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四章 外物

时间:2020-02-05     人气:1546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第四章 外物

1.众人焚和

【原文】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而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昬沉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


【解释】外来的事物所招致的祸害是没有必然的,是无常的。所以龙逢因多次忠言劝谏夏桀而被诛杀;比干因多次劝谏纣王而被杀戮剖心;箕子因忠言劝谏纣王,被迫装疯;恶来为纣王佞臣,跟纣王一同被杀死;夏桀和商纣王都因为为政不仁而身亡国毁。


身为国君无不想臣下对其效忠,然而虽然臣下有效忠之心,君主未必能够信任,所以伍子胥被吴王杀死,尸体抛入江中流走;周灵王贤臣苌弘因为遭受谗言,而死于蜀地。百姓感其忠烈,藏血三年,打开一看化为碧玉。碧血丹心中的碧血就是讲的苌弘化碧。


身为父母无不想自己子女对其孝顺,然而虽然子女孝顺,父母未必会爱子女。所以孝己(殷高宗之子)遭受后母虐待,被放逐,最后忧苦而死;曾参帮助父亲锄草,不小心斩断了瓜根,被大杖打几乎昏死过去,所以曾参虽然孝顺,但是有忧苦之事。


木头和木头放在一起相互摩擦,就会燃烧;金属和火放在一起,金属就会熔化而流动。阴阳如果错乱,则天地就会受到惊动(大絯)。于是就会有雷霆,雷雨之中夹杂闪电,电中有火,击中大槐树就会燃烧起来。


有人感到非常忧虑,陷入利害之境而无处遁逃。也许人生一辈子,每个人都难免会遇见进退两难的境地。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螴蜳),恐怕做不成事情。心就好像被悬挂于天地之间,心若县于天地之间,郁闷(慰昬)、深深地忧虑(沉屯)。利害互为阴阳,相互摩擦而生火,就会伤害世人了。利害交织在一起,身体如同火宅一样,虚火浮越。世俗的人如此就会将自身中和之气焚烧殆尽了。如月亮般清纯的自性本心,固然不能胜过欲火的焚烧,于是就被烧毁(僓然)而彻底失去天性了,彻底背道而驰了。


2.斗升之水

【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解释】庄子家里很穷,所以就跑去跟监河侯(监河工的官员)借粮食。这个监河侯可真够坏的,他问道:“行,没问题,我可以借给你粮食。我将要得到封邑之地的赋税,可以借给你三百金,可以了吧?”古代说金未必就是金子,铜铁之类都可以为钱币。


庄子听了感到很生气,脸色都变了,说道:“庄周我昨天来,半路上听见有人在叫我。庄周回头看看车辙中,有一条鲫鱼在那里挣扎。”原来是那条鲫鱼在呼叫庄子。


庄子又说道:“我就问它:‘鲫鱼你好啊!你为何叫我呢?’鲫鱼回答道:‘我本来是东海龙王的波浪之臣,你能否借一斗或者一升水给我,救活我呢?’我就回答道:‘行啊。我将要向南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君王,引西江的水过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听了很生气,脸色都变了,它说道:‘我失去经常赖以生存的生活的水,我已经没有处所了。我只要得到一斗或者一升这么一丁点的水,就可以存活了。然而你却如此说,倒不如你早一点去干鱼店去找我吧!’”


3.沽名钓誉

【原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解释】任国的公子制作了很大的鱼钩,用粗大的黑绳子(巨缁)绑住大鱼钩。再用五十头阉割过的大肥牛(犗)作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庄子可真能够想象,有这么钓鱼的。


虽然天天都如此钓鱼,可是一整年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任何鱼上钩。姜太公直钩钓鱼,虽然钓不着小鱼,但是却钓到周文王这个大鱼。


后来,有一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动了巨大的鱼钩。急速地沉没(錎没)而游入海底。又迅疾地翻动脊背,奋身而起,到处乱游。


大鱼掀起如山的白色波浪,海水剧烈地震荡。巨大的声响惊动鬼神,千里之内极其惊恐的样子。


任公子钓到如此的大鱼,将其剖开晾干。从浙江(制河)以东,苍梧以北,如此广大范围内的人,无不饱食这条大鱼。


此后,那些浅薄的人,喜欢评头论足、道听途说的人都惊呼而奔走相告。


这些人纷纷举着小竹竿,细绳绑住小的鱼钩;跑去灌溉用的小沟小渠中,守候着小鱼小虾。他们这些人要钓到大鱼可就很难了。


修饰浅陋的言辞,以求沽名钓誉,想得到大的荣誉。这对于通达大道而言,相差实在是太远了。世人在微博和微信中,为了吸引眼球而在标题中起一些怪异的名字,如此是钓不到大鱼的。庄子一书,不为名利,然而流传两千多年。


所以说,未曾听闻了解任公子的气度的人,也不能与其谈经世致用之道,因为相差实在是太遥远了。如果有缘,相隔两千多年,才能够听闻庄子的教诲。


4.口中有珠

【原文】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解释】儒生在表面上,满口《诗》、《礼》,然而其行为跟盗墓并无什么区别。前面刚讲完世人沽名钓誉,儒生讲《诗》、《礼》,也是在欺世盗名罢了。


大儒给小儒传话(胪传)道:“东方已经发白了,太阳快升起来了,事情进展得如何了呢?”盗墓之事,如果太阳升起了,就无法顺利进行了。庄子所写之书一出,如同太阳升起,儒生再无法欺世盗名了。


小儒回答道:“还未解开裙子和短衣,死者口中含有宝珠。《诗》经中本来就有一句话:‘青青的麦苗,生长在山坡之上。生前没有布施,为何死后却含有宝珠呢?’”


大儒对小儒说道:“你要揪住死人的鬓毛,按住死人的胡须(顪)。再用铁锤敲打死人的下巴,慢慢地分开两颊,千万不要伤到口中的宝珠。”


5.万世之患

【原文】老莱子之弟子出取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解释】老莱子为楚国的贤人,跟孔子生活在一个年代。楚王想要拜他为相,携带妻子隐居江南。老莱子的弟子外出打柴,遇见孔子,返回来告诉老莱子。


弟子说道:“我刚才遇见一个人在那里,上身修长而下身较短。背部有些弯曲(末偻)而耳朵贴着脑后。目视远方似乎经营天下的样子,不知道是什么人。”


老莱子听了,就说道:“那个人是孔子,请把他叫过来。”孔子跟着过来见老莱子。


老莱子对孔子说道:“孔丘啊!去掉你自矜和自恃聪明的仪容,你就可以成为君子了。”孔子听了,恭敬地作揖而后退,局促不安地改变容貌,赶紧问道:“我的学业如何进步呢?”由此可见,孔子遇见贤人,是多么地谦逊。


老莱子说道:“你慈悲当代世人,看到天下战乱分仍,不忍看到世人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不忍看到这一世的人受伤害,而却给万世留下了祸患。你是本来就孤陋寡闻呢,还是智慧本来就没有达到呢?”也许老莱子如此说的时候,孔子还未得道。孔子五十一岁之后得道。如果孔子得道了,老莱子就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了。


老莱子又说道:“布施恩惠给世人,而求得自己的欢心。以为这些小恩小惠就是仁德,实则是终身的丑行罢了。这只不过是平庸之辈的做法罢了!”


老莱子又说道:“平庸之辈以名声相互招引,以隐密的私利相互勾结。”正所谓臭气相投罢了。


老莱子又说道:“与其赞誉尧的仁德,而诋毁桀的暴行。不如将两者都忘却,而闭塞耳目,闭塞所赞誉的东西。”《道德经》中讲,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莱子又说道:“违反本性,无不伤害本性。心性扰动,无不邪念顿起。”世人为仁德的名声,也会不择手段。


老莱子又说道:“圣人踌躇不定,不得已而应对世事。圣人的心如同明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罢了。如此每每而能够成功应对。为何你的行为始终都是如此骄傲自矜呢!”


6.去善自善

【原文】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


【解释】宋元君(宋国国君)半夜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披散着头发,站在侧门旁窥视。那个人说道:“我来自宰路的深渊之中,我本来作为清江的使者,到河伯的住所拜会河伯,然而却被打鱼人(名字叫余且)捕捉到了。”


宋元君一觉醒来,让人占卜自己的梦,占卜的人说道:“此是神龟。”


宋元君问道:“有没有名字叫余且的打鱼人呢?”左右的人回答道:“有。”宋元君说道:“传令打鱼人朝见。”第二天,余且朝见宋元君。


宋元君问道:“打鱼时,你捞到什么了呢?”余且回答道:“我捕鱼的网捞到了一只白龟,周长足足有五尺。”


宋元君说道:“将你捕捉到的白龟献出来吧。”余且就把白龟献给宋元君。白龟送到的时候,宋元君犹豫不决,一会想杀掉白龟,一会又想把白龟养起来,心有疑惑不定。又请占卜的人占卜,占卜的人说道:“如果能够杀掉白龟,用龟壳进行占卜,一定是大吉的。”


于是就把白龟杀了,把龟剖开挖空。进行了七十二次占卜,居然没有一次是不准的。


孔子说道:“神龟虽然能够托梦给宋元君,而不能避开打鱼人余且的渔网。才智虽然能够占卜七十二次,丝毫都没有失误,可是却不能避开剖腹挖肠的祸患。如此看来,智者也有困惑的时候,神灵也有所不及之处。”


孔子又说道:“个人虽然有极高的才智,但是也敌不过万人的智谋。鱼不知畏惧渔网,但却畏惧鹈鹕(一种捕鱼的鸟)。”文种的智谋足以谋划一国,把吴国给灭掉了,然而却不能算到自己的生死。


孔子又说道:“去掉小聪明,就可以发明大智慧了。去掉刻意为善的心,就可以自我完善了,就可以恢复自性本心了。”神龟虽然有小聪明,然而无有大智慧,所以有此灾祸。六祖曾说: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孔子又说道:“婴儿出生,虽然没有大师的教诲,然而却能够说话。只要把婴儿放在能说话的人身边就可以了。”


7.无用之用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解释】惠子对庄子说道:“你所言真的没有用处。”惠子讥讽庄子,看看庄子如何回答。


庄子听了,就说道:“知晓无用之处,方可谈论有用之处。”知晓大葫芦没有用处,方可讨论其有用之处。不能用于水瓢,但可以用于泛舟。


庄子又说道:“天地并非不广大,人所使用的只是立足之地罢了。”言下之意,庄子的境界如天地一样广大,然而所使用的只是只言片语罢了。


庄子又说道:“然而假如除了立足之地之外,全部挖掘空了,直至黄泉,人所立足之地还有什么用呢?”光站在那里,无法走动了。如果单单看庄子的只言片语,必定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看到庄子言外之意,广大的无用之地,方能知晓庄子之言有用。否则,如果只是把庄子的言辞当成普通的文学辞藻,就没有多大用了。


惠子回答道:“没有用。”


庄子说道:“如此看来,无用之处,正所以能够成其用,这样的道理已经很明了了。”屋子正是由于有空的地方,无用的地方,所以能够成其用。杯子也是如此。汽车轮子所压的地方很小,如果把其它地方的土地都挖掘空,汽车如何行使呢?


8.彼教不学

【原文】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虽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践。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悲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承意不彼。”


【解释】庄子说道:“人如果知道有办法逍遥游,很快活自在,难道不想去遨游吗?”世人不知有此逍遥快活之境地,所以不想去遨游。如果知晓,必定乐于前往。人要能够迷途知返。在平常生活中,有一个生活的小窍门。身边的东西,拿来用完,就随时放回原处,如此物件就会井井有条。


庄子又说道:“身为人,如果没有本事去逍遥游,难道能够快活自在吗?”前面一句讲知,后面这句讲行。如果想逍遥游,就要努力修行。


庄子又说道:“流连于外物,不知返回本心,不知上达于道,没有君子之志。对于世俗决绝而弃世,隐遁于山野求静。哎,这两种行为,都并非有大智慧,厚德的圣人所为的!”圣人不偏不倚,不会一味地求静,离世索居;也不会一味沉迷于尘世。庄子所说,跟王阳明先生所讲一脉相承,都讲求在事上磨炼。如此看来,不能认为庄子完全避世。


庄子又说道:“流连于外物,频临覆灭,坠入深渊却不知返回。离世隐居,火驰而离去,决然不会回头。”此并非圣人所言所行。


庄子又说道:“虽然此一世互相为君臣,然而这只是时势机缘所造成的。换一世就无缘为君臣了。所以说,圣人不会留下行迹。”如果被当官的高位所滞留,不肯离去,就会有危险了。范蠡能够功成身退,就无忧了。如果流连于君臣如此高贵的地位,就会危险了。即使是再好的朝代,也都有起有落。


庄子又说道:“单纯尊崇古人,而悲叹今人,这只是浅陋学者的见解罢了。”真正的圣人要识得正道正统。


庄子又说道:“以远古帝王狶韦氏那样的眼光,观察当今世事,又有谁能不随波逐流呢?”庄子生在战国乱世,又有多少人能够置身于世外呢?


庄子又说道:“只有真正的圣人,至德的圣人能够逍遥游于世上,而不会走上偏僻小路。不会流连于物欲而失去性命。只有圣人能够随顺世人,而不会失去自性本心。”


庄子又说道:“尊古悲今的诸子百家之学,不必刻意去学习,只是随顺百家之学罢了,而不会因为百家之学而失去自性本心,失去自我。”庄子无意去贬低百家之学。


9.道不欲壅

【原文】“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者众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


【解释】庄子又说道:“目光敏锐称之为明。耳朵敏锐称之为聪。鼻子灵敏称之为颤(通膻字)。”真正的目明不是可以看多远,可以看多针眼那么细小的东西,而是可以看见自性。耳朵真正灵敏是能听见自己的心声。鼻子灵敏是能闻到正法的真香。


庄子又说道:“嘴巴灵敏称之为甘。心灵透彻称之为知。知能彻底恢复本有良知,智慧通彻,圆融通达,称之为德。”一片药片放在喉咙感觉不到苦,然而放在舌头就可以。正所谓无苦就无甜,有苦也有甜。心灵通彻,除去物欲遮蔽,就通彻明了。如果能够彻底恢复本有良知,圆融通达,就称之为德(通得,可以说得道)。


庄子又说道:“凡为道者都不想壅塞,壅塞则哽塞不通。如同被物欲所堵塞,耳朵就不灵了,眼睛就不明了。嘴巴也不甘了,吃粗茶淡饭都不知甘甜了,只能追求重味厚味了。良知被遮蔽了,无法通彻。如此就无法见到自性本心了,就无法得道了。”


庄子又说道:“哽塞久了,就会互相践踏(跈)。互相践踏,各种祸害就会发生了。”世人正是由于本有良知被蒙蔽,被堵塞,所以不知天地万物本来同为一体。既然万物同为一体,天下的人本来也是兄弟姐妹,同为一家。正是因为良知被蒙蔽了,所以才会互相伤害。


庄子又说道:“万物当中有知觉的,都依靠气息而生存。其气息不盛(殷)的,并非上天的罪过。”气息不盛,非上天的罪过,而是自己的罪过,正所谓自作自受罢了。庄子讲修行的功夫了,如此看来庄子的气息是很足的,气血充盈。世人良知被拥塞以后,经络脏腑也被拥塞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修行丹道的人,就知晓其中滋味了。


庄子又说道:“上天贯穿万物,日夜无有止息。人则因为嗜好物欲而堵塞其天窦(耳目鼻口等,也就是六根)。”


庄子又说道:“胞胎当中尚且有空虚之处(阆),可以通气息。心正是因为空灵,可以从天而逍遥游。”


庄子又说道:“室内没有足够多的空旷地方,则婆媳挤在一起,就会争吵(勃谿)。心灵如果不能空灵而游于天,则六根就会相互扰攘。”嘴巴贪求美味,眼睛贪求美色,耳朵贪求靡靡之音,而心无所适从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庄子又说道:“大森林和大山之中,适合于人修身养性,这是由于心神不胜外物的烦扰罢了。在山野之间隐居就很清静了。”这里也呼应了外物的篇名。


10.静然补病

【原文】“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谋稽乎誸,知出乎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静然可以补病,眦搣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非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问焉。”


【解释】庄子又说道:“富有盛德,德满而溢出,就会成名。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名声过于外溢,就太过于暴露张扬了。”太过于有名声,然而又会引来灾祸。关于溢出,有句有趣的话:女人溢出多少眼泪,正是由于之前脑子进了多少水。


庄子又说道:“由于形势急迫(誸),所以需要研究(稽)谋略;由于争斗,所以需要运用智巧。”由于名声引来灾祸,只要研究应对谋略。两个人打架不需要兵法,多人打架就需要《孙子兵法》了。


庄子又说道:“栅栏的设立,是由于官府防守的需要;事业的成功,是由于顺应大众的意愿。”设置栅栏是为了防止百姓,防止别国的威胁。如果能够顺应大众的意愿,何须设置栅栏呢?君主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加大,所以需要谋略和智巧。有形的栅栏容易拆除,无形的栅栏,人与人心之间的隔阂,更是很难拆除。正是由于有这些隔阂,所以争斗不休。


庄子又说道:“春天是降雨的时节,草木勃然而生长。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急忙整修锄草的农具(铫鎒)。田间的杂草刚刚被锄完,又有超过一半的杂草又长起来了。农民看着很苦恼,不知为什么会如此,很辛苦。”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心地,这块心田。妄想杂念如同杂草,这批除掉,另外一批杂念又冒出来。在刚刚萌发杂草的时候,就想办法除掉就容易得多;事情还只是兆头,就开始处理;大乱还没有形成之前,就要提前处理。


庄子又说道:“寂静而不妄动,没有太多的妄想杂念,如此可以补养身体,使得疾病去除,康复如初。”前面所说的锄草,如同去除妄想杂念。杂念如同野草。


庄子又说道:“按摩(搣)眼角(眦)可以延缓容颜的衰老。宁静可以止息急躁(遽)的心情。”庄子教我们普通人的功夫了,大家要注意了。


庄子又说道:“虽然如此,这只是为名利劳心伤神的人所要注意的。因为世人因为病了,所以需要静养;因为容颜衰老了,所以只能如此按摩延缓;因为心情急躁了,所以需要止息。如此并非闲暇安逸的圣人所过问的。”前面所说的那三种情况,都是杂草丛生以后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虽然说是权宜之计,但是总比没有强。虽然锄草又长出来,总比不锄草强。


庄子又说道:“圣人所做的惊骇(駴)天下的事情,神人未尝过问。”圣人指像孔子这样的儒者。


庄子又说道:“贤德的人所做的惊骇天下的事情,圣人未尝过问。”贤德的人比如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上。神人比圣人境界高,圣人又比贤人的境界高。


庄子又说道:“君子所做的惊骇天下的事情,贤德的人未尝过问。”


庄子又说道:“小人为了合时宜所做的事情,君子未尝过问。”君子不屑于为名利,而失去自己的名节。


11.过而不问

【原文】“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踆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


【解释】庄子又说道:“宋国都城城门演门(城门名称)那个地方,有个人父母死了,由于过于哀伤而容颜都消损了。宋国的国君认为他极其孝顺,所以加封爵位为官师。看到有这等好处,同乡的人纷纷效法,居丧期间都人为刻意消损形貌,导致有一半的人因此而死去。”前者可以说是君子,然而君子如此做法,孔子这样的圣人是未尝过问的。子夏儿子死去,因为过于悲伤而哭瞎了眼睛。孔子教导子夏,不该如此。


庄子又说道:“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未尝过问,隐遁逃走了。”


庄子又说道:“商汤把天下让给隐者务光,务光未尝过问,因此而大怒。”庄子所讲很连贯,跟前面一个小节连成一体。


庄子又说道:“隐者纪他听闻此事,也未尝过问功名,恐怕会连累自己,就率领弟子隐居到窾水之滨。诸侯仰慕其贤名,纷纷前去慰问。”


庄子又说道:“三年以后,隐者申徒狄因为仰慕纪他,而跳河溺死了。”世人为了名利,无所不用其极。


12.得意忘言

【原文】“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原文】庄子又说道:“使用捕鱼的竹笼(荃),捕到鱼就忘记了竹笼。使用捕兔的网具,捕到兔子就忘记了网具。使用言语关键在于表达意思,得到意思就忘记言语了。”语言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罢了。如果已经看到月亮,为何死死抓住手指不放呢?甚至把手指当成月亮本身了。


庄子又说道:“我如何能够找到得意忘言的人,而跟他谈论大道呢!”相隔两千多年,我们可以与庄子心心相印,成为忘言之交。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