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
今年5月,南海在全国首创湾区通办,与港澳地区实现跨境通办,获央视新闻联播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6月,南海成为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标准体系获得广东省首个服务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5A级称号;8月,南海举办2019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宣告将建华南国际二维码产业研究院;9月,2018-2019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出炉,南海位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县第二名……这是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区政数局”)成立一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在数字南海的展厅里,工作人员展示南海行政服务中心的数据信息。(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2019年3月,区政数局成立。如果说,2014年南海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区县级数据统筹局,是实现硬件统筹向数据统筹的转变,那么区政数局的成立,则意味着数字政府建设将从数据统筹向业务应用转变。
这个全新亮相的部门,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下,被认为是最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政府机构,它充分吸纳互联网核心的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开发共享思维,与政务服务相结合,形成政务互联网思维。这一年来,区政数局以“数据上云,政务下沉”为主线,以“政府服务再造”为牵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和城市治理,为广东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南海样本。
数据赋能让城市更具“智慧”
今年6月初,南海的“城市大脑”项目初步建成,建成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全景等合计12个专题,实时监测城市事件数量、重点场所、政务服务办事、产业园区情况等社会和经济指标。这个堪称城市管理、服务和指挥中枢的“城市大脑”,不仅可一图感知城市“家底”,还具备运行监测、决策支持、事件管理、联动指挥四大能力。
这是南海区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案例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相继出台数字政府建设方案。佛山南海率先发布全省首个区级数字政府建设方案,推出首批12个重点项目,力争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
区政数局局长李毅佳表示,南海区作为全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行者、排头兵,目前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平台已汇聚了超过20亿条的“数据家底”,为数据赋能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南海的数字政府建设引入了开放共享和用户思维,通过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让沉淀的数据醒过来、用起来、飞起来,以用户为中心,把市民和企业的需要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数据统筹向业务应用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更好地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如今,在劳资纠纷隐患排查、企业综合治税、法院执行大数据应用、检察大数据平台等领域,南海都已实现了大数据的应用。比如,区教育局实施的“无纸化入学”应用,减少了群众跑腿办事的时间,通过部门数据互通方式基本杜绝了关键材料造假的漏洞,更可以通过对户籍生数量、政借生数量、学区信息、楼盘信息等同比环比数据的分析,增强对入学的风险预测能力,提高教育公共服务透明度。
政务互联再升级全国首创湾区通办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发挥其价值。2019年5月30日,香港市民郑翰衍在香港观塘区,通过佛山南海设在香港的自助服务终端,打印了一张注册地址为佛山三龙湾南海片区工合空间的营业执照。这是香港与内地以自助终端机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的首个成功案例。
这得益于南海在香港、澳门分别铺设第一台“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和智能柜台并投入使用,可办理商事登记等18大项140多小项服务事项。“政务通,则经济通,则人通。”香港家庭教育及亲子调解专家梁淑瑜,搭上湾区通办的顺风车,也带着项目入驻工合空间。她说,政务服务湾区通办压缩了空间距离,更拉近了心的距离。
南海是政务服务跨城通办的先行地,目前,南海与广州市五区政务实体大厅跨城通办事项达1200项,涵盖自然人、法人、投资建设类三大类业务,实现企业登记、经营许可、投资项目核准、施工许可等企业管理关联事项的全链条通办。
“从零开始突破,不怕少,只怕无。”区政数局副局长高向伟表示,在跨城通办探索过程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近到远。2019年,南海以自助终端为突破口,将政务通办领域从广州拓展到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珠三角城市,截至目前,大湾区各城市共铺设自助服务终端设备超过2000台,可办理业务100多项,实现湾区通办。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要求,南海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在“放管服”改革的实践中,南海区试点的容缺受理、证照联办、跨城通办、湾区通办等举措,将标准化理念融入整个放管服改革过程,大力精简了行政审批事项。
以证照联办为例,今年南海共推出3批共54个证照联办主题,包括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书店等多个细分行业,实现企业登记许可“一窗收件、内部流转、同步审批、统一发证”,小餐饮店最快3天即可开店。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在南海区迸发出蓬勃生机,2019年8月,南海区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
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工程建设审批提效率
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其中明确提出,精简行政许可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
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效率低、项目落地难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最大痛点。长期以来动辄3个月以上,甚至持续2年的审批时间,不仅造成工程进度缓慢,也让企业背负巨大的经营压力。
2019年,南海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效率低、项目落地难”作为一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结合南海实际,提出了模拟审批、标准地建设、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这3项改革探索,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审批流程走下来的话,我们要拿到施工许可证,可能得要三个月。但现在走模拟审批通道,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搞定了。”谈及最新一次的审批过程,丹灶田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方——士德古斯公司的现场主管梁康维很兴奋。梁康维说,有了模拟审批,很多审批环节可以同步或者提前进行,一下子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们到各镇(街)调研,了解到他们对这几项改革的需求都很迫切,现有13个意向纳入模拟审批或标准地建设的建设项目。”李毅佳表示,目前,部分镇街已先行先试,将改革方案切实应用到项目上,如狮山镇的风梅岭项目和桂城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也正准备采用“标准地”模式来建设。
南海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的成果,还体现在数据上。自佛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一体化平台启用以来,南海区建设项目平均审批用时18.6个工作日,较市平均用时缩短近25%,平均跨度用时35天,较全市平均用时缩短近40%,审批效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为了让市民和企业少跑腿,区政数局还当起了“保姆”,推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代办服务。区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遇到的难点痛点,再多的“门”和“窗口”,再多的事务,都可以由代办员和专办员进行指导、协调、跟进落实。目前,该项服务已为企业代办581次,大大提升了审批的效率,也助力南海塑造优越营商环境的好形象。
特写
“码”上的南海抢滩万亿级市场
一张小小的二维码,穿梭在线上与线下,游走于智能制造、交通物流、食品安全、医药医疗、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成为万物互联的入口,也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共同发展的桥梁,预计到2025年可在国内迸发出万亿量级市场的能量,也搅动着南海这片热土。
2019年8月,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海举行,这是二维码行业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高端会议之一,除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论道二维码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南海也向外界发出了信号:抢滩二维码万亿级市场。
南海区作为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大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有色金属、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家具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门类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11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产品追溯、网络营销、售后服务、客户管理、智能仓储物流等环节,为二维码技术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而这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也催生了二维码产业潜在的巨大市场。以何氏水产、景兴健护、蒙娜丽莎等为代表的二维码应用,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我们以应用换市场、以市场换产业为发展思路,为二维码的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区长顾耀辉说,南海将构筑二维码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这场大会,还促成了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与南海的“联姻”,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华南国际二维码产业研究院。华南国际二维码产业研究院将开展以二维码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标识产业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力争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国际领先、国内领头的二维码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平台。
有市场,有标准,有科研,有平台,有项目,南海的二维码产业生态体系雏形初现,有望在全国率先形成国际智能标识产业集群。
盘点
数字政府建设
◆“城市大脑”项目首期初步建成:
“城市大脑”建成12个子专题,数字南海展厅、数据中心机房和政务云平台投入运营,实现数据实时汇聚、分析,推动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
◆数据赋能业务:
完成了企业纳税与资源用量情况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情况、12345热线运行情况等多个数据分析专题,在劳资纠纷隐患排查、企业综合治税、法院执行大数据应用、检察大数据平台等领域实现大数据应用。
◆建设二维码产业研究院:
举办2019国际二维码产业发展大会,推动区政府与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联姻”,共建华南国际二维码产业研究院。
政务服务改革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根据市统计数据,南海区建设项目平均审批用时18.6个工作日,较市平均用时缩短近25%,平均跨度用时35天,较全市平均用时缩短近40%。
◆全国首创湾区通办:
南海区在大湾区各城市共铺设自助服务终端设备超过2000台,可办理业务100多项。
◆推出54个证照联办主题:
南海推出3批共计54个证照联办主题,包括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书店等多个细分行业,实现企业登记许可“一窗收件、内部流转、同步审批、统一发证”。
◆广佛跨城通办事项达1200项:
截至目前,南海与广州市五区政务实体大厅跨城通办事项达1200项,实现企业登记、经营许可、投资项目核准、施工许可等企业管理关联事项的全链条通办。
今天(12月25日)上午,《“顺德鱼生”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会举行,现场发布了全国首个“鱼生标准”。目前,全市有19家执行“顺德鱼生”团体标准的餐饮单位。
“顺德鱼生”是经典粤菜,也是承载“世界美食之都”品牌的知名美食文化符号。“顺德鱼生”从养殖到物流配送到加工制作,关键环节风险点多,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寄生虫感染和致病菌污染,引起相应的食源性疾病,它既是传统美食,又属于高风险食品。“顺德鱼生”团体标准的正式发布,标志着“顺德鱼生”这个佛山传统美食菜式告别了“高风险”,踏入了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
据了解,为着力破解监管难题,降低“顺德鱼生”食品安全隐患,今年以来,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构建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组织制定“顺德鱼生”全产业链标准。该标准是对顺德鱼生产业链中养殖、运输、配送、加工制作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管控的一种技术规范,如标准要求:用作鱼生的草鱼需暂养净化10多天;鱼生不得检出寄生虫;从业人员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等。该标准对顺德鱼生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具有普遍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将为顺德鱼生构筑全链条的食品安全屏障。
佛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灿表示,此次发布的“顺德鱼生”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属全国首创,在传承和保护顺德特色美食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保障鱼生的食用安全,助力餐饮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佛山将继续坚持标准引领,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创新监管举措,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守住安全底线。
此外,“顺德鱼生”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建立,不但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过程管控,同时实现了鱼生用草鱼、物流单元、位置的信息化可全程可追溯。
顺德区饮食协会现场为首批通过考核人员颁发“顺德鱼生”岗位资格证书
“对于鱼生,大家最担心的是寄生虫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广东顺德味可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剑生表示,这次发布的鱼生标准对此有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让企业和市民都会更放心。据了解,佛山市第一批执行“顺德鱼生”团体标准的餐饮单位共有19家。
近300名来自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系统、质量安全(标准)专业技术机构、餐饮行业、水产养殖企业和来自全省各界的相关专家、各方媒体代表参与并见证本次发布会。
相关信息衔接:
《“顺德鱼生”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关键环节的介绍
养殖环节:标准进一步规范养殖场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首次把质量管控的“暂养净化”要求写入标准中,细化“土塘暂养”、“非土塘净化”、“拉网锻炼”及“水质指标”等技术规程;明确“鱼生鱻”集体商标作为认证合规养殖场的标识。
运输环节:规定活鱼运输需使用充氧水运输;细化了起运前如水温控制操作规程。
加工环节:进一步明确“顺德鱼生”在餐饮环节加工制作作过程的具体要求;餐饮企业使用“顺德鱼生”集体商标作为执行标准的认证标识。
全程可追溯:规定了活鱼从养殖到物流(配送)以及加工制作全过程的可追溯,把各环节的电子扫码传递的实时数据作为追溯依据,实现全程电子追溯,满足消费知情权和监督权。
昨日上午,2020年佛山春运工作会议在佛山西站举行,2020年春运佛山旅客发送量预计2470万人次。
副市长许国要求,2020年春运佛山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各级、各有关单位必须把春运安全生产作为春运首要工作来抓,时刻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和红线,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全力打造平安春运。
客流:铁路民航大增 公路水路大降
根据预测,2020年春运佛山客流仍将以轨道交通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全市旅客发送量约2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铁路旅客约124万人次,同比上升27%;民航旅客约10.8万人次,同比上升50%;公路旅客约200万人次,同比下降20%;水路旅客约3万人次,同比下降46%;地铁旅客约2140万人次,同比上升22.84%。
佛山市春运办分析,总体来看,2020年春运的客运出行结构变化明显,群众对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铁路、民航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公路、水路客流有所下降,自驾出行持续增多,道路保畅任务进一步加重,综合运输组织协调将更加复杂。
为有效保障春运期间运输能力,铁路、民航、公路、水路等各运输单位要提前做好运力供给调配,预计春运期间,佛山将投入客运车辆2047辆,公交车6918辆,巡游出租车3300辆,客运船舶3艘,地铁列车30列,铁路运力322列,民航运力640架次。另外,道路客运已安排71辆应急车辆,全力做好春运应急保障工作。
铁路:今日开抢除夕火车票
按照铁路春运火车票互联网和电话订票提前30天发售的规定,2019年12月25日、26日两天,佛山旅客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和电话订票方式,预订农历腊月二十九(2020年1月23日)和除夕(2020年1月24日)火车票。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的开售日期分别是2019年12月27日和28日。
返程票方面,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和1月30日(正月初六)将迎第一波节后返程高峰,网络抢票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1日。
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火车站火车票起售时间并不相同,佛山西站和佛山火车站是从今日下午2时开抢除夕车票,旅客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做好抢票准备。
佛山火车站春运节前加开两趟始发临客。这两趟始发临客分别为:3064次佛山到信阳13:15分开,途经广州北、衡阳、岳阳、信阳;K6636佛山到长沙18:08分开,途经广州北、长沙。
佛山西站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客流量逐年增长,交通综合枢纽功能逐步显现,是佛山春运保障的重点枢纽。会上透露,2020年春运佛山西站节前计划安排始发列车54对,此外还安排夜间红眼列车13对,预计春运期间到发旅客总量将达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许国要求,市春运办要协调督促好南海区春运办,科学制定佛山西站春运旅客集疏运方案,采用常规公交、加班公交、辅助公交、出租车相结合的模式,合理安排接驳运力,及时疏运旅客,确保完成佛山西站春运旅客集疏运任务。南海区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要加强与国铁部门及驻西站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联系,做好佛山西站春运各项工作。
公路: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1月14日~17日
目前,佛山汽车站及下属的石湾汽车站、乐从汽车站、张槎售票点即日起全面开售寒假学生票和春运期间的车票。除微信购票外,佛山汽车站及石湾汽车站、乐从汽车站、张槎售票点还实行联网预售,市民可就近购票;另外,佛山汽车站还设有自助售票机。
今年,佛山汽车站的寒假学生票可享7~8折优惠。学生优惠票活动时间为2020年1月4日~1月10日(2019年12月15日开始售票)。寒假期间,佛山汽车站实行“1分钱”接送服务,从校门口到汽车站点对点接送,所有票只需1分钱。“1分钱”接送服务覆盖全市9个院校,其他学校如同一校区团体购票人数达20人或以上的,可致电0757-82292211申请“1分钱”到校接送(仅限佛山五区内)。
据佛广交通集团预测,2020年春运期间,南海区公路客运节前客流高峰期将出现在1月14日~1月17日,节前春运热门线路有:省内怀集、广宁、阳春、韶关等,省际广西的贺州、梧州等地区线路,南海区各汽车站预计增开约175车次。
节后,南海区春运的公路客运主要以省内客流为主,为保障佛山西站夜间达到列车旅客的交通接驳,节后加班运力主要集中在南海车站,预计增开56车次,加班线路主要为珠三角地区线路,届时南海车站的营业时间也将会根据佛山西站列车的到站班次情况进行调整。
据介绍,佛广集团下属的各大客运站(大沥、南海、西樵、丹灶、官窑汽车客运站)即日起可预售至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的车票,旅客可通过“佛广交通集团”及各客运站微信公众号等官方途径查询、购买车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