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风俗知多少?如何应对炎热天气?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虽然它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此时很多地方的人们,已能感受到高温的威力。
小暑是一个表示温度变化的节气。为了应对之后愈发炎热的天气,民间有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如讲究“食新”;也有人家会趁着天气晴好,晾晒衣物、书籍之类。
小暑的由来
按传统算法,小暑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关于这个节气的由来,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有“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不过,小暑虽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但接下来的节气就是大暑,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节气是个时间概念。”民俗学者王娟解释,小暑不是节日,习俗并没有特别复杂,“这个节气之后,天气开始变得闷热。”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前后,除一些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于田间管理,也要特别注意防范旱、涝、风灾等。
如何应对炎热天气?
面对小暑后炎热的天气,人们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
夏天天气热,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但大户人家往往会提前存储一些冰块,夏天取出来使用。有些商家还会把杨梅、桃子等时令的水果切碎放在冰里,做成冷饮,很像现在的“冰粥”。
趁着小暑前后晴天比较多,气温也高,人们会抓紧时间把书籍或者许久不曾穿过的衣物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晾晒,既能祛除霉味,又能防止书籍受潮生虫。
爱美的女孩,还会买茉莉花别在发髻上。有说法称,小暑之时茉莉花开,古时女子喜将连蒂的茉莉花簪成花球花带,戴在头上或别在衣襟上,清香宜人。
饮食习俗知多少?
考虑到炎热的天气,人们在夏天往往会吃得比较清淡。
一些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等功效。日常生活中,可以把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对安神入睡有一定帮助。
民间也保留着“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用新收获的稻米做饭,要祭祀祖先和“五谷大神”,也会吃尝新酒。城市里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再吃一些新上市的蔬菜等。
古人“食新”。资料图
“鸭汤、冬瓜汤性凉,比较适合夏季食用。”王娟说,同理“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用荷叶、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也可以适当食用。”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滋补身体。有一种说法是,“羊”与”阳”谐音,夏季新陈代谢比较快,阳气损失较多,这样能够补充阳气。
“舞狮,基本功最重要,不得马虎,你看,弓步要这样扎!” 每周一、三下午四点到五点,年近古稀的佛山市非遗传承人黄桂平,都会在里水中心小学为醒狮社团授课,学生们从零基础学起,凭扎实的功夫,在省赛中斩获一等奖。
出生在醒狮运动世家的黄桂平,10多岁就开始学习传统南狮,对醒狮的热爱早已根植在心中,51年来一直与之为伴。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桂平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醒狮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推动醒狮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下一代年轻接班人。
黄桂平在展示舞狮要领动作。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 摄
子承父业 学习传统南派醒狮
黄桂平从小就受醒狮文化的熏陶,他的爷爷与父亲都是南派醒狮教练,平时父亲训练时他就在旁观看。黄桂平的父亲黄希年,是爷爷众多儿子中唯一从事醒狮教学的。最初因为与父亲存在沟通上的问题,黄桂平并不愿意学习醒狮。而父亲多年教学,也一直没能发现和培养出能继承其衣钵的弟子。看到这种情况,其他醒狮教练建议黄希年,将醒狮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我一立起狮头,有模有样,大家都立刻鼓起掌来。”黄桂平回忆道,为了测试自己是否能传承衣钵,父亲让他在众多醒狮教练面前表演。黄桂平根据自己平日里的观察与学习,举起狮头重现动作,舞得惟妙惟肖,其天赋让在场的教练们都叫好。而这一亮相,也让黄桂平正式走上了向父亲学习传统南狮的道路。
黄桂平带队参加里水新春狮王争霸赛,取得亚军。
“为了练好狮舞,我每次都要练四五个钟才休息。”系统学习醒狮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正是得益于这种毅力和坚持,黄桂平在技法上钻研颇深。在几年的时间内,他熟悉了醒狮传统套路,狮子出洞、狮子上桩等,并学习敲打传统七星鼓、锣、镲。以南派张飞黑狮子为主,他融入了猫、狗、老鼠、老虎、猴子等五种形态动作,舞狮时表现得更惟妙惟肖。
1974年,黄桂平在里水镇政府的灯光球场正式露面,一直舞到1988年,那时已经小有名气。随后几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带领队伍获得南海醒狮武术大赛醒狮组的第一名,正式打响了“黄桂平醒狮”的名头。直到现在,黄桂平在醒狮行内都是有口皆碑,是公认的大师。
“那时比赛得奖了也没什么钱,只有锦旗。”回想起当年艰难的摸爬滚打,黄桂平说,有每晚苦练的寂寥,有比赛的苛刻待遇,也有收获的自豪。
家学渊源、天赋异禀、后天努力,拥有这三个条件的黄桂平在传统南狮上取得了极高的造诣,融入五种形态,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技术套路。
开班收徒,带领狮队创佳绩
1989年,里水政府牵头,成立了里水武术协会,黄桂平担任教头。从事教头工作后,黄桂平并不局限在里水教授醒狮,更会去到其他市镇,例如肇庆的怀集、冷坑、梁村等,把南海醒狮文化带出佛山。经过多年言传身教,黄桂平的徒弟早已超过千人,遍布岭南大地。其中,现任北沙岭南醒狮训练基地总教练范桂良便是他带出的徒弟。
多年来,黄桂平努力传承醒狮文化,在这门技艺上不断提升,推动了本地文化发展。2009年,他正式成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桥星醒狮队。
如今,里水镇桥西文化馆里陈列着一排奖杯,那是黄桂平带领新联桥星醒狮队取得的成绩。“黄师傅教得很细心,对徒弟很负责,不然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队员阿浩练醒狮近四年了,他说,学醒狮不仅强身健体,还获得许多乐趣。
“等我以后学有所成,也想把这份技艺传承下去。”他说,每天都要扎马步、练洪拳,打好功底,舞起狮来才会轻松。曾经在狮台上掉下来崴了脚,养好伤后又立马归队训练,自己不坚持,师傅再厉害也学不成。
事实上,在黄桂平的带领下,新联桥星醒狮队获得不错的成绩:2017年,传统南狮锦标赛中,斩获地青组的三等奖;2018年,在兴沥雄杯赛事中拿下二等奖;2018年-2019年,在里水新春狮艺状元大赛中连续取得榜眼,分数很接近状元……
走进校园 培养年轻接班人
“现在的年轻人难有毅力坚持下去,他们的体能也练不了多久。”尽管教出了不少徒弟,但是说起传承的问题,黄桂平仍感到担忧。醒狮讲求技巧和武术功底,只有坚韧的毅力,才能铸就扎实的基本功,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随着科技发展,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有了更多选择,这也让黄桂平意识到需要做出变化,要主动走进他们的生活里,为更多人创造接触醒狮的机会。
于是,黄桂平成为里水中心小学醒狮社团总教练,希望从小学教育入手,在校园营造学醒狮的氛围,让学生从小打好基础。“低年级的不够力气拿起狮头,高年级的又不肯花太多时间去练,需要去找到平衡点。”为支持黄桂平的教学,里水中心小学为他设立专属办公室,里面放满了各种醒狮道具,用于教学使用。
“马步扎稳,再左右张望!”每周一、三下午四点到五点,周六日全天,是该校醒狮社团的训练时间。黄桂平在训练时对醒狮的基础动作严格要求,而在普及历史文化时则讲得生动有趣。他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上醒狮,才会肯下功夫去练习。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里水中心小学醒狮社团在2016年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小学组传统南狮一等奖。
黄桂平带领学生积极参赛,并收获众多荣誉。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 摄
如今,里水中心小学已经成为青少年醒狮训练基地,优秀的教育成果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甚至有学生会带着家属去黄桂平家里探望,这都让他倍感欣慰。
从学徒到一代宗师,黄桂平与醒狮已相伴51年。从坚守技艺到走进校园,他见证着醒狮传统技艺的发展。“从没后悔过,就是热爱并坚持下来。”相信,黄桂平对醒狮的热爱不仅会影响到更多人,还将会助力南海醒狮文化繁荣发展。
7月5日11:00,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6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尹平,就如何进行最后两天的高考压力调节,介绍应对策略。
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尹平 (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第一,如实面对,高考一定会有压力,今年的高考压力可能会大一些,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要应对压力,第一步就是如实面对,承认和允许压力的存在。只有面对压力,才能进行调试。还要看到压力有正向的意义,有一定的压力,能让更好准备。
第二,距离高考只有两天时间,不要把这一点点时间重点放在如何学习一些不懂的知识上,应该多关注自己擅长的、熟悉的内容。因为看越熟悉的东西,就越有信心越放松。如果去处理一些不会的,就很容易紧张。“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已经不在于要再补充什么。而是要什么,不是补漏,而是放松好自己,让学习到的东西能够更多的倒出来。”尹平说。
三是需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尽量要减压。比如运动、听音乐、涂鸦、打游戏等。因为高考带来的精神压力,精神长期紧张很容易引起精神疲劳,最好的缓解方式是把身体运动起来,肢体活动多了,大脑就放松下来了。而不是整天再去思考问题,再去记忆。哪怕是家长最讨厌玩游戏,也未尝不可,一两天也没有什么问题,放松就好。
四是要把焦虑“说走”,聊天很重要,把自己焦虑的感受、难受程度、烦恼说出来。一般跟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说。这个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表达和宣泄,因为情感当我们表达时就像乌云一样,让它下雨,云团就透亮了,烦恼紧张的情绪可能就会慢慢削减掉。除了聊烦恼,还可以聊一些对未来的向往,对大学和专业的期待。也可以讲讲风花雪月,这或许会带来很强的动力,考出好成绩才可能和你更喜欢的人在一起。
五是“喜旧厌新”,这个时候不宜换新的地方住。有的考生家确实离考场很远,为了方便在考场附近住个酒店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考生习惯的舒适的地方,以及生活习惯不要轻易的改变。一个人在他熟悉的环境下,更容易放松。
对于家长,尹平提醒,面对高考,可能很多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比孩子更紧张更着急,这个时候帮孩子减压,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把自己的压力减下来,也就是不要总去安慰孩子,甚至说“孩子不要紧张,考好考坏都没有问题”,总是很关心“你喝点糖水、吃个香蕉,甚至说你还有什么困难我给你帮助,”原则上,这种刻意的关注和安慰,其实都会让孩子有无形的压力。建议家长们该干嘛就干嘛,在行为上保持平静自然的状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