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市雨花寺
详细内容

佛山市雨花寺

时间:2021-09-16     人气:1960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概述:雨花寺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迄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该寺座落小沙浮岗的山麓上,那里原是许多庄地,是旧容奇名胜八景之一“流花古桥”的边缘地带......

雨花寺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迄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该寺座落小沙浮岗的山麓上,那里原是许多庄地,是旧容奇名胜八景之一“流花古桥”的边缘地带。寺内占地五亩,辟有小园,地虽小而雅致,花木扶疏、清香袭人,游人至此,顿觉俗气全消,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雨花寺建寺年内经历了300多年,先后经过数次扩建,重修,重建。


雨花寺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十七世纪),古止和尚于小沙浮山麓筑茅屋以安瓶钵,乡民高其行而出资为其建造堂舍,此乃雨花寺之始。该寺座落小沙浮岗的山麓上。那里原是许家庄地,是旧容奇名胜八景之一“流花古桥”的边缘地带.村里山水清幽、绿桐成荫,过去是郊外僻静去处,今已是开发交通线上要地。 寺内占地五亩,辟有小园,地虽小而推致,花木扶疏、清香袭人,游人至此,顿感俗气全消、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经历三百多年,先后经过开山,扩建,重修达六次。


首次是在顺治年间,开山祖古止和尚,为明代遗民,姓名不详.他当时处于身经事变,遁之小沙浮山麓,筑茅屋以安瓶砵.乡民高其行而出资为其建造堂舍,此乃是雨花寺之始。 第二次扩建在嘉庆五年(1800年)、由乡民何、岑,杨诸公发超,筹资修成。乾隆年间,曾由乡民共集江南会、发动群众捐款为寺置产。第二碑记为嘉庆十七年(1812年)筹集祝圣会,兴建准提殿,观音阁及二山诗社,同年李蟠根送出制造罗汉十八尊供于观音殿。 第三次重修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无碑记可考,只有大雄宝殿一匾额,署名是陈萍、莫如璋等人.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乡民陈恩荣等集普济会建闭墓醮捐资置田、以助香火,其时住持者为礼航和尚,人称呼之为和尚七、此乃容奇杨氏子也.童年出家住持中数十年,日诵金刚经,暇则烹茶奉客,活到八十多岁, 第四次修于民国七年(1918年)寺内殿堂日久失修、倾颓特甚、大有倒塌之势,乡民集资修建,历时二十个月乃成。


第五次重修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邑中名士岑学吕公回乡目睹大好佛寺失修,危房倾塌。故倡议重修,并请清远山嵎峡,飞来寺、知客僧卓禅和尚住持,并奉祀北田五子及立树何不偕先生墓道石碑,寺中原邑中时彦撰送楹联甚多,最为得人传诵者有“和尚既出家再勿自寻烦恼,男儿生为国须当大发慈悲。这次重修后,岑公学吕亦有撰联悬于堂中第一首:(赤刀)后归来花鸟迎人僧入定、眼前认取风幡不动佛无言。第二首:山列容奇开呈域、道涵今古畅宗风。第三首:止水明如镜,好山开到门。由住持和尚卓禅顾工镌石立于山门两傍。 第六次重修是在一九八二年由热心桑梓文化事业的邑人梁耀明等倡议集资重修寺宇,恢复原状,由佛教会僧人方华主持寺务。


这次重修、大雄宝殿上的三尊大佛和两旁的十八罗汉,都是重新塑造的。观音堂、观音岩,香积厨都恢复了旧观.殿外门额窟“古止兰若”是陈秉昌先生的墨迹。两旁楹联为; “一树半依村、(赤刀)解诸天回法雨;百年三换世,归来初地种梅花”。是梁耀明先生所撰书。古寺历史悠久、除上述楹联外,有关吟咏亦不乏佳句,兹掇拾一二于后:清嘉庆邑中名士梁廷楠题诗《夜深过流花桥入雨花寺茶话》:“村塍如绣晚生霞,度过平桥路又斜,缺月羞人迟入树,老僧爱客迭呼茶。孤灯来烬觅残叶,清罄刚疏闻落花。到此颇如身出世,浑忘琴剑滞天涯”。梁耀明先生亦有《访雨花寺过流花桥》诗云,“日暖花飞昼掩门、少时游屐认孤村,疏篱老树人家几,依旧风光一片存。他近年回乡有《重游雨花寺》七律一首,“白发归来认旧题,流花桥外占村西,稚梅初种殷望雨,新笋扰藏米破泥。入座巳非前默对,看山今喜得相携。胡麻皈熟们情暖,胜却豪筵百味齐”。


附注:(一)北田五子、何绛字孟门,号不偕,羊额人。明亡之后,以一布衣投身抗清事业而见誉邑人。好读书、闻甲申之变(1644),慨然钻研兵、从戎报国。及明师瓦解,陈邦彦等岭南三忠先后死难,他与陈恭尹(陈邦产之子)结成生死之交,同趋澳门避难。随后到海岸各离岛,寻找明遗臣和抗清余部,没有结果。后闻郑成功反攻即越座岭北上,直抵芜湖,参加郑成功战役,失败后才帐惘地回粤。是时曾作《四过梅关》诗、中有“山川满目皆删帐、天下何人是丈夫”之句,感慨殊深! 何绛回粤后即隐居乡中,自号所居为“北田”,“北”指田原野,“田”指游牧收猎,即纪念他找寻力量抗清辗转数千里,好象北原游牧一样.1662—166眸这六·七年间,陈恭尹隐居于绛家中,遂与陶璜、梁连及何绛、何衡兄弟诗文唱酬,世称北田五子 。


(二)北田五子,按胡方撰何不偕先生墓志称、不偕在康熙五十年卒(1712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奉枢葬于容奇小沙浮山。(即雨花寺后山)1948年雨花寺住持曾设有石碑,寺前路傍“何不偕先生墓道” (现不存在)。古老相传、雨花寺内旧有一木联刻“闲僧扫径翻红叶,游客扪碑剔绿苔”是何不偕先生手迹。


(三)、古止和尚在清顺治末年康熙初年之间。方外游综,雩水无定,而顺德北由五子,遂踪迹留连,何不偕先生墓所在雨花寺山后也。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