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三章 养生主

时间:2020-02-05     人气:1379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第三章 养生主

1.有涯无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解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的生命是有涯限的,而求知是无涯限的。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有涯限的生命去追随无涯限的知识,这就危险了的!前面有讲到,各种见解不断的漫延,知识越来越多的,如何能够学得完呢?所以说,我们要求的是真知,是智慧,是一通百通的道,而不是知识。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拿着已经学会的一点学问知识,以为已经学富五车了,这就很危险了的!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前面逍遥游中,有讲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都无法想象别人的境界的。


为善无近名。为善无须去亲近美名,不必想为了出名去做善事,要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积累阴德。


为恶无近刑。为恶,也就是不得已难两全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要注意不接近刑罚,如果触犯了刑罚,就会有危险了的,更别提养生了的。这里庄子绝对教坏我们,并不是鼓励我们去做坏事,去钻刑罚的空子的。


缘督以为经。如果要养生,就要去缘督脉,打通督脉,成为气血疏通的总路径的。如此就可以长寿了的。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庄子开篇就讲养生的几个要点:第一要求智慧,而不是知识,如果由于做学问成为负担,消耗心力,就不是养生了。求道做学问应该是快乐的事情。第二不可以触犯刑罚,不可以汲汲于名利。第三就是要打通任督二脉等经络。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就可以保身了,就可以长寿,就不会有太多疾病,就不会由于触犯刑罚而失去性命了。人的一生,也就能够有始有终了的。


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就可以侍奉亲人,孝顺父母了。如果自己不注意养生,就难以尽孝了。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以尽天年的。


2.庖丁解牛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hua)然响然,奏刀騞(huo)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解释】庖丁解牛这个成语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了的。庖丁是文惠君的厨子。庖丁帮他杀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这一段是讲庖丁娴熟的杀牛的动作。为什么庄子要讲杀牛呢?不是不轻易杀生吗?我们先带着疑问往下看的,会找到答案的。用手触碰牛;肩膀依靠着牛的身体;脚压在牛身上;膝盖顶着牛的身体。用刀来分解牛肉牛骨头。


砉(hua)然响然,奏刀騞(huo)然。只听到了解牛的响声,只要是刀触碰到的地方,就分解了。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解牛的过程,如同刀尖上的舞蹈,都符合节奏。


乃中经首之会。对于牛身上的经络、筋骨,都很精准到位,牛很快的就分解为骨头、牛筋和牛肉了。


3.得养生焉

【原文】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kua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o)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解释】文惠君说道:“好啊,真是太厉害了!你的技艺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呢?”


庖丁听到君主问他,他就把刀放在一边回答道:“臣下平素好道,并非一开始就专于技巧,而先学道,已经领悟到了万物都有自然微妙的天理,所以就以此道进而用于技,就可以有这个水平了。”


庖丁又说道:“臣下刚开始解牛的时候,所看到的眼里无非是整个的牛,都是实实在在的。”未得入道的时候,看着一物即是一物。所以刚开始解牛的时候,满眼都只见到一只牛;


庖丁又说道:“三年以后,眼里就未尝能够见到是一整只牛了的。”刚开始还没见天理的时候,浑然只是见到一牛。时间久了以后,仔细的观之,则就看得很清楚了。牛的外面有牛头、牛角和牛蹄等,牛的里面有五脏、百骸和筋骨。一一可以划分,各有各的功用,各有各的不同,各有一理,很自然的组合在一起,而成一只牛。由此看来,却是看不到全牛了。庄子之所以讲庖丁解牛,并不是不避讳杀生,而是要借着机会来讲清楚道。我们人也是如此的,一开始以为有一个我,可是剖析来看,无非是五脏六腑、经络、百骸等,哪个是我呢?哪个才是真正的主宰,哪个才是真正的主人呢?我们说要养生,连养生的主人都找不到,如何去养生呢?牛如何去养生呢?难道是养角吗?养五脏吗?


庖丁又说道:“到了现在呢,臣下不需要用眼睛去看了,以神会就可以做到了。”臣下仔细的观牛,一件件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天然的腠理,已经能够了然于心。所以在解牛的时候,根本就不用眼睛去看了,只要随手就可以了。


庖丁又说道:“五官似乎都停止使用了的,只是以神御就可以了。所以随手去做,迎刃而解了。”


庖丁又说道:“依循着骨肉之间天人的腠理,在无骨头处就批开分开,遇见骨头的地方因势利导。只是由于有固然一定之理,所以能够在其间游刃有余。”


庖丁又说道:“对于肢节、经络、关节等这些小的地方都未尝去碰上什么阻碍,更何况是大的骨头呢?刀锋所指,根本都不会触碰到了。”


庖丁又说道:“良好的厨子呢,一念就要换一次刀,只是用刀来切割而已,不会碰到骨头的。”


庖丁又说道:“对于一般的厨子而言,每个月都要换刀,这是由于容易有缺口的,由于经常用刀来砍骨头的。”


庖丁又说道:“现在臣下用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这把刀所解的牛足足也有几千头了,而刀刃就像从磨刀石那里刚磨的那样锋利,全然没有一点缺口。”


庖丁又说道:“牛的关节之间有空隙,不管多紧密的连接总会有空隙的。而这把刀在我的手里,已经变得很空灵了,没有任何厚度了的。这把刀就很潇洒从容了,能够处于游刃有余之地了。”大道无处物在,一物一事都有。不管多紧密的外物,大道都可以浸入。我们有说无间道。正是由于有物欲的遮蔽,物和心之间有了一层物欲的间隔,就称之为有间了。本来自性之刀是无间的。


庖丁又说道:“所以说,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是刚从磨刀石那里磨过的那样。”


庖丁又说道:“虽然如此,可是当每次刀刃到了筋骨盘结之处,看到难以通过了,这时候也要注意顺势而为了。”遇到困难,不可以强为,而是要顺势而为的。我们的心性也是如此,如同一头倔驴的,如果强行压制也不行的,需要顺势而为。


庖丁又说道:“我就会警惕而不敢轻举妄动的。凝神聚气,以神观之,也专注于此。行刀的速度也稍微放缓了,动刀很轻微。如此就用力不多,而难解之处也就能够哗然而解了,牛如同泥土一样散落在了地上。”


庖丁又说道:“已经突破了难解之处,提刀占着,稍微歇息一下,终于可以歇口气了。还是继续四处看看,看清楚其到底哪里造成难解。感到踌躇满志了,很畅快了,解决了难题了。已经完成任务了,就把刀擦拭干净而收起来了。”


文惠君听了以后说道:“真是太好了!我听了庖丁的话,知道如何去养生了。”我们对这个故事很熟悉,可是未必就能清楚庄子的寓意的。这个故事实在是一个大譬喻来的。庖丁比喻得道的圣人,而用牛来比喻世间的各种事情。大到天下国家,小到日常的小事,也都是目前的事情。


解牛的技巧,是治理天下国家,用于世上的智术。


刀是用来比喻本性,自心本性为养生真正的主人。前面有讲到影子的故事,真正的主宰也是人的自性本心。本性为养生之主,只需要率性而行,如同以刀来解牛,一切可以迎刃而解的。自性之刀,如同金刚之刀,能够破除世间一切黑暗和烦恼。如果不贪求物欲,自性之刀就不会有缺口。


圣人先是学道,而已经开悟了,明心见性了,推而用在治理天下国家。这就好比庖丁先学道,而后用在于学解牛的技巧。先学大道,大道并不是无用,而是可以通无数的小道,可以通兵法、书法和绘画等。


一开没有悟道之前,世上的一切似乎都很难。如同庖丁,一开始见到的,满眼都只是见到一只牛。我们没悟道之前,看到的是一整个人,以为实有。到了入道了,自性的光明日益显现了,就可以看破世间的事情了,每一件都有一定的天然之理。


如此就好像是没有一件事情一样,就好像是目前无一全牛。既然已经看破世事了,那么一味依循天理而行,游于天地之间,就不会见到一处难为的事情。


如果能够以天理而行,就不会被物欲所伤身伤性,就不会失去本真。所以说刀刃用了十九年也似乎刚从磨刀石那里磨过一样。我们的心性能否如此呢?如果能够保持初心,就如同保持刀刃锋利一样。


以圣人的上根利器,用来应对事务,所以能够游刃有余。


如果遇见难处的事情,如同遇见筋骨盘结的地方,就要加倍的小心警惕了,慢慢的斟酌处理,也容易解开的,也不见得有多难的。


至人真人如此应对世事,又有什么好疲惫的呢?又有什么可以伤害自性的呢?如此养生就好了。所以结尾讲:听了庖丁的话,就知道如何养生了。


至人率性而依循天理而行,就不会有什么过失,就可以全自性,而形体也不会受到伤害,可以长寿。


如果能够仔细体会其言外之意,就可以知道这个故事的微妙了。如此的比喻,需要仔细去把玩,可以体会庄子的深旨。


4.天之生是

【原文】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解释】右师是宋国的官员。由于犯罪而被砍掉了一只脚。宋人公文轩见到右师的时候,感到极其惊讶。


公文轩说道:“他是什么人呢?为何只有一只脚呢?是上天赋予的吗?还是人为的呢?”


他又说道:“必定是天意如此的,并非人力所能为的。”虽然右师天生下来并没有缺失一只脚,可是由于右师不懂得顺天而养生,被天意所惩罚的。


他又说道:“天生此人,天生就有许多的贪欲,自己丧失本有的天真,所以犯罪而获刖刑。这是天刑他本人,使得他只有独脚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他又说道:“就好像是人的形貌,都是上天赋予的。从这里就知道是上天所为,并非人为的。”    


5.十步一啄

【原文】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qi)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解释】水泽中的野鸟走十步才低头啄一下食物,走百步才低头饮水一下。看庄子对野鸟的描写很生动吧,我们都能想象出野鸟谨小慎微的样子了。


野鸟不祈求被关在藩篱之中。虽然关在笼子里面,每天都能够不缺吃喝,可是却没有了自由,性命就由不得自己了。前面右师虽然官居高位,但是却好像是被关在牢笼之中一样,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心藏神,神虽然居于王位,可是却并不值得羡慕。因为神被困于牢笼之中,也就是被困于我们这个臭皮囊之中,被物欲所束缚。如何能够解脱束缚呢?就需要向庄子学习养生了。


6.帝之县解

【原文】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解释】老聃,也就是老子死去了,友人秦失来吊丧。圣人老子不是西出函谷关了吗?庄子这里也许是譬喻罢了。


秦失来吊唁老子,仅仅哭了三声就走了,似乎毫无悲伤之情。


老子的弟子看到了,就问他道:“你难道不是老子的好友吗?”


秦失回答道:“我是他的好友。”


弟子又好奇的问道:“然而你来吊唁,如此这样,难道符合礼数吗?”


秦失回答道:“是的,我认为是合适的。以前一开始刚和他认识的时候以为他是个很了不起的得道高人,而现在我不这么认为的。”


秦失又说道:“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人在哭泣,就好像是失去了儿子那么悲伤;有年少的人在哭泣,就好像是失去了母亲那么悲伤。”秦失是觉得可能圣人老子没有把自己的这些弟子教好,这些弟子都没有得道,如此过于悲伤。对于得道的人来说,死生如同昼夜轮回。


秦失又说道:“众人是会错了意了的,这些都不是老子所期望的。老子并不期望其这么称赞自己,为自己歌功颂德,也不期望大家这么哭泣。”


秦失又说道:“这个是失去了天理,违背了人的真情了。”对于喜怒哀乐来讲,已经不是真情了,已经违背了天理了。真情应当是要回归到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秦失又说道:“这是由于忘却了秉受于自然的本性罢了。在古人来讲,就是失去了天理了。”这里所讲跟王阳明先生所讲的心学是相通的。此心原本纯是天理,由于被物欲所遮蔽罢了。


秦失又说道:“老子来到这个世上,是应时而生的;老子离开我们,也只是顺时而去罢了。随时随地的都能够做到心安,能够做到顺其自然,如此哀乐就不会入于心了,就会伤害自性了。”这个也是呼应养生的主题的,哀伤也要适度的,不能过了的。哀伤过了,也就会伤害自性了的。子夏由于自己儿子去世,竟然哭瞎了眼睛。孔子的儿子也早早就去世了,可是孔子却能够做到适度,不会过于哀伤。


秦失又说道:“古人讲,死去了,这个是上天对于饱受倒悬之苦的人一种解脱。”人生出来就好像是来到这个世上受苦的。古人讲,倒悬之苦。张果老倒骑驴就是为了提醒世人颠倒的。


7.薪火相传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解释】有形的身体如同薪,也就是如同木材;无形的自性本心如同火。什么是养生真正的主人呢?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呢?


  人死如同薪烧完了,虽然薪烧完了,可是火种还在不断地延续下去的。人死了虽然这个有形的皮囊没有了,可是人的自性本心传下去了,这个才是真正的主人。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这个才是真正的自己。这个可不是在讲迷信的,请仔细思量。


有形的身体去世如同薪烧尽了,虽然薪烧尽了,可是火却传了下去,永远不会有所穷尽。无形的自性本心也会永远传承下去了。前面讲老子去世的故事,这里讲圣人的心法,如同薪火相传一样,永远不会有所穷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