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供销学校
广东省供销学校,于1963-10-01 在佛山挂牌成立,学校地址位于陶艺之乡、武术之乡佛山,佛山 大沥区工业大道23号(邮编:528231),,我学校迄今已经成立58年,培养了大量人才,我学校主要经营会计学,统计学,计划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中文秘书学的教学研究,,我学校本着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凭借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和的师资力量已成为每年佛山评价好的学校之一。
本校奉行“教育兴业,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确立了“保证合格的教学质量、适度超前的专业设置、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步入人生的理想职业、和谐卓越的教工队伍、持续改进的教育服务”的质量方针,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水平求发展,以特色求盛誉”的办学指导思想,推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学思想,树立“开放、合作、求实、创新”的校风,强调学生“自立、自律、自强”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发展”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多年来,我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000余人,其中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业务骨干。
电话:0757-75551137
地址:广东南海市大沥镇工业大道
广东粤剧学校是一所隶属广东省文化厅、教育厅领导的多学科综合性的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1980年由中央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所重点艺术中专学校之一。
学校现设有粤剧表演、粤剧音乐伴奏、音乐、舞蹈、曲艺、电脑美术、舞台美术、影视表演、群众文化艺术、旅游艺术等专业,在校学生628人。在编教职员工90人,还有外聘专业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学校设有正副校长、人秘科、教务科、粤剧科、音舞科、学生科、行政科 、大专部和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
发展简史
广东粤剧学校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广州市老艺人粤剧团附属少年粤剧训练班。办学地点最初在广州河南海幢公园大殿里,由一代粤剧宗师、有“小生王”美誉的白驹荣先生任校长。
立校之初、学校的教师皆为当时粤剧名宿名艺人如靓少英、李翠芳、新珠、曾三多、罗家树、宋郁文、梁家森、陈少侠、陈荣佳、新贵妃、金山炳、孙颂文、冯源初、阮水、区叠、冯廉等。1958年下半年,校址移至西湖路流水井3号(今广东曲艺团团部),更名为“广州粤剧学校”。办学不到一年,便有一批影响较大的剧目公演。如《二堂放子》、《秦香莲》、《宝莲灯》、《水淹七军》、《武松大闹狮子楼》等戏宝。当时的《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曾连篇报道,影响广泛。1960,由时任省文教委书的区梦觉同志批准,学校搬至犀牛路5号(原民族学院),始定名为“广东粤剧学校”。至文革前,粤剧学校共有学生300多人,设有粤剧表演、粤剧音乐伴奏及舞台美术等专业。当时,粤剧学校是广东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年都接待大批外宾,有来自瑞典、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欧洲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使者、学者及艺术家。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主席看过粤剧学校演出后,大加赞赏,即请区梦觉同志让粤剧学校帮越南组建一个青年粤剧团,由学校派出教师赴湛江为越南办起一期青少年粤剧培训班。一年后(1964年),该团便首演于广州,以一出《山乡风云》及当时中南五省出名的折子戏《补锅》、《游乡》、《打铜锣》一炮打响。该团四周后在越南还受到胡志明主席的嘉奖。
1969年学校停办,校址移作它用。1971年恢复办学,学校选址元岗(广州羊城手表厂旧址)。1983年重返犀牛路5号办学,但校园面积只剩五分之一。1993年学校搬出犀牛路5号(今东风东699号),整整十年学校都在租用场地进行办学,备尝流离失所之艰辛。2003年,得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关怀支持,学校终于落户南海大沥,拥有属于自己的永久校园!
1980年,粤剧学校曾被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所重点艺术中专学校之一。白驹荣、红线女两校长办学非常重视嗓音训练与研究,因此粤剧学校的嗓音训练与研究在全国戏曲同行中一直起示范作用。此外,南拳、南派武技及粤剧音乐锣鼓伴奏也是粤剧学校专业强项,为同行认可。2003年,粤剧学校粤剧专业被通过确定为全省艺术教育示范专业。2004年学校通过重新评估,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艺术中专学校。
办学业绩
五十余年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粤剧艺术人才为目标,坚持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培养了四千多名学生,为全省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大量的艺术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现已成为各艺术院团的业务骨干或担任文化部门领导职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林锦屏、彭炽权、丁凡(现任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院长)、曹秀琴(现任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副院长)、郭凤女、关青、苏春梅、梁淑卿、李淑勤、琼霞、蒋文端、余汤丽、孙业鸿、丘小娜;著名粤剧导演梁建忠、何笃忠;著名编剧作曲李时成、何笃忠、崔德銮;粤剧新星彭庆华、曾小敏、文汝青;曲艺红星梁玉嵘、李敏华、潘芊芊、廖倚、王惠兰等,皆是粤剧学校优秀的毕业生,当今粤剧界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是粤剧业内公认的著名人物,在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佛山市高明区关于健全完善容错纠错工作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容错的基本原则、适用情形、认定程序以及纠错工作等要求,合理划出“安全区”,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制度保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以猛虎下山的气势、虎虎生威的精气神干事创业,高明区将健全完善容错纠错工作机制纳入今年的重点改革项目,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明仔摄
今年3月初,高明区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容错纠错机制执行情况以及干部关心的问题,深入区内多个部门和南海、顺德、广州市海珠区,以及江苏常熟、南通市等地开展调研,并在广泛征求上级有关部门和各镇街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意见》。
《意见》将原有容错纠错机制规定的适用情形由13种归纳为8种。针对容错适用情况泛化问题,聚焦经济促进、国有资产、城管执法、生态环境4个履职风险较大的领域,将21项具体履职行为纳入容错适用范围。同时,创新建立容错适用情形报备申请机制,明确各镇街各部门可结合每年的重点工作提出容错报备申请,实现容错适用情形的动态调整,更有效地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明仔摄
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容错不是违纪违法“挡箭牌”,《意见》坚持“严”的主基调毫不动摇,明确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出现失误错误后不主动纠错或者因同一事由重复出现失误错误等5种情形不予容错,严防容错变纵错,搞纪律“松绑”。
《意见》改变原有的容错受理认定工作由区委容错认定协调小组负责的做法,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容错认定程序,统一归口区纪委监委受理,特殊情形则要求提交区委常委会审议。同时,着眼解决以往干部不愿主动申请容错等问题,实行当事人主动申请与承办部门同步开展核查两种方式进行,推动受理程序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此外,针对此前一些干部反映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容错政策了解不深等问题,《意见》强化容错结果在绩效发放、工作考核、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的运用,并建立开展容错典型案件通报、实行容错信息互通等机制,切实解决干部的思想顾虑。《意见》还要求建立专项报告机制,明确区委常委会每年听取一次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落实相关工作的汇报,倒逼工作推进。
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抓好《意见》贯彻落实,精准把握纪法要求,审慎稳妥开展容错认定,更大力度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8种适用容错情形
1、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中,担当履职、攻坚克难,出现一定偏差或者失误的。
2、在全面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创新发展、推进产业升级、资本运营等工作中,因政策界限不明确、缺乏经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或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法律法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难以预见因素影响,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损失,但对出现的问题、错误及时采取措施努力消除影响、挽回损失的。
3、在应对突发事件、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揽责涉险,全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或社会大局稳定,且努力避免、减轻或弥补损失,事后及时报告,但出现一定失误错误或引发矛盾的。
4、在化解矛盾焦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采取突破现行政策等方式,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出现一定失误错误的。
5、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便民为民工作中,为提高效率,推进流程再造,实施服务机制和模式创新,出现一定失误错误的。
6、工作中因自我加压、主动提高工作标准,或权责不对等情况下积极履行属地或行业管理责任,或经济大环境、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经努力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和损失的。
7、支持高明区经济促进、国有资产、城管执法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容错适用情形。
8、其他失误错误,但工作效果有利于推动高明发展,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
5种不予容错情形
1、党章党规、法律法规或上级已明令禁止,仍然明知故犯、我行我素的。
2、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3、造成严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损害等事故或者严重社会影响,受到上级追责的。
4、未经民主决策程序,利用职权独断专行、搞暗箱操作,或者应报告、报备而隐瞒不报的。
5、出现失误错误后不主动纠错或者因同一事由重复出现失误错误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