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广大党员干部大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石湾镇街道榴苑四街小区道路改造后焕然一新。
“家里变得整洁了,水管也不会漏水了,终于有个安乐窝。”在禅城区住建水利部门连续几个月的努力下,祖庙街道大观社区困难户小朱的家于近日换新颜,他很是感激。
这是禅城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开展“学铁军 做铁军 建铁军——禅城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办实事既要有速度、力度,更要有温度。今年以来,禅城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各镇街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发力,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情怀、带着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以增进民生福祉的实效照亮初心、点亮民心,以具体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凝心聚力 以上率下锻铁军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禅城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禅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印发禅城区《“学铁军 做铁军 建铁军——禅城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结合禅城工作实际,推出超百项党史学习教育为民服务项目,并形成项目清单,为全区更好地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活动中,区领导带头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以上率下、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今年5月底6月初禅城开展的两轮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过程中,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统筹调度,严格落实应急处置、流调、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加强力量发动、物资调度、宣传引导。
同一时间,全区3.5万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自觉取消双休,带头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下沉到146个村居,做好应急值守、物资分发、信息采集、秩序维护、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以疫情防控为号角,禅城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短短几天内,便基本完成对超过140万人的核酸检测,用“禅城铁军”的战斗力,为筑牢全区疫情防线、人民防疫屏障作出贡献。
这是禅城坚持以上率下,凝心聚力,切实为民办实事的一个侧面。事实上,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区领导便率先垂范,向全区释放“办实事、抓落实”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在政务服务方面,区委书记牵头挂帅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整合首批25条热线,通过数据赋能,实现“一号通办”,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一按灵”市民服务平台也升级为“区长直通车”平台,接轨“市长直通车”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疑难问题快办快结的畅通渠道,截至7月15日已受理企业、群众诉求179182件,办结率98.05%。区领导带头走访重点企业144家,收集汇总企业诉求232项,目前已解决139项。职能部门自我加压,纵深推进“开业拿证”“拿地开工”扶持政策标准化改革,开通“不能办反映专窗”,贴心做好企业和群众服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禅城各部门及时跟进,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在全区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
精准发力 切实聚焦办实事
在“头雁效应”的带动下,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推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聚焦最困难的群众办实事。近日,张槎街道金沙社区年近70岁的居民邓伯喜上眉梢,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邓伯一家3口居住在面积仅38平方米的免租公租房内,由于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即便家具破旧也舍不得更换。在区司法局的帮助下,邓伯的房子换新颜,添置了家具,家中水电也进行了检修。如今,随着“梦想改造家 共享家温暖”活动的持续进行,越来越多像邓伯一样的困难家庭,其住房条件在一点一滴地改变,变得更靓丽、更舒适。
聚焦最现实的利益办实事。到了入读幼儿园的年龄却无法报名,这可愁坏了孩子的奶奶李阿婆。李阿婆向普君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求助后,民警连续几个月与法院对接,并及时向户籍管理部门申请“绿色通道”。考虑到李阿婆行动不便,民警还帮忙对接幼儿园,终于为其孙子办好了报名手续。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包括入园入学在内的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解决。
聚焦最突出的问题办实事。今年6月底,南庄镇绿岛湖片区禅港路人行天桥正式落成通行,群众纷纷点赞。一座人行天桥连起几个基地总部,员工过马路不用再在车流中穿梭。小区部分破旧的外墙被重新粉刷翻新,遍布各楼栋之间的“蜘蛛网”没了踪影,石湾镇街道榴苑社区榴苑四街的街坊们乐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工后带来的新变化。还有针对定居禅城的港澳人士专门设置的办理居住证的服务窗口等,都切实让群众的幸福感升级……
数字无言而有力。今年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达42.6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有效保障公共服务正常运转,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一个个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越往深处走,越能检验体力、眼力和脑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蕴含着发展的永恒命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为民办实事贯穿推动禅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准,确保“十四五”开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加快开创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建设的新局面。
不搞“花架子”、聚力谋发展。今年以来,禅城区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区全年纳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调度项目128项,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92.78亿元;推动43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2亿元,赶超时间进度15.2个百分点。
在提升城市功能形态上,禅城铁军同样铆足干劲。目前已启动“村改大攻坚”改造项目25个,完成拆除面积2223亩,实现年度任务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时,聚焦重点片区、重要门户、重要节点,先后完成文华、亚艺公园整合提升和灯光夜景改造,点亮季华路、岭南大道、魁奇路等重要道路外立面,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推进交通大提升,投资7.8亿元实施智能交通项目,“七一”前完成13条主干道路改造提升;东平河水轴(禅城段)建设也跑出“加速度”,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形象更加彰显。
在奋进新征程的路途上,禅城铁军不忘初心,以人民至上的情怀、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禅城高质量发展。今年1~5月,禅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总额等12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项经济指标增速全市第一。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件件实事,办进了万千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禅城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永远在路上。
数据赋能创文 幸福触手可及
禅城区在主次干道增设一批文明景观小品。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在154平方公里区域集中了超130万人口,人口密度高、流动人口多,要真正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管理和全域化创建成为突出的课题和挑战。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禅城依托良好的大数据工作基础,结合创文“三二一多网”工作机制,以大数据赋能,推动智慧创建,率先探索建设“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实现文明创建广泛动员、日常调度、巡查监督、对比分析、数据共享五大功能,用禅城“全域创建一张图”破解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难题,做精各项创文工作行动,实现创文整体管理信息化、创文业务开展精准化、创文数据共享便捷化、创文工作机制常态化目标,推出“温暖禅城文明送达”实践品牌,走出一条“大数据做细创文行动,精品城区彰显大文明”的创文工作道路。
聚焦城市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禅城以“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为引领,常态化推进创文工作中的16项重点专项工程。随着各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一件件“问题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清单”,一个个创建工程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凝聚起全民参与文明创建、共建首善之区的强大合力。
数据赋能创建为民: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也是佛山老城所在地,禅城人口多、企业多、城市环境治理等工作纷繁复杂,如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高效推进创文?
今年5月,禅城区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专项工程工作方案(2021-2023),方案围绕“推动智慧创建、改善市容环境、促进生活便利、优化交通出行、强化文明实践”五大方面,推出16项重点专项工程,开展创文工作。
16项重点工作,每项重点工程都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分别牵头,是禅城区未来3年创文工作的核心,它们将与禅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民生实事、营商环境建设等工程统筹推进。
这些工程中,“大数据+文明创建”为引领。去年,禅城区首创的“大数据+文明创建”,为禅城区创文工作带来了明显提升,使全区在全市季度测评中连续两次排名第一,佛山也取得全省地级市复评第一的好成绩。
今年,禅城区大力推进“大数据+文明创建”二期项目建设,强化智慧创建,充分发挥云平台专职网格员作用,对照问题清单及时闭环处理,把“问题清单”变成群众“幸福清单”。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禅城区各单位对照总目标,细化制定具体项目、措施,打造出一批品牌项目、打造一批示范点,推动禅城逐渐告别单打独斗的旧格局,形成一张屏、多网格,全民参与的好局面。
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巡查实地考察点位8880次、公益广告点位13541次,派发2836张工单,有效处置率达96.7%,努力推动创文达到信息化、精准化、便捷化、常态化的目标。
数据赋惠创建利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办好实事
创文,利民是目的。为及时知晓社情民意,了解市民关注的难点问题,“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设置问卷调查模块,将全区93个社区纳入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库,市民参与调查问卷后,系统通过得分排名、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到有关职能部门研究改进措施,提升市民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利用系统,禅城区还把文明创建工程与“学铁军 做铁军 建铁军——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解决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创文工程办成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走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改造项目之一——南庄镇教师楼,楼下的路面新铺了沥青并规划了停车位,消防隐患已经整改,墙壁也被粉刷得焕然一新。在这里居住多年的罗阿姨说,小区变整洁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像这样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禅城区还有27个小区、482栋楼。目前,南庄镇教师楼项目基本完工,其他项目均已开工,开工率达100%。
升级改造的不止是老旧小区,禅城区内的45家农贸市场也即将华丽转身,玫瑰园市场、鸿业市场、仁五市场等6个农贸市场将被打造成五星级智慧市场,用智慧管理托起市民的“菜篮子”。
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儿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的三角地带,一间门上标着“男士止步”的房间中,一名哺乳期妈妈正在为孩子换尿布。工作人员介绍,母婴室内配有婴儿床、换尿布台、冷热水洗手台、饮水机、空调等,甚至还有销售纸尿裤等婴儿用品的自动售货机。
禅城区的医院、景区景点、旅游集散中心、交通枢纽、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改造已经按下了快进键,一大批设施齐全的高质量母婴室正在加速建设改造中。
崭新的交通标线、干净平整的路面、改造提升后的井盖……在吉利大道(龙津西路至杏头小学段),经过此处的市民惊喜地发现这里的道路改造已经完工。市民何先生说:“看到这里道路改造的效果这么好,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改造工程实施,改善我们的交通环境。”
从老旧小区到集贸市场,从母婴室建设到交通秩序提升,创文带来的变化,持续在禅城市民身边涌现。文明,触手可及;幸福,就在身边。
数据赋情创建益民:文明实践提升禅城“温度”
禅城区还利用“大数据+文明创建”统计分析功能,掌握文明创建工作实际成效,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精准搭建供需平台,打造“温暖禅城 文明送达”实践品牌,通过送文明、送宣讲、送服务、送温暖等一系列优质益民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关怀与暖心,形成“文明实践、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提升文明实践的品质和内涵。
7月16日,一幅由禅城百位文艺家耗时百天创作的百米长卷在佛山梁园正式展出,百米长卷以诗书画等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是禅城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创新之举。
现场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观展。“希望孩子可以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市民赵女士带上孩子袁小琳观展。“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作为学生,我们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参观结束后,袁小琳说。
此前,禅城区已经开展了百所学校十万师生同诵红色经典等一系列活动,创新载体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开拓奋进、攻坚克难,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激励下,越来越多的禅城人主动加入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种下一粒又一粒文明的种子。
今年5月底,全区上下携手战疫、守护家园,5万多名党群志愿者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烈日下、暴雨中毅然坚守,既为疫情防控构筑坚固防线,也体现出佛山中心城区的温度。
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目前,禅城区共有注册志愿服务组织820支,注册志愿者16.73万人。今年上半年,禅城区共新增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近200支、注册志愿者5174人,发布并开展志愿活动超6000场。
系统建成以来,省内外多个地市前来交流学习,省文明办、市相关领导对系统建设成效表示肯定,并希望进一步加快升级,打造文明创建的智慧样本。目前,“大数据+文明创建”正加紧进行二期开发,将围绕“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智慧创建,为全力创建广东省营造智慧化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综合试点贡献文明力量。
南庄镇东村村正打造步行15分钟美丽宜居线路。
亭台楼阁风景无限。
从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到百米党建宣传长廊,以党建为引领的石湾镇街道塘头村正实现蝶变。同样位于石湾镇街道的湾华村,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用制度巩固整治成效。而在南庄镇堤田村,全面提速的乡村建设,让这个岭南水乡焕发新活力。
昔日的“后进村”们集体发力,以问题为导向迅速补齐短板,正是禅城乡村振兴“比学赶帮超”氛围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围绕创文工作,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向好,推动乡村迈向善治。
内外兼修推动乡村大变样
清澈的河涌环绕着村居民舍流淌、姹紫嫣红的四小园点缀着街头巷尾、新建的亭台楼阁让村庄俨然成了大花园……几天前,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结果出炉,重现岭南水乡盛况的南庄镇湖涌村明检得分位居全市第一名,获得100万元奖励。
同样位于南庄镇的东村村,沿着南街牌坊步入村内,新铺的路面干净整洁,沿街墙面均已修葺一新,且绘就精美的画。以南街牌坊为起点,东村村正将村内“地标”串联起来,打造步行15分钟的美丽宜居线路,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度。
而在石湾镇街道石头村霍氏古祠建筑群前,修葺一新的现代化农村公厕简洁大气,门前的剪纸作品还注入佛山文化元素。去年以来,全市农村“厕所革命”热潮中,禅城区已完成107座农村公厕的改造提升,并在五区率先实现农村100%使用卫生户厕目标。
“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用制度的力量巩固和提升整治成效。”禅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中,不少村均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工作责任压实至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及党员干部,落实专人对网格人居环境情况进行巡查整改。
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以来,禅城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为主攻方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市容环境秩序,全方位推动全区美丽村镇建设向纵深发展。
“比学赶帮超”激发新动力
去年以来,禅城区启动“禅城乡村美丽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活动。作为其中的重磅子活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对53个行政村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河涌等水环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内容进行考核评价。
截至目前,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已先后评出4次季度榜和1次年度榜,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部分镇街、村还以区级评比为蓝本,对村民小组进行考核评比,推动村庄风貌、环境卫生切切实实得到提升。
接下来,禅城将坚持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出精品、做示范,持续深化“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禅城段建设,推动更多的村纳入市、区示范村建设,打造多条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线路。同时,禅城还谋划对具有潜力的村庄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强化连线连片节点设计,凸出风格特色,打造一条以乡村风貌提升为主题的精品线路。
“以实绩考核为抓手,充分发挥其指挥棒作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各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结果的运用,形成更加紧密、更有约束、更为统一的工作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区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作。
目前,禅城区农业农村局正在草拟《“美丽共建”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推进全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加快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建设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
同时,禅城将统筹协调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更加注重“借脑、汇财、引力”,借助高等院校等社会智囊、汇聚银行等社会资本、引导电信等各类企业支持美丽村镇建设,全方位深入推进全区美丽村镇整治提升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