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高明花灯节习俗
详细内容

高明花灯节习俗

时间:2020-05-20     人气:4196     来源:《高明文物》     作者:admin
概述:高明花灯节习俗由来已久,广泛流传于全区城乡,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明代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西安范洲村人罗黄裳高中进士,官至贵州省按察副使,其才学深得嘉靖皇帝赏识,特准御赐范洲村制作“黄龙吐珠灯”以示嘉奖。......

      高明花灯节习俗由来已久,广泛流传于全区城乡,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明代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西安范洲村人罗黄裳高中进士,官至贵州省按察副使,其才学深得嘉靖皇帝赏识,特准御赐范洲村制作“黄龙吐珠灯”以示嘉奖。按皇帝旨意,黄龙吐珠灯取样于江西,用竹篾和彩纸扎制。以60个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尖角形图案组合成3.6米高、3.6米宽形似龙珠的大圆形灯笼,外用通花剪纸图案贴饰,内燃油盏,光芒四射,十分壮观。


      自此,西安范洲村每年春节均制作一个大型黄龙吐珠灯,悬挂在该村“三珍堂”(又称大庙)内,各家各户便在自家厅堂内悬挂花灯,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更楼洋河村制作的是俗称”三十四面睇(看)”的大型八角灯,灯形别致。灯面用木刻印画装饰,装饰画多是“八仙贺寿”等如意吉样故事,别具特色。

      每年正月,将灯悬挂于祠堂正中央,村民称为“祠堂大花灯”,各家则自制或到墟市选购细花灯回家悬挂。

      花灯节习俗

      一、正月初二开年后,便开始有新灯上市。花灯制作艺人在各墟市摆卖各式花灯,有男丁的各家村民都选购自己喜爱的花灯,名曰“上灯“。

      二、正月十三日接灯。西安范洲村各家男性村民,手捧油盏到“三珍堂”大庙从黄龙吐珠灯内取灯火,回家后点燃自家的花灯。名曰“接灯”,又称起灯、抱灯或攞灯(“攞”,拿或要之意),其他各地称为开灯或庆灯。“灯”,与“丁”请音,接灯、抱灯、开灯,寓意为传宗接代、延续香灯、后继有人、开枝散叶之意。

      更合镇花灯节习俗,头年生子的人家,都按孩子出生日期顺序,从年初二起便先后到柯堂挂灯,最早出生的称头灯,其余称轮灯。如遇当年多男丁出生,到正月十五日仍未轮得上挂灯的,则集中在正月十五日一齐在祠堂挂灯。

      灯节的庆灯形式各村略有不同。更合镇各村灯节风俗是由外公送灯到外孙家,送灯又俗称担灯。如外公仙逝或其他原因不能送灯,则由舅舅担灯(男女结合,香灯延续之意),含意深刻。各家在祠堂挂的花灯点燃至正月十五止。

      三、正月十五行神出灯。花灯节达到高潮。行神以范洲村最为隆重。当天,村民从“三珍堂”大庙抬北帝神沿村巡游,高脚牌开路,醒狮随后,打响大锣十三响(明代年间皇朝规定,有功名的村才可以打大锣十三响),浩浩荡荡一路进发,好不威风。

      更合一带农村,正月十五那天,男童们都到祠堂剥花灯的装饰画(俗称公仔纸)回家贴在灶头、橱柜以图吉利。

      四、正月十六散灯。将祠堂和家中悬挂的花灯送到村口社稷(神坛)或榕树头悬挂,一年之始的花灯节便完满结束。

      高明花灯节,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生活美好、向往光明、热爱生命、和谐欢乐的朴素表现形式。花灯节在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已成为广大高明人民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盛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同时,高明的花灯制作形式独特,西安范洲村的黄龙吐珠灯、更楼泽河村的八角灯、明城镇龚村的剪花灯,都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