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顺德杏坛镇北水村欲将尤氏大宗祠打造成北水村史馆
详细内容

顺德杏坛镇北水村欲将尤氏大宗祠打造成北水村史馆

时间:2020-06-07     人气:3286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admin
概述:耕牛在基塘边上优哉悠哉地吃草,老人在大树底下一边乘凉、一边拉家常……位于杏坛镇北部的北水村就是这样一个安宁静谧的隐世桃源,同时这里也是反清“四大寇”之一、革命家、同盟会元老尢列的家乡。......
      耕牛在基塘边上优哉悠哉地吃草,老人在大树底下一边乘凉、一边拉家常……位于杏坛镇北部的北水村就是这样一个安宁静谧的隐世桃源,同时这里也是反清“四大寇”之一、革命家、同盟会元老尢列的家乡。
    近年来,区、镇两级政府,尢列后人尤迪桓夫妇以及北水村党委积极推动尢列故居的修复活化工作,对外展示尢列的革命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水村党委书记尤国贤告诉记者,如今,北水村正有计划通过修复活化的手段,把尤氏大宗祠打造成为村史馆,深入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尢列革命事迹,以村史馆为载体,对外展示北水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
    尢列故居曾是反清活动的秘密据点
    尢列是北水乡新基坊人,因为不满清朝统治,绝意科举仕途。尢列与孙中山、陈少白、杨鹤龄四人被称为反清“四大寇”。光绪十九年,尢列与陆皓东、周昭岳回到北水创办兴利蚕种公司,并以此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而尢列故居就是秘密据点。

    6月3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水村新基大街2号的尢列故居。该古建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二进三间砖木结构,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尤国贤介绍,现在的尢列故居其实只是尢列家族的一个“锡菴书塾”,在过去,尢列家族是本地的显赫家族,专门修建了书塾,供家中的子弟读书,“听老一辈讲,尢列故居以前有新旧花园,占地面积很大,其中,旧花园在新基坊,如今保留的尢列故居就是旧花园的一小部分,而新花园在细涌小组、北街小组。”

    新基坊被一条河涌所包围,在过去,这里曾经是一个水寨,新、旧花园就建在河涌的两边。据说,旧花园是尢列家族的居住区,新花园是其家族雇佣工人的工作区,当时,进出新、旧花园主要是依靠一座吊桥。“村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孙中山、尢列等人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追捕的清兵刚到旧花园门口,孙中山、尢列等人就已经跳水逃走。”尤国贤说,尢列的“尢”字之所以少了一点,就是不想累及其他的尤氏族人。

    尤国贤表示,在2006年,尢列后人尤迪桓及其妻子尤曾家丽向杏坛镇政府捐资10万港元,用于资助尢列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并将尢列故居托付给杏坛镇政府管辖30年,同年,尢列故居启动修复工作,并于2008年完成修复工程。

    融合尢列事迹着力打造北水村史馆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尢列故居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党员、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但因为之前挂着‘锡菴书塾’牌匾,所以很多人来到村里都找不到尢列故居的位置。直到去年11月,尤曾家丽提出更换牌匾,同时也借助这次机会,对故居进行提升,更新展览的内容,在上周五,这个工程已经完成了验收。”尤国贤说。
    北水村是杏坛水乡游的组团之一,如何进一步提升北水的吸引力,推动乡村振兴?尤国贤表示,今后,北水村将继续深入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北水村史馆,对外展示北水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同时逐步完善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居环境,增强村民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对家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记者了解到,北水村正积极争取“四古”修缮项目的资金支持,计划对有近300年历史的尤氏大宗祠进行修复活化,一方面打造成为北水村史馆,展示北水的乡村文化以及尤氏大宗祠曾经作为学校的历史等内容;另一方面打造成为村中的党群活动阵地,发挥宗族的力量,助力乡村治理。
    尤国贤始终认为,本地村民才是推动北水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并且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慢慢吸引外出工作、生活的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回到北水,让走出去的人才能够以北水而感到自豪。尤国贤也坚信:“将外出人的心,收回来,本地的发展才有动力。”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