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名实论
第六章名实论
1.天地所产
【原文】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
【解释】天地互为阴阳,所衍生出来的,都可以称之为物。天地自己也是被称之为物的。天地为有形的父母,而父母为无形的天地。
天地万物为一体,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也与万物为一体。
我们去观测电子的时候,电子才诞生了。由于人心去观测有定的精度,最小时间为普朗克时间,最小空间为普朗克空间。人去观测的时候,电子才成为粒子。人用波动的方式去测量,电子才成为物质波。
庄子中大风吹大树中的万种孔窍,而产生了万种声音。万种孔窍对应着万物的实相;万种声音实则是万物的影像,这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万物。万种粒子对应着万种声音,万种粒子谱写美妙的粒子乐章。
2.物其所物
【原文】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
【解释】前面讲什么是物,这里讲物的实相。
每一个物都有名字,这个不是物的实相。每一个物都是视觉影像,这个也只是影像,这个不是物的实相。需要透过物的这些名相指向物的实相。
物,只需要各自成为各自的本然,各自为物,不加一丝一毫是非,不加一丝一毫的人为的判断,就是实相了。正所谓一物一是非,一物一世界,一物一太极。每一物的实相都是寂然的。只是有人去观测,而且这个人的内心会影响,而产生了贵贱、大小、轻重、高矮、黑白等信息。如果加了人的观测进去,物就不能称之为物了,就已经过了的。这样就会产生了干扰了的。就像我们去观测微观的粒子,加进了观测,就加进了是非,加进了干扰,就不是实相了的。
3.实其所实
【原文】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
【解释】大的木头取来可以担当栋梁的重任;细木取来可以任用为筷子。如果不过,可以称之为实,名需要符合实。
对于能够胜任筷子之任的木头,就当筷子;对于能够胜任栋梁的,就当栋梁。而不会不匹配,如此称之为位。位为尊卑的秩序,贵贱存乎位。
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我们把物安放在该放的地方,使得位置不空着,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如此就可以称之为位。
这个位,需要站在万物各自的位上来观察、考虑才可以理解。人也要换位思考,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思考。要当栋梁,就要站在栋梁的位上去考虑,就必须要选择大的木材了;要当筷子,就要站在筷子的位上去考虑,就必须要选择细的木材,即使大的木头也要切分细了才可以用了。
如果我们要观测微观世界,我们需要站在微观世界的位置上去,如此观测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量子理论是站在宏观世界的位上,观测微观世界,如此就是过了,就会有测不准原理,如此就不可思议了。相对论是站在宏观世界的位上,观测宇观世界,如此也是过了的,就会有空间弯曲、时间变慢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爱因斯坦年轻时想象自己骑着光马旅行,如此就是站在了光的位上去考虑,就创造出了狭义相对论了。
4.出其所位
【原文】出其所位,非位。
【解释】如果栋梁之材拿来做筷子;筷子之材拿来做栋梁,这个都是非位的,都不是各自该待的位。
如果用一个国家的地图来用在另外一个国家,也是非位的。
如果用量子理论来描述宏观世界、宇观世界,也是非位的。
如果用相对论来描述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也是非位的。
一物都有一位,需要站在物的角度去观察物。一物都有自己的时空参照系的。
5.位其所位
【原文】位其所位焉,正也。
【解释】万物要站在各自对的位上,如此就可以称之为正了,也就是归于正位了。万物本身各自都在各自的位上,只是人心越位了而已,万物自然就是各得其所的。各物在各自的位上,看到的都不同,如何统一呢?如何建立大统一理论呢?
6.疑其所正
【原文】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
【解释】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如果站在了正位上去,就可以纠正不正的了。如果我们站在量子的角度去看量子世界,就会纠正不正的了。我们缩小钻入原子内部,量子理论就不适用了。
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如果自己不在正位,反而怀疑别人是不正的,自己是正的。一个色盲的人看白马,假如看成了黄马;如此色盲的人所在的位不正。然而假如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不是色盲,其它人都是色盲的,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站在不正的位上去看量子世界,并没有站在微观世界的位上去观测,正的也就成了不正的了。请注意了,这里讲怀疑。要完全破解物理学难题,不仅仅是外在的实验,还需要我们内心去实证的。内心的实证,是站在自己的位上去考虑,去观察,这个是每个人的正位。但是各自所看到的,所观测到的又不同,如此即使把大统一理论放在面前,也会产生怀疑的。
7.正其名
【原文】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
【解释】其『正』者,正其所实也。这里所说的正,是正确的物放在正确的位上,这个就是实了。也只有站在正确的位上看才认为是正确的。比如把能够做栋梁的木头放在栋梁的位上;能够做筷子的木头放在筷子的位上。站在筷子上看栋梁,就会觉得,这么大的木头,该可以做多少的筷子,真是不可思议的。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把正确的物放在正确的位上,这个也是正其所实。栋梁、筷子这个是名。白马、白石、光子、电子、中微子、希格斯粒子这些都是名。名实要互相对应。白马这个名字对应于人眼中的幻象。马这个名字对应于马的实相。物有所指,所以才能称之为指。我们不能把脚趾改为脚指,因为脚不能拿来指,而手指就是指。万物需要正名,名正言才顺。
8.彼此之名
【原文】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
【解释】名正了以后,彼就是彼,此就是此了。起名字只是为了区分罢了。当然彼的名也可以应在此上,此的名也可以应在彼上。这个就是离名。这就打破了大脑的惯性,习惯性的把名字等同于实了。
名对应于指月的手指,这个手指不仅仅可以指向彼月亮,也可以指向此太阳。电子、中子的名字可以彼此互换,这也不影响使用。
9.彼谓不行
【原文】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
【解释】名实要互相对应上。如果不对应上,呼彼而彼不站在彼的位相应,那么彼不行。
量子理论为彼,而相对论为此。量子理论的理论计算要和实验测量保持一致。实验测量离不开观测,所以量子理论也是离不开观测者的,也就是说离不开我们的心。呼彼,就是要用量子理论了,就要对应于量子世界,这就行的通了。如果用了相对论,这就行不通了的。
10.此谓不行
【原文】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
【解释】这句话跟上面那一句是连贯的。在此施行命令,如果不适当,名不符实,此命也不得行。同样的,把相对论用在微观世界不行;把量子理论用在宇观世界也不行。
11.不当而当
【原文】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
【解释】其以当,不当也。以为名实能够相当,能够相应,实则不当的,不能相应。我们会以为所看到的白马就是马的实相,实际上不相应的,不当的。我们会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实则是不当的,不相应的。以前人们习惯性以地球为中心,虽然说不当,但是已经纠正过来了。以自我为中心这个对我的执着,这个不当,要纠正更加的艰难。
不当而当,乱也。如果不能名实不能相符,不能担任栋梁的木材放在了栋梁之位,就会乱了。我们的心为君主之官,该居于主宰的位置。如果心被外物牵着走,被五官牵着走,就是不在其位了。五官不能当君主,不能越主代庖,这样就乱了的。如果以粒子的测量方式去测量电子,电子就是粒子;如果以波动的测量方式去测量电子,电子就是物质波。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波粒二象性并不代表着电子的实相。用粒子、波动来描述电子还不足以描述清楚,有些人却妄想用超弦理论来描述清楚宇宙的实相,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只能是乱了。
12.以当而当
【原文】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其以当而当也,以当而当,正也。
【解释】前面说是彼此不当的时候,自然是不行,这里是说相当的时候,就行了。
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所以说,彼的名实相当,就能够与彼对应了,在彼就可行了。量子理论与量子世界相当,而且是从宏观世界的位观测微观世界,如此就可行了。如果位不对也不行,从原子内部去观测微观世界,量子理论就不正确了的。
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这一句跟上面那一句也是相应的,前面讲彼,这里讲此。彼此互为阴阳。
其以当而当也。能够担当栋梁之材的就放在栋梁的位上,就可以当了。白马的名字对应于白马的幻象。马的名字对应于马的实相。这些都是一一对应的。
以当而当,正也。如果能够把能够当的物放在恰当的位上,这就正了。一物一世界,也要站在各物自己的位上去才可以理解。否则也是不正的。相对论要像爱因斯坦那样骑在光马上才可以理解的。
13.彼止于彼
【原文】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
【解释】故彼彼止于彼。所以彼名止于彼实。量子理论就专门止步于量子世界,不要管那么多宏观的事,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了。每个东西都有每个东西的适用范围。还要站在对的位上面去观测,如果是站在微观世界去观测,这样来使用量子理论,这样也不对了的。
此此止于此,可。此名止于此实。两者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就可以了的。用手去触摸石头,就可以得到坚;用眼睛去看石头,就可以得到白。两个感知的渠道,各自在各自的维度,互相不混淆,止步于各自的范畴,这样就可以了的。对于我们观测到的这个世界,也都是一个指世界来的,并不是实相。我们在这个现象界,就止于此就可以了。光子、电子、中微子等这些,研究得不亦乐乎,也是各得其乐来的。
14.彼名此实
【原文】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解释】彼此而彼且此。如果把彼名滥于此实,而还说彼名就是此实,这就不可以了。彼名对应于彼实,还不能说彼名就是彼实,更何况交换了呢?张冠李戴倒是可以原谅了,如果把张的帽子就当成李这个活生生的人了,这样就错得远了。
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如果把此名滥于彼实,而还说此名就是彼实,也是不可以的。
15.知此非此
【原文】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
【解释】夫名实,谓也。名实,往往被人们看作是等同的了。白马的名对应于白马的幻象。人眼睛看马的实相,而产生了白马的幻象的。这个幻象真的太真实了,人们都以为这个就是真的了。白马的幻象并不等于白马的实相的。白马的实相是没有任何颜色的。
知此之非此也。知此并非就是此的,并不是实在的。知白马并非就是白马的,只是幻象而已。知光子并不是实在的,只是由于人去观测光而有了光子。知指之非指,手指虽然指着月亮,但是不执著于手指,还要看到手指和月亮是两个东西来的。
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此并不在于此,知白马并不存在于此的,而是人眼睛去看白马,才有了白马的幻象在于此。这样名和实就分离了的,这就是离相了。公孙龙反反复复的说,就是为了说明白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太顽固了,不好讲明白。外离相即禅,如果能够打破这个东西,就进入禅境了。公孙龙这个也是直指人心呀!
16.知彼非彼
【原文】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解释】前面讲知此,这里讲知彼。为什么公孙龙反复的讲彼此呢?孙子也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键还是要站在此的位,才能知此;站在彼的位,才能知彼。地心说完全错了吗?近期科学家做实验,说明地心说并不完全错。一物一太极,一物都是一个小宇宙,一物都是一个参照系。地球这么大,也是一物,站在地球的角度来观测宇宙,以地球为中心,这个也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执着于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那就是错的了。同样的,我们可以站在月球的角度来观测宇宙,如此就是以月球为中心,月心说也是对的。
知彼之非彼也。知彼在于能够非彼。非彼是不能执着于有彼,也不能执着于绝对的没有彼。不能落于空,也不能落于有。知白马非马,也知白石非石,也知光子非子。白马只是幻象,白石也只是幻象。光子也只是人观测光子的产物,光的实相并非是粒子。
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如果能够知彼不在于彼,就可以说离相了的。测不准原理讲,知量子的位置,就不能知量子的速度;知量子的速度,就不能知量子的位置。观测到了光的粒子性,就不能观测到光的波动性;观测到光的波动性,就不能观测到光的粒子性。
17.古之明王
【原文】至矣哉!古之明王。审其名实,慎其所谓。至矣哉!古之明王。
【解释】至矣哉!古之明王。名实的论说,公孙龙可能更多的是讲如何治国安民的。这里只是借来阐释物理学的。最后这一句就离不开国事了。王道真是至大至广啊,至于至善了的。特别是古代的明王,古代如同尧舜这样的圣王。明王不是光有名,而还是要符合于实的。之所以称之为明王,首先这个明王需要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需要已经修好了自己,恢复了大爱的本心。不仅仅如此,还要去发明百姓本有的明德,还要去恩泽百姓。如此就可以有了明王之实了。
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圣人对于名实是很慎重的。请注意,这里的名不单单指名字,而是指外在的名相。名并非事物的实相,但是事物如果无名,就无以说明的。名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实相,也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说名是因为实而立的,白马的幻象也是因为有马的实相而立的。光子的幻象也是因为有光的实相而立的。
至矣哉!古之明王。古代的明王向来注重名实相符的。有一州之才,就委托一州,称之为知州;有一县之才,就委托一县,称之为知县。如此就相当了的,就不会乱了的。心为君主之官,此心也是自古以来的明王。此心光明,为君主之官。此心止于至善。如果能够恢复我们的本心,物理学不学而明了,物理学不统一而统一了。
第五章坚白论
1.诸子百家之名家
春秋战国的时候,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人,诸子百家中有一家被称为名家。名家的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惠施与庄子为至交好友。惠施先庄子二十年离开人世,庄子在此后的时间里,几乎不与人谈什么话。庄子遇见惠施,可谓是高山流水觅知音了。公孙龙有白马非马的著名故事。名家向来被世人误以为是诡辩的,实则不然,他们为得道高人,他们的论述里面存在什么没秘密呢?几千年后我们能否让这些秘密重见天日,造福世人呢?我们拭目以待。
《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名字和名家的名有何不同呢?实则是相同的,名家的论述和老子的相得益彰,互相发明。这里的名是指相,在西方哲学之中也称之为表象。这个相是很大的一个概念来的,语言、文字、颜色等这些都是属于相。波粒二象性也是属于相,我们要透过相看清光子等离子的实相。
我们用手去摸石头,而产生了坚硬的感觉,这个也可以称之为相。这个相是心和实相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说这个相完全没有作用,所以我们既要于相,也要离相,于相而离相。宇宙的实相如同天上的月亮,假如我们看不到,有圣人给我们用手指指出来,我们还是看不到月亮,就会直接把手指当成了月亮本身。大家也许觉得很诧异,哪里有这么傻的人呢?实则我们就是被自己大脑给骗了的。语言、文字就是手指而已。我们需要于手指而离手指。名家教我们离坚白,也就是这个意思。要于坚白而离坚白。
数学、物理也都是指月的手指而已。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也都是指月的手指而已。
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实证离坚白,量子理论的大门将向我们打开,里面有取之不尽的珍宝等待着我们随手拿来。
2.坚白石
【原文】“坚、白、石、三,可乎?”
曰:“不可。”
曰:“二可乎?”
曰:“可。”
【解释】战国时候名家公孙龙有著名的《坚白论》,该文对于理解波粒二象性很有启发。由于原文并不是很长,所以就在此进行解释。问:坚、白、石三种属性同时结合在一起,可以吗?回答:不可以。问:两种属性结合在一起可以吗?回答:可以。
我们可以说坚石,白石,而不能说坚白石。只能是两两结合,而不能把三者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果要放在一起,需要在更高的层次可以整合,人的大脑可以整合触觉和视觉。测不准原理讲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测到,不能放在一起的,但是在更高的形而上层次是可以兼容的。虽然不能同时观测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但是在更高的层次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对于粒子而言,同时具有粒子和波动这两种特性,也就是说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光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我们在说电子和光子的时候,就是在说粒子性。我们不能同时观测到粒子性和波动性,所以不能把粒子性、波动性、还有光三者同时放在一起来起名字。
坚是由手这个测量工具去测量的结果;白是由眼睛这个测量工具去测量的结果。假如还有其它的测量工具,测量的又是另外的结果。这些都是心对于石头的实相测量的结果。石头不仅仅有坚白二象性,还有其它的象,只是我们还没有去测量其它的而已。
同样的道理,光不仅仅有粒子和波动两种属性,还有其它的象,只是我们不知晓而已。
3.为什么只能有白石和坚石?
【原文】曰:“何哉?”
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
【解释】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回答:“如果不用手去触摸,没有坚,而有白,加起来就是白石;如果不用眼睛去看,没有白,而有坚,加起来就是坚石。”在看的同时就有了白,如果不看并不存在白。正是由于眼睛接收到了白色的光波,在我们心里展示出是白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去观察光,就不存在光子。如果我们不去观测电子,就不存在电子,但是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电子的实相。电子的实相是什么?我们现在无法知晓。
4.为什么粒子和波动不能同时被观察到?
【原文】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非三也?”
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
【解释】问:“既然看石头,就可以得到白,不可称之无白。既然摸石头,就可以得到坚,不可称之无坚。而这两者都是针对石头来说的,那么加起来不是就有三了吗?为什么不能说是三呢?”
回答:“用眼睛去看是得不到坚的,而只能够得到白,所以是无坚的。用手去触摸是摸不到白的,而只能得到坚,所以说是无白的。如此说来,不能同时得到三的。”用一种测量方式可以测量到光是粒子,而不能同时测量到是波动的;用另外一种方式测量到光是波动的,而不能同时测量到是粒子。波动、粒子和光这三者不能同时出现,正如白、坚和石三者不能同时出现一样。
5.为什么不能同时得到白和坚?
【原文】曰:“天下无白,不可以视石。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
曰:“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
【解释】问:“天下如果没有白色,也就是说没有什么颜色,也就不能看石头了;天下如果没有坚硬,就不可以称之为石头的,石头必定是坚硬的。如果是一盘散沙不能称之为石头的。也不能软软的就称之为石头。坚、白和石这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这里面是不是藏着三种属性呢?这样说可以吗?为什么前面说三者不能放在一起呢?”
回答:“对于坚、白这两种属性,有自然的藏起来的,并非故意的藏而藏起来的。”
当你用手去触摸石头的时候,就可以有坚,而另外的白就自然的藏起来的,并不是刻意的藏起来。当你用眼睛去看石头的时候,就可以有白,而另外的坚就自然的藏起来了的,也不是刻意的藏而藏。
当我们去测量光,产生了粒子的属性,波动的属性自然就藏起来了,并不是刻意的隐藏而隐藏。产生了波动的属性,粒子的属性自然就藏起来了,并不是刻意的隐藏的。
物质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不能同时被观察到。当你用测粒子的方式测量,就会得到粒子属性;当你用测量波的方式测量就会得到波的属性,片面的否定其中的一个属性是绝对错误的。
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当我们测量到了粒子的位置,速度就隐藏起来了;当我们测量到了粒子的速度,位置就隐藏起来了。并不是粒子刻意跟人在躲猫猫。
6.一坚一白不能相生
【原文】曰:“其白也,其坚也,而石必得以相盛盈,其自藏奈何?”
曰:“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解释】问:“石头有白的属性,有坚的属性,而石头必定和这两个属性相生相盈、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你所说的自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是都在的吗?”
回答:“得到白,或者得到坚,这两者是不同同时出现的,见到了白,就不见坚;见到坚,就见不到白。这两者是相离的。不能同时见到,这个就是离,一(坚)一(白)不能相生相盈。所以称之为离。之所以称之为离,这也是藏的意思。”
当我们用眼睛去看石头的时候,坚就见不到了,坚就离了,虽然说离,但是并未离远的,而是藏起来了在石头实相中了。所以说离即是藏。
物质粒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不相生相盈,不会同时被观察到。
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相生相盈,不能同时被测量到,这个被称之为测不准原理。当我们测量到了粒子的位置,虽然速度就离了,但是并不是真的离开了,而是藏起来了,隐藏在实相之中了。
7.广义视角看坚白并无矛盾
【原文】曰:“石之白,石之坚,见与不见,二与三,若广修而相盈也,其非举乎。”
【解释】又回答:“见到石头的白,就不见石头的坚;见到石头的坚,就不见石头的白。坚、白和石头加起来就是三了。如果能够在广义的方面来看,就知道还是有三了,难道不能成立吗?”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同时可以去看,同时可以去摸的,在广义的角度来看,这又是没有什么矛盾的。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似乎又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可同时存在,但是在广义的角度,广义的视角来看,又并不存在什么矛盾的。站在宏观世界的角度来观测宇观世界,就有了相对论;站在宏观世界来观测微观世界,就有了量子理论。
假如有两个人,一个人有眼睛可以看;另外一个人有手,可以触摸。这两个人就好像是两个小宇宙。可以看的那个人,说这个石头是白的;可以摸的那个人,说这个石头是坚硬的。两个人争论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对的。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争论源头正是如此。假如把这两个人合在一起,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就没有任何矛盾了的。
这个石头就好像代表着宇宙,而世人的测量如同盲人摸象一般。
8.不仅仅是石头如此
【原文】曰:“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解释】问:“物体虽然说是白的,但是并不是固定的。”这个白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人用眼睛去看石头的实相,而看的一瞬间而有的。
又问:“物体虽然说是坚硬的,但是并不是固定就有坚硬这个东西。”坚硬只是一个概念,要给人描述清楚坚硬是怎么一回事,说一万遍不如摸一遍。怎么样也说不清楚。有一首歌是讲盲人的,你给我讲的白,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白。你给我讲的坚硬,如果不是去摸一把,就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坚硬。只有触摸的那一刻,才知道什么是坚硬,而坚硬这个概念才存在。对于量子而言,只有去测量的那一刻,波函数坍缩了,量子的状态才知晓。
又问:“这种不定的情况,在万事万物之中都是存在的,难道只有石头存在吗?”对于月亮而言,爱因斯坦感到困惑,他问助手:难道这个月亮,我不去看的时候果真不存在吗?月亮如果不去看,有月亮的实相存在,但是那个实相没有形状,没有大小,没有颜色,如何称之为月亮呢?只有我们去观察了月亮,在我们心中才形成了月亮这个样子。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的,不仅仅是石头。
虽然看似讲一个石头,而且是诡辩,但不是的。通过讲清楚一个石头,就可以讲清楚宇宙了。
9.非坚白无石
【原文】曰:“循石,非彼无石,非石无所取乎白。(坚、白)石不相离者固乎。然其无已。”
【解释】回答:“就那石头来说吧,如果没有白,也就是没有颜色,没有坚,就没有石头。”如果失去了白和坚,就不能称之为石头了。假如有一样东西,啥颜色都没有;摸起来很软,如此不能称之为石头了。
又说道:“如此看来,坚和石头是不分离的;白和石头是不分离的,这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了。然而这些不分离也一直都是存在的。”粒子性和粒子不分离;波动性和粒子不分离,而且一直都是如此的。
10.于相而离相
【原文】曰:“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于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有见焉,有不见焉。故知与不知相与离,见与不见相与藏。藏故,孰谓之不离?”
【解释】问:“石头是一;坚和白两种属性是二。坚和白都在于石中。”其实坚并非在于石中,而是在于我们的手和石头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如果离开了我们的手和心,就没有坚。如果离开了石头,同样也没有坚。两者缺一不可。同样道理,白并非在于石中,而是眼睛观测石头的那一刹那,心和石头实相发生作用而产生了白。如果眼睛不去看石头,石头归于寂静,我们的心也归于寂静。如果我们去看石头的时候,石头的颜色一下子鲜明起来了。
正如我们的心和光共同发生了作用而产生了光子。离开心,无光子;离开光的实相,也无光子。
问:“所以说这其中有知和未可知的秘密。”我们用手去摸石头,在心和石头实相的共同作用下,就有了坚的概念。然而石头的实相如何,这是未可知的。我们用眼睛去看石头,在心和石头实相的作用下,就有了白的颜色,然而石头的实相是如何,这也是未可知的。我们去测量光,在心和光的共同作用下,光有了粒子性和波动性,这个是我们可以知的。但是光的实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思考了一辈子。
问:“有可以见到的,也有不可以见到的。有可以显现的,有不可以显现的。”用手去摸石头,就可以见到坚,而不可以见到白;用眼睛去看石头,就可以见到白,而不可以见到坚。用测量粒子的方式去测量光,就可以见到粒子,而不可以见到波动;用测量波动的方式去测量光,就可以见到波动,而不可以见到粒子。
问:“所以说知和不知是分离的。”
这一句话讲两个分离,我们先讲第一个分离,就是实相和相的分离。我们可以知石头的颜色是白的,不可知石头的实相,这里颜色和实相是分离的。这也就是离相。外离相即禅。我们习惯性的把白石当成了石头本身,如此看来名家所说的白马非马,这个还是真理来的,并不是诡辩。马的实相本身并没有什么颜色的,也不是白的;白马并不是马实相本身。
我们接着讲第二个分离,坚和白是分离的,手去摸的触觉是分离的,眼睛去看的视觉是分离的。这两者分离开来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所以会存在着争执和矛盾。假如我们把这两者分开来,一个人只能够看,另一个人只能摸,两个人去摸和看了石头以后,如同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那个看见石头白的人,无论他怎么形容,另外一个人都无法理解。那个摸到石头坚的人,无论他怎么形容,另外一个人都无法理解的。这就好像爱因斯坦和波尔的争论一样,这就好像是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之间的矛盾一样。两者需要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整合。视觉和触觉在人的身上已经在更高层面进行整合了。
问:“所以说见与不见是自藏的,并不是刻意而为之的。”当我们用手去触摸石头的时候,可以见到坚,而见不到白,白就藏起来了。并不是刻意地藏起来,而是自然如此的。当我们去测量粒子的位置的时候,得到位置,而见不到速度,并不是刻意隐藏起来,而是自然如此的。
问:“既然我们说到藏,也知晓了藏的本意,又有谁能说这不是离呢?”离即是藏,藏即是离。一根竹管,如果不开孔可以作为定音器来使用,虽然看似只有一个音,可是里面蕴含着五音。可以称之为胎藏。实则是音藏。如果开孔了,就分出了五音,形成了雅正的乐曲。我们的心可以分出七情六欲,如果没有分出之前,可以称之为中,称之为心藏。
11.白石非石
【原文】曰:“目不能坚,手不能白。不可谓无坚,不可谓无白。其异任也,其无以代也。坚白域于石,恶乎离?”
【解释】问:“眼睛虽然不能见坚,手虽然不能见白,然而不可以称之为无坚,也不可以称之为无白。”虽然手和眼睛处在不同的维度,无法去感知,但是不可以称之为不存在的。虽然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处在不同的维度,由不同的视角而产生,但是并不是互相矛盾的。
问:“眼睛是不能摸的,手是不能看的,不能异位的,也不能互相替代的。”假如我们用相对论去套在微观世界,这是行不通的;假如我们用量子理论去套在宇观世界,这也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用测量粒子的方法去测量波动,不能用测量波动的方法去测量粒子。爱因斯坦研究大统一理论,需要上升到更高的维度才能统一,也就是形而上的高度。量子理论是由宏观世界观测微观世界的产物,相对论是由宏观世界观测宇观世界的产物。假如我们站在微观世界观测微观世界;站在宏观世界观测宏观世界,站在宇观世界观测宇观世界,如此就可以统一了。
问:“坚和白本来是融合在石头里面的,怎么能够分离呢?”坚和白本来是不存在的,并非融合在石头里面。只有眼睛去看石头的时候,石头的颜色才会鲜明起来。不去看的时候,石头是在孤寂状态,我们的心也在孤寂状态。正是由于我们去看石头,所以创造出了白石;我们去摸石头,所以创造出了坚石。但是不可以执着于创造这两个字,虽然不去看,没有白石存在,然而有一物存在。此物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只有人去观测的时候,心和实物发生作用,而产生了石头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能等同于石头本身。也就是说白石非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白马非马。
12.天下人都把手藏在裤袋里,坚也隐藏起来了
【原文】曰:“坚未与石为坚,而物兼。未与物为兼,而坚必坚。其不坚石、物而坚。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
【解释】回答:“坚这个属性未必一定要和石头融合在一起,而与许多外物都是兼而有之的。”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石头,还有许多坚硬的东西。
回答:“我们还没有用手去触摸外物的时候,外物还没有兼有这个坚的属性,而并不能绝对的否定坚的存在,也不能说坚绝对的存在。”只有触摸的一刹那,坚才和外物兼容,才融合在了一起。只有我们去看花朵,花朵的颜色才鲜明起来。只有我们去看石头,石头的白色才一下子鲜明起来。只有我们去测量量子,量子才瞬间塌缩,才出现一种状态。测量量子如同拍照,量子运行到了一种姿态,记录下来了。所以说,量子也许有许多中状态。由于测量是有时间和空间的精度的,最小的时间精度是普朗克时间,最小的空间精度是普朗克空间。这就使得量子的运动似乎是跳跃的,而不是连续的。这就使得量子有了粒子性。
我们来打个比方量子性对应于坚;波动性对应于白。现在科学家在试图用弦理论来统一物理学,然而弦只是代表着波动性,如何能够单方面统一呢?正如不能仅仅用坚来描述清楚石头的实相。在坚的维度,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什么是白。在白的维度,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什么是坚。再说了,弦理论毕竟也只是指月的手指,能够用手指把完全代替月亮吗?
回答:“如果手不去触摸石头,而坚就离了石头,而隐藏在石头之中。如果用手去触摸外物,触摸的一刹那外物就有了坚的属性。”
回答:“天下的人假如说都收手不干了,全部都放在裤袋里面,不再去触摸外物了。坚性就藏在了万物之中了。”虽然离了,虽然藏了,可是只要我们伸手去摸石头,坚又显现出来了。这其中隐藏了量子世界的秘密,我们去观测光,才有了光子;我们去观测电子,才有了电子。如果我们不去观测,光子就淹没在光的海洋里了。如果我们不去观测,电子就淹没在大宇宙的海洋里了。宇宙本质上是光子流,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光子构成,万物都是由光构成。光子静止时没有质量的,宇宙静止的时候,质量为零。什么时候宇宙能够静止呢?正如古代的公案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如果我们的心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处于孤寂状态,万籁寂静,宇宙质量等于零。科学家为此感到无比震惊,然而这时实相。
13.白色不会自己白
【原文】“白固不能自白,恶能白石物乎?若白者必白,则不白物而白焉,黄黑与之然。”
【解释】回答:“白色不能自己就发白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怎么能使得石头和其它外物发白呢?”白色是由于我们的眼睛去看,石头才瞬间显现出来的。我们去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子鲜明起来。我们不去看花,花和我们的心都归于寂静。白色是不会独立而存在的,是心和石头的实相发生作用的同事创造的。同样的道理,白也不是像涂料那样,直接就使得石头和外物发白了。电子、光子并不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是人的观测和外物的实相共同创造除了电子和光子。
回答:“如果白色能够自己独立而存在,那么就不必要依存于外物而显现了。”白色要显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个是必须要依赖于外物的实相;另外一个必须要依赖于心。然而石头的实相又是如何的呢?石头的实相是无颜色,无大小的。连这个名字也是人给起的。
回答:“不仅仅是白色如此,黄色和黑色等其他颜色也都是如此的。”白色类似于琴声。手指对应于心,而琴弦对应于石头的实相。手指触碰琴弦的瞬间,乐音诞生了;眼睛看石头实相的瞬间,白色诞生了。请注意,石头和石头的实相是两个事情来的。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原文】“石其无有,恶取坚白石乎?故离也。离也者,因是。”
【解释】回答:“如果石头都没有,到哪里去取坚白石呢?”所以说,石头的实相必须要有,如果没有石头,坚和白都不存在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手也必须要有,而且要去触摸石头,如此才能够有坚。眼睛也必须要有,而且要去看石头,不看石头,也不能得到白。
回答:“所以说坚和白是离石头的实相的。”如果把白石等于石头的实相本身,这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说白石非石。如果把白马等于马的实相本身,这也是错了的。所以说白马非马。如果把光子等同于光的实相本身,这也错了的。如果把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等同于光的实相本身,也就是说波粒二象性等同于光的实相本身,这也错了。如果把坚白石等同于石头的实相本身,这也错了。
回答:“正是由于如此,所以有离这么一回事。”我们说指月之指非明月。我们要于手指而离手指,如果抓住手指不放,把手指当成月亮就错了的。
15.无心神就无白
【原文】“力与知果。不若,因是。且犹白以目见,目以火见,而火不见,则火与目不见而神见。神不见,而见离。”
【解释】回答:“前面讲没有石头是不行的,坚和白也就无所归附了。力发生作用的瞬间就有了果。”单单有了石头也不行,需要有力的作用,需要有动作。如果不用手去摸石头,也就无坚,手去触碰石头的瞬间,就知道了坚这个果。眼睛去看石头的瞬间,就知道了白这个果。用测量工具去测量电子的瞬间,就创造了电子这个果。光子也是如此。庄子有个大风吹树的公案。大风吹大树的万个孔窍的瞬间,发出了万种声音。这些声音如梦如幻,实则对应着天地万物。
回答:“如果不去以力发生作用,也就是离了。”这句话跟上面一句是连贯的。如果不去看花的时候,花和心都归于孤寂的状态。如果不去测量光,光和心都归于孤寂。前面讲了两个条件了,一个是石头要存在,另一个还要力的作用。接下来讲第三个条件,也就是心。
回答:“白由于有眼睛所以可以见到,可以显现。”然而眼睛是不是最关键的东西呢?心为君主之官,眼睛只是五官之一罢了。
回答:“光有眼睛也不行,需要有发生作用的媒介,也就是要有光线。”
回答:“但是单单光线能显现吗?光线和眼睛也都不能真的显现,不能真的见到,而真正见到的是我们的心神。”石头的白的显现需要融合许多东西,需要有眼睛、光线、大脑等。然而什么是心呢?大脑是不是等于心?没有那么简单的,中医有讲心藏神,肝肺藏魂魄。五脏六腑和大脑和合而生成了心,这个心是一身的主宰,真正的主人。自心自性是真正的观察者。
回答:“如果我们的心神不能够显现,而就可以说离了。”仅仅是眼睛在盯着发呆,而心处于孤寂的状态,也是离相的。心神相当于终极的测量工具。我们愿意花许多的精力去改造测量设备,甚至构建了庞大的粒子加速器,可是我们却很吝啬对于心神这个超级测量工具的投入。
16.心神要于相而离相
【原文】“坚以手,而手以捶,是捶与手知而不知。而神与不知。神乎,是之谓离焉。”
【解释】什么是于相而离相呢?指月之指非明月。手指可以说是相。我们如果不依靠手指,根本都不知道月亮的存在。所以我们又得依靠手指,又不能被手指死死地束缚住了。如此就是于手指而离手指。对于石头也是如此,于白而离白,于坚而离坚。
回答:“坚必须要以手才可以知,而单单伸出手也不行,手还有有之前所说的那个力的动作,也就是捶击石头的动作,如此才可以知石头的坚。如果光有这两样,而心神不知,也不行。”这一话是对前面分开来讲的几样东西的总结。
回答:“如果单单有心神,没有石头、手和叩击的力的动作,也没有坚这个东西。”
回答:“心神是要离万事万物的相的,坚是相,白也是相。心神是要于相而离相的。”心神如果受外在的相的牵引,就会追求物欲了的。心神如果看到这个石头美不胜收,就会产生想得到占有的欲望,这个就是罪恶了的。《道德经》中有讲,不贵难得之货。
17.心神离万物之相
【原文】“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解释】回答:“这个离相,并不单单指的是石头的,天下万物无不是如此的。只有我们反求诸己,使得心神于相而离相,不被外物所牵引,心神就可以归于孤寂而归于正。心神归于正,而一身就归于正了。每个人都如此,天下就都归于正了。”
不单单是电子、光子,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是如此。如果没有基于电子、光子的显现和研究,就不知道微观世界的实相。但是要看到实相,必须要透过这些表象去领悟实相。
18.石头记
知一石可以知万石;知一石可以知万物。知一心可以知万心;知一世可以知万世。阳明先生年轻的时候,就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学说深信不疑,他花了几天几夜去格竹子,期望把竹子给搞明白,然而却病倒了。也许需要反求诸己,把自己的心给搞明白了,石头、竹子也都会明白了。
石头有轻有重,正如微观粒子质量有轻有重;石头有的大有小、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形状。如果我们不去看石头的时候,石头归于孤寂,无有颜色,如同一个黑洞。
石头有贵有贱,实际并无贵贱,都是由于人的喜好而贵难得之货罢了。
石头有高有低,如同人有高有低。石头呆的地方越高,跌下来就越危险,人也是如此。
飞石不动正如飞鸟之影不动,正如飞矢不动。
如此多样的石头,如何能够用一套理论给统一起来呢?石头就类似于宇宙,如果要统一石头,就好像是爱因斯坦在找大统一理论一样。如何用一套理论来统一坚和白呢?对于手而言,它只能知坚,而不知白为何物;对于眼睛而言,它只能知白,而不知坚为何物。如何能够把两者给统一起来呢?地球表面是多样的不规则的,如何用一张地图就覆盖所有的区域呢?不同的区域必须要有不同的地图。石头不同的区域是不规则的,如何用一张图就全部覆盖住呢?
第二章 伊水之上
1.伊水之上
【原文】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
【注解】邵康节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定居于伊水之滨,一生淡薄功名不肯做官。这个渔樵问答也许是邵康节通过问答,阐释深奥的大道和易理。通过渔夫和樵夫简易的方式述说出来,也许更容易让世人明白。伊尹善于烹饪,以厨艺说法。姜太公垂钓亦以钓鱼说法。无有一事一物不含大道,只是世人不知罢了。这里选择的地点是邵康节所熟悉的伊水。姜太公也在垂钓的时候遇见了周文王,难道这个渔夫也是个高手吗,我们拭目以待,往下面看看吧。
钓鱼的人在伊水(今河南境内)这个地方垂钓。樵夫刚好经过渔夫身边,感觉到累了,就把担子放下来歇息一下。樵夫坐在石头上歇息的时候,就顺便和渔夫闲聊起来了。
2.鱼可钩取乎
【原文】曰:“鱼可钩取乎?”
曰:“然。”
曰:“钩非饵可乎?”
曰:“否。”
【注解】樵夫在歇脚的时候跟渔夫聊天起来了,他问道:“鱼钩能够钓到鱼吗?”渔夫回答道:“是的,可以钓到。”樵夫又问:“如果没有鱼饵能不能钓到鱼呢?”渔夫回答道:“不能钓到的。”这里渔夫似乎比姜太公差远了哦,姜太公可是直钩钓鱼,然而如果没有鱼饵,姜太公能否直钩钓鱼呢,也未可知的。这里再往下看看渔夫有什么高论的。
3.鱼之利食
【原文】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利同也,其害异也。敢问何故?”
渔者曰:“子樵者也,与吾异治,安得侵吾事乎?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子知其小,未知其大。鱼之利食,吾亦利乎食也;鱼之害食,吾亦害乎食也。子知鱼终日得食为利,又安知鱼终日不得食为害?如是,则食之害也重,而钩之害也轻。子知吾终日得鱼为利,又安知吾终日不得鱼不为害也?如是,则吾之害也重,鱼之害也轻。以鱼之一身,当人之食,是鱼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当鱼之一食,则人之害亦多矣。又安知钓乎大江大海,则无易地之患焉?鱼利乎水,人利乎陆,水与陆异,其利一也;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又何必分乎彼此哉!子之言,体也,独不知用尔。
【注解】
樵夫问道:“这么说来,鱼是冲着鱼饵来的,而不是鱼钩的。鱼饵本来有利于鱼,可是反而鱼被害了。鱼有利于人而人不被害。本来鱼和人都同样得到利了,然而一个被害,另一个不会,如此迥异,这是为什么呢?”樵夫这么问也不是等闲之辈了。
渔夫回答道:“你这个樵夫,我好好钓我的鱼,这是我平时干的事情。你打你的柴,根本和你没有什么相干,为什么要管我钓鱼这么多事呢?然而既然你这么问了,我就试着回答你。彼此的利害是对等的,并不是不对等的,你只是受到局限了,只看到小的,没有看到大的道理罢了。食对鱼有利,食对我也有利的。食对鱼有害,食对我也有害的。你只是知道鱼得到食物是利,可是你可知道鱼整日都得不到食物也是害呢?这么看来,食物的害也许更重一些,而鱼钩的害反而害轻一些了。虽然面对着危险,在鱼钩上取食,但也许有时总比饿死要强呢。同样的道理,我得不到鱼的害也是更重一些,得到鱼的害会轻一些的。如果我整天都钓不到鱼,我如何能够维持生计生存下去呢?你只是看到了人把鱼给害了,是没有看到也有人被鱼吃掉的时候。如果把鱼的身体,给人当做食物,那对鱼来说是害了。如果把人的身体,作为鱼的食物,对人来说也是害了。你只是看到我在这里优哉游哉的钓鱼,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假如在大江大海上垂钓,难道这样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人也有忧患了呢?水对鱼是有利的,陆地对人是有利的。水和陆地不同,但是利是一致的。正如狗喜欢吃屎,而猫喜欢吃鱼。屎对狗有利,而鱼对猫有利,这是一致的不矛盾。鱼饵有害于鱼,财物有害于人,鱼饵和财物虽然不同,但是其害处还是比较一致的。你刚才这么问,为何要分彼此呢?你刚才所问,只是知道体,而不知道用的。体用都知道就不会偏颇了。”听了渔夫这么一说,还真是不那么简单的,看着钓鱼这么简单的事,还是比较值得深思的。接下来看看他们之间还会互相问些什么呢?
4.鱼可生食乎
【原文】樵者又问曰:“鱼可生食乎?”
曰:“烹之可也。”
曰:“必吾薪济子之鱼乎?”
曰:“然。”
【注解】樵夫又问道:“你的鱼能生吃吗?”这个樵夫是不是很坏?哼,如果没有我的木柴,你钓鱼也只能是生吃的。渔夫回答说:“烹煮熟才可以吃的。”樵夫问道:“那就是说还是必须要用我的柴火来烹煮才行了。”渔夫回答道:“是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