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祖庙三门的历史故事
详细内容

祖庙三门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0-04-20     人气:3020     来源:佛山博物馆     作者:admin
概述: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称为祖庙三门。崇正社学是祖庙东面的的附属建筑,又称文昌宫,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忠义流芳祠是祖庙西面的附属建筑,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因祀镇压黄萧养起义而受朝廷敕封的“忠义官”而得名。......


  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称为祖庙三门。崇正社学是祖庙东面的的附属建筑,又称文昌宫,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忠义流芳祠是祖庙西面的附属建筑,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因祀镇压黄萧养起义而受朝廷敕封的“忠义官”而得名。至于灵应祠三拱门的建造年代,地方志和碑记都没有记载,根据有关资料考证,应建于景泰初年。把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是正德八年的事。 

  作为民间的一座地方庙宇,灵应祠的建筑规模仅为三开间,其后附建于左右的忠义流芳祠和崇正社学也同为三开间建筑,因此,把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祖庙三门就成为一座八柱九开间的宏伟建筑。三门通宽31.7米,除两旁开间宽2.4米外,其余不分明、次、稍、尽均为3.65米,(中国古建筑,正中一间叫明间,明间两旁称次间,依次为稍间、尽间)灵应祠的三个拱门分别设于明间和次间,明间的正门稍高大。崇正社学大门和忠义流芳祠大门在东西尽间,区别于灵应祠大门的是,东西尽间的大门均为长方形。三门建筑考究,沿用中国古建筑大多采用台基的建筑手法,使建筑物显得美丽壮观,并达到防潮功能。祖庙台基高1.17米,正中五级台阶通宽15米,与三个拱门配合协调,显得开阔、大气。连结三拱门的墙体均以一米多高的花岗石作墙裙,石墙裙之上,三个拱门以红砺石砌筑,而崇正社学、忠义流芳祠两门的左右两侧,均以优质水磨青砖砌筑,两者比较,崇正社学、忠义流芳祠显然是后来才与灵应祠连成一体的。 
  从建筑结构方面观赏祖庙三门,以门洞划分,三门前的梁架称为双步架,三门后的梁架称为三步架,前后共用石柱十六根,木柱四根。三门前双步架装饰美观,两端雀替镂雕卷草纹,驼峰代替一般古建筑的瓜柱,并施以雕刻工艺,还有鱼龙、卧狮、戏曲人物故事等,全部工艺均以佛山著名土产金箔装饰,给人既稳定又华丽美观之感。三门后的三步架构造简单,与前面的双步架金碧辉煌注重于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师之匠心独运与苦心经营。三门的前面因为是门面,需要华丽、堂皇,三门的后面处于次要位置,人们通过拱门进入三门后,一般是继续向前,大多忽略了对三门后的观赏,因此在处理手法上简单些,既节省也无伤大雅。 
  从建筑装饰工艺和文化内涵方面观赏祖庙三门,自上而下,石湾著名店号文如璧店制作的双面大型陶塑人物瓦脊横贯三门之上,瓦脊宏伟壮观,所塑多套人物故事似乎在上演着一出出历史长剧。三门前31.7米长的金木雕花檐板通栏而过,使观众站在三门之前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正中拱门上,景泰皇帝朱祈钰“敕封灵应祠”的匾额,中间红砺石墙体上挂着的两副木雕对联,台基上八根柱子的石刻对联,桩桩件件寓意深刻,此外,三个拱门之内,由著名木雕作坊“许三友”制作的六扇黑漆金木雕大门,进深一米多的门洞,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祖庙三门自正德八年联建成一体,数百年来经历过多次重修,由于祖庙在佛山的尊崇地位,因此历史上的每次维修,地方官员与士绅阶层都为之捐资出力,如今三门上共有四根大梁分别记录着这些捐修史实: 
   “皇明万历岁次乙巳春三月吉旦里人赐进士第李待问重修玄孙夔棠敬刻” 
  “皇明万历乙巳三月吉旦任平海参军李好问重修众孙丁卯科举人大成敬刊” 
  “大清乾隆廿四年己卯岁九月廿四辛未吉旦奉政大夫同知广州府事赵廷宾五斗口司王棠仝众首事重修” 
  “大清咸丰元年孟秋吉旦(共有十六人人姓名及堂名——从略)仝敬” 
  站在祖庙三门之前,面对着如此华丽的建筑装饰,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一砖一石、一字一句,每一位热爱家乡的佛山人都可以说出一套套的历史故事,道出一段段地方掌故。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