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三门的历史故事
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称为祖庙三门。崇正社学是祖庙东面的的附属建筑,又称文昌宫,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忠义流芳祠是祖庙西面的附属建筑,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因祀镇压黄萧养起义而受朝廷敕封的“忠义官”而得名。至于灵应祠三拱门的建造年代,地方志和碑记都没有记载,根据有关资料考证,应建于景泰初年。把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是正德八年的事。
作为民间的一座地方庙宇,灵应祠的建筑规模仅为三开间,其后附建于左右的忠义流芳祠和崇正社学也同为三开间建筑,因此,把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祖庙三门就成为一座八柱九开间的宏伟建筑。三门通宽31.7米,除两旁开间宽2.4米外,其余不分明、次、稍、尽均为3.65米,(中国古建筑,正中一间叫明间,明间两旁称次间,依次为稍间、尽间)灵应祠的三个拱门分别设于明间和次间,明间的正门稍高大。崇正社学大门和忠义流芳祠大门在东西尽间,区别于灵应祠大门的是,东西尽间的大门均为长方形。三门建筑考究,沿用中国古建筑大多采用台基的建筑手法,使建筑物显得美丽壮观,并达到防潮功能。祖庙台基高1.17米,正中五级台阶通宽15米,与三个拱门配合协调,显得开阔、大气。连结三拱门的墙体均以一米多高的花岗石作墙裙,石墙裙之上,三个拱门以红砺石砌筑,而崇正社学、忠义流芳祠两门的左右两侧,均以优质水磨青砖砌筑,两者比较,崇正社学、忠义流芳祠显然是后来才与灵应祠连成一体的。从建筑结构方面观赏祖庙三门,以门洞划分,三门前的梁架称为双步架,三门后的梁架称为三步架,前后共用石柱十六根,木柱四根。三门前双步架装饰美观,两端雀替镂雕卷草纹,驼峰代替一般古建筑的瓜柱,并施以雕刻工艺,还有鱼龙、卧狮、戏曲人物故事等,全部工艺均以佛山著名土产金箔装饰,给人既稳定又华丽美观之感。三门后的三步架构造简单,与前面的双步架金碧辉煌注重于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师之匠心独运与苦心经营。三门的前面因为是门面,需要华丽、堂皇,三门的后面处于次要位置,人们通过拱门进入三门后,一般是继续向前,大多忽略了对三门后的观赏,因此在处理手法上简单些,既节省也无伤大雅。
从建筑装饰工艺和文化内涵方面观赏祖庙三门,自上而下,石湾著名店号文如璧店制作的双面大型陶塑人物瓦脊横贯三门之上,瓦脊宏伟壮观,所塑多套人物故事似乎在上演着一出出历史长剧。三门前31.7米长的金木雕花檐板通栏而过,使观众站在三门之前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正中拱门上,景泰皇帝朱祈钰“敕封灵应祠”的匾额,中间红砺石墙体上挂着的两副木雕对联,台基上八根柱子的石刻对联,桩桩件件寓意深刻,此外,三个拱门之内,由著名木雕作坊“许三友”制作的六扇黑漆金木雕大门,进深一米多的门洞,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祖庙三门自正德八年联建成一体,数百年来经历过多次重修,由于祖庙在佛山的尊崇地位,因此历史上的每次维修,地方官员与士绅阶层都为之捐资出力,如今三门上共有四根大梁分别记录着这些捐修史实:
“皇明万历岁次乙巳春三月吉旦里人赐进士第李待问重修玄孙夔棠敬刻”
“皇明万历乙巳三月吉旦任平海参军李好问重修众孙丁卯科举人大成敬刊”
“大清乾隆廿四年己卯岁九月廿四辛未吉旦奉政大夫同知广州府事赵廷宾五斗口司王棠仝众首事重修”
“大清咸丰元年孟秋吉旦(共有十六人人姓名及堂名——从略)仝敬”
站在祖庙三门之前,面对着如此华丽的建筑装饰,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一砖一石、一字一句,每一位热爱家乡的佛山人都可以说出一套套的历史故事,道出一段段地方掌故。
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梁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岩在广州称帝,号称南汉王,在位期间,派官员到现官窑地界制陶业发达的镇龙圩(现和顺逢涌)文头岭兴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陶窑。官窑圩发展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河堤上的墟市东西走向成"一"字形,分为石市、驿市、铁网陈市,沿街用三块花岗岩并排,首位相接铺砌而成,全长10华里(5公里)。故有"十里长街"的美称。
民谚有云:“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商业对于官窑发展的作用无可非议,时至今日,长街上仍有许多见证了当年繁华的老铺。南海县官窑镇联兴印刷厂就是其中一家,如今印刷厂依然打开门做生意,厂里摆放着几台老旧机器。年过六旬的陈飞联(下文简称“联叔”),是联兴印刷厂的老板,在十里长街上经营印刷店近30年,见证着十里长街的点滴变化。
“在60年代左右,这里是一个马蹄仓,全镇的农民都把家里种植的东风马蹄交到这里进行交付售卖。当年正是因为古岗村(如今的‘永安社区’)马蹄保存时间长而在全国闻名,因此官窑马蹄通过这里成熟的河道运输,运往国外进行售卖。”联叔指着联兴印刷厂斜对面的红砖房子给笔者说起了当年的点滴。
官窑公社
“我还记得在我的小时候,经常跑到这里拣丢在地上的马蹄吃,特别甘甜。当年这里之所以人气旺,正因为河道交通方便,在火船埠头坐红星105便可轻松到达广州,周边花都乐平的居民都会来此进行趁墟购物。”
20世纪70年代,官窑公社收购马蹄清景(图源:南海档案局)
据联叔口述,当年的农具、家具等商品的购买并非如今于商场购买如此简单,而是需要找相属店社员工进行制作,连当时候结婚的大床都是需要定制的。而当年的“十里长街”之中的“下街”木器社、竹器社、铁器社众多,成为附近居民购买农具、家具的好去处。除此以外,街上各类商店繁多:五金、布匹、百货应有尽有。连当时在县城难得一见的茶楼,光是在这条街上便有9家,可见当时官窑当时商业及人流的兴旺程度。若是碰上墟日(农历1/4/9),镇上的农民们会把自己种植的农副产品等拿到街上进行售卖,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于街道之中,热闹非凡。
联叔带着笔者在街上行走,走进了具有百年历史的财记首饰加工店之中,谢桂财(下文简称“财叔”)及其夫人吴美霞正手工制作银饰品。“像他们这样的手工加工店如今已经不多了,他们店貌似已经开了超30年历史。”联叔向笔者介绍道。
谢桂财及其夫人吴美霞
“当年我们店铺周边还有很多民办书斋,三湖书院、官窑民办小学都在这附近。”财叔在和联叔的交谈中,谈起了记忆中的“十里长街”。历史上,南粤文人学士经此地北上京都考试,州府公文必经此地转送,南北商货必经此地转运,官宦、文人学士、商家、民众川流不息,“儒商”文化底蕴浓厚。铁网书屋、啸园李公书室,如今还能在“十里长街”中找寻到当时的印记。值得一提的是,铁网书屋位于狮山镇官窑七甫社区中,在千年古驿道旁,是乾隆四十八年即公元1783年建成,距今已有234年历史,现已是南海区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十里长街的旧时老建筑,如今大多虽已无人居住,但岁月的痕迹还在它身上,因为被烙得深刻。
据说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时,从西域的木雕狮子兽头舞艺传入中国的,到盛唐时代,“狮子舞”已发展成伴有打节拍、踏着鼓点的大型舞。历代相沿,舞狮艺术更演变得多采多姿。有关舞狮的技艺与狮头的形态,因各地方风俗习惯之异亦大不相同。因而在舞狮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程式上,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如江西的“手摆狮”,安徽的“青狮”,福建的“抽狮”,四川的“高台狮子”,湖南的“武打狮子”,太原的“狮子滚绣球”,北京高碑店的“单狮”,河北保定的“双狮”,广东的“醒狮”等。尤其是以佛山地区的“醒狮”及狮头扎作别具特色而名扬海外。
佛山民间“醒狮”这传统活动之所以历久不衰,是深受历史环境影响的。自清代至民国期间,广大城乡工农群众响应当时的反清反帝号召,更不甘受“东亚病夫”的耻辱,因而奋起习武自卫,武馆及各种狮会组织如雨后春笋,促使舞狮活动更趋兴盛。
“舞狮”的表演技巧,着重于个人的功力与对手的紧密配合,才能表现出狮子勇猛威武的形态。有的要表现狮子的滚翻灵活;有的要动作细腻腻轻巧,有的花样诙谐;有的善于表现狮子嬉戏好动的性格。归结起来,其基本动作有“站、爬、蹲、卧、蹦、踏、退、滚、吻、昵、啃、吼等” 20 多种,表演者把这些基本动作有机巧妙地组织起来,按不同的情节构图来表演,就可形成丰富多采的舞狮节目了。
常见的舞狮表演有:狮子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等。而采青的舞技一般有:采吊青(即采高青,驳五、六人高);采水青(即低青,以木盆载水,生菜红包放在盆中);采地青(即拆蟹,用生菜、果品、甘蔗砌成蟹样,以托盆盖着);桥下青(用木凳叠高,生菜红包吊于凳下);上山青(叠高台)等。这些表演难度极高,十分讲究程式与技巧。
“舞狮”还有文、武、善、恶之分。"文狮"着重于表情动作,通过动作细致地刻画狮子的各种神态。“武狮”则着重于刚劲技巧,如“搏斗”、“觅食”等动作,都要表现狮子威猛的性格。杂技舞台的“舞狮对手”、“狮子踩球”、“兄妹戏狮”、“八狮图”等,皆是“武狮”的威猛形象。不论文狮或武狮,其身段、手势、步法必须配合自己一派的武技程式。敲击锣鼓手法,各派亦有自己的一套,锣鼓每一节拍都必须与舞狮步伐相结合,才表演得有声有色。
“舞狮”是由狮头和狮被两部分组成。佛山的狮头用竹篾和纱纸扎制成,眼、耳、口皆能转动,造型生动醒目,并涂上各种鲜艳颜色,以区分狮子的种类:如“大花面”(黑、白)、“二花面”(黑、黄)、“七彩面”(红、白)等。“大花面”加上“青鼻”、长角黑短须者,表示该狮是好勇斗狠的。“七彩面”为常见的“文狮”。“舞狮”出队亦有一定程序,如“派东”、“头牌开路”、“锦标彩旗”、“舞狮采青”、“武打队”、“锣鼓队”、“谢东”等,队伍一般有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的舞狮队伍程式一改以往陋习,而活动范围亦不仅限于节日。在很多中外文化交流和盛大庆典活动中,醒狮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舞狮技艺正发扬光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