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川红茶
1951年,高明在对川村附近的土地建立了“县农业示范场”,1956年改称“国营高明县机械茶叶示范场”,1962年改称“对川茶场”。茶场面积三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有耕地598亩,茶场603亩,鱼塘108亩,猪舍面积1460平方米。
对川茶场内依山而建,四周有湖泊环绕,可谓湖光山色两相宜,风景十分秀丽。除千亩茶园外,场内大规模种植有荔枝、龙眼、芒果等果树。拥有着50多年制茶历史的对川茶场,所产的对川红茶、绿茶,以馥郁香醇、爽滑色浓著称,在珠三角乃至广东省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对川最出名的,就是红茶。对川红茶以馥郁香醇、爽滑色浓著称,不但在本地深受欢迎,还远销外地。
对川茶场依山而建,四面有湖泊环绕,可谓是湖光山色两相宜,风景十分秀丽。有对联曰“对川山水披锦绣,千亩茶景茗香浓。”
均安大头菜在华南各省和东南亚各国饮誉百多年,声名遐迩。这道农家常用的佐膳小菜,以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口味,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一句“均安大头菜,个个都咁大个”的脱口秀,在东南亚地区流传了百年以上,它见证了均安大头菜历史的悠久和这道小吃的别具创意。
均安大头菜原称江尾大头菜,是江尾农民在荷塘冲菜腌制方法上进行改革的成果。他们把整个大头菜切成片状,不需加任何香料,便制造出了独特的江尾头菜。
均安大头菜一般农历七月初播种,八月中把种苗移植,农历十二月收获,这时每个大头菜都有四斤重以上。收获后的头菜加工要经过切菜、腌制、晒干、封存几道程序。切菜时先把头菜一分为二切开,再把各半切成一片片,每片的厚度必须均匀,厚度控制在1.5公分左右,这样腌出来的菜片才软而不韧。切好的头菜先要晾晒,待到它变软才用盐腌制,经过腌制晒干的大头菜要封存一段时间,这时解封的大头菜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即使远隔几条街都能闻到那扑鼻的芬香。
经过腌制之后的大头菜,肉色金黄,咸香、清脆、可口,是下饭的可口菜肴。
用大头菜制成的各式小吃,顺德菜中,最简单的家常菜莫过于大头菜,简简单单一种农家小菜,如同一片绿叶,配搭出了无数令人垂延欲滴的美味菜式……
南越古琴社作为吕宏望老师携弟子南悦先生、涵青女士及一众弟子共同致力传承岭南琴风的道场,一贯秉承对传统岭南古琴文化恪守不懈的研习信念。
2020年,琴社开谱5周年华章之际,南越古琴社师生欢聚一堂,礼师,鼓琴,嘉宾。
师恩如山重
老师挥毫手书对大家的祝福与寄望
煮茶候琴
青石板,绿青苔,碳红壶热茶香来。
此时光阴已慢
执笔染墨,心中已是自在祥和
少年琴者
小小少年非同寻常,琴社两宝。
喜悦天然流露
真诚的笑容是深入灵魂的印记。
听琴不语是最根本的修养之一。琴赋予我们的修养是多方面的,琴音滋养心田,琴容修饰仪表,琴礼则是修正素养。
遵循有度礼法,方显端庄持重。
一如以往,南越古琴社从沐手静心环节开启了此次迎新春雅集。
准备进场
香花入水,净手静心敬知音。
明师教导,结社鼓琴聚贤才。
南越古琴社乐从分社
茗琴阁第一期学员
本次活动保驾护航的关键一员
南越古琴社学员
琴人风采
古琴的传承需要遵循传统的古琴文化为原则,早在西汉刘向的《琴说》就将“善传授”列为弹琴七要之一。在实际的传承过程中,能得遇确有造诣的琴家指引为幸,
礼师敬琴,感念明师谆谆教导!
楚泓以一曲簫独奏《长安古意》开启了雅会的乐章。
聂老师与我们成为琴友的缘分来自于尊敬的余占友老师,与其说是向我们学习古琴,倒是说相互学习更为贴切,共同探讨的话题时常会延伸到古琴以外的文化艺术,相学互长。
与南悦老师的合奏常常是即兴的,《平沙落雁》此前合了几次,这次雅集就由此曲正式开场。
2019年暑假参加零基础初阶班学习之后,坚持每周一课的青少年班训练,目前少年们已经具备可以通过自我认谱并自习《概古吟》《湘妃怨》《阳关三叠》等四级以内考级曲目。
小小少年习琴的身影还是让我们甚感欢喜,稍显遗憾的是没能摄录到何浩翔同学的影像。期待下场更精彩。
家长的正确认知是孩子得以恪守传承的先决条件。
由于场地受限,可设活动参与席位仅有50席,到场人员除两位家长与一位客人,其余均为本琴社学员,踊跃报名弹奏的达到26人,弹奏曲目丰富,使活动开展得颇有声色。
飞啸先生是2017年3月开始,于南越古琴社跟随南悦老师从零基础开始习琴,经过进阶班学习后,2018年7月7日进入南越古琴社第二期师承班跟随吕宏望老师研习岭南琴派《古冈遗谱》传承曲目。成为岭南琴派吕宏望老师传承弟子。
茜薇比飞啸稍晚些跟随南悦老师习琴,同样经过从零基础到进阶班学习后,进入第二期师承班跟随吕宏望老师研习岭南琴派《古冈遗谱》传承曲目,成为吕宏望老师传承弟子。
其纤秀女子,琴风清丽,娴静温雅。
每逢老师亲临授课之时,南越古琴社都洋溢着过新年般喜悦与欢快。
老师督导学生们,琴风要雅正,琴容要端庄,琴颐养身心,渲和情致,提升气质。
每一场雅集活动,都留下许多剪影,总想将这种身心愉悦之感,更多的分享给许多朋友们,无奈担心篇幅过于冗长,只好依依不舍作罢。
南越古琴社是南越学子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欢喜愉悦天然自在而没有屏障。
最后
借郑工为本次活动所写一首诗词,为本次活动报道做一个总结:
大鹏展翅知何日,
南越耕耘流水来。
小巷深处,古灶旁边,
龙吐珠红,桂树芬芳。
南青带领,宏望指路,
高山至大,流水远长。
大雁飞舞,三弄梅花,
关山明月,道上阳关。
遥远征途,永不停步。
知音相望,南越之光!
—— 郑兆佐
2020年1月4日
实录于南越古琴社
也祝愿,
此后每一场南越风雅琴人觉,
都沁人心脾,永散芬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