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素解之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
1【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白话解】
前面章节有提到孤寡不谷,这里又再次提到。前面章节提到万法归一,这里说大道生养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是反着来的,不断越生越多。大道也生出道德仁义礼智信。人们常说黄河之水也倒流。如果要回归大道,所要溯源而上。前面有一章节专门说一,这一章有说了一从大道中来。万物负阴而抱阳。大道生阴阳、有无和善恶等。万物莫不负阴而抱阳。大道中含有阴阳,生成的万物之中也有阴阳。八卦阴阳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地球分东西方互为阴阳。东方中土又有东西方,东方靠海地势低洼,西方高原地势较高。河流又如同人身上的经络,黄河长江互为阴阳,如同人体的任督二脉。阴阳二气相交冲而形成和气。东方和西方互为阴阳,冲气以为和,构成这个世界。东西方的文明不断地冲突融合。头脑中区分为左脑和右脑,互为阴阳,构成完整的人脑。君主也是孤家寡人,天下归于一。前面章节也提到世人对孤寡不谷都比较厌恶,觉得孤家寡人是不好的。然而王公反而用这些来称呼自己,岂不是以柔弱为天下的利器吗?王公们难道没有智慧吗?况且孤寡不谷,都是自损的言辞。天下人见到他这么自损,这么谦虚,自然就会更加的尊敬,天下的人就会给他补充。如果君王高高在上,骄奢淫逸,天下人就会削减他的。尧舜有天下而不贪得无厌。他们的德行泽流无穷,这也是自损反而受益的例证。因此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于损失了施予了付出了而受益的,也会为了自己收益,反而失去了。大道是补不足而损有余的。修道也是损之有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就能够得道了。大道这么不辞劳苦的生成万物,似乎损了又损,但是对大道最有益。世人所教的,我也教世人。只是世人所教和我的教法完全相反而已。世人教人向强,而我教人向弱。就比如说强梁的人都是很危险的,争强好胜是速死之道。世俗的人所教导的,我也未尝不教。只是世人不善教人,明师应当传道授业解惑,首要的是要传道,现在舍本逐末了。老子在这里其实也是教世人如何变得真正的强,如何变成真正的刚。如果能做到柔弱,就是真正的刚强。君主如果能够守道,看似柔弱但是却是最强的。圣人老子以强梁的人作为教戒的开始,引以为戒,戒骄戒躁。
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
1【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贞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2【白话解】
上章刚说了反者,道之动。这一章担心世人将大道看反了,对大道有许多误解。老子圣人马上就提醒了世人。章节之间非常连贯。大道是反着来的,世人可能就会把大道看成是小道,而把小道当做便捷的大道。老子在这里也提醒后世学人,真正的道,世人的认知也是相反的。认为真正的道,不是道,反而会笑它。认为不可信,非常的荒谬。不但不信,反而会破坏经典。不但不信,反而会伤害善知识,伤害圣人。劝诫后世学人,如何认识真正的怀道的人,认识真正怀道的书,而不要再在明师面前不知道恭敬,在经典面前不知道珍惜精进,误入歧途。正信的大道世人往往不信,如果世人不嘲笑的就不是大道了。天底下大白的东西似乎是有污垢的。大方的东西是没有任何的角的,小方的东西反而有角了。大器反而晚成了,大器是没有分成许多的小器,这是代表着大道了。大的声音反而似乎没有什么声音了,但是其中蕴含着五音。没有声音可以生出声音来。大的形象似乎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了。上等根器的人,自性被物欲尘垢遮蔽的比较少,一听到道便身体而力行。中等根器的人,听到大道就会半信半疑。为什么说是根器呢?大道如同树根,德仁义礼智信就如同是树干和枝叶。下等根器的人听到大道就会大笑它,可能会觉得很荒谬,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呢。佛家有句话讲得好,指月之指非明月。月亮就好比是大道,怀道的人看到了月亮了,就用手指指给世人看。下等根器的人在天上看了一下,什么都没有看到。他可能觉得这个人是傻子了,明明天上什么都没有,却偏说有个月亮。也许下等根器的人都不会抬头看天空,只是看着手指,以为手指就是大道了。有什么好稀奇的,就会大笑了。上士、中士和下士都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闻道。上士透过手指能够看到圆月。中士通过手指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圆月,似有似无。下士仅看到手指,自然不信而大笑之。如果下等根器的人听到了,都不会笑话它的,就不足以为道了。因为大道本来平且易,但是人心险曲,非愚所测。此辈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在这里也在提醒后世学人,对此部经典,不可以轻视和小视。很有可能后世学人觉得这部经典有许多错漏,或者传的不对,或者编撰的顺序散乱没有逻辑。甚至认为这部经典是假的。老子提醒后世学人不要犯这个错误。因此大家注意了,如果在读道德经的原文的时候,觉得完全看不懂或者觉得都没什么道理可言,那么需要继续努力,而不要半道而废。道德经留下来的版本是经过历代大德所验证了的,自己暂时不能领悟没关系,继续研读。圣人老子担心世人不懂得真正的道,在此立言明示。避免世人把正道当做邪道,把邪道当做正道了。这里相当于印证了。大道本明,但是看起似乎是暗昧不明的。这里明示给世人说,下等根器的人会觉得大道是暗昧不明的,但是怀道的人是觉得大道是光明的。前面讲反者,道之动。大道前进就似后退。大道后退就似前进。这里也呼应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章节。不争反而是争。争反而是不争。进道的人,由内精进,而不向外求。向道精进修行,反而像是退步似地。修道是在前进,可是却如同在退步。世人可能觉得大道是很邪僻的,很高深莫测的。可是在大道却是很普通的,再普通不过了,所以说平常心是道。大道虚无如同空谷。大道应在人的身上就为上德了。上德的人虚怀若谷,对什么都能够兼容并蓄。上德的人如同巨谷不管是干净的河流,还是污浊的小溪,都能够接受。世人局量扁浅,一毫不容。真正的纯洁大白,看起来却像是肮脏的一样。圣人纯素贞白,一尘不染,而能纳污含垢,看似庸人一般。此部经书看似朴素无奇,没有华丽的辞藻,然而素书不素,但是里面藏有大智慧。广德的人似乎还有许多的不足。尧帝德行够宽广的了吧,可是他在位的时候,有个老人在田间地头劳作唱道,帝力于我何加焉?在世上立德的人潜移默化如同在行偷盗之事。立德的人言传身教,但是生怕世人误解,谨小慎微如同偷偷的在做事一样。怀道的人质真如玉,然而似乎容易变化似的。前面也说到与道者同于道,与失者同于失。怀道的人入世救渡百姓,能够入乡随俗,似乎很容易变化。怀道的人已经恢复了内心的本真。不管是正的还是邪的,都能够兼容并蓄。真金不怕火炼,火越炼就越真。墨子悲染丝,世人如同染缸中的丝线,放在蓝色的染缸就成蓝色,放在红色的染缸就成红色了。怀道的人如同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虽然也在污泥当中,似乎已经同流合污了,但是其质真从来没有变化过。每个人的真心如同金刚一样,都很难再改变。大方到无法想象的程度,似乎就没有任何的棱角了。大道宏大方正,但是似乎有没有任何的棱角。怀道的人也似乎没有任何的棱角,如同鹅卵石一样,已经把棱棱角角都磨的很平滑了。大的器物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造好,不能那么早就造成功。大器的人如同九鼎上的玉石,不能一下子就造好。如果造的快,就会很不匹配。天底下最大的声音似乎是没有任何的动静的。大道声音可能够大的,只是世人被两只小豆子塞住了耳朵,没有听到声响而已。最美妙的音乐似乎没有任何的声响,最大的形象似乎没有任何的表象。前面用了许多的比方,都是比喻大道的。大道大方却似乎没有任何的棱角,大道没有任何的形象,大道没有任何的声音。这里顺着说大道没有任何的名字。只有大道能够做到善于帮助而且成就万物。
第四十四章知足知止
1【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白话解】
前面一章圣人老子教导世人要效法天下之至柔,不要学强梁。这一章接着前面两章的意思,让世人掂量掂量名声、货物和身家性命相比哪个更重要。劝诫世人知足就可以长久了。圣人老子反问世人,让世人反思自己。名声和身体到底哪个更亲近一些呢,哪个更重要一些呢?有许多人为了名声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世人只知道贪求名声地位。殊不知名为身外的虚声而已。与身进行比较,身亲而名疏。世人只知道贪求财利。殊不知利为身上多余的物件而已。与身体比较,财利显得无足轻重。老子启迪人们反思身与利孰多。圣人老子反问世人贪得与亡身,哪个更痛苦呢?大道是反过来的,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可能就意味着得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了马,可能就会得到其它的了。凡爱特别深的,其耗费就必大。如果对于物欲深爱执着,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殊不知求名必然耗费精神,费心费力,损了身体,伤了自性。求利以身发财,也是这样。如果收藏的越多,其危害也就越大。不义之财藏得越多,招致祸害的危险就越大。得利多,往往多危险。出了名,往往遭人羡慕妒忌恨,被人诋毁伤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如果很执着于名利,就会失去许多,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自性。自性如同人身上最珍贵的宝珠,可是世人不知道珍惜。如果藏名利越多,可能危险就越多。这些都是因为不知止足的过错。知道止足就能够长久了。老子这一番劝世的话语,可谓破千古的重昏。可是世人如同飞蛾扑火,见到名利纷纷舍身取利。世人如果再不能从中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要害,真是太可惜了。这里老子以身作则,也是为什么老子放着周朝的官好好的不当,功成名遂身退,也不想留下什么给后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