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坊眼中上世纪60年代的“十里长街”
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梁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岩在广州称帝,号称南汉王,在位期间,派官员到现官窑地界制陶业发达的镇龙圩(现和顺逢涌)文头岭兴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陶窑。官窑圩发展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河堤上的墟市东西走向成"一"字形,分为石市、驿市、铁网陈市,沿街用三块花岗岩并排,首位相接铺砌而成,全长10华里(5公里)。故有"十里长街"的美称。
民谚有云:“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商业对于官窑发展的作用无可非议,时至今日,长街上仍有许多见证了当年繁华的老铺。南海县官窑镇联兴印刷厂就是其中一家,如今印刷厂依然打开门做生意,厂里摆放着几台老旧机器。年过六旬的陈飞联(下文简称“联叔”),是联兴印刷厂的老板,在十里长街上经营印刷店近30年,见证着十里长街的点滴变化。
“在60年代左右,这里是一个马蹄仓,全镇的农民都把家里种植的东风马蹄交到这里进行交付售卖。当年正是因为古岗村(如今的‘永安社区’)马蹄保存时间长而在全国闻名,因此官窑马蹄通过这里成熟的河道运输,运往国外进行售卖。”联叔指着联兴印刷厂斜对面的红砖房子给笔者说起了当年的点滴。
官窑公社
“我还记得在我的小时候,经常跑到这里拣丢在地上的马蹄吃,特别甘甜。当年这里之所以人气旺,正因为河道交通方便,在火船埠头坐红星105便可轻松到达广州,周边花都乐平的居民都会来此进行趁墟购物。”
20世纪70年代,官窑公社收购马蹄清景(图源:南海档案局)
据联叔口述,当年的农具、家具等商品的购买并非如今于商场购买如此简单,而是需要找相属店社员工进行制作,连当时候结婚的大床都是需要定制的。而当年的“十里长街”之中的“下街”木器社、竹器社、铁器社众多,成为附近居民购买农具、家具的好去处。除此以外,街上各类商店繁多:五金、布匹、百货应有尽有。连当时在县城难得一见的茶楼,光是在这条街上便有9家,可见当时官窑当时商业及人流的兴旺程度。若是碰上墟日(农历1/4/9),镇上的农民们会把自己种植的农副产品等拿到街上进行售卖,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于街道之中,热闹非凡。
联叔带着笔者在街上行走,走进了具有百年历史的财记首饰加工店之中,谢桂财(下文简称“财叔”)及其夫人吴美霞正手工制作银饰品。“像他们这样的手工加工店如今已经不多了,他们店貌似已经开了超30年历史。”联叔向笔者介绍道。
谢桂财及其夫人吴美霞
“当年我们店铺周边还有很多民办书斋,三湖书院、官窑民办小学都在这附近。”财叔在和联叔的交谈中,谈起了记忆中的“十里长街”。历史上,南粤文人学士经此地北上京都考试,州府公文必经此地转送,南北商货必经此地转运,官宦、文人学士、商家、民众川流不息,“儒商”文化底蕴浓厚。铁网书屋、啸园李公书室,如今还能在“十里长街”中找寻到当时的印记。值得一提的是,铁网书屋位于狮山镇官窑七甫社区中,在千年古驿道旁,是乾隆四十八年即公元1783年建成,距今已有234年历史,现已是南海区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十里长街的旧时老建筑,如今大多虽已无人居住,但岁月的痕迹还在它身上,因为被烙得深刻。
岭南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初地,相传东汉末年已有僧人安清来到广州说法。东吴大臣虞翻谪居广州的寓所,原为南越王室府宅,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为寺,寺名“制止”(今光孝寺),成为在岭南历史上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所寺院。
西晋以后,由海路入粤的梵僧迭至,太康二年(281),有天竺梵僧迦摩罗抵广州,“于城中建三归、王仁二寺”。东晋隆安时,圓宾国(在今克什米尔)高僧县摩耶舍到达广州,在制止寺相邻处创建王园寺(一说王园寺为制止寺译称),建起五开间大殿,此为岭南最早的建佛殿的记载。 南朝时期,佛教在岭南传播开来,广东先后兴建大小佛寺37所,集中于广州(19所)、始兴郡(11所)、罗浮山(4所)等地。这些佛寺的兴建多与西域僧人有关,据考究认为是从海路传入。
这让人想起了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水路发达的官窑,毗邻广州,寺庙兴建和拜祭的习俗文化,理所当然地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顺德祠堂南海庙”,庙者,宗教场所也,是佛教道教等祈祷、信徒朝拜之地。据《佛山忠义乡志》记:(南海)镇内有各种庙宇153座、寺观29座、家祠376座。南海民俗文化普遍追求平安、和谐、顺利,逢年过节,商铺开业,小孩上学,红白喜事,多数人喜欢烧香拜神、祭祀祖先,祈求神明庇佑。
而官窑有过两间顺天王庙,里面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发生在500多年前的故事。民间传说,顺天王确有其人,名叫张戍财,托后校官窑百姓自发尊为顺天王。明弘治年间(的1488年),将军张财戍率兵前来官窑,其上司洪山在到达官窑途中已经阵亡。当时官窑地面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盗贼横行,百姓苦不堪言,地方父老思请张戍财派兵进制。张体恤民情,不畏艰辛,历经数载,还官窑一个清平世界。张还为官窑做了很多好事、善事,颇得民心。他生前在象岭买了几棵大树死后,百姓自发尊他为顺天王,用这几棵大树木在官窑街第四、五甫之间,现工商银行所在地,建了一间庙堂,祭祀张戍财立像。起初叫官溪杜学,后来叫洪山堂庙,门前有石刻对联:“百粤津梁通郁水,千秋古庙壮洪山。但可惜该庙早已湮没。所幸官窑还留存一间顺天王庙,庙址在游鱼?村,祀张戊财立像。
话说游鱼浦开村始祖陈弘道,率领族人观苦奋斗,虽得地利人和,天却有不测之风云,旱灾、风灾、洪涝时有发生。面对云谲波诡的大自然,村民惊恐无奈, 认为人如楼蚁,祸福皆由天王操控,只有顺天而行才有生机,顺天王庙由此应运面生。有庙必有神。谁来做顺天王?顺理成章,当然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刚去世不久的张戊财。村民把他的立像请进庙内,赋予他继续为百姓做好事,保佑地方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的重任,反映了先民纯朴善良的愿望。张戊财、洪山、皆是自封王的顺德衣民起义军领袖黄萧养的部下,张戊财是军师。洪山为将军。石刻对联“共禀天威万古天颜严咫尺,成遵王道千秋王化遍寰区”, 颇有王者风范。另有一说,顺天王庙实为记念黄萧养,因当时还是明朝的天下,不宜开记念。至于顺天王庙为何出现于官窑,是否有官窑人参加明朝中后期的黄萧养义军,因年代久远,现已无法查考。
庙内藏有三块尘封已久的石碑,顶瑞分别刻有“重修顺天王碑记”、“再次重修顺天王庙建记”和“第四次重修顺天王庙碑记”的字样。下方分别刻有“乾隆三十年岁次乙西孟冬立”、“嘉庆六年岁次辛酉季秋吉日立”和“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末九月吉日立”等文字,向村民展现了古庙500多年的巨变,从一个侧面佐证于民间流传“顺德祠堂南海庙”这一说法。
木雕的表现形式可分为:镂空、线刻、薄雕、浮雕、高浮雕、多层次高浮雕。其制作过程是:按用途需要选定木料,一般先由木匠按规格要求做好木胚,然后由木雕艺人进行设计,画出图样,将需要镂空地方用手锯镂空,再由艺人凿出輪廓,然后进行精雕细刻,上油漆最后贴金,完成一件木雕的制作。
木雕是祖庙建筑特点之一,在前殿有《荆轲刺秦》、《李元霸服龙驹》、《竹林七贤》、《薛刚反唐》等。这些作品无论花卉、飞禽走兽和人物都非常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柔和、壮丽风满,生动自然的感觉,充分显示出佛山木雕艺术的独特风格。
我国木雕历史悠久,主要作建筑物与用具装饰,此外还有神像、明器。其內容大部分是表达人民的美好愿望,以及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表达方面,多数取材于传说、故事、戏曲,像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等等。这种数千年来紧密接近人民,并受人民欢迎的艺术,其发展前景广阔,艺术亦不断提高。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