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高明世代传承的扎狮手艺
详细内容

高明世代传承的扎狮手艺

时间:2020-05-20     人气:4985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高明的舞龙醒狮,讲求形神俱备。在追求醒狮“神态”之前,“形态”显得尤为重要。而“形态”依赖的,便是狮头的造型制作,是扎狮手艺人赋予醒狮的“形态”。......

      高明的舞龙醒狮,讲求形神俱备。在追求醒狮“神态”之前,“形态”显得尤为重要。而“形态”依赖的,便是狮头的造型制作,是扎狮手艺人赋予醒狮的“形态”。

      明城七社村的谭志明可谓是高明扎狮的代表人物。他是有百年历史的大胜利狮行的第三代传承人,被区委、区政府授予首届高明工匠称号、又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用双手,传承着属于高明人的文化符号,也从中传递着一份一丝不苟、心无旁骛的工匠精神。

      三代传承百年扎狮

      明城镇作为香港“狮王”世家夏国璋的故乡,龙狮文化尤为浓厚。在此带动下,明城的扎狮行业同样兴盛。

      位于明城镇七社村的大胜利狮行,历经谭积宝、谭乙生、谭志明三代传承人经营,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兴盛时期,狮行在当时作为县城的明城大街上占了5个铺面,员工近50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志明。/高明区博物馆供图

      “大胜利狮行最初的原名叫谭复兴纸扎铺,由我爷爷谭积宝创立。”谭志明介绍,家族从清朝开始,一直从事扎狮、花灯、花炮等纸扎手艺,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停止纸扎铺经营。

      1945年抗战胜利后,谭复兴纸扎铺重新经营。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这间老铺改名为“大胜利狮行”。因此,这间纸扎狮行还流露着一份属于纸扎手艺人的爱国之情。

      谭志明今年65岁,是大胜利狮行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从7岁便开始接触扎狮手艺。谭志明坦言,最初从事扎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谋生,但不知不觉扎了近60年的狮头。

       开竹。

      凭着多年秉承传统的老工艺,谭志明出品的高明扎狮保留着最传统的配色和形态,而且做工一丝不苟,不仅在高明深入人心,连新兴、高要甚至台湾都有人专门找他扎作狮头。、四大工序用时30日

      扎狮,实际上全称为纸扎狮头。高明的扎狮分为两种,烟(翘)嘴狮(亦称佛桩狮)和猴形狮(亦称禽形狮、鹤桩狮)。整个狮头的结构均由竹子搭建,外加质地类似纱布的软纱纸扎成,这样的结构保证狮头重量轻,让舞狮者的动作更加轻松自如,节省体力。

      要扎一只好狮头,首先是要选好材料。谭志明扎狮选用的竹,取自其家族世代种植在半山上的竹林,韧性上好。将竹砍下清理竹叶后,谭志明会用削竹刀,将竹子按狮头不同型号和规格,开削成精细均匀、平滑的竹篾。竹篾开好后要在水中浸泡七天七夜然后再晾干,以增强韧性和达到防虫防蛀的作用。

       扎狮用的纱纸,质地类似医用纱布。

      准备好竹篾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软纱纸扎竹架,这是扎狮手艺中最关键的步骤。扎一个狮头,需要经历扎狮框、顶嘴竹、中竹(定型)、扎额、加密竹、扎嘴、扎鼻、扎腮共八大工序,约1800个接点。如何保证扎出来的狮头左右对称、结构稳固、形态生动、比例合适,这完全依赖于扎狮手艺人的技术。竹架扎起后,要耐心等待其自然风干。

      狮头有了骨架,接下来便需要表皮。糊纸便赋予狮头表皮的一个重要工序,同时能够让狮头更加牢固。糊纸全部采用手制纱纸,利用手制纱纸的收缩特性,一张接着一张地紧扣黏合,让纸与竹融为一体。糊纸过程中,手艺人会将每张大约三指宽、长度约一分米的纱纸铺在竹架上,环环相扣,将整个狮头铺满,等自然风干后,再糊第二层,总共要糊八层,以达到坚固耐用的效果。

       糊纸。

      纱纸干透后便可以进行彩绘,按脸谱和要求不同,用手工绘上装饰图案,最后还要上一层光油,使狮头表面显出光亮透明,更富于色彩感。狮头着色所使用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一般底色以白色为主则代表着刘备,以黑色为主则代表张飞,以红色为主则代表关羽等。另外,高明地形分山区和水区,按照不同区域,醒狮头形态会有区别。更楼、杨梅、合水属于山区,山区多订虎形狮,要求画虎纹,绘色以黄色为主。三洲、西安、富湾属水区,多订青蛙形狮,绘色以青色为主。但现在这样的习惯已渐渐消失。

      最后的步骤是装配,将铜镜片、各色绒球、长短马鬃毛或兔毛等分别装配到狮子的上额、角、眼盖、鼻、双腮等部位,使狮头生动活泼。

      一只手扎狮头从开始到大功告成,前后历时1个月。

      传承不变的工匠精神

      扎狮头是一件急不来的手艺。泡竹篾要七天七夜;扎好狮头要等其风干;糊纸要糊一层干一层,才能继续糊下一层;彩绘更要用心细描......像谭志明这样的熟手师傅,也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做好一个狮头,一年最多也就产出12个。一个狮头的制成,需要扎狮人不急不躁的耐心和时间沉淀。

      也正是如此,扎狮手艺的传承面临种种困难。谭志明表示,仅仅是初步学会独立扎成一个狮头,便大约需要2年时间,而这还只是刚刚入门的阶段。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需要长时间经验沉淀的扎狮手艺。

       彩绘。

      此外,经济原因也是影响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谭志明说,一个狮头的售价大约为1800元,扣除制作成本400元,不算人力成本,利润仅1400元,单凭扎狮这门手艺难以维持生计。

      面对扎狮手艺的传承问题,谭志明表示,他的儿子的扎狮手艺大概是他的七成水平左右,虽然儿子并没有以此为主业,但毕竟有人懂得。

      近年来,他婉拒了不少订单,一方面是因为年龄渐长,体力跟不上,接单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对自己制作出来的狮头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求出自他手的狮头必须是质量上乘,牢固耐用的,不愿意偷工减料缩减工期多接单。


       制作好的狮头骨架。

      随着年龄的增长,扎狮如今变成了谭志明的一项兴趣爱好。65岁的他每天就在自己的农村小屋中,在靠门口光源的位置,坐在小板凳上,一丝不苟地扎着竹篾,糊着纱纸,神情专注,恍如少年。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