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美丽圩镇示范样本建设情况
7月26日,高明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美丽圩镇示范样本建设情况,为明城镇开展省级美丽圩镇示范点创建工作建言献策。
今年,明城镇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中,渔港河道路建设项目对渔港河道路及配套设施进行修复,为镇内居民增添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当天,人大代表一行首先前往渔港河道路万里碧道,现场听取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情况汇报。
随后,人大代表一行走进东门圩1475街区,详细了解项目运营和二期建设推进情况。据介绍,东门圩1475项目计划在二期建设中引入15~18家各类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民间博物馆,整合博物馆及衍生文创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发展新引擎。
美丽圩镇建设是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明已统筹成立“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专班,并制定相关建设方案。根据方案,接下来,高明将重点推进省级美丽圩镇示范点建设。
明城镇城建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美丽圩镇建设,接下来,明城镇将因地制宜实施“七个一”,即一个美丽乡镇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重点打造东门圩1475项目,推动二期打造产业内容区,塑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高明区人大代表区伯多建议,明城镇要积极引导建筑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确保美丽圩镇建设取得实效、做出亮点。高明区人大代表李明中表示,东门圩1475项目建设应及时完善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充分挖掘古镇历史人文资源,进一步凸显街区特色。区人大代表严凯琪建议,进一步提升东门圩1475项目品牌意识,抓好文创产品设计,用创意赋能景区发展。
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严杰丰肯定了明城镇推进省级美丽圩镇示范点创建工作成效,强调要统筹资源,因地制宜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品质。同时,多走出去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完善东门圩1475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把美丽圩镇建设好。
据广东省气象局消息,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预计7月27日夜间至7月28日上午在粤东到闽南沿海地区登陆。为应对台风带来的影响,7月25日,高明召开全区三防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高明区领导陈林出席会议。
高明区气象部门介绍,台风“杜苏芮”已于7月24日夜间加强为超强台风级。7月25日14时,台风“杜苏芮”中心位于高明东南方1250公里处,中心最大风力17级以上,预计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略有加强,将于7月27日夜间至7月28日上午在粤东到闽南沿海地区登陆。
受副高和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近期高明气温居高不下。高明区三防指挥部要求,近期,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注意落实好户外作业的防暑降温措施,必要时及时停工避暑。此外,近期天气干燥,再加上高温天气的叠加影响,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相关部门要注意加强野外用火巡查管控,防范森林火险。
高明区三防指挥部强调,台风“杜苏芮”后期路径仍有不确定性,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实时更新台风的预测路径、强度信息,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为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精准支撑。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台风发展动态,提前做好防御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高明区气象部门预计,今年7月~9月,高明区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其间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预计有5个。高明区三防指挥部要求,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加固工棚、塔吊、种养殖棚舍、铁皮屋、广告牌、绿化树木、高楼老旧玻璃幕墙等抗风薄弱部位,同时加强对美的鹭湖探索王国、盈香生态园的玻璃桥、跳楼机等高空娱乐设施的检修维护,切实抓好本辖区、本行业风险隐患安全管控工作。
各镇(街道)、各部门要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管理维护,加强应急队伍实战化演练,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同时,要密切监视洪涝地质灾害风险变化,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有效处置,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切实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6日上午,三水区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三水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据了解,今年以来三水在公共安全事前预防、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等方面取得相应成效,全区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接下来,三水区应急管理局将从深化风险防范、完善防灾体系、强化统筹联动等方面发力,筑牢安全发展防护网,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三水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做好事前预防: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点430处
当日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以来三水安全生产形势。今年以来,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起,同比下降6.25%,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良好的安全形势依赖于强有力的预防、整治措施。今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在公共安全事前预防、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等方面,在全省、全市率先探索推出多个亮点举措并取得相应成效,守住安全底线红线。
公共安全事前预防方面,三水在全省率先探索政府为市民投保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责任保险,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全力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救援、事后赔偿;以物业小区、300人以上厂企和城乡公共区域为重点建设领域,在全市率先建设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实时联网监控型智能充电桩,纳入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完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点430处,其中300人以上厂企等107处、高层物业小区188处、大型商场和学校等公共区域33处、公共区域(社区、行政村等)102处,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方面,三水在全市率先印发《三水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推动督促各部门围绕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制定工作方案,构建起“1+7+N”行动方案体系,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整治2023行动。
同时,三水还创新信息工作,助推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提档升级: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发安全生产“三水应急安全小助手”微信小程序,通过“一企一码”和流程化数据信息采集、接入、统计、分析,帮助企业完成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将粉尘涉爆重点企业接入省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智能研判和及时处置;在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试点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测预警服务,其中三水2家企业获评选为省工贸行业重点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典型案例。
夯实应急基础:组建区级重点应急抢险队伍24支
当日发布会还介绍了今年以来三水的自然灾害形势。今年以来,三水江河水位长时间处于低水位运行,均未达到警戒水位;共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11次,其中黄色预警4次、橙色预警4次、红色预警3次,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森林防灭火形势平稳。
2月5日、3月29日乐平镇分别发生3.2、3.4级地震。面对2次地震,区应急管理局立即启动地震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出工作队赶赴震中地区现场,督促指导属地镇、村开展灾情核查,第一时间将受影响的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两次地震全区未收到人员伤亡和其他险情灾情报告。
7月中旬,三水受台风“泰利”影响,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8级阵风。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推动落实各项防御工作。台风影响期间,全区共出动1625人次加强对在建工地、山塘水库等重点部位的巡查检查,提前转移临灾受影响人员1128人,组织全区2148名渔民上岸避风,1294艘渔船回港停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防范应对,得益于三水在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上的久久为功。今年以来,三水积极收集和完善全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应急物资与应急机械设备、地质灾害等信息;及时调整区三防指挥部,不断加强三防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了区级重点应急抢险队伍24支共659人。
当前,三水两个区级应急仓库共储备纤维袋23万只、土工膜8000平方米以及潜水泵、排涝泵等价值约500万元的物资;组建了24支区级重点应急抢险队伍和1支涵盖气象水文等十三大领域的三防专家队伍。
为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三水还实施分类分级执法,督促粉尘涉爆、液氨使用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效能;同时着力宣教同行,通过举办节后复工复产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班、制作安全专题宣传片、开展户外宣传等方式,筑牢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三水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应斗表示,接下来,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好深化风险防范、完善防灾体系等方面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防范自然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确保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为三水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具体来说,区应急管理局将大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从严从细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前明确未来招商引资的方向和进驻园区企业的性质,守住重大项目源头准入风险;加大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实时联网监控型智能充电桩建设力度,切实消除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构建市、区、镇三级信息化运行体系,督促指导各部门、镇(街道)持续开展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修编完善工作,以及开展火灾等多灾害综合演练,强化统筹联动。
同时,三水区应急管理局将坚决打好局地强降雨、强台风防御战役,根据降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变化,组织开展三防、森林防灭火形势会商,及时发布的高温、洪水、台风、地质灾害等预报预警信息,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着力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