山水城交织相融。
从资源看,天河作为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城区,拥有城央生态公园群,是独特的城园融合创新示范区。天河的林地、绿地等绿美资源规模约49.3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6%。全区41条河涌水系密布,建各类公园92个、绿道15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平方米,“公园城区”初具规模。
绿美天河新愿景:
打造“公园城区·绿美天河”,构建“城园融合”新格局
天河将从生态新高地、绿色新引擎、活力新门户、机制新标杆四个方面担当绿美生态建设的领头羊和火车头。
以打造“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为主题,构建“城园融合”的绿美天河新格局,以服务人本需求为导向,绿色资源普惠共享,持续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价值,打造“共建共治”的绿美新样板。
具体包括:
生态新高地——依托自然禀赋的山水资源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两大“国字号”品牌,打造湾区生物多样性样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窗口。
绿色新引擎——科创研发力量雄厚,区内现有多家高新生物技术企业、高等院所、重点实验室等,以研促产,发挥绿色新产业带动功能,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活力新门户——作为人口构成最青春最活力的中心区,积极响应多元人群活动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绿美场景,建设世界级城市精品绿化工程,优化人居环境,打造湾区活力新门户。
机制新标杆——探索全省高密度城区绿美发展新路径,打造生态保护、绿色治理与城市建设多元联动的新标杆。
城区规划新蓝图:
103个项目打造“国植绿核、三山翠环、龙溪碧带、公园绿网”
张苒介绍,绿美天河将聚焦“一园一中心”(华南国家植物园、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两大“国字号”工程,凸显天河特色,以公益的属性、公园的标准,打造“国植绿核、三山翠环、龙溪碧带、公园绿网”4大板块生态服务产品。
国植绿核指全力服务保障“一园一中心”建设,从“本园-环园-城园”三个维度,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城园融合示范区,提升区域功能品质。
三山翠环指整合提升火炉山、凤凰山、龙眼洞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高标准建设40公里森林步道,打造三山串联贯通的城央生态健康环,提升森林的可达性和观赏性。
龙溪碧带指以车陂涌(古称龙溪)为脉,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碧道建设,挖掘利用车陂涌、龙舟赛事等历史文化资源,把水脉和文脉串联起来,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故事、天河故事。
公园绿网指持续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提升重点道路、轨道交通沿线及重要门户绿化品质和建筑风貌,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环境。
《规划》坚持统筹当前和长远,坚持“改、建、治”并举,“点、园、带”相结合,梳理了52类103个建设项目,其中2024-2025年重点推进实施30个建设项目,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抓好组织实施。
城央绿核新示范:
“火龙凤”三山翠环最美森林门户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区将打造“火龙凤”三山翠环。
“火龙凤”森林公园作为九连山脉的余脉,北靠广州北部山系,接白云山、天鹿湖、帽峰山等区域山体,是难得的广州森林门户、城央生态绿核。近年来,天河区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火龙凤”三大森林公园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天河区正努力打造“火龙凤”多彩森林公园绿美示范点,高质量推动“火龙凤”3个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勘界立标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生态绿核,将天河北部片区打造成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的高品质生态文明示范区。
串联贯通火炉山、龙眼洞、凤凰山三山40公里健身徒步森林步道,沿线完善应急救援标距柱、消防水池等安全保障装置,实施森林公园环境设施整治、完善标识指引系统、提升重要节点品质等,同步启动文旅项目策划及运营工作,打造高级别的城央寻山康养目的地。
■狮子洋大桥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五项世界第一。
■西锚碇基坑直径130米,混凝土总浇筑量高达55万立方米、重达约140万吨,总重量相当于17艘大型航空母舰。
7月9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经过33个小时的连续浇筑,狮子洋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锚碇底板最后一方混凝土于7月8日20时完成浇筑,标志着世界最大锚碇基坑安全筑底,下一步将转入填芯施工阶段。
7月8日凌晨两点,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沙仔岛的狮子洋大桥西锚碇施工现场仍然一片灯火通明。现场技术人员正对每一车混凝土进行仔细检查,测量入模温度低于28℃方可允许浇筑,施工人员按照网格化定员定岗有序作业,开展标准化振捣确保混凝土均匀优质。
狮子洋大桥作为狮子洋通道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主跨2180米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的方案“一跨过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五项世界第一。
锚碇作为固定悬索桥主缆索股的承力构件,由基础和锚体组成,对大桥百年安全耐久至为关键,是大桥的“定海神针”。狮子洋大桥共设东、西两座锚碇,分别由保利长大、中交二公局承建,采用圆形重力式锚碇方案,结构体量大、施工周期长。其中西锚碇基坑直径130米,混凝土总浇筑量高达55万立方米、重达约140万吨,总重量相当于17艘大型航空母舰。
锚碇底板施工的圆满完成,标志着狮子洋通道项目主桥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目前,项目主桥建设已全面进入主塔塔柱施工阶段,主塔钢壳制造已进入批量化制造阶段。
狮子洋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是横向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辐射东西两翼的东西向干线通道、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重要通道,对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7月5日,值香港回归27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推动南沙与港澳在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人才协作等领域的规则衔接,以高质量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在南沙区委统战部、南沙开发区国资局的指导下,南沙区金融行业协会联合南沙区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湾区逐梦 金融乐跑”第三届南沙绿色领跑迷你马拉松活动。
南沙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博义、南沙开发区国资局副局长朱锦、南沙区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理事洪诚宇出席活动。南沙区金融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广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庆华为活动致辞。林庆华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运动,更是一次深化南沙与港澳在金融、科技、人才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大家的体质,更能增进区内金融、港澳青年以及实体企业代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粤港澳大湾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次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近150位跑步爱好者参加。随着发令枪响,粤港澳青年们迎着骄阳和微风,铆足精气神奔赴同一目标,用坚定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展现青春的活力和追梦的决心,争做赛道上的英雄。经过激烈角逐,男女组3公里、5公里赛段共计32名选手获得8强荣誉;岭南金融荟跑团、建设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广州市南沙支公司获得优秀组织奖。
南沙绿色领跑活动目前已举办三届,前两届聚焦“绿色金融”和“金融服务专精特新”,已发展成为南沙金融业通过绿色领跑链接社会各界的特色品牌活动,旨在提振南沙金融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打造南沙全新的运动与文化交流平台,为南沙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下一步,南沙金协将继续举办系列活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推动南沙与港澳在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人才协作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性平台服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