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三龙湾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
未来的三龙湾,将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创新高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佛山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其中的“一城”,就是三龙湾科技城。
2022年,佛山将强化三龙湾科技城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佛山新城国际合作高端商务区、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两大核心区域。同时,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佛山提出将持续打造包括三龙湾高端艺术社区在内的9大文化产业集聚区。
既要做创新资源集聚之地,又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小而精,秀而美”的标志性区域,三龙湾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
面向全球
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高地
从佛山新城时期建设高端文体配套设施,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诞生并成为全省重大发展平台,至2019年三龙湾挂牌成立,再到去年11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三龙湾科技城”,这片横跨禅城、南海、顺德三区的广佛接壤“龙头地”,被赋予了集聚优质产业资源的历史使命。
创新策源能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佛山将这个关键词与三龙湾科技城相连接,与三龙湾“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创新高地”战略定位相契合。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佛山将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提档晋级,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00家、总数达7900家,培育认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为了让高新企业集聚,此前三龙湾曾提出将“以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技术、互联网科技为方向,打造‘1+1+N’的科技创新格局”。
在佛山市政协委员林在进看来,佛山具有良好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基础,但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他认为,佛山要在新一代产业技术革命来临之际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将佛山产业链与大湾区创新链进行深度对接与融合。作为佛山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三龙湾可行、须行、必行。
城产人文融合
建设“人才友好之城”
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报告提出,佛山要加快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力争培育引进科技创新团队不少于50个、领军人才不少于70人、博士不少于1000人。那么,如何让人才留在佛山,扎根佛山?归根结底,是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让人才实现职业与生活的平衡。
汇聚人才,让人才安居乐业,不建“孤城”式科技城,三龙湾已有目标。三龙湾的战略定位之一为高品质岭南水乡之城,即重现岭南水乡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孕育新时代岭南文化,提升现代化城市功能。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佛山将建设三龙湾高端艺术社区,则是佛山打造“城产人文”融合发展试验田、新高地的又一抓手。500米的二层连廊,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将连接龙舟广场、佛山新城CBD二期建筑群、东平小学、地铁站等设施,打造城市空中花园慢行系统...三龙湾高端艺术社区将按照将按照“山、水、林、田、湖、文”高度融合发展思路建设高端艺术社区。
佛山市人大代表、季华实验室研究员毕海说,三龙湾一直在为人才提供生活栖息宜居之所。“我们季华实验室边上就有人才球场、人才跑道,午饭结束后我都可以绕着湖去转一圈。”毕海说,自己曾在德国生活多年,三龙湾举办过中欧文化节、中德文化节,能感觉到“很有人情味”,和自己在德国见到的一些元素是一致的。
此前三龙湾曾提出,要将三龙湾科技城打造为“人才友好之城”,积极引进一批产业数字化服务机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先进制造服务赋能平台,提供一流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三龙湾如何建设成为人才友好型社区?佛山市人大代表、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文俊提出,留住人才不能靠单一的人才政策,“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服务好人才,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未来,你希望三龙湾科技城
有什么样的发展?
近年来
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出行结构的重要部分
它事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对群众短距离出行和公交接驳
有着举足轻重的连接作用
与此同时,共享自行车随意停放、占道拥堵的情况也成为城市“顽疾”,影响着市民的出行安全与公共空间使用效率。近年来,佛山顺德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下猛料”,加强共享自行车停放秩序治理,持续打造区内绿色慢行系统,为提升城市空间效能“加速”。
309次执法
大力推进共享单车整治
在容桂容奇大道中、渔人码头滨河路附近片区,因节假日游客众多,且附近居民区密集,公共交通短距离出行需求大,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常有发生。“以前这里全都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共享单车,七歪八倒的、直接停在车位上的,各种方式都有,停车前还得下车把共享单车搬开,现在有专门的停车点、废旧车辆也清理了不少,单车堆积的情况就有所改善了。”居住在容桂信德上城附近的居民蔡先生表示,以往共享单车扎堆、乱停放给居民出行带来不少困扰,如今共享“僵尸车”的清理和停车点的划分,让共享单车有了“家”,也极大地提高了公共空间利用效率。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容奇大道中非机动车道旁新增规划不少单车、电动车停放点,同时也作为了共享单车的停放点。如今,蓝色、黄色、绿色的共享单车整齐划一地摆放在停车点内,侵占公共道路的“街头霸王”摇身一变,成了城市靓丽风景之一。
2021年12月27日,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2021年顺德区十一件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表明,针对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乱停放的问题,顺德已于2021年4月份将区内投放的共享电动车约46900辆清理完毕。
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部门联同各镇街在全区范围开展共享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查处乱停乱放、违法占用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文明用车、有序停放。据统计,目前各镇(街道)组织开展共享电动车(单车)的乱停乱放专项执法行动共 309 次,出动执法人员 1553 人次,整治影响市容环境和城市绿化违规停放车辆 10578 车次,劝导、教育违规停放行为 1134人次,共享单车停放问题的整治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精准定位率提高至90%
新型共享单车已“上线”试点
要实现共享单车有序、科学为城市交通系统服务,便要从科学规划、安全有序、细化管理、部门协同、强化考核等“多把手”齐抓,全方位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多次约谈顺德区多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督促其增加运维人员、加大车辆调度的频次,引导企业减少投放共享单车数量,避免出现共享单车扎堆淤积情况。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顺德区的共享单车主要有美团、哈啰、青桔等企业。青桔单车顺德区运维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在顺德指定试点运营区内进行新型共享单车投放,该共享单车创新采用“分体锁”技术,由原来的“手动关锁”变成“智能关锁”。即市民使用完共享单车后,需停放在指定区域并于手机小程序上定位关锁,小程序判断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则可以完成关锁动作。据介绍,该技术定位准确率可达90%以上,在试点投放测试完毕后,再由相关部门决定是否进行大面积推广。
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1年大良、容桂等中心城区已新增非机动车停放点1260余处,往后将推动各镇(街道)结合辖区内的实际需求,持续增设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点。同时,督促企业提升电子围栏停车精准度,在借还共享单车时通过APP推送宣传导语,以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
日前,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
“十四五”时期
如何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一起来看
01.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促进技术工人成长,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发展路径。
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提升技术工人职业发展空间。
扩大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推动融合发展。
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自由职业人员技能等级认定渠道。
探索建立技能学分,与国家学分银行互联互通。
研究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
02.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技能人才使用、待遇挂钩。
加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征集遴选力度,大力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技术支持和工作指导。
加强对行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支持和指导。
鼓励地方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等,组织开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
有序开展新职业培训评价试点工作。
推动技能人才评价提质扩面。
03.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大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地落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
指导企业对技能人才建立以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等为参考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合理评价技能要素贡献。
推动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探索技能激励机制。
定期发布工资价位,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推动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其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04.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
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
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中的倾斜力度。
做好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工作。
组织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技能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活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培育、使用技能人才成效突出的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进行表彰。
研究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
05.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通过以赛代训引领职业技能培训发展。
做好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和筹办工作,依托院校、企业等资源,培育世界技能大赛综合训练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研修)中心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
指导上海建设世界技能博物馆。
定期举办全国技能大赛。
加强职业技能竞赛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竞赛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