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岗遗址
鱿鱼岗遗址在西樵镇百西西岸村东南处鱿鱼岗上,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0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与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南海县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面积13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可分四层,贝壳层一般在第三层,发掘发现了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遗迹,出土原始墓葬36座,无棺木,成年人占多数,也有少量儿童,成年人均高度:女1.55米,男1.57米,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110°左右,有拔牙习俗,其中在一探方的墓葬中出现叠压现象,入骨架因受贝壳钙质长年累月浸透,部分已被钙化,出土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的釜、罐、豆、盆等及陶纺轮。陶片纹饰丰富,有曲折纹、云雷纹、席纹、篮纹、绳纹等,石器有双肩石斧、石锛、三棱石镞、石环等,骨器有骨镞,骨针等,还有水陆两栖动物遗骨。该遗址对研究我县原始人类生活习俗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鉴于该遗址文化层丰富,发掘工作结束后,南海县博物馆建简易房子把整个考古发掘现场保护起来。
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冬,当地农民在深挖鱼塘淤坭时,在一口叫“四亩鱼塘”的黑色淤坭层中,发现了一批碎陶片、动物骨骼及古树木残体等,及时上报给县文化局。
1973年3月,省博物馆会同县博物馆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于3月、6月、9月时间内,分别进行了三次发掘,开探方四个,发掘面积为187平方米,四个探方的文化堆积基本相同。
遗址土层情况如下;第一层为近代耕作层,厚3—120厘米,第二层厚60—120厘米,其上层为黄褐色亚粘土层,出土了宋、明、清时期的陶瓷碎片。其下为一条原生河蚬等贝壳堆积层,在发掘部分未发现文物。
第三层为黑色淤坭层,厚34—78厘米。出土器物有铁凿、环首削刀、夹砂粗陶和泥质陶器一批,分别为盒、罐、盆、甑等,还出土具一定加工形状并带使用痕迹的骨、竹、木器小件。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水牛、黑熊、梅花鹿、狗、青鱼等骨骼。经有关专家鉴定,该上层出土器物,为西汉时期人类生活遗存,确定为西汉遗址。
碧梧西汉遗址的发现,为了解研究顺德的历史地貌,珠江三角洲陆地的形成和发育,居民点的分布情况,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解放前的佛山厕所属私有。建厕商把公厕出租给佛山新涌、石角、大桥头三地的烘商,秀值甚至比当时最繁盛地点的铺租还昂贵。
人粪尿是佛山农家肥的主要来源。粪商老板也就根据人口的密集,厕所臭味的浓淡,是否会有洪水淹来决定租值。因此,业主变亦出尽心裁,减少厕所臭汇款单使更多人愿意上公厕排便,粪尿多了,老板收便能啬,公厕的租值便又相应提高,于是,佛山的厕所业主十分注意在厕所的建造方面下功夫。
从结构形式上:地台全部加高,厕所筑在高台上,甚至高出邻近的屋宇。支撑上盖用砖柱,只在门口自筑砖墙,从街或马路内进时都有两、三级石,根据厕所面积的大小、入门内的空地,就有大小不同。一般都有一小屋仔,给清粪工人休息或住或放工具,再有五六级石上去排便的坑格,不论地面或坑的排便分格和脚踏板,都是杉木结构,地台的中间,也就是排便坑格两边的中间,是锄深一米多,成为工人从石级下去向左右排便坑格清粪的小路,两旁坑格底,铺很厚的海沙,使粪不粘地,地面与坑格之相连处,钉有很窄的倾斜木板条,使排尿落缸,不污地面。这样的构筑,既通风去臭,又有空地与街道相隔,臭味早在空地吹走,加以清粪工人频频用竹参、铁钩,勾清海沙面上的粪放在桶内,加纸铺面,又加木盖,“臭味”自然减少。
当时佛山台阶最高的厕所是行人里的公厕,因四面是大屋,为了上盖要高出,地台就有二楼这么高。还有福禄路太和里公而,拾级而登到厕所地面时,已望见对面屋的台,这两间公厕一直使用到九十年代。
到目前为止,佛山环卫处建厕,其通风的结构,还通风的结构,还采用旧厕所形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