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狮山:打造主题街区 点亮至诚文化
伴着5月的微风,记者漫步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沙坑社区,大街小巷平坦干净,车辆停放有序,环境整洁优美。随着该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开展,一幅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即将迅速铺展开来。
海南村史馆、红砖景观墙、沙坑文明实践站……5月27日,记者获悉,近期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沙坑社区紧紧围绕南海区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狮山镇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据村庄特点,高标准打造海南、东华、茂松、养正、云郭、云吴、潮河七个美丽乡村示范经济社,以此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村规民约与卫生治理同频共振
“沙坑社区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得益于该社区在创建卫生村、健康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打下的坚实基础。”沙坑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周铸光说。沙坑社区自去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以来,整治了卫生死角,清理了村中巷道、村民门前屋后的杂物,整理出一些闲置地……沙坑社区村容村貌因此焕然一新。
沙坑社区航拍图。(来源:珠江时报)
2020年以来,沙坑社区结合疫情防控的需要,“加码”开展各项卫生环境治理工作,尤其是消杀方面,2月至今开展了6次全面大消杀行动。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每户家庭门前都统一整齐摆放好有盖垃圾桶。“大家都喜欢干净卫生的环境。”沙坑社区养正经济社村民蒙叔说,他们一家人非常注重卫生,对于家中的厨余垃圾,都会用垃圾袋捆绑好,投放完及时盖上垃圾桶盖。“天气逐渐炎热,蚊蝇开始孳生。社区派桶到户真的非常及时。”据了解,沙坑社区向居民及商户投放垃圾桶共1880个。
“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很关键。”沙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周志球表示,该社区将强化落实村规民约,通过“分红挂钩”制度对村民进行约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活动,引导村民慢慢改变生活陋习。
打造主题街区 创建旅游线路
五甲村是沙坑社区最为集中的五个经济社,分别是养正、潮河、东华、海南和茂松。
早在2019年,沙坑社区就吹响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号角。计划在两年的创建期内,将沙坑社区五甲村整体提升共划分为三大文化主题区域。
沙坑社区历史悠久,为宋朝儒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聚集地。沙坑社区围绕“文以载道,至诚沙坑”的精神文化进行全面规划,将其精神融合于入整体设计之中,通过古建活化、打造主题街区、创建旅游线路,彰显沙坑乡村振兴的文化特色。
通过区、镇、社区、经济社四级投入,沙坑社区把“至诚”文化主题与村居风貌相融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建造工程、文化主题街改造工程、卫生节点整治工程,美化乡村环境,重点打造为文化主题街区。
按照规划,该社区将五甲村交接街区分别提升为“崇正里”“宣和里”“至诚里”主题街区,以讲述周敦颐生平故事和清正、至诚文化内容,传承和延伸“正”“和”“诚”理念对沙坑人文发展的影响,弘扬“正”能量。
“慢工出细活。”周铸光说,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把三个主题街区串联成珠,打造成一条精神文化旅游线路。
深挖本土资源弘扬至诚精神
保留和发展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才能实现差异发展。”周铸光说,沙坑社区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做好文化资源挖掘工作,可以让更多人更好地感受沙坑美。
沙坑开村至今,秉承先祖周敦颐“教人向善,进德修业”之教育思想理念,历来重儒尚学。
“我们以外围观景墙美化提升和宣传版展示的形式,在沙坑进村大道展示周敦颐的‘前世今生’。”周铸光说。
兴文教,弘扬沙坑至诚精神。数百年来,沙坑人秉承先祖修业育人的教育思想,崇儒尚学,社区中书舍私塾众多,中小学堂林立。因此,在今日的乡村振兴建设中,沙坑社区以“功能活化”为工作思路,拟对文物古建进行修缮、活化、功能提升的改造升级,并拟建设一个社区自助图书馆,传承尚学精神。
树品牌,打造狮山至诚文化名片。以前,为保障佛山沙堤机场兴建,沙坑社区主动配合政府搬离并无条件接受安置。如今,为了配合佛山地铁三号线的建设,沙坑人仍然恪守诚敬。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沙坑的梦想和期待,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沙坑社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一个又一个经济社的华丽转身,为沙坑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上周五,加快佛山足球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三水区芦苞温泉足球基地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4月,佛山市已建有足球场875块。接下来,佛山将全力配合完成全省建设指标任务,计划10月底新增社会足球场100块。
据介绍,数据显示,截至4月,佛山市已建有足球场875块,其中社会足球场279块,学校足球场596块,每万人均拥有场地数量达1.07块,位于全省前列。在社会足球场方面,佛山目前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的2018年-2020年任务指标数。下一步,佛山将全力配合完成全省建设指标任务,计划10月底新增社会足球场100块。
据悉,三水是广东省首批足球试点地,足球发展基础很好。为了进一步推动足球发展,今年5月,三水区出台《建设足球竞训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显示,立足三水良好的足球发展基础,统筹整合场地设施资源,计划到2022年,三水新建、改建高标准足球场数量达80块以上。
鱿鱼岗遗址在西樵镇百西西岸村东南处鱿鱼岗上,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0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与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南海县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面积13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可分四层,贝壳层一般在第三层,发掘发现了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遗迹,出土原始墓葬36座,无棺木,成年人占多数,也有少量儿童,成年人均高度:女1.55米,男1.57米,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110°左右,有拔牙习俗,其中在一探方的墓葬中出现叠压现象,入骨架因受贝壳钙质长年累月浸透,部分已被钙化,出土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的釜、罐、豆、盆等及陶纺轮。陶片纹饰丰富,有曲折纹、云雷纹、席纹、篮纹、绳纹等,石器有双肩石斧、石锛、三棱石镞、石环等,骨器有骨镞,骨针等,还有水陆两栖动物遗骨。该遗址对研究我县原始人类生活习俗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鉴于该遗址文化层丰富,发掘工作结束后,南海县博物馆建简易房子把整个考古发掘现场保护起来。
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